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汶上县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

2021-03-08高文洁汶上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文化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汶上县文化产业文化

高文洁 汶上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

汶上县古称“中都”,位于古运河畔,历史悠久,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基于此,汶上县需要进一步清晰文化思路,将文化产业发展推上新的台阶。文章旨在从汶上县文化产业发展形势出发,分析当前现状,找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根据相关问题对推动汶上县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合理的对策与建议。

汶上县历史文化悠久,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是孔子从政初试锋芒,宰中都,做出卓著政绩的地方。这里文化底蕴深厚,历朝贡举多出名人。人们曾在汶上县宝相寺境内发现大量文物;南北大运河贯穿汶上境内;治理运河的名人宋礼、白英皆为汶上籍。

文化底蕴为汶上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优势,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当前,努力把人文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和产业优势,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带给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建设文化强县,促进文化优势进一步形成,并与汶上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是现阶段最重要的战略任务。

汶上县文化产业现状分析

随着汶上县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基层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蓝图清晰,文化产业品牌日益形成,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飞速提升,文化产品逐渐丰富多彩,文化产业初具规模,其于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稳步提升。近几年,汶上县立足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抢抓机遇,大力开展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实施了文旅融合的高质量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了包含文化旅游、文物博物、广播电视、图书出版、书画创作、文化惠民、艺术培训、文化活动、网络服务、传统文化、非遗保护、节庆庙会、传统技艺、娱乐健身等多种行业的文化产业体系。

目前,汶上县凭借山东梆子成功入选2021-2023年度“山东省民间艺术之乡”,在非物质文化方面,入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的已经有95项,入列市级名录的已达24项,入列省级非遗名录的为4项。汶上县文化馆、汶上县图书馆保持国家一级馆水平,此外,汶上县还建设了大运河南旺枢纽科技馆和郭楼镇24小时城市书房。所有乡镇综合性文化中心均达到国家三级标准,360处村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基本实现村村覆盖,定时免费开放;文化旅游方面,以宝相寺景区(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核心,莲花湖湿地(4A级旅游景区)和运河枢纽历史文化区南北呼应,文化旅游线趋向健全,促进了文旅融合发展,影响力成倍提升,文化旅游业已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县共有文化经营单位300余家,其中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省级1处、市级2处;印刷行业中龙头企业新华印刷厂已被评为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总体来讲,汶上县文化产业总体增长速度较慢,新兴文化产业空缺,还达不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思想认识不到位

长期以来,一直强调工业富民强县的主导地位,对于文化的社会地位有一定程度的忽视,尤其是对文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欠缺整体、深刻的认知,发展观念存在制约因素。对个体民营文化经营单位的关注不足,培植力度弱、概念稍模糊,致使规模偏小,效益也比较低。对国家、省、市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研究不透,文化产业概念模糊,执行政策无从下手,不能很好地指导民营文化企业发展。

文化体制机制不灵活

文化单位人员编制较为教条化,致使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和创作积极性较差。产业结构配置不合理,文化经营单位缺少龙头,创新能力欠缺。原有的老式文化经营产业占有较重的市场份额。截至目前,全县文化经营单位中包含KTV8家,网吧29家,大型书店1家,各类中小书店200余家,各类大小印刷、复制企业、个体工商户100余家,文化演出团体2家,健身娱乐、休闲游戏类产业则寥寥无几。

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够

汶上县历史人文资源丰富,历史底蕴丰厚,但因长期以来对其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开发较晚,相关的人文历史内涵研究也不够深入。低层次的同类竞争繁多,文化产品的附加效益较低,整体的文化旅游产业规模较小,影响和带动力较低,整条产业链尚不清晰完整,这就需要将丰厚弥久的文化资源转化为长足发展的文化优势。

文化产业品牌不突出

汶上县文化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发展理念滞后,市场竞争力弱,缺乏对外有影响力的文化产业品牌,特别是创意产业行业,还属于初级市场竞争模式。广大干部对文化产业特别是新兴文化产业理解得不够透彻,在引导中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发展目标分散,不能有效利用资源,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

