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大爱向德的主旨育人实践

2021-03-08辜伟节

中小学班主任 2021年1期
关键词:仁爱之心德性树人

辜伟节

送别2020,意味着“十三五”画上句号;起步2021,标志着“十四五”正式启动。站在新一轮教育发展的起点,面对新境遇、迈向新目标、迎接新挑战,需要我们增强大局意识、战略思维,进行顶层思考。《中小学班主任》杂志正是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倡导培养“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的德育取向,聚焦“立体弘德”育人的大主题,形成了2021年“大爱向德、文化润德、思想铸德、价值导德、师道显德、课程养德、课堂育德、治理赋德、规则立德、典型树德、活动悟德、生命亮德”等系列主题。本期的核心视点在于“大爱向德”的主旨育人实践。

这里的“大爱”即博爱,是指班主任对任何事物和差异学生都存有爱意,总是奉献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向德”是指班主任具有向前、向往、向上修炼美好德性的伦理心向和行为目标。大爱向德是指班主任始终将仁爱之心作为自身立德的核心内涵,体现着博爱之心做事、向德之心做人的品质。大爱向德是一种高尚的人道精神,是一种智慧的处世哲学,是一种奉行的关键宗旨,是一种崇高的和善情怀,是一种纯朴的大美德性,是一种人生的厚德修养,更是一种获得持久生命能量的强大动力。

班主任作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和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引路人”,要求当代“四有好老师”应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博大的仁爱之心,这正是大爱向德的集中体现。班主任的大爱向德是践行立德树人的核心资源和重要前提,有了高尚的师德和大爱的情怀,才有可能更好地立德树人、建功立业。我们可以从全国受到表彰的各类模范教师、特级教师、优秀班主任的身上发现多视角、多层次、多维度的大爱之美与师德之美;尤其是透过优秀班主任对学生、班级、事业体现出来的普遍而特殊的“教育爱”,充分感受到他们大爱向德教育生命的饱满和教书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担当。

然而,反观学校教育与班主任的现实状态,當今社会的各种变革转型,以及价值多元、功利诱惑、思潮纷扰,自然会影响到班主任的职业姿态和情感投入。时常感到有些班主任理解的爱与我们所倡导的大爱向德存在着距离,往往表现出热衷于“育分”远比“育人”更具诱惑力的现象。庞大班主任群体中的不少成员,他们从教并不是因为学高德厚或对学生培育的忠爱,而更多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追求眼下“育分”的功利,从而导致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显得缺少激情、关爱、体察和耐心,常常使得自己的“爱”带有功利和控制的色彩。为此,倡导班主任大爱向德的主旨育人实践,需要强化以下三点:

1.领悟大爱向德的真义。班主任大爱向德的主旨育人实践,首先要深刻内化其中的本真内涵要义。因为,教育的本意归根结底是一种爱的体现、爱的活动、爱的姿态,更是一种爱的品质。大爱向德需要班主任以特殊的“教育爱”,敞开胸怀去接纳每一名不同背景的差异学生,突出对彼此教育关系的道德承诺,召唤自己去履行教书育人的道德义务与责任,从而体现立德树人的本质回归、初心观照、大爱情怀与美好德性的融合建构。

2.善于大爱向德的示范。班主任大爱向德的主旨育人实践,要坚持以自己的大爱情怀影响学生的大爱情怀,以自己的美好德性培育学生的美好德性。班主任以“教育爱”践行立德树人,要基于大爱的品质,修炼育德的能力,以示范引领者的姿态,努力让每一名学生感受自己所给予的阳光普照的大爱,切忌以爱的名义对学生进行“育分”的控制,而是以“灵魂卓越”的德性示范,成为学生爱他人、爱家乡、爱祖国、爱世界的起点和根基。

3.丰富大爱向德的实践。班主任大爱向德的主旨育人实践,要求突出共情,开展“青春告白”行动,激发大爱向德的丰富情感;倡导“共情共鸣”行动,培育大爱向德的育人情怀。坚持弘文,展开“固本培元”行动,发掘大爱向德的教育功能;引导“同频共振”行动,实现大爱向德的文化育人。推崇力行,启动“笃志润德”行动,融入大爱向德的主题班会;创设“激情追梦”行动,促进大爱向德的行为养成,提升立德树人的时代品质。

猜你喜欢

仁爱之心德性树人
用爱之心把下乡支教当作一件大事去做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利用PBL教学模式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立德树人的德育使命
曹冲: 有颗仁爱之心的神童
基于立德树人的办学思想凝练——以“启思明德,悟理达行”为例
从樊迟三问“仁”看孔子仁的思想(下)
Gwendolyn Brook
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努力争做当代“四有”好英语老师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