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视域下高职院校非遗通识教学实践助力文旅产业发展的模式探究

2021-03-08赵祥全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36期
关键词:通途双创民族

赵祥全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的理工类高职院校,也是贵州目前唯一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秉承着“沁润通途,铸魂育人”的教育理念,整合教育资源,学院通过公共选修课、专业选修课、社团活动、名家讲堂和非遗双创等活动,结合学院乡村振兴的任务,联手本土知名文创企业,逐渐摸索出“三体融合生态育人、四维提升全面覆盖、五向突破协同创新、六+助力实践探索”的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模式,以多元而鲜活的方式丰富了学院的教学内容,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取得了教育、经济的双丰收。

乡村振兴是我国未来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也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2],职业院校利用其文化资源、师资力量传播非遗、弘扬非遗,对非遗的传承发展意义重大,亦可深入影响地方文旅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是职业院校创建特色校园,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重要手段。

高职院校开展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活动的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的学生多来自本省县市,他们有着较强的动手能力、有着敢闯敢拼的创新精神,他们与本土非遗同根同源,有着先天的地缘优势[3]。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提升学生对本土非遗及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对于保持文化的多元化、提升学生对自身文化基因认知的自觉性,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高职院校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活动的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教育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也是我们培养劳动者职业素养的最后环节[4],以民族传统文化为基点,将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同感,激发对自身根文化的自信,当这些深受民族传统文化熏陶的劳动者进入社会工作时,也将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及审美运用于生产生活,使之得以发展,从而形成以文化人、以人弘文的良性循环。

1.高职院校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实践路径

非遗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沉淀的精华,承载着我们的民族精神与意志,非遗中蕴含的团结合作、精益求精、创新突破、诚信坚守等信念在今天仍然具有时代意义。通过非遗的浸润,这些精神内容以鲜活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工匠精神与创新意识。

2.可弥补我国教育在美育上的不足

教学实践让学生意识到本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同质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模式让学习与实践都变得多元化,对于知识点的吸收也较为轻松,体现出传承的先天优势[5],在非遗多元文化的熏陶之下,结合高职院校的科技、文化资源,高职院校学子更容易推陈出新,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实现非遗的活态传承。

3.对于民族传统文化的薪火相传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镇化的建设发展,很多民间文化失去原有的生态环境。非遗的传承需要民众的广泛接纳和使用,需要达到一定基数的文化消费才能推动传承进度,非遗的传承与创新已成为现代高等学府的五大功能之一,非遗教学实践既培养传承者也培养消费者。

4.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品味

高职院校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有利于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品味,打造特色校园文化体系,深化专业技能与人文素质并重的人才培养目标。注入地方文化元素的校园文化建设体现了高职院校对文化品味的追求和院校的精神风貌,有利于打造有特色的校园文化;融入非遗的职业教学,有利于拓展民族文化的传承途径,有利于多元化思维模式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工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建设。

贵州交通职业学院非遗通识教学实践活动

1.围绕“通途”文化育人体系,构建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通途文化是本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理念。一代又一代矢志不渝的“贵州交通职教人”,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走“通途”之路,形成了独特的“通途”校园文化,为学校育人使命赋予了独特的内涵,成为学校的精神高地。

学院依托“通途”文化育人体系,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推进以非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通途书院、博雅美术馆、通途报告厅、通途论坛、通途双创园、筑梦广场、通途共享书舍等场馆中恰到好处地运用民族文化元素,体现了民族文化之美;名家讲堂、学生舞台、青年报告厅等文化宣讲、展演活动夯实民族文化美育工作基础,将民族文化课程和活动的参与情况以可量化的方式计入学分,提升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近四年来已累计举办旅游形象大使选拔赛、民族特色歌唱舞蹈比赛等100余场,包括各类文体活动及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2.多形式结合的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

2020年,院教务处携手团委以“网络课程+主题讲座+专题活动”的新型教学形式向全院一年级5000多名学生开设《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课程首先选择了“学堂在线”“中国大学MOOC”线上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的张亮、钟明善、周毅、李江敏等老师的《走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等网络课程作为学习资源供学生选择;在线下邀请省内、省外的文化名人、专家开展了“贵州少数民族文化”“蝴蝶妈妈”“传统音乐”“传统服饰”等10余场讲座;为增加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体验感,学校联合社团开展体验主题活动作为课程的加分项,由此形成了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发学习的多元教学实践模式。

3.非遗的公共选修课的普遍开设

全院推出以非遗技艺和民族文化为主体的公共选修课30余门,包括“苗绣技艺”“苗族文化”“贵州少数民族音乐”“贵州少数民族艺术欣赏”“贵州非遗”“侗族大歌”等极具地方特色文化的课程,这些课程让学生体验到地缘的亲近,也体验到文化的价值,增强了他们对家乡文化的认同,对家乡从事这些文化活动的老人予以尊重,结合专业知识,更有利于学生在原有的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

4.普遍开展线上线下非遗相关社团活动

学院鼓励成立非遗相关社团组织,刺绣社、少数民族体育运动社等社团应运而生,各社团活动打破原来自娱自乐的状态,社团请来非遗传承人和文化专家,面向全院开展刺绣、剪纸、叶雕、茶艺、陶艺、少数民族体育运动、民族服饰走秀、民族舞蹈表演等线下体验、展示活动,并通过小视频发布、线上直播扩大活动的影响范围,提高对社团成员的要求,让他们从非遗爱好者的身份自觉转化为非遗的传承者与传播者。

