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亲的陪伴是我们努力学习的动力

2021-03-08德强

现代家长 2021年2期
关键词:兄弟俩双胞胎老师

德强

2020年高考,赵稞、赵棣这对双胞胎分别取得687和685的高分,一个进了清华,一个去了北大。这对生于大山深处的兄弟,是如何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

“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有我在旁边,他们感觉心里有底,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我们家在大山深处,打开门就是山,走几十里路还是山。”赵稞和赵棣的父亲赵忠其介绍说,由于自己文化程度不高,在外面找工作很难,他意识到读书对山里孩子的重要性,便跟妻子商量:“我们山里人要想走出大山,唯一的出路就是读書。我们这辈子就这样了,可不能再耽误了孩子们。当年我们只想着出门打工挣钱,耽误了对大儿子的培养,现在不能再耽误了对双胞胎儿子的培养,我们不能再出去打工了。”妻子表示一切听从丈夫安排。

此后,为了一家人的生活,赵忠其借了点钱,和妻子在乡里开了一间农资土产门市部,做化肥和粮油生意。化肥和粮油都很重,为了省钱,他们自己装货、卸货,还要经常翻山越岭送货上门。两个孩子心疼父母艰辛,完成学习任务后,总会力所能及地帮父母做些家务。

从双胞胎儿子上小学一年级起,赵忠其和妻子就每天风雨无阻地接送孩子上下学。赵忠其每天都陪着两个孩子写作业,看他们写累了就带他们到菜园里干干活,或者在院子里打打羽毛球。每逢假期和周末,他还会找时间专门陪儿子们玩耍。他说:“我觉得即使不能辅导孩子,陪伴也很重要。因为我在旁边,他们感觉心里有底,还能促使他们养成专心学习的好习惯。”

双胞胎兄弟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乡里的学校上的,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两兄弟上初中时,妻子过度劳累伤了膝盖,不能干重体力活了,赵忠其只好把家里的生意停了,到张家界景区做了一名专干修修补补的小工。妻子则在家种点粮食和蔬菜,维持一家人最基本的生活。

赵忠其回忆说,两个儿子见家中生计艰难,读初二时,赵稞忽然对他说:“爸,你和我妈年纪都大了,身体也不好,我辍学去打工帮你们供弟弟读书吧。”

赵忠其一听儿子要放弃上学就生气了,张口想骂儿子,但再一想,孩子懂事,应该正确引导,而不是一味打压。于是,他正色道:“有些道理我跟你们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还说这种糊涂话呢?我跟你妈的身体不好,就是因为我们文化程度不高,只能干脏活累活,才累成这样。现在正是你们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候,你不但自己要努力学习,还要跟弟弟比学赶帮超才对,以后不许再说不上学这样的话了!”

在父亲的鼓励下,两个孩子都以优异成绩考入县一中。有一天,赵棣忽然对赵忠其说:“爸,我们离家这么远,有什么事跟你和我妈联系不方便,给我们买个手机吧。”

按说,已经读高中的孩子提这个要求并不过分,但赵忠其觉得,高中正是学习的关键时期,而孩子住校,自己不在眼前,无法保证他们不用手机玩游戏,便拒绝了:“你们是学生,老师说了,最好少接触电子产品。你们有什么事可以借用老师的电话联系我们,老师那里有我和你们妈妈的手机号。”

就这样,赵稞和赵棣直到高中毕业,也没有配手机等任何电子产品。

“他们的父亲不是一般‘保姆式的家长,他不但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还经常和孩子谈心,跟他们像朋友一般相处,深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心里有底气,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因为双胞胎兄弟长得太像,为避免误会,从初中起,赵稞和赵棣就很少在一个班。赵稞的高中班主任杨善清老师说,赵稞在学习上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服输。有一次,赵稞因为得了重感冒,没能把数学的正余弦定理学好,结果在考试时一下子丢了6分,名次被拉下去100多名。但他毫不气馁,先是找弟弟赵棣请教,听弟弟讲解了半天感觉仍不理解,便和弟弟一起去找数学老师请教,直到听老师完全讲明白为止。此后,赵稞又专门做了100多道这方面的习题,后来在正余弦定理方面再没失过分。

赵棣的班主任吴群老师也说:“这两个孩子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自律,老师在与不在都一样。2019年元旦,我们这里下暴雪,学校临时放假,可因为山路不通,他俩回不了家。我担心他们没地方去,找了他们半天,最后在教室找到了他俩,他们一人买了一个烧饼,正一边吃一边学习呢!”

