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走向研究

2021-03-08周宇梁江西省美术馆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群众艺术活动

周宇梁 江西省美术馆

群众文化艺术是一种以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具有休闲娱乐性质的文化艺术,其能促进人民群众的沟通交流,营造和谐融洽的社会氛围。群众文化艺术使得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被一步步拉近,文化艺术在人民群众中得以发扬延续,为我国建设民族文化提供助力,同时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民族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群众文化艺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以适应新形势变化。文章基于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特点,对现今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予以剖析,以期能够为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发展提供走向指引,促进我国群众文化持续健康地发展,使我国民族文化得以进一步发扬。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物质生活的追求都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在精神文明的建设上,群众文化艺术也逐渐稳步发展起来。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路径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新形势的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措施也要进行调整,积极与新形势接轨,不断创新发展以适应社会和人民群众的需求。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群众文化艺术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

群众文化艺术虽然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民群众的重要精神文明财富,但是部分地区对于群众文化艺术的认识还不够充分,文化部门对群众文化艺术发展目标的不明晰,会从根本上影响到该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群众文化艺术应当被当作一种社会性质工作来开展,是为了惠及人民群众,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给人民群众提供平台沟通交流、提升自己的一项发展工作。部分地区文化部门仅仅将群众文化艺术作为供群众娱乐的活动,认为建设群众文化艺术就是给人民提供娱乐生活的场所,使得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浮于表面,缺乏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宣传和组织,对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意义的理解过于片面,没有发挥群众文化艺术在提升人民群众文化艺术水平的实效[1]。

(二)群众缺乏文化艺术意识,参与积极性不高

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初心是为了让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拉进彼此间的距离,让人民群众可以在活动中互相沟通和交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同时,也让人民群众的精神文明世界能够通过参加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在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过程中展现自我风采,多与他人交流,提升自身文化艺术水平。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传统民族文化也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使我国的文化建设不断深化。但是,许多基层文化单位在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时,主动参与的人民群众很少。许多群众不能够理解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群众中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存在误解,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的人民群众大多数都是自身爱好与活动形式相匹配,而大多数群众不愿意参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2]。

(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缺乏特色

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离不开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化活动是最简单、直接的让群众参与到文化艺术建设中的形式。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更多,文化意识更高,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也给人民群众提供了更多了解文化信息的机会,如此一来,人民群众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高。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路径

(一)促进群众文化艺术多元发展

从我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可见文化艺术多元化发展是必然趋势,群众文化艺术也不例外。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文化涌入到人民群众的生活中,许多优秀的外来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相碰撞,相互影响,共同进步,在文化多元化的境况下我国的文化焕发出更加强大的活力,故步自封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需求。在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也要以民族文化为根基,以爱国主义为出发点,加强多元化建设,吸引更多的人民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当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群众文化艺术多元化建设要做到内涵多元化,形式多元化,让人民群众能够全方位地了解到民族文化的魅力[3]。

(二)增强群众文化艺术地域性

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宽广,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各有特色,群众文化艺术本身就是以群众为根基,增强群众文化艺术的地域性有利于吸引本地区的群众参与,发挥地方文化的长处。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讲究百花齐放,民族民俗特色文化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财产,各地区的文化建设都应当注重对本地区特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将具有地域性的特色民族民俗文化融入到群众文化艺术建设当中也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新形势下我国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也应当增强地域性,第一,要积极地将民族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艺术相结合,让二者相互促进,互相成就,吸引更多的群众关注民族民俗文化,参与到群众文化活动当中去。第二,在增强群众文化艺术地域性的同时,也要不断地汲取其他地区的宝贵经验和优秀文化,为本地区的群众文化艺术不断注入新鲜活力,顺应新形势不断发展和完善群众艺术,使群众文化艺术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和接受。

(三)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

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是群众文化艺术建设的物质基础。第一,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可以针对不同年龄阶段配置不同的文化设施,丰富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针对青少年群体可以设置乐器体验馆,配置乐器和指导老师供青少年学习乐器;针对中老年群体则设置健身器材,提供空间足够的运动场所,让中老年群体可以在业余时间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第二,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有利于群众艺术活动的开展,使群众艺术活动更加规范化、有序化。

群众文化艺术基础设施的完善是群众文化活动顺利开展的保障,统一管理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场地,完备的文化艺术设施也给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第三,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也有利于群众文化艺术的宣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可以作为统一宣发群众文化艺术的场所,既可以用来普及群众文化艺术的理念,也可以用来宣传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让群众文化艺术信息更加集中,便于人民群众获取这类信息。

(四)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

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息息相关,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需要对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的不断丰富与创新。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增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特色能够提升人民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使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在促进群众沟通、丰富群众生活中得以展现。首先,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需要对群众的艺术文化喜好、精神文化水平进行调查,在了解群众整体文化水平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才更容易引起群众的关注。其次,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需要确立新颖、有趣、意义深远的主题,在对当地民族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惯、历史沿革的深入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选择群众感兴趣的主题开展活动。最后,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形式要注重与时俱进,积极创新,除了传统的唱歌、乐器表演、舞蹈等形式,还可以采取模型制作、群众文化艺术展览、cosplay等多样的活动形式,以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要注重多样化发展,不断丰富自身内涵;因地制宜,增强群众文化艺术地域性;建设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基地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时俱进,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到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中。群众文化艺术的要求不高且艺术形式较为多样,主要供群众休闲娱乐,满足大多数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业余生活的同时为人民群众搭建良好的沟通交流的平台,拉近人民群众间的距离,增添社会中的和谐因子,让我国人民群众整体的文化艺术水平层次得以提升,让我国的民族文化得以更好的发扬和传承。

猜你喜欢

群众艺术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多让群众咧嘴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纸的艺术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