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的保定古城文化建设

2021-03-08王培良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保定市古城京津冀

杨 娟 张 艳 王培良 .河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城市的综合建设水平与该城市的文化发展息息相关。古城保定需要立足于京津冀协调发展的背景,把握时机并运用其优势资源,加强文化建设。在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战略需求下,推进保定文化建设需要对其文化实力进行综合、全面审视,包括文化定位、文化理念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对保定古城的文化建设思路,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

保定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河北省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位置特殊且重要。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务院将保定列入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录,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保定古城的发展。近年来,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建发展,已经被我国政府提升到空前的高度,社会大众也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建设对于城市发展的深刻影响。古城保定一直跟随时代发展,努力构建具备地域特色、设施完备、功能齐全且拥有较强竞争力的文化城市。然而,从整体来看,保定的文化建设还需加强完善,城市文化自觉仍需进一步激发调动,文化自信有待提升,城市价值目标需进一步明确。就目前保定市的发展情况,除了要促进经济发展使城市的硬实力得以提升,还要根据保定当地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城市建设新路径。

古城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分析

文化建设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文化属于一种较为独特的文化形态,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并得以流传的思想认知和情感,是该城市民众生活习惯、方式以及环境等方面的综合,涉及到城市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历史、文化、产品、产业以及市民的生产生活等。城市文化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一是城市竞争力,城市文化资源是该城市软实力构建的基础,城市文化以精神层面来影响物质层面,推动城市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共同发展,综合提升城市整体竞争力。二是城市的文化竞争力、生态以及产业等,城市文化能够体现该城市的文化竞争力,即城市特色文化的核心,并且还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文化产业发展,提升城市民众素质等。

古城保定文化资源及其影响力

古城保定文化资源极为丰富。首先,保定有多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包括总督府、开元寺塔、曲阳定窑遗址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保定文化发展打下良好根基。其次,保定市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保定老调、皮影、石雕以及纺织等,诸多非遗文化资源备受瞩目,特别是石雕与纺织技艺已经开始产业化发展。另外,保定古城还拥有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近代教育家晏阳初曾在保定城兴办教育,保定还有国内有名的留法勤工俭学基地,当今,河北大学等一大批优秀高等学府均坐落于此,使得保定拥有较为强大的教育资源优势。

保定古城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保定历史发展与现代文明的累积,也是保定经济、文化发展的浓缩。在保定市发展过程中,其城市文化逐渐形成,并在无形中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城市文化越丰富,人文气息越浓郁,该城市内涵越充足,民众素养越高,城市发展精神动力与凝聚力也就越强,也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环境、人才培育和引进以及经济贸易往来合作等改善。保定古城的城市文化特色是其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竞争力中不可复制的要素,对于城市建设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京津冀协调发展背景下提升保定文化影响力的重要性

保定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城市,不但拥有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而且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促进自身发展的客观需求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文化资源越来越在各个领域中凸显出优势,俨然成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提升保定文化影响力是促进保定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提升保定文化软实力,既能够提升保定市整体凝聚力,拓展在国内城市发展的影响力,还有利于进一步丰富保定市文化底蕴,塑造崭新的城市形象,并能够引导市民形成积极向上、共同进步和承担城市建设使命的信念,逐渐形成促进保定古城发展进步的群体性力量。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必然需求

自京津冀协调发展调整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区域内的城市均纷纷抢占先机,开始规划发展策略,因此,城市硬件的对接是必然的。除了需要城市在交通、建设项目等方面的互通,更需要综合考虑城市之间、区域之间是否能够很好地进行互融以实现协同发展,尤其是城市之间的功能转移,必须要考虑并正视城市的文化影响力。京津冀三地同受燕赵文化体系影响,虽然各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不同,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各自形成体系,但是长期的共同发展使得三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京津冀三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相比较来说,文化之间的差别最小。立足文化发展视角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容易促进城市之间的共融互补。保定处于京津冀地区腹地,必然会在协同发展的大潮中大步前进。对于保定古城来说,这是促进城市发展的绝好机会,而提升保定文化影响力,则是保定与京津两地对接、融入共同发展道路的最好方式。城市之间协同发展,除了需要进行城市功能的转移,更需要寻求更多互相协作发展的机会和渠道。古城保定拥有的丰富文化资源,应该在推进协同发展战略过程中,运用协同发展的平台,发挥自身文化资源优势,推进城市之间经济、文化共同发展。

有效传承城市文化遗产的需求

保定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有诸多文化遗产需要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主要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种,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保定市留存的城墙、庙宇、钟楼等标志性的古城遗迹;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指的是保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保定历史、传说,民间民俗艺术等。历史文化的有效留存与传承,是保定古城所必须要重视的问题。在当前社会多元文化发展的背景下,保定只有进一步提升文化实力,才有利于充分保护历史文化资源,并实现保定古城历史文明的传承。