文化人才队伍结构失衡

因事业单位机构进人选人严格控制编制,需要招考或遴选,造成文化专业人才不能及时入行,容易导致断档。具有创作才能和创新意识的文化专业人才和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等严重不足;从业人员水平不高,新的人才无法引进,老的骨干因待遇不公,流失严重,文化工作开展困难。

文化发展环境有待优化

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不够科学,文化发展环境不够乐观,社会影响力较弱。文化馆、图书馆、剧团等文化服务投入建设较为缓慢,设备配备不全,组织和管理人员人手不足,文化个体经营单位的资金扶持不足,难以做大做强。

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势必会制约汶上县今后文化产业的发展。

推动汶上县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汶上县文化产业要迅速觉醒、做大做强,首先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要认真梳理汶上县文化产业的现状,挖掘其潜在优势,提升其发展水平。要以文旅融合发展为核心,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基点,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促进县乡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全面提升服务效能,立足文化品牌推广,培育运河文化地标城市,严格规范文化产业市场管理,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改善民生的幸福产业。

强化对文化产业的领导

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导,以提高基层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建立领导小组,发动社会人士积极参与。要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健全发展政策,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开拓创新,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标准化,以“村村覆盖、遍布城乡”为目标,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通过点亮多彩的文化生活,激发全民文化热情,满足汶上人民的文化需求。

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文化产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最具潜力和优势的产业。要认真解读国家、山东省、济宁市推动文化旅游行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深入学习文化产业相关理论。在政策制定上,要遵守国家和省市法律法规,符合上级政策,尽量从各方面对文化产业进行全方位扶持,进一步放宽对文化产业发展环境的限制,制订切合汶上现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实施方案。建立专项文化资金,用于扶持文化相关重大项目工程的建设,为汶上传统文化的弘扬发展保驾护航,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培养运河文化地标城市

擦亮运河文化名片,强化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传承和利用,建立南旺大运河历史文化旅游区域,以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迹公园为核心,力争实现运河文化和文化产业高度融合,使南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成为大运河(济宁段)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一环。要统筹文化产业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乡村旅游开发,提高公园沿途的视觉观感,拓展运河文化传播途径,增强运河文化传播强度,进一步拓宽大运河遗产工作的宣传渠道,尤其是在“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日”“国际博物馆日”等重要时间点,抓住契机,做好文化遗产保护、人文历史、遗址遗迹、民俗民风等宣传工作。鼓励开发民俗文化或农家乐旅游项目,完善各方面硬件设施,打造出一条生态环境与文化产业发展相得益彰的特色运河文化产业带。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一是要立足于本地的文化资源优势,深入挖掘梳理民俗故事、传统技艺、民间艺术等本土文化,针对观众群体,分门别类地创作具有汶上特色的舞台艺术精品,创新不同层次的文化产品,准确把握老百姓的特点,满足更多群众的文化需求;二是通过推荐、比赛、展演展示,发现、培育人才,将业余的优秀文化人才变成基层文艺骨干,并纳入全县优秀文化人才库。组织乡村书画展览、摄影采风等活动,扩大农民业余文艺人才视野,重用文艺创作人才,并组织开展各类民俗民间节事活动,使原有的乡村文化焕发新时代的生命力;三是在继续做好送戏曲下乡、送电影下乡的同时,做好文化进万家等系列活动,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儒学讲堂图书、开展大型室外室内展览、举办广场舞、文圣拳、骨干管理等各类文化公益培训;四是广泛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乐于参加的大型公共文化活动,活动形式涵盖各类合唱比赛、青歌赛、少儿赛、诗词朗诵、曲艺、戏曲展演、县乡各级广场舞比赛、民俗文化展演、文艺晚会、书画展览、公益培训等,其中大型演出设置场外同步直播和线上直播等方式,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争取达到送戏送书送电影村村覆盖,广场舞大合唱惠民演出遍布城乡,最终提升群众的文化满足感。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要建立健全汶上县基层公共文化体系,包括村级文化服务中心、乡村儒学讲堂、乡镇(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和县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完善设施建设,夯实文化活动阵地,这是全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提升的基础保障。继续做好村级文化综合服务中心、图书馆、文化馆、儒学讲堂等的免费开放工作,完善总分馆制建设,落实文化场所硬件设施配备,健全各类服务项目,并分门别类地建立档案,通过常态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使群众学习有去处,活动有场所,能够享受到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更加丰富、方便,质量稳步提高;整合公共文化艺术资源和公共阅读资源,着力推进以乡镇文化站为枢纽的基层农村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推进服务实现均等;深入开展综合文化中心专项治理,按照标准落实免费开放的经费,并针对人才短缺的现象着力整改;县级文化单位要针对基层文化骨干人员,常态化安排专业人员开设讲座、艺术类培训,尤其是村级文化信息共享、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方面,要分期进行培训,培养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落实基层文化服务运营管理规范,全面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保护工作

