APP下载

昆明市海口林场油橄榄扦插育苗技术探讨

2021-03-10李国光

绿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油橄榄插条拱棚

胡 倩,李国光

(1.昆明市海口林场,云南 昆明 650114;2.昆明市西山林场,云南 昆明 650100)

1 引言

昆明市海口林场从20世纪60年代由阿尔巴尼亚引进2000株油橄榄苗木进行试种,经过近50年的种植实践,在油橄榄繁育、管理等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现阶段,海口林场内油橄榄栽种面积超过15 hm2,涵盖了佛奥、卡林、贝拉等若干品种。扦插育苗是海口林场繁育油橄榄的常用方法,目前已经形成了从选择地块、整理苗床,到选择插条、插条扦插,再到养护管理、移栽定植的成熟繁育体系[1]。林场工作人员通过掌握扦插育苗技术要点,并利用自动化设备创造适宜油橄榄插条生根的环境,对提高油橄榄树苗成活率,发挥其经济、生态效益也有积极作用。

2 海口林场与油橄榄原产地条件对比

油橄榄作为一种热带植物,原产地为地中海沿岸。由于其经济价值高、种植效益好,我国云南、广东等位于亚热带的地区也相继引进了油橄榄。昆明市海口林场虽然温度、雨水条件能够满足油橄榄生长所需,但是与油橄榄原产地的生长环境还是有一些不同。例如地中海气候为冬季多雨,而昆明地区冬季雨水为全年最少;油橄榄喜欢弱碱性土壤,而云南地区酸性土壤较多。具体差异如表1所示。

表1 海口林场与油橄榄原产地条件差异

3 海口林场繁育油橄榄面临的技术难题

结合表1可以看出,温度、湿度、土壤pH值这几项因素,是海口林场繁育油橄榄时必须要重点关注的条件。其中,对于林场内的酸性土壤,可以通过人工手段进行改良,提供适合油橄榄生长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湿度方面可以通过超声波雾化器,或者鼓风机等设备,灵活提升或降低湿度;降水方面,海口林场虽然冬季雨水相对较少,但是年降水量丰富,可以提供较为充足的灌溉水源,也能够满足冬季灌溉需求[2]。因此,海口林场在繁育油橄榄时,需要解决上述3个问题,才能提供适合油橄榄生长的环境,保证树木健康生长,进而带来应有的效益。

4 海口林场运用扦插育苗培育油橄榄的试验

4.1 油橄榄扦插育苗的准备工作

4.1.1 科学选择育苗时间

理论上来说,油橄榄作为热带常绿植物,全年均可扦插。但是综合考虑成活率、成本等诸多因素,参考昆明市的气候特点,9月、10月是比较理想的扦插时间。昆明市秋冬两季气候暖和,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后,插条在次年的2~3月份可以生出幼根,此时移栽定植的成活率较高。

4.1.2 准备苗床

在选择育苗地的基础上,还要制作苗床。准备好腐熟的农家肥,并按照5 mL/kg的比例,向其中加入0.3%的高锰酸钾溶液,发挥消毒、灭菌的作用。于扦插前1个月将农家肥均匀撒施在育苗地表面。苗床采用高畦形式,深度40 cm,高度25 cm,宽度100 cm。采用多层结构:第一层为滤水层,所用材料为粒径在3~5 cm的公分石。使用筛网进行过滤,大粒径的先铺,小粒径的后埔,总厚度控制在10 cm[3]。第二层为过渡层,所用材料为瓜子石,填铺厚度在4~6 cm;第三层为温控层,所用材料为山沙,厚度为10 cm;第四层为基质层,所用材料为珍珠岩,填铺厚度为12~15 cm。在苗床周边设置好排水沟,在雨水较多的年份可以及时排水。为了方便进行环境管理,在苗床外侧使用PVC管和塑料薄膜搭建独立的小拱棚,拱棚顶端距离地表2 m,棚内安装有若干自动化设备,包括温、湿度传感器等,后期可以根据管理需要灵活调节棚内温度、湿度,为油橄榄的插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

