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短视频中的温暖与真实

2021-03-08目田君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太平学长黄金

目田君

入职快手前,我对乡村的生活、小镇的生活,保持着非常肤浅的理解。

当然我并不会认为乡村、小镇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的前农业社会。但对于居住在那里的人,他们的所思所想、每天的日常生活,我都不甚了解,仿佛他们与大城市居民是两个物种,但事实上,现在恐怕个人生活的差异和难以理解彼此已是既定事实。

互联网大部分时候是一堵傲慢的墙,城市居民垄断着互联网浪潮的话语权,把生活局限在大城市的喜怒哀乐里,这座墙逐渐围起来,信息在墙壁上不断反复,形成一个大信息茧房。

而那些来自新闻、文学、影视的刻板印象,变成一个个负面标签,横亘在我们这一代城市青年与农村之间。

不夸张地说,短视频和直播就是连通乡村与城市的一扇窗。让在大城市里的人能看到这个国家最广大土地上的年轻人,在乡村里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谭周海和他的爷爷。

第一次点开谭周海的视频,看到的是一位牙齿都掉光了的老人家,他戴着大墨镜,拿着大喇叭,在土埂上用浓厚的湖南口音喊 :“孙子,我饿了!”这时谭周海出镜:“爷爷,我来了!”随后就是谭周海给爷爷做菜的画面,做的都是最朴实的农家菜,视频往往在爷孙俩其乐融融的互动画面中结束。

谭周海在快手的昵称是“农村胖大海”,他是湖南怀化人,他和爷爷的湖南口音让我感到亲近,他做的湖南农家菜更是吸引着我。

很多人看到他们的短视频,可能会被一时吸引,然后一滑而过,但我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去接触他们,了解他们。和“胖大海”接触后,我才了解到视频背后他更详实的生活:

谭周海的父亲一直在外地打工,在成年前谭周海一直和爷爷奶奶生活,是典型的“留守儿童”。19岁时,谭周海也像他的父亲一样,成为一名打工者,前往广东。

2013年,在外打工的谭周海接到电话,奶奶离世了,家里只剩下年近80的爷爷独自生活。爷爷坚持打理家中的几亩田,但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干起农活越来越吃力。

谭周海想回家,但回家没有赚钱的门路。而且在老家人看来,外出打工表示这个人有出息,返乡不是一件光荣的事。这样又过了5年,谭周海得知爷爷在家里摔了一跤,他感到一阵后怕,终于下定决心:回家。

可是回家之后呢?

为了方便照顾爷爷,谭周海在镇上找了些零散的工作,其余时间就在家里务农。孙子回家,爷爷是最开心的那个,但这种欢喜并不是长久之计。爷爷有些自责,他担心孙子回家没有收入,也会加剧孙子小家庭的矛盾。

为了让爷爷安心,谭周海找到了同时回乡的发小,两个人合计一起去学摄影,帮别人拍一些婚礼、寿庆等活动,赚点外快。但收入并不稳定,后来他们决定试试快手,拍一拍短视频。

有大半年的时间,谭周海都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个青壮年劳动力,不出去赚钱,每天扛着摄像机在村子里到处晃,朋友不理解,周围邻居也议论纷纷。

直到爷爷出镜。一次,谭周海邀请爷爷也在视频中出镜,爷爷非常认真,主动洗脸、刮胡子,戴上最潮的墨镜,在视频里学说唱、学英语,按照大海和发小的剧本,和大海亲切互动,让大海做美食给他吃。视频一炮而红。

从那以后,爷爷和美食成了谭周海视频里的必要元素。

视频里,是大海和爷爷搞怪卖萌,视频外,是爷孙俩的日常生活。爷爷继续带着大海插秧,做农活,大海教会了爷爷使用智能手机看视频、支付。一次去镇上买水管,爷爷因为用微信支付,还引起了路人的围观。

大海并没有因为做短视频而暴富,但他找到了亲情和工作的平衡点。短视频里呈现的是他设计的剧本,但也是他和爷爷最温馨的生活日常。

谭周海是快手上务工者回乡的一个典型,还有很多“非典型”的典型,比如黄金。

黄金的短视频,没有像胖大海那樣有专门的摄像、专门的剧本,他的视频更加粗粝而真实,主要记录着他种无花果、打理无花果园的日常。最常看到的就是他大口吃着自己种的无花果,他的无花果鲜美多汁,就算是隔着屏幕,你也能感受到那饱满的果肉。但你要是以为黄金就是一个普通的果农,那就错了。

黄金在回乡前,在大城市里也是人人称羡的高收入者。大学毕业后,黄金留在成都,进入互联网公司做了一名运营经理,说是年薪百万毫不夸张。可三十一岁那年,他只想放下手中一切,回村种地。

阆中金鼓村是一个没有特色产业、靠天吃饭的地方,村民一年的收入不过四五千块钱。黄金一直想带着村里老乡一起致富,从他大学毕业就开始想,一直到9年后他做出决定,辞职回乡创业,带老乡致富。

