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戏曲表演技巧的重要性

2021-03-08潘健广东粤剧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艺术形象唱腔戏曲

潘健 广东粤剧院

戏曲表演技巧的特征是综合性和虚拟性,所以,要把戏曲艺术的魅力和内涵直接展现给观众,就必须运用艺术形象的塑造,使得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体会戏曲表演散发的魅力。戏曲艺术是中国极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戏曲独特、鲜明的中华文化性质和文化风采是极为重要的财富。文章通过对戏曲表演技巧的特点进行介绍,分析了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塑造的重要意义。

中国传统戏曲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它的起源一般被认为是原始的歌舞,也就是崇拜天地等神灵的歌舞艺术形式。戏曲萌芽于先秦时期,元杂剧的形成以及发展是戏曲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准。西方的戏曲主旨为讲故事,而中国戏曲则不同,其更为重视塑造人物形象,利用造型、服装、动作、唱腔等各种形式,来塑造一个个惟妙惟肖的艺术形象。

戏曲表演技巧的内在含义

传统戏曲表演技巧指表演者在表演传统戏曲时,表演者所使用的各种困难的、规范的或具有训练的巧妙技巧。例如:在日常的戏曲表演中,演员们普遍采用的一些翻跌、翎子和水袖等。同时,在表演过程中的伴奏、演员的演唱等,同样被认为是戏曲表演的技巧。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戏曲表演手法有“唱”、“念”、“做”、“打”这四种[1]。

戏曲表演技巧的特点

中国戏曲在原始歌舞出现的时候就出现了,并在先秦时期逐渐成形,元代杂剧的形成标志着戏曲的发展愈加成熟,通过不断的发展与拓展,不同的戏剧流派逐渐按照不同的形式以及地区进行划分。目前,戏曲成为了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是我国的国粹,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蜚声国内外。戏曲表演主要可分为三个特点,即综合性、虚拟性和程式性。

(一)综合性

中国戏曲艺术是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表演艺术,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1)戏曲舞台聚集了音乐、舞蹈、杂技等众多艺术类别,并且通过造型、舞台设计、灯光等外部艺术设计的辅助作用下进行表演,拥有十分丰富的艺术表现力;(2)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整合了唱、念、做、打等各种技巧,通过四种技巧的相互联系与交叉,情节的发展和人物的表现相统一,呈现出戏曲艺术形式的和谐之美。戏曲艺术的综合性让戏曲拥有极为丰富的表现力与欣赏性,每一出戏曲剧目都是一场视听盛宴[2]。

(二)虚拟性

由于戏曲的舞台较为局限,因此戏曲必须利用虚拟动作来实现,其通常体现在两个方面:(1)对舞台空间以及时间的虚拟。“顷刻间千秋事业,方寸地万里江山。三五步行遍天下,六七人百万雄兵”,这和西方歌剧中的“三一律”、“第四堵墙”具有极为明显的对比。也就是说,中国戏曲是在舞台上不受到时间与空间制约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穿越古今,以艺术的形式在舞台上再现历史人物与事件;(2)舞台调度与演员的某些无实物表演动作。例如:在《三岔口》中最为经典的一段表演是两人在漆黑的屋子中摸索,但是又极为巧合地避开对方。此外,还有上马以及骑马的动作,由于无法把真正的马匹牵到舞台上,因此,只能利用跨步来表达上马,利用扬鞭来代替策马;还有一些小姐开窗、关窗的动作及体态婀娜等等,数不胜数。其实,戏剧的脸谱也属于虚拟化的表演,利用脸谱来表现人物的个性,是一种情感以及性格的外化表演。而戏曲艺术的虚拟性也为人们带来了一种超越语言的意境,主要是唤起观赏者的想象力,使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融入到戏剧情境中。

戏曲表演技巧在艺术形象塑造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一)艺术形象塑造中“唱”的重要性

