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发展的现实问题及优化路径分析

2021-03-08王思西华县图书馆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编目工作者图书

王思 西华县图书馆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广大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以及阅读需求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于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信息化大潮下,许多公共图书馆没有适应此类社会变革趋势,采编工作上依然因循守旧,业务流程不科学、采编人才素养偏低以及采编业务外包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接踵而至。文章将立足实际,对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发展的现实问题和优化路径予以详细分析和阐述,希望借此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采编业务水平,继而更好更优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社会教育和阅读以及科研领域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且在现如今社会文化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采编工作属于公共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推动公共图书馆文献有效流通的基础与前提。公共图书馆采编部门肩负着文献收集、文献整理、文献编目等重大责任,但在数字化的冲击下以及读者阅读需求的不断提高,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开展中,一定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思维,从数字化和网络化角度去审视采编业务的发展,通过不断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升采编业务水平,也才能为全民素养的提升做出杰出贡献。

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现存问题阐述

公共图书馆属于政府出资建设的公益性机构,省、市、县图书馆均归属于公共图书馆范畴。采编业务属于公共图书馆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其涵盖了图书采购和图书编目两类内容,采访业务和编目业务之间相互配合便可有效地加强公共图书馆整体工作水平,亦可满足广大读者的多元化阅读需求。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的发展遭遇了以下瓶颈:

采编业务和信息化发展需求背道而驰。最近几年,网络技术迅猛发展,并且快速融入到民众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其成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图书馆采编工作是图书馆的基础业务工作,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图书馆采编工作造成巨大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持续推进,数字资源和电子图书等成为了当前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开展的主要内容,馆藏资源也变得愈加丰富多样,这便对图书馆采编工作提出了诸多新要求。譬如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要求公共图书馆内部应建立数据库以及云服务平台,旨在满足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还有就是要求公共图书馆内部要建立优质的检索系统,旨在为读者提供针对性、人性化的阅读服务,使之获取良好的阅读体验。再就是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公共图书馆采编管理工作要朝着信息化方向迈进,构建采编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从而在根本上强化采编水平。而实际上,部分公共图书馆未能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馆藏结构,难以按照读者需求去进行针对性的图书采购,一味地购进“畅销书”,这难以满足广大读者多样化的阅读需求。

未能做到以读者为中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民群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心理以及阅读需求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对于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发展而言,无疑是一种挑战,要求公共图书馆要树立“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形成互联网思维,加强读者体验,满足读者各项诉求。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开展过程中,一定要对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等加以创新,譬如注重采编信息征集工作,对外进行采编信息公告,让读者全面融入采编工作,推动采编工作者和读者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互动,综合提升读者满意度。但纵观现状不难发现,传统管理体系之下,公共图书馆以职能为中心去进行业务流程设置和工作任务设置,采访业务和编目业务各自为营,近些年虽然采访部门和编目部门合二为一,但根深蒂固的传统业务形态未曾改变,信息沟通不畅和资源整合效果差等一系列诟病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并且很多采编工作者缺少大局观,合作意识不强,在资源整合工作上未能尽心尽力,对待图书版本和书目检索以及数据库管理等工作时常懈怠。

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采编工作流程不合理

融合不足。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采编部门需做到扁平化管理,采访人员和编目人员之间需共享信息,从而实现采编业务各环节工作的顺畅衔接,使得索引的制定和编码以及目录设计等业务相联。但由于受到传统业务理念的影响,图书馆仍旧以单元采编和整体配合等手段去从事采编工作,此类工作模式导致和读者之间不能进行良性互动且信息来源颇为单一,难以满足读者阅读需求。

信息化程度不深。公共图书馆在采购电子图书资源时,采编流程相对来说较为复杂,期间要和数字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之后在此基础上打造系统化、常态化的采编结构体系,但目前公共图书馆内部却没有建立图书采编信息系统,这样就必然会限制电子图书采编业务的发展。尤其是编目加工层面,部分采编工作者依旧使用人工作业的手段,自动化编码系统未建立,致使图书编目工作质量始终上不去。

(二)采编人员素养普遍偏低

处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也卷入到“互联网”发展大潮之中,此时便对采编工作者的专业素养和专业能力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现在的基本情况是,部分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者一般都并非计算机专业毕业,对数字图书馆和信息化管理系统方面的知识知之甚少,难以更好地操控网络技术去执行采编,这势必会限制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的发展。还有一些图书馆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工资待遇低,激励考核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处在此类情境之下,采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不高,不能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且因为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尽如人意,很多有真才实学的专业人才不愿进入图书馆工作,这就会使采编业务整合备受影响,也会严重危及到公共图书馆整个采编工作的水平。