强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深入普查目前汶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态,系统深挖具有鲜明汶上特色的乡村优秀文化资源,如文化遗址、红色故事、礼孝传说、传统手工艺、民俗民风、本地鼓吹乐等,对其进行梳理、保护、整理、展示、申报等,并纳入本地非遗数据库;推进非遗项目记录保护工作,并壮大传承队伍,加大对项目和传承人的扶持力度,结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节庆节点,做好宣传工作,让文化遗产走进学校、机关、社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创新发展活力。

开展传统文化传承普及活动,高标准打造儒学讲堂。大力开展传统文化普及活动,首先要积极组织基层优秀文化队伍,发挥基层公共文化阵地的作用,扩大儒学讲堂覆盖面,常态化开展文化培训、经典诵读、非遗传承、传统文化体验、国学诵读等活动,聘请汶上知名文化专家,举办各类国学艺术、传统文化等公益国学讲座,精准提高优秀传统文化弘扬力度,力争尽快实现全县儒学讲堂全覆盖。

严格规范文化市场

严格规范文化市场监管,强化执法力度,多举措做好宣传,全力优化文化市场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文化产品市场,打破区域格局。针对不同的群体按需施策,开发不同的特色文化产品,并充分挖掘传统工艺资源,如中都刺绣、郭氏木雕、中都菩提道开发的如意三宝等,引导此类行业组织监督、维权、服务,使此类个体经营单位规模化运营,推动文化产品市场规范运行;加强综合整治,强化行业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纪违规行为,收缴有害出版物,净化出版物市场;对于重点领域,比如网吧、KTV、庙会演出、电影院等重点文化场所进行集中整治,推进网上监管平台的使用,全面梳理文化产业安全领域内存在的所有隐患问题,并将暗访常态化,加大督查查处力度,全面强化文化市场监管;在强化日常监管的同时,要在每年春节、元宵节、元旦、各类庙会期间、寒暑假等重要时段进行阶段性专项检查,为汶上县公共文化效能提升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健康的市场环境。

打造杰出文化人才队伍

通过文化产业项目的建设,吸引并留住人才。一是借鉴外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经验,鼓励以参股或分配利润等的方式,吸引985、211名校的一流文化人才来汶上创业并长足发展。二是通过长短期培训、技术合作、兼职、研学等灵活方式引进高精尖文化名人。三是重点培养非遗传承人,大力扶持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举办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广泛开展传承推广活动,对各行各业的专业或业余艺术工作者加以保护和培养。四是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活动,邀请省市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开展讲座等,加强文化从业人员之间的交流学习,以提升其文化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文字宣传能力、辅导培训能力和文艺素质。五是通过各种活动、培训、演出,重点挖掘杰出艺术人才,成立汶上县人才信息库,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平台,重点培养基层文艺创作骨干和文化管理运行人才,最终打造出文化产业杰出人才团队,为公共文化服务和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保障。

猜你喜欢

汶上县文化产业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汶上县玉米种植新技术推广途径探析
谁远谁近?
汶上县地下水硝酸盐氮含量与食管癌相关性研究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How Should We Save Energy?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A Letter to M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