满足民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城市文化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催化作用,尤其城市特色文化具有鲜明的经济、环境、社会等方面的集聚效应,也能够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于精神生活的需求也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注重更加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提出一定的要求,人们用于精神生活的消费在整体的家庭生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提升。近些年来,保定市大力兴建生态园林以及休闲场所,包括保定市区至白洋淀通水、通航、通路的“大水系”三通工程,都是为了满足保定市民精神生活需求而规划设计的。改善基础设施是提升精神文化生活品质的物质基础,除了对生活基础设施的改善,人们更需要进一步参与到精神文化活动中,在平实的生活中加入各种形式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这需要相关部门加以扶持,促进保定古城的文化建设。

保定古城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保定市自身文化资源优势得天独厚,但是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文化资源开发应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

对保定古城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不够

保定是历史文化名城,其所拥有的历史文化遗产除了具备历史文化价值,还具有科学、经济价值。然而,保定市对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也与其他城市一样,在推进具体工作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因为历史原因,保定很多历史遗迹被破坏;文化保护程度与其级别高低有关,国家级的文物保护效果优于省市级文物保护效果;重点民居损毁程度比较严重等。另外,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发展的驱动下,各大城市都掀起了商业文化的浪潮,使得很多文化遗产在商业发展中消逝,尤其是很多民间非遗技艺,因为缺乏有效地保护,传承难以延续。

对保定古城文化资源开发不合理

近些年来,保定市对历史文化、红色文化、教育旅游文化等资源进行开发应用,以期能够在城市建设中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然而,从当前保定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状况来看,很多景区的开发过于集中,景区资源过度开发,将不利于保定文旅资源的科学发展。虽然在文化建设中,保定古城对不少历史遗迹进行了修复,但是力度有限且不够全面,很多遗迹仍然没有得到妥善维护,并且随着时间流逝,损坏程度在不断加剧。

保定文化产业发展影响力不足

文化产业是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目前来看,保定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是相对于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来说,保定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仍有很大的上升空间,如保定市的动漫产业,其发展以及产业链的拓展并没有取得预期成效,产业影响力不够,也难以带动周边产业发展。在影视文化产业中,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虽然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是放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不是特别突出。整体来说,保定市的文化产业发展没有出现一个有代表性的企业,这不利于保定市的整体发展。

保定市文化建设配套设施不齐全,社会参与度不高

虽然说保定市在文化建设项目中,对于文化活动空间方面的布局是文化建设的重点,比如图书馆、文化馆等的建设是整体规划中重点强调的内容,但是从配备环境上来说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城市文化建设属于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目前保定文化空间的规划设计与地址选取,都受制于城市整体规划,对于文化活动本身的需求没有太多的考量,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文化活动空间功能作用的发挥受限。保定市在文化建设上存在差异,包括城乡差异、城中心与边缘郊区的差异以及县与乡的差异等,这些差异都比较明显,不利于保定文化建设的整体持续性发展。保定文化建设也没有充分应用名校资源,名校文化与城市文化衔接度不高,甚至出现脱节现象,不少从外地来保定求学的大学生也没有对保定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另外,社会媒体对文化建设的宣传程度有限,在进行文化建设过程中,虽然省、市电台对本市的文化建设成果进行了播报,但信息辐射范围有限。网络媒体的信息传递速度和辐射范围较大,但是对保定文化建设的宣传相对较少。

促进保定古城文化建设的思路

一个城市进行文化建设,需要依托于该城市的文化资源,概括、提炼一个具有该城市代表性的文化内涵,并以此为中心对其进行科学有效地开发,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要明确其发展方向,谨防出现雷同和重复性建设,既要体现普遍性又要呈现独特性。保定古城文化建设要尊重其自身积累的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客观实际,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积极构建提升保定古城的文化实力。

创新思想,明确保定古城定位

保定自古以来就是国家的管辖重地,具有一定的政治文化地位,区域内的各类文化资源与其地理位置、发展历史有着密切的联系。保定是京津冀的腹地,在推进城市发展改革的进程中,保定有着其他城市没有的区位优势,然而今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的难点在于行政、文化之间的壁垒。就河北省而言,保定发展受制于传统的体制,既不是该省的政治中心也不是经济中心。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的文化建设,要结合自身区位优势与文化资源,才能够更好地在协同发展战略中找准自己的定位,并运用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中的功能作用。