说起这对兄弟,两位班主任不约而同地提到赵忠其:“他们的父亲不是一般‘保姆式的家长,他不但为孩子提供生活上的保障,还经常和孩子谈心,跟他们像朋友一般相处,深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心里有底气,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打过工、做过生意的赵忠其是一位智慧的父亲。他说自己没有能力辅导两个孩子,但可以给他们当“助手”,找到合适的方法给他们鼓劲。

刚进县一中时,两个孩子都曾打电话跟父亲说压力太大,作业做不完。赵忠其便耐心跟他们讲道理:“你们一定要挺住,只有挺住这3年,你们未来30年、50年的人生才会精彩;否则,你们就必须做好挺住未来30年、50年的准备。哪个划算,你们自己要想明白!”

两个聪明的孩子怎么会不明白,这是父亲以自己半生经历总结出来的人生道理!

赵棣的班主任吴群说,赵稞和赵棣读高中后,赵忠其仍然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很多家长都觉得,孩子上高中了,自己管不了了,就把他们的一切都交给学校。但实际上,学校和家长永远都有不同的分工。”

从赵家到县城需要坐一个半小时的汽车,来回至少需要3个小时。但兄弟俩读高中的3年间,赵忠其每个周末都雷打不动地来到学校,给他们送生活费,陪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有时候,两个孩子因为某次考试没考好或因其他一些问题情绪不好,赵忠其就像朋友一样开导他们,还会陪着他们到外面散步,打羽毛球、乒乓球,或者踢足球。每当父子三人出现在操场上,不少人都会说:“看他们三个,就像兄弟似的,关系真好!”

“老实做人,努力做事,以身示范,大爱无言。”这是赵稞、赵棣对父亲的评价。“父亲从我们小时候就经常教育我们,人这辈子在什么年龄就做什么事;不管什么事,要么不做,做就要尽量做到最好。父亲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说的话都让我们受益终身。”

赵棣说,父亲的陪伴,是他们这3年努力学习的动力:“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有父亲在,我们便感觉身后有了依靠。”

“针对不同科目,要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做题时经常变换科目,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让自己不至于感觉太累。”

雖然兄弟俩在别人眼中是学霸,但高中3年,他们也多次出过状况:“我们也经常因为粗心大意而考砸,也会抹眼泪,也会感到委屈。”

平时,兄弟俩经常相互提醒,遇到困难也会相互安慰和鼓励。遇到实在想不通的问题,他们会向父亲倾诉,或者找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寻求帮助。

说到成功的秘诀,赵稞说,他特别感谢父母一直不让他们接触手机等电子产品。另外,兄弟俩一致表示,他们会把错题集中起来,经常翻看:“翻看错题本就是在找问题和差距,只有把自己的问题尽可能地解决了,才会不断进步。我们还尽量做到有问题就赶快解决,不要拖。”

赵棣还说,高三学习压力确实很大,要学会自我释压,调整好心态:“针对不同科目,要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做题时经常变换科目,既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让自己不至于感觉太累。”

兄弟两人读高中时虽然不在一个班,但住在同一间宿舍。他们把睡前半个小时当成“卧谈会”,躺在床上互相探讨学习内容,分享学习心得。考试失误后,兄弟俩还会把对方当成自己的“镜子”,找出问题,互相鼓励。

去年高考,赵稞、赵棣分别取得687和685的高分。赵稞说:“报志愿时,我们本来都准备报北大,想着还去同一所学校。后来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报了清华的提前批,最后被清华大学录取,而弟弟则去了北京大学。”

赵家距张家界核心景区武陵源不到20公里,离张家界大峡谷只有三四公里,但这么多年,赵稞、赵棣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学习上,连几公里外的大峡谷都没有去过。赵棣说,他们兄弟去过最远的城市是常德和长沙,都是因为参加考试:“我们并不感觉遗憾。因为我们还年轻。爸爸说得对,只要我们把这个年龄该做的事做好,把学习搞好,将来有的是机会出去玩。”

2020年暑假,赵稞、赵棣仍没有出去玩,而是在继续巩固高中知识。因为赵忠其对他们说:“所有的成绩都是过去,上了大学之后会面临新的挑战,要比现在更努力才行。”

对兄弟俩上大学的费用,爱心人士伸出了援手:张家界大峡谷景区为赵稞赵棣送上了20万元“励志自强”奖金;陕西湖南商会副会长梅昌隆也捐给他们2万元助学金;慈利县还送给兄弟俩每人一部手机。

对于这些款物,赵忠其的态度十分明确:“感谢爱心人士,我们暂时确实有困难,但学费够了就可以了……”他当着两个儿子的面,将爱心款都记在笔记本上,告诉他们做人要有骨气并懂得感恩,让他们将来有能力了,一定要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兄弟俩双胞胎老师
快乐的双胞胎
米和厘米兄弟俩
双胞胎交朋友
成对的杂技演员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双胞胎聚会
喝聪明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