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阅读现状及高校图书馆应对措施

2021-03-08王建芬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纸质书籍图书馆

王建芬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阅读不管是在个人层面上还是在国家层面上都很重要,个人需要通过阅读来丰富自己,国家正在全力建设一个书香社会,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尤其是即将迈入社会的大学生,他们的阅读更加引人关注。文章就是根据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在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基础上,全方位讨论提高大学生阅读素养的策略。

华夏五千多年的文化就是靠世世代代的人通过阅读而流传下来的,因此可以说阅读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传承华夏文明的途径。不仅如此,阅读还被大部分国家所接受,更是有4月23日的世界读书日出现。我国更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呼吁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学校是为社会提供人才的,因此在建设书香社会中,学校是参与其活动的必要场所。在学校老师要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给学生进行阅读教育,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以此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这样能够让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样当他们走进社会的时候能够为书香社会的建设做出贡献。

大学生阅读现状

大学生是即将踏入社会的成员,他们的加入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源泉,是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大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都是为了步入社会所准备的,在大学,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他们专业技能的黄金时期[1]。因此在大学时期,学生们除了必要的学习时间,剩余的时间应该是在图书馆内居多,但是各种数据表明,大学生的阅读现状并不是很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传统纸质阅读受到冲击,数字阅读量日益攀升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科技也在飞速发展,以电脑、手机为主的电子产品正在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而且电子版的阅读正在不断替代人们以往的传统纸质阅读,其中大学生在这些人中占大多比例。传统的纸质阅读形式太过单一,而且在图书馆借书阅读是需要进行登记的,还有还书时间限制,一旦超过还书时间,就会有相应的罚款或者信誉不好等惩罚措施,而数字阅读形式多样,集文字、音频、视频等各种形式展开阅读,而且没有还书时间,只要输入相应的书名就会出现书的内容。这种方式可以让读者有一个更为丰富的阅读体验,而且只需要携带一部手机就等于可以阅读所有的书,非常方便。

(二)碎片化的浅阅读

当今网络时代的到来,也加快了人们生活工作的节奏,人们在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加快自己的节奏,包括大学生的阅读方式。检索他们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每时每刻都发生的,他们可以通过大致的浏览就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并不需要仔细地去阅读全部。而且在网络时代,阅读并不占他们生活的大部分,反而是网络聊天、网上购物、游戏等这些琐事占据了他们多数时间。由于学生过早地接触手机,逐渐麻痹了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计划,面对繁杂的信息和大量的APP软件,他们都是走马观花。但是有一些书籍需要仔细地阅读、慢慢地品味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而在如今快节奏的时代这些都是很难实现的,他们阅读都只需要几十分钟最多是一小时,根本不能和作者引起共鸣,慢慢地,这些著名的书籍也将逐渐退出他们生活的舞台。而且现如今的学生都有一种跟风心理,但是这种跟风阅读心理并不能持久。比如,当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电视台就推出了《朗读者》《见字如面》、《中国诗词大会》等。在每周四的晚上一节课中,班级内就会观看相关的视频,如武亦姝、陈更等她们都是诗词大会上的佼佼者,但是看当下,这些都在慢慢地退出舞台。

(三)大学生阅读的功利化色彩

“无利不起早”这句话可以用到大部分人身上,比如商人、学生等等。大学生在大学时期除了玩乐时间,大部分都在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或者准备考研,即使有多余时间也不会去阅读与技能无关的书籍,在图书馆借的书也是与考研专业课相关的,由此就可看出大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而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是在最初的教育阶段,高校对于阅读素养的关注度不大,初高中教师对于学习抓得很紧,布置作业多,学生根本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而老师看到看课外书的同学都会严重批评,扼杀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的阅读兴趣,由此延伸到大学时期,这种习惯也改不过来了[2]。

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措施

根据以上问题,高校必须采取措施来应对,让传统纸质阅读在阅读领域也占有一席地位,但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不否定数字阅读,让传统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相结合,共同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阅读素养。

(一)提供优质丰富资源

足够的信息资源是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前提条件。高校图书馆如果要吸引大学生去阅读,首先就需要整合资源,把传统的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相结合,给大学生提供各种各样的信息资源。再结合现在学生对于数字阅读的兴趣,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入电子图书以及中外各种数据库的资源,或者可以联合其他高校进行并购,可以让信息资源共享。而且由于高校图书馆是开放的,非学生群体也可以进入高校图书馆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书。只有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足够丰富,才能够为这些学生和人们提供书籍或者文献。试问如果大学生知道自己所需要书的名字去图书馆寻找但是图书馆却说没有相关的书籍,学生和非学生群体还可能再去图书馆吗?由此便降低了大学生去图书馆的机率。如果人们不再想去图书馆借阅反而去书店购买相关书籍,那么高校的图书馆就是一个摆设。

(二)营造优美舒适的阅读环境

学生要想沉下心去阅读就必需要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因此,高校图书馆要想吸引大学生到馆阅读,安静的环境是必须的。在现在网络发达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且便捷,图书馆的作用也不断地被削弱。时代在变化,图书馆内的布置也应该有所改变。可以将图书馆的窗户设计成落地窗,在其上面放上一些绿植。阳光透过玻璃照进阅览室可以让学生享受阳光的同时阅读书籍,享受安谧美好的氛围,当人们看书累了,可以看看外面或者一些绿植以缓和眼睛疲劳。还可以单独设置一个书吧,可以让人们在里面喝茶、饮咖啡等或者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让图书馆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借鉴其他商业区内的书吧、咖吧的格局布设,让学生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愉悦!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阅读推广

首先,图书馆要积极响应校园的文化建设。可以利用新技术与多媒体网络等手段进行阅读推广。阅读推广是需要长时间不断地去推广,是一种长效的行为。要让阅读成为全民的习惯。据说,连续21天做一件事情就会养成一个习惯,那么最低就需要21天去推广阅读。可以先在校园内进行试点,这样可以营造一个馨香文化校园,这也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举措。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大学生有一种自内而外的“胸藏文墨虚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气质,对一个人的人性塑造也是至关重要的[3]。其次,推广阅读也要重视读者的阅读需求,可以通过网络结合电子产品APP,比如QQ、微信、抖音等进行有效互动,对不同类型的人群所需书籍进行相对应的介绍,建立分层阅读机制,这样能够让高校图书馆更加有序推广,让学生和人们更加有秩序地去进行选择。最后,可以把经典名著作为阅读推广的核心和灵魂。因为这些经典名著是名人大家们呕心沥血创作的,他们这些作品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当时人们的生活现状以及他们的思想历程的缩影。同样,阅读这些名著可以让人们的心情沉淀下来,节奏慢下来,进而享受自己的生活。

综上所述,从目前来看我国大学生对课外阅读普遍不是非常的重视,要想培养大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这是一项非常艰难的工程。要培养综合性人才,高校图书馆就必须要将眼光放长远,在资源共享和环境建设的前提下培养综合型人才,大力推广全民阅读。而且高校图书馆要结合时代和学生的需求,不断创新图书馆的内容和形式,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兴趣去阅读,进而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猜你喜欢

纸质书籍图书馆
鲁迅与“书籍代购”
Chinese books find an audience overseas中国书籍享誉海外
四川省图书馆发布2019年阅读报告
曹文轩主编的书籍
书籍
图书馆
全媒体时代纸质图书出版思考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