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导恋爱问题 促进高中生青春期成长

2021-03-08黄仙保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期
关键词:指导

黄仙保

[摘要] 高中生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本文以学生为主体,尝试从恋爱现象的源头、过程、对象和预防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疏导高中生的恋爱“问题”,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 高中生恋爱;指导;青春期成长

信息化时代,高中生的恋爱现象越来越普遍。在很多家长和教师的观念里,高中生恋爱属于早恋范畴,应该被禁止或者至少不被肯定。在这些观念的影响下,大多数高中生将恋爱关系转入“地下”,很少得到父母和老师的支持和正确指导。当恋爱关系遇到问题时容易陷入误区,有时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后果,如校园欺凌、意外怀孕、自伤自残行为等。随着学生心智的早熟,“00后”高中生在恋爱问题上与师长的矛盾冲突进一步趋多。

越来越多的教师认识到要秉持“宜疏不宜堵”的态度,正视学生的恋爱现象。如何引导学生处理恋爱关系,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重中之重。

笔者以实践为例,阐述如何以学生为主体,从高中生恋爱现象的源头、过程、对象和预防等方面疏导高中生的恋爱问题,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青春期成长。

一、正视源头:承认高中生恋爱现象的正常和必然

教师把高中生恋爱现象看成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认识上的偏差。对于高中生恋爱现象要有正确的认识,这是处理此类问题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从生理层面看,处于青春后期的高中生,第二性征已经发育成熟,自然而然有性冲动、性欲望和性需求,这些都是高中生出现恋爱现象的生理基础;从心理层面看,随着性心理的成熟,对性关系的好奇驱使学生去探索更多类型的同伴关系,高中生变得关注自身形象,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渴望得到爱情,也较为容易陷入浪漫爱情幻想中;从社会层面来看,人们对于多元关系、多元价值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教师还是家长对高中生恋爱现象的接受程度也越来越高。

可以看出,高中生恋爱是正常的现象,也是必然会出现的现象。教师应该坦然接受,并虚心了解高中生的恋爱观念、恋爱行为和背后的原因,只有对高中生恋爱有开明包容的态度和深入的了解,才能获得学生的信任,才能积极介入高中生恋爱过程中,为学生排忧解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疏通过程:与学生、家长开诚布公地探讨爱情

教师拥有开明包容的态度后,开展与学生的平等对话,通过多角度、多形式去探讨爱情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看清楚爱情的全局,对爱情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充分的认识,避免盲目陷入狂热的浪漫的爱情陷阱中去。

1.系列主题班会探讨爱情

利用班会课、心理课探讨高中生的恋爱现象是非常合适的。在实践过程中,我通过设计三节主题班会课与学生探讨爱情,取得了非常不错的评价。具体如下:

主题班会课一:如何处理一份感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感情,该如何处理呢?通过系列问题的设计,与学生探讨遇到一份感情时,是表白还是暗恋,可能有什么后果,讨论并分析利弊,有利于学生分辨感情的真实性,对感情的发展期待也会更为合理。

主题班会课二:如何选择伴侣。根据人物的不同特征让学生选择理想的伴侣并说明理由。随着人物性格特质的多样化,学生的选择也会呈现多元化,非常适合与学生探讨如何选择伴侣、处理恋爱中遇到的问题等,避免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出现盲目和冲动。

主题班会课三:看到家庭和婚姻的多樣性。呈现家庭形式和婚姻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畅想自己喜欢的家庭和婚姻类型并做分享、讨论,促进学生形成平等友善的家庭婚姻观念。

2.学科课堂渗透爱情教育

高中生的学习压力大,学科课堂时间占比高,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发现并利用与爱情相关的内容,在课堂上渗透爱情教育,同时也能显示教师对爱情开放包容的态度,有利于学生遇到问题时向其紧急求助。比如,理科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科学史教材上就有很多深刻的爱情故事,教师可以拓展补充更多资料与学生一起探讨并分享感受。文科教学里,有很多涉及爱情的文章、故事、史料等,这些都是开展爱情教育的良好素材,教师要善于利用,深入挖掘,帮助学生从这些资料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3.家长课堂影响父母观念

家长对待学生的态度会影响爱情教育的效果;同时,对于学生来说,恋爱问题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教师在家长会、家长课堂等活动中要注意引导家长表达对学生恋爱的态度,并组织家长讨论、分享,同时教师进行总结和提升。在实践调查过程中,发现家长对学生恋爱的态度各有不同,有反对的,也有赞成的,但是反对的居多,通过家长的讨论分享和教师的总结提升,家长对于学生恋爱的接受程度有明显的提高。

三、指导对象:个别辅导恋爱中的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留意班上处于恋爱中的学生,当他们遇到问题需要帮助时或者因为恋爱关系而严重影响学习时,要及时介入了解具体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教师在个别辅导恋爱中的学生时要注重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技巧。

一是注意与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适时地站在学生角度去想问题。面对学生的困惑或求助,不仅要站在教师的角度分析,还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看,让学生多表达,教师多倾听,适时做出一些回应,鼓励学生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有让学生充分表达,问题才能暴露,接下来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二是与学生一起分析可能的利弊关系,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在和学生分析感情里的问题时,让学生思考可能的利弊并列出来,教师可以提醒还有哪些可能遗漏了,然后和学生一起探讨种种利弊的可能应对办法有哪些,最后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做出决定。

三是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自我经历的暴露,增强学生的信任感。如果学生总在犹豫、沉默,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学生时代的一些情感经历,增强学生对自己的信任,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状况,便于进一步探讨。

四、重在预防:重视全面教育,普及健康知识

爱情教育是全面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只讲部分而忽视整体,不赋予学生足够的知识、态度和技能,当学生面对恋爱关系中出现的问题、摩擦时,可能会出现难以应对的情况,最终有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所以,在爱情教育之余,要重视全面性教育、普及性健康知识、更新性健康相关的态度和技能。

在开展全面性教育过程中,生殖系统、性别平等、避孕、怀孕与流产、艾滋病、爱情与婚姻、性骚扰与性暴力等七个主题的性教育内容不可缺少,教师要尽可能全面和学生交流探讨。

总之,教师要认识到高中生恋爱现象是自然合理的,要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不断学习的姿态去处理恋爱问题,才能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学生的多样表达,获得学生的充分信任,让学生少走弯路,不误入歧途,为学生的终生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指导
在朗朗书声中学习语文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