“唱”在戏曲里面通常代表了“唱腔”。而“唱腔”要求必须是字正腔圆,这在戏曲当中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并且每一个曲目中的字正腔圆“唱”都具有不一样的特色。例如:秦腔中的“唱”就具有极大的特色[3]。针对专业的学习戏曲的人员来说,在进行“唱腔”训练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吐字与发音的技巧,这些都具备很高的标准。这和其他艺术形式具有不一样的特征,而戏曲中的“唱”,唱的方法与技巧都有差异,因此在进行“唱”的时候,要注意唱腔与动作的配合,并且在流派上也是保具特色。对于戏曲艺术形象塑造来讲,“唱”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经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通过唱腔的不断变化,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艺术形象。

(二)艺术形象塑造中“念”的重要性

戏曲中的“念”,就相当于“念白”,通常可以分成“散白”、“韵白”这两种形式。站在某一程度上来讲,念白属于一种音乐,是通过艺术加工完成后,有着节奏感、乐感的朗诵。在表演戏曲的时候,“念”和“唱”之间相互促进、交合,同时使用“念”与“唱”,可以更好地塑造艺术形象,展现扮演人物的思想感情。比如:《秦雪梅》中有这样的一段戏,秦雪梅毫不犹豫地和父亲进行对抗,一心想去商府悼念商林[4]。去了商府以后,秦雪梅看到商林的灵位就大哭起来。这里的“唱”和“念”就非常形象和深入地对封建社会的礼教进行了讽刺,同时展现了主人公秦雪梅对于商林的思念以及对商林去世的心痛。优秀的“唱”和“念”可以把人物角色中的思想和情感充分展示出来,使闻着伤心、听者落泪,可以让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沉浸于当时的场景中,对秦雪梅和商林的爱情感到惋惜。为此,秦雪梅和商林的形象得以深入人心,这就是戏曲表演中“唱”与“念”的巧妙结合[5]。

(三)艺术形象塑造中“做”的重要性

“做”在戏曲表演中通常表示塑造的艺术形象的身体动作与表演内容,其属于戏曲表演技巧十分重要的部分。在戏曲艺术中,“五法”为:手、眼、身、法、步,这是“做”的基本功,都具备各自的规范化动作与技巧。为此,对戏曲表演的专业学习者来说,应该从小练习基本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并根据戏曲表演中人物的各种特点不断塑造艺术形象,让原来的动作更为生动,更加吸引观众。对于“做”,在中国传统戏曲的表演技巧中,有许多实际的技巧与步伐,例如:利用跪步的方式来体现角色狼狈的一面,利用甩辫子以及走碎步等各种动作来反映少女的羞涩。在戏曲当中,这些具体的动作技巧具有独特的作用,利用这些小小的动作可以把人物性格和情绪等表达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艺术形象塑造中“打”的重要性

戏曲表演中的“打”主要特指武术方面的各种技能,“打”同样属于戏曲表演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6]。站在本质的角度来讲,“打”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搏击场景和舞蹈动作的艺术处理。我们一般把“打”分成“把子功”、“毯子功”这两个部分,在其中,“把子功”在戏曲表演中通常是指表演者利用武器开展对抗以及独舞;而“毯子功”通常表示在毯子上开展形象的技艺表演。例如:在《金沙滩》这一戏曲中,韩昌与杨七郎的对打就极为经典,并且把人物形象也完美展现了出来,为观众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感受。这些精彩的打斗戏都是经过“打”来实现的,“打”是戏曲表演的一种技巧。所以,“打”也是一种很好的艺术形象塑造的技巧。

综上所述,在戏曲进程中,唱、念、做、打这四种表演技巧对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能够为后人留下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艺术形象。此外,这几种技巧也需要后人不断地传承与发展。通过本篇文章的研究,以期能促进戏曲的发展,让中国戏曲文化能够获得很好的传承。

猜你喜欢

艺术形象唱腔戏曲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朝鲜族传统文化艺术形象的多元一体建设与推广研究
“任派”唱腔——忆任哲中
经典唱腔 适才做了一个甜滋滋的梦
优秀唱腔《徽匠神韵》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小戏唱腔之“体” 略说
论文学艺术形象的感应再创造
戏曲表演技巧对艺术形象的塑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