但尴尬的是,老乡真的需要吗?黄金本想劝说乡亲种植无花果,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自己负责后续加工、销售,让乡亲有些额外收入。然而没人理解他的商业模式,谁也不想冒险种植。黄金一直记得他刚回乡时,找乡亲们在家里开大会,然而还没听他讲两句,坐在对面的大爷碾灭旱烟,冒出一句:“娃儿,你可别哄我了,种无花果能挣几个钱?”其他老人听了也纷纷附和,随即散去。

但黄金已经承包了100亩种植基地,预付了3年租金,种苗的日子到了,没有别的办法,黄金只好自己下地干活。脱下衬衫,换上农鞋,从大城市的白领变回了种植的农人。他最初拍快手,是为了缓解种植时的寂寞:他的妻子和孩子在成都,他自己往返于成都和阆中之间,平日在家乡的生活过于寂静。

在快手发布视频后,网友和他互动,鼓励他坚持下去。视频更了半年,还有网友特意跑到村里,给黄金加油打气。这让他几次摁灭了放弃的念头。

劳作场景被黄金记录在视频里,黄金记得,第一颗果子摘下来时,他一手攥着果子,一手拍着视频,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倒也是机缘巧合,因为一路拍摄种植无花果的过程,粉丝对黄金的无花果知根知底,透明化的种植过程让快手“老铁”更加青睐他的无花果,第一批果实摘下来,没过多久就被抢购一空。

黄金的快手叫“古城无花哥”,头像是一个卡通形象,手里捧着无花果。视频里的他,皮肤因为长期的劳作被晒成了小麦色,衣服也不加修饰,只有视频里的无花果依旧饱满。

卖无花果利润较低,虽然销量跟得上,但产量有限。黄金说:“返乡目标已初步实现,虽然自己没赚到钱,但乡亲们都增收了。”他联合村里数十户村民成立合作社,一年产值超过20万元,共带动105位村民实现增收。尽管自己投入的成本远没有收回,但从此乡亲们不用离家打工,每年能多上万元收入。

黄金和胖大海的视频场景,在南方、西南丘陵的田间地头。在短视频的覆盖里,也有北方的草原的身影。在太平的短视频里,乌拉盖大草原的牧场、天空、河流、夕阳,如实地呈现在大家眼前。

太平使用短视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想在快手上把他家的牛肉干卖出去。太平15岁时外出打工,头3年给人放牛放羊,后8年开车给人拉煤。2015年,他开始自己在家里做生意,卖烤牛肉,每天收入三五百元,但生意不稳定。

在发布草原美景视频的同时,太平经常现场烤肉,牛肉在屏幕前滋滋冒响,诱人口水。2017年,太平有了第一单生意,黑龙江一位老铁用户想买,又怕太平是骗子,太平把身份证照片、家庭地址、联系方式都发给他,寄去了三斤。从那以后,太平开启了自己的电商事业。

但是还有一个问题,太平不太会说汉语。

作为蒙古族居民,太平全家人都不会说普通话。太平在外务工十几年,会一些汉语,但很不流利,在快手上拍短视频可以不用说话,展示草原的蓝天、烤牛肉干的过程就可以了。但要销售牛肉干,做直播带货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刚做直播时,太平回答不了粉丝提出的问题,又紧张,又难受,三五分钟就承受不了,匆匆下播。每次播完,他会回想错误,查字典,不断改进。一年多过去,他的牛肉干已经行销全国各地,汉语也说得流畅自如。在太平的示范下,镇上许多牧民也开始做直播带货。

草原上的人们,心大得广阔。我有一位学长,曾经去草原参加一次推广活动,和牧民老人聊天,老人有一大群羊,学长问他有没有考虑过用无人机放羊。学长原以为老人会疑惑:无人机怎么赶羊?结果老人直截了当:“无人机控制范围多大?续航时间多久?”回复:“5公里,半小时。”老人迅速做了一番心算,摇了摇头:“那不足以覆盖我的草原。”学长感慨:我们带着自以为从城市中见过世面的优越感和骄傲,以为我们坐在城市盒子里,拿着最新款的手机,看过大片、歌剧,去过网红民宿,飞过无人机,我们就更了解这个世界,但我们也正是被这些自以为是蒙蔽了。

也正是这位学长,他有一位在快手上翻跟头的表妹,是真的翻跟头,也教人翻跟头。她不缺钱,就是喜欢翻跟头,翻出了十万粉丝。

有时候,我們可能很难理解短视频里的爆火,并非我们真的很难理解,而是我们不愿去接触那些和我们不一样的生活和世界。短视频中,有很多不生活在北上广深,不使用微博、知乎的人,他们用最真实的生活场景,展示着最鲜活的生命力。

生活中有无限可能,我并非意为快手作广告,但我确实建议大家下载快手,点进去看看,看一看乡村里、小镇里的生活,看一看和我们不同的生活,如同快手所一直倡导的:看见每一种生活,拥抱每一种生活。

猜你喜欢

太平学长黄金
太平老街
黄金咖啡杯
盛逝
黄金雨
喇叭花
太平街
看!学长!
看!学长!
只属于我
黄金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