树立保定城市精神,进一步增强文化凝聚力

城市精神是一个城市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是城市民众的价值观念、精神气质、道德修养以及审美信仰等体现出的一种公共价值意识,是一个城市精神凝聚力和号召力的表现。保定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文化底蕴与历史变革,逐渐形成了“崇文尚武,兼容并包”的城市精神,并且随着历史前行的脚步而不断与时俱进。树立保定城市精神,一是需要注重保定的经济发展,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使得每一位生活在保定的民众都为自己是保定人而感觉自信和自豪;二是不定时举办各类文化活动,例如纪念重大历史事件、弘扬传统文化艺术等,有效调动民众参与城市文化建设的积极性,提升城市文化凝聚力;三是加强保定城市管理,推动保定古城物质层次与精神层次的共同提升与互相促进,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方面注重文化内涵与格调的提升,为民众提供更为舒适、便捷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此外,要注重民众素质的提升,城市精神要通过人来具体体现。因此,只有每一位市民的文化素养都得以提升,才能真正树立起保定的城市精神。

塑造保定文化品牌,加强培育文化创新力

目前,城市之间的竞争已经步入文化品牌竞争的年代,打造城市文化品牌,将利于提升城市知名度,并进一步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首先,要注重对保定古城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运用,保定是文物大市,诸多历史古迹彰显着保定古城的独特魅力,我们要注重对历史古迹与文物的保护、修复以及科学利用,对古文物及建筑进行全面的普查确认与审批,向民众做好历史文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宣传历史遗迹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与感人故事,深入挖掘历史遗迹的文化价值。其次,开发利用保定红色文化资源,一是要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布局,对革命遗迹进行整理并登记在册,根据历史事实和现实需求复原革命遗迹,并注重宣传内容的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二是要加大对红色旅游项目的开发,一些革命纪念场馆可以与当地的地理环境布局相融合,促进保定红色文化与环境生态、旅游经济等方面协同发展;三是要注重完善基础设施,优化红色旅游产品,提升景区参观游览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再次,加强对保定教育文化资源的运用。政府与地方院校要互通有无,进行优势互补,鼓励通过院校发展相关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培养和锻炼院校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组建实力强大的师资教研团队,推动高等院校产、学、研的创新发展;建立院校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投入机制,并引导科技人员走进市区、企业以及乡镇展开实践服务;注重对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升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管理能力;在相关信息、科技立项、政策以及经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院校科技创新以及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服务。

加强保定文化产业发展

保定文化实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是新时期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一个城市的地理位置、资源优势以及自身所有的政策优势,都是促进其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保定古城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身的文化体系较为完善,在文化体系构建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但是从全国范围内来看,保定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因此,要有效促进保定古城文化产业发展,就要在规划方面具备一定的科学性,使其总体布局更加均衡。推进保定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从如下几点展开:一是科学规划文化产业,在保定整体发展布局中将其列入重点研究与实践的内容,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二是在政策体制方面,根据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进行改革,充分发挥保定市政府在文化产业方面的管理职能,确保文化政策的统一、协同,发挥相关体制的开放性和创新性,注重实力整合,运用区域特色,充分发挥地域文化特色在产业发展中的优势。三是重点打造一批凸显保定特色的文化产业,在彰显城市个性的同时,增强城市民众的文化认同感,例如,河北梆子、评剧、曲阳石雕等诸多传统艺术,要大力发展这些民俗文化,使之成为保定古城文化产业的代表。另外,还要积极鼓励和支持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使保定古城文化以更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

注重保定文化传播与展示,扩大古城文化影响力

要提升保定古城文化实力,就需要不断提升城市文化的吸引力与影响力,同时,文化也只有在传播过程中才能够体现出活力与影响力。因此,保定历史文化资源除了以传统的博物馆、文物建筑等静态化传播方式来展现以外,还需要不断开发更多的传播方式,来向世人展现保定古城文化,不断提高古城文化知名度、吸引力以及影响力。首先要加大对保定文化宣传力度,注重主流媒体以及互联网新媒体形式的传播,特别是要充分运用网络在现代信息传播中的强大功能优势,构建保定文化网站,定期上传更新古城文化相关内容,可以通过拍摄展现保定古城文化魅力的宣传片等方式,充分运用各类数字媒体进行宣传。还可以鼓励、支持民间艺术团体经常性地进行文化艺术现场展演,带着精选剧目或者极具保定文化艺术特色的民间工艺等,去各地进行巡演或者巡展,向社会公众传播保定古城的文化艺术。其次,要注重与国际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增加双方之间的文化交往,通过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如书画展览、艺术表演等,让更多的人了解保定古城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

保定古城的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通过多种方式和手段来增强、提升保定文化影响力。另外,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下,保定古城既需要自身奋力发展又需要借助外部力量,特别是京津两地,无论是从区位、资源还是经济等方面来看,京津两地对保定城市发展的助力效果都更显著。保定的文化建设要面向京津两地全面开展,并主动融合与借力,使得保定文化更具影响力,从而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猜你喜欢

保定市古城京津冀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中国人民银行保定市中心支行
保定市
良渚古城
我有两个童年,一个古城一个江边
翘街古城
安居古城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