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德树人目标驱动下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以《电视艺术学》为例

2021-03-08郑艾倍江西科技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立德教学质量思政

郑艾倍 江西科技学院

十八大报告中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在课程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协同的教育效应,是当前思政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和手段。文章以《电视艺术学》课程的思政教学为对象,从立德树人的视角下分析了该课程思政教学的必要性、当前存在的问题并对该课程思政教学探索和实践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电视艺术学》作为艺术类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结合我国电视艺术创作和发展的实际,将思政教育融入电视艺术课程的教学,在新时代,有助于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在电视作品创作中对思维和价值进行引领。因此,基于“立德树人”视阈下对《电视艺术学》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价值意义。

相关概念的介绍

(一)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主要是指坚持以德育为先,坚持正面引领,通过道德感化人,通过道德教育人以达到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的教育目标。在教育过程之中,教师必须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将“立德树人”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坚持以树人作为核心,以立德作为根本,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求真务实的高尚品质[1]。

(二)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主要是指构建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将各科教育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合在一起,形成协同的教育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目标的一种教育思想。课程思政是一种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

(三)电视艺术学

《电视艺术学》是艺术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电视艺术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电视艺术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构建电视艺术的语言、思维和审美能力,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电视艺术学专门人才[2]。因此在开展《电视艺术学》教学之时可以充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引导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理念,使学生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

“立德树人”视阈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它主要是以《电视艺术学》和思想政治学作为依托,通过电视艺术载体和学生亲身体验,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学生的实际认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们处理其高尚的思想情操。

为此,“立德树人”背景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主要包含有以下几方面。

(一)电视艺术知识认知的理念构建

《电视艺术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取电视艺术领域的知识认知,以及形成作品创作的技能。只有更好认清国情,懂得社会,了解自身社会使命,培养自己具有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培养自己具有亲民、爱民情怀,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的社会主义道路,学生才能树立起对《电视艺术学》这门课程正确的知识认知建构,防止意识形态出现大的偏差。

(二)电视艺术的文化审美导向

《电视艺术学》作为艺术专业的一项基础课程,教学上除了帮助学生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相关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崇高的文化审美观。在立德树人视角下,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该课程的教学中去,从基础的知识认知构建升华到文化审美的程度,对今后学生自主创作电视艺术文化作品将有巨大的作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电视艺术学》教育工作适应了社会发展要求,对电视艺术领域的人才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和教育方法和模式。《电视艺术学》的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则处于起步阶段,尚有较大的发展和研究空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没有形成完善系统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

《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就是挖掘出电视艺术创作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其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在电视艺术的创作中形成正确的认知体系、价值观念,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远大的理想信念。而要做到这些,就必须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并形成一套系统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并以一定的教学方法传递出来。

(二)没有形成完善的评价体系

在《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之中,课程思政教学只是简单提出了一些教育目标,只是要求教师们坚持“立德树人”教学理念,并没有树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导致《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师没有任何参照依据,影响到《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也会影响到“立德树人”的教育效果。

(三)缺乏完善的监督机制

在《电视艺术学》教学之中,《电视艺术学》缺乏完善的教育教学监督机制,一些教师在缺乏监督的状况之下不能够很好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电视艺术课程教学中去,会影响到《电视艺术学》思政教学效果,同时也会影响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四)缺乏完善的考核标准

《电视艺术学》教学往往是由教师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开展教学工作。正是由于缺乏了考核标准,一些教师在教育之时并没有树立起课程思政思想,也没有坚持“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之中一味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并没有探索不同的教育模式,会影响到《电视艺术学》教学质量。

(五)缺乏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

良好的反馈机制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使教师知晓教学中出现的缺陷,也可以帮助学生们不断改善自身教学方法。但是,“立德树人”视阈下的《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缺乏完善的反馈机制,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得到有效反馈意见,最终会影响到《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建议

(一)建立起完善的评价体系

为了提高“立德树人”背景之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建设以课程思政为核心的教学评价机制,以科学有效地评价教学质量[3]。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到开放性课程评价机制之中,改变过去传统单一的教学评价模式,探索将评价教学和评价学习相融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帮助教师们转变传统教学思想,改进课堂教学质量。

(二)设置监督机制

为了提高“立德树人”背景之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机制,通过这种监督机制可以让任课教师以及学生们都发现课程思政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除此之外,通过过程性教学评价也可以使教师积极地寻找课程思政切入点,挖掘出有利于“立德树人”的教学内容,使课程思政和专业知识之间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质量。

(三)确定考核标准

在《电视艺术学》课程考试之中,我们需要注重过程管理,可以将过程性评价占到总评价的一半,结果性评价占到总评价的另一半。根据学生知识点学习状况设置测评方法,以提升“立德树人”背景之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考核质量。

(四)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

为了提高“立德树人”视阈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建立起多样性反馈机制,更加科学有效地利用评价结果。在教学计划完成之后,《电视艺术学》教师可以对学生们进行测评考试,开展结果性评价,了解学生们课程思政的学习状况。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立德树人”视阈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思政教学质量,我们需要建立起完善的评价机制,同时需要建立起完善的监督体系,确定考核标准,界定其行之有效的反馈机制,以便提升“立德树人”视阈下《电视艺术学》课程教学质量,使学生们在电视艺术领域树立起正确的认知体系和价值观念,并促进电视艺术朝健康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创作和发展。

猜你喜欢

立德教学质量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