5.非遗双创结硕果

借助丰富的文化资源以及部分学生来源于非遗文化传承地的渊源,结合贵州省大生态、大旅游的发展方向,学院鼓励学生进行非遗双创,先后打造了《夜郎官窑》《锦绣黔程》《加勉绣娘》《月乡苗伊》《红心豆腐》等非遗创新创业项目,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等双创大赛的省赛、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以非遗通识教学实践助力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

在领导的支持下,学生非遗社团和非遗双创团队参与到从江加勉刺绣帮扶工作中,成为学院、少数民族地区、都市文创企业之间的纽带,以项目带动生产,逐步完成了绣娘培训、刺绣合作社的建立、文创产品研发、打样、生产及销售,并不断扩大影响,吸引更多少数民族妇女参与其中。

以“绣坊+书屋”助力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现象普遍,留守在家的妇女每天照顾老人、小孩,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较大,村子里没有电视,也没有网络,手机信号有时较弱,小孩子也多放任在家门口自己玩耍。

为更好地助力乡村产业文化发展,学院投资将一处旧房改造成“民族刺绣坊+七彩书屋”。成立合作社,吸纳本地妇女到刺绣坊进行刺绣培训和刺绣生产,同时接通网络线路,捐赠电视等设备,增设儿童书屋。在同在一个屋檐下,让本地妇女绣出价值、绣出自信;娃娃读书学习、探索新知,体现出“妈妈美绣娘,娃娃读书郎”的美好生活状态。

以“时尚设计+非遗技艺”助力文旅产品研发

以“设计活化非遗、非遗文化生活”为愿景,秉承“时尚+非遗”设计理念,项目发动本院师生在大自然中寻找灵感,将时尚元素融入设计,形成了银绣结合的时尚饰品、家装框画、软饰、叶雕、纸雕、黑沙陶等作品,将多种非遗技艺融合创新,完美诠释了新时代下“原创”“手工”的不同内涵,赋予传统民族非遗手工技艺新的艺术生命,赋予时尚设计厚重的张力。

以“企业+合作社”实现产品生产

非遗文创产品需要精细而富有工匠精神的生产,文旅市场则需要批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有大量刺绣、银饰制作、陶艺制作的工业者,面对文旅产业的发展,亟需对民间手工业者进行标准化、市场化培训。学院通过非遗通识教学实践积累了较多的相关人才,他们成为文创企业、手工业者、文旅市场之间的桥梁,通过“企业+合作社+手工者”的模式,团队成员完成了生产培训与管理,以最低成本解决了产品生产问题。

以“线上推广+线下体验”助力新媒体营销

非遗社团及双创团队成为文化传播者和产品推广者。他们对接短视频制作、直播平台等新媒体企业,通过新媒体矩阵传播非遗文化,推广品牌形象,带动社群营销,并通过电商平台开店销售。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合作举办各类非遗公益活动,推广非遗商业项目,打通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实现非遗产业化创新发展。

以“学生双创+乡村旅游”助力文旅产业链形成

目前,“锦绣黔程非遗文创”“夜郎官窑”“月乡苗伊”“通途文创”等非遗双创项目已落地学院双创园,校方对接了非遗产业链企业,以校企合作模式建设和运营,涉及非遗文创、非遗研学、非遗主题方案等产业,正逐渐形成学院师生研发、民族地区生产、社会企业销售的产业闭环。

以“扶智+扶志”助力文化自信的培养

通过项目的开展和实施,首先培养并发展苗绣手工艺传承者,传承并活化民族手工技艺;其次,通过与市场接轨,逐渐实现手工艺精品品牌化发展,增强其市场竞争力,促进本土企业的品牌发展;第三,通过学校平台的项目推广,将广大的师生融入传统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之中,加深其对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手工文化的理解,从而进一步提高学识、增强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在“秉承传统、不失其本”的基础上,培养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素质高、动手强且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传统民族手工艺人才队伍。

通过课程研发、社团活动、公益讲座和非遗双创等活动开展非遗通识教育,与地方文旅企业联手发展非遗文创产业,我院逐渐摸索出“政、校、企”三体融合的育人环境,“个体、团体、社会、国家”四维提升全面覆盖,“产、教、研、学、创”五向突破协同创新,“绣坊+书屋”“时尚设计+非遗技艺”“企业+合作社”“线上推广+线下体验”“学生双创+乡村旅游”“扶智+扶志”六+助力发展模式。

目前,我院常年开设相关课程30余门,每学年举行大型文化讲座10余场,成立相关学生社团10余个并且面向全院开展活动,使相关双创项目取得了创业与参赛的双丰收。同时,带动绣娘直接收入10万余元,到2020年为止,校政企产教融合的6+模式已复制到晴隆、紫云、清镇等6个地市,以探索出更多适合贵州职业教育有机衔接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

猜你喜欢

通途双创民族
茅尾海上筑通途
我们的民族
天堑通途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通途
圆梦星之火,助力“双创”加速跑
多元民族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