4.2 油橄榄扦插育苗方法

4.2.1 优选插条

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开始选择优质的插条。插条的质量好坏,也是决定油橄榄繁育效果的关键因素。选用树冠外围,生长健壮的1年半生木质化枝条。此外,还应保证插条本身没有受到病害感染、虫害的侵袭。可以通过表面观察的方式,如果枝条表面有机械损伤,或是死皮、破溃等情况,均不宜作为插条。如果提供插条的油橄榄树较多,应优先考虑幼龄树上的插条,其成活率比成年树上的插条更高,并且后期开花、结果的时间相对较早[4]。

4.2.2 剪切插条

确定符合扦插条件的优质插条后,还要注意掌握一定的截取技巧。用于截取枝条的剪刀要提前进行清理,可以避免切口处感染病菌。插条长6~10 cm,留3~4个节,基端留2~4片叶,枝条上下要剪平。剪切下来的枝条,应当每20~25根为一捆,按照嫩梢、中段、下段进行划分,依次摆放整齐。为了避免插条失水和感染细菌,截取的插条需要进行特殊处理[5]。

4.2.3 插条扦插

将处理好的插条,采用直插的方式插入准备好的苗床中。扦插时也要遵循合理密植的原则,株间距控制在6~8 cm,行间距控制在10 cm左右。扦插深度大约是整个插条长度的2/3。扦插结束后,根据苗床土壤的湿润程度,决定是否浇水。如果表层土壤湿润,地表20 cm以内土壤含水率在70%以上,可以不用浇水。否则需要浇水保持湿润[6]。

4.3 油橄榄插条的管理

在本次试验中,海口林场充分运用现代化技术、自动化设备,实现了对苗床的自动控制,从而为油橄榄的插条创造了适宜的生长环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3.1 地温管理

考虑到近年来异常气候增加,为了防止低温天气下土壤温度过低的情况,海口林场引进了地温控制系统。该系统的核心装置是地温探头,可以实时感知苗床地下20 cm以内的温度。同时地温探头会将实时温度信息反馈到管理室的计算机上,以便于试验人员随时掌握地温变化。试验人员还可以远程调控地温,可调温度在±20 ℃[7]。

4.3.2 气温管理

在苗床外围搭建拱棚,棚内安装若干温度探头,作用等同于地温探头,实时监测棚内气温。在拱棚一角安装有鼓风机,试验人员可人为设定温度阈值。计算机接收传感器反馈的温度信号,并与阈值对比。棚内温度低于阈值,则启动加热设备,使棚内温度升高,达到阈值上限后停止[8]。反之,则启动鼓风机,将棚内热气排出,温度降低至阈值下限后停止。

4.3.3 湿度管理

该系统与气温管理系统联合使用。系统组成上也比较类似,区别在于将温度传感器替换为湿度探头。计算机接收到传感器反馈的空气湿度信号,与系统设定的阈值进行对比[9]。如果当前拱棚内空气湿度过高,则计算机发送指令启动鼓风设备,排出潮湿空气,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同样的,如果拱棚内空气较为干燥,则计算机发送指令启动超声波雾化装置,通过喷雾的形式提高空气湿度。

4.4 试验结果

在本次试验中,利用自动化设备调节温度、湿度,采用人工改良土壤调节土壤pH值,克服了海口林场栽种油橄榄的不利条件。为油橄榄的扦插育苗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插条的生根率达到了96%,取得了理想效果[10]。

5 结语

油橄榄作为引进树种,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与昆明海口林场,在年均气温、年降水量等方面有一定相似之处,但是在雨水季节分布、土壤pH值等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就决定了海口林场在繁育油橄榄时,必须要采取多种措施,尽可能的创设与原产地相似的环境。在试验中,利用现代技术、自动化设备,调节温度、湿度和土壤酸碱度,满足油橄榄生长所需,插条生根率达到96%,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今后可以将这一技术和相关经验进行推广,为油橄榄在云南地区的推广种植提供必要的参考。

猜你喜欢

油橄榄插条拱棚
早春拱棚胡萝卜管理要点
基于改进EfficientDet的油橄榄果实成熟度检测
云南省玉龙纳西族自治县金沙江干热河谷区油橄榄种植技术
陕西宜川高湾村:拱棚蔬菜 托起农民致富梦
五膜覆盖在拱棚甜瓜越冬生态栽培技术上的应用的探究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杨树扦插育苗中应用试验研究
香石竹插条冷库存放时间对生根的影响
牵牛花扦插繁殖的初步研究
小拱棚韭菜助农增收
促使花卉插条生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