(三)外包管理制度缺失

从总体上来看,编目业务外包是公共图书馆未来改革创新的必然走向,同时也是减少经费投入、提升服务水平的必经之路。我们通常所说的业务外包,指的就是图书馆将自身并不擅长的业务交给专业公司去操作,如此便可降低图书馆的管理成本,也可以相应地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但当前公共图书馆在进行编目业务外包时,总是过度依赖合作企业,全盘交给合作方去打理,如此一来就会使采编工作者心生惰性,工作态度不积极。并且一些外包企业旨在谋求更多经济利益,不在乎图书加工质量如何,这便难以满足公共图书馆馆藏建设要求,采编工作者无奈只好自行修改数据和整理信息,这也就会大幅度地降低采编效率。

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优化路径解析

(一)完善采编业务流程

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创新至关重要,首先便是要按照基础性采编原则和读者需求去针对性的设计采编业务运作流程,及时发现时下采编业务开展中的弊端和困境并予以处理,赋予采编业务科学性和有效性。还要按照业务流程去调整相关细节问题,让采编业务和公共图书馆其他业务之间能够完美适应。譬如采编工作者需按照图书馆采购经费和具体藏书原则等去确定采购目录,之后在此基础上将采购清单交付给图书供应方。需要注意的是,编目加工的整个过程中,采编工作者需要按照清单内容去进行校对,按照藏书原则和图书馆管理制度去粘贴图书代码,将索引号和书签等重要信息录入到数据库之中,最后完成图书分类工作和图书归档工作。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的开展,需要始终坚持“读者至上”的原则,立足于读者需求去进行图书采编,由此去加强采编工作的规范化程度和标准化程度,譬如公共图书馆在进行图书采编时要细心听取专家建议和读者反馈,从而去确定好最终的采购范围、采购内容,日渐优化整个图书采购流程。

(二)提升采编人员素养

处在网络化时代背景下,读者阅读心理和阅读方式以及阅读习惯等出现了较大变化,新时代读者对传统纸质图书的兴趣有所下降,反观其对电子书刊和网上阅读的需求量则在日益增加,并且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读者更偏向于碎片化的阅读,这些都给公共图书馆采编人员的业务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公共图书馆务必要通过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以及专题研讨会等活动的组织,对采编工作者进行全面的业务培训,使之业务素养和计算机使用能力得到提升,从而更好更优地为读者提供服务。

还有就是要通过对外扩招的形式吸引人才,尤其是图书馆专业人才和计算机人才,日渐完善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者的知识结构,打造一批精良的采编队伍,提升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者的整体素质。再就是通过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等方式、方法,持续培养采编工作者的为民服务意识,从根本上提升采编工作者的综合素养。

(三)优化外包制度

第一,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开展的整个过程中,馆方一定要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采编外包机制,将自动配书和书目选购等业务向专业组织机构外包,继而全面提升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的专业化水平。采编业务外包过程中要控制好经费投入,立足于图书馆发展现状去进行采编业务外包,切忌盲目外包。

第二,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外包期间,需要秉承公开公平的基本原则对外招标,最大限度减少图书馆外包经费投入,并且还要对采编业务外包进行高效的法律监督,避免出现外包腐败等不良问题。外包工作开展中,优先选取实力强、信誉佳的合作商,如此方可不断提升采编业务外包水平。还有就是要适时执行编目外包抽检制度,优化外包工作运行机制,持续促进编目外包规范化、精准化、常态化建设,如此才能促进公共图书馆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处在信息化时代下,公共图书馆采编业务既拥有机遇,也面临着挑战,采编业务内外部工作形式出现了巨大变化,传统采编业务运行流程难以满足时代发展需求和公共图书馆建设需求,所以作为新时期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要立足于时代特征和读者阅读需求,拟定科学化、有效化的管理防范,通过完善采编业务流程、提升采编人员素养、优化外包制度等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提升公共图书馆采编工作水平和效率,继而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精细化的采编服务,为全民阅读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编目工作者图书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国家图书馆藏四种古籍编目志疑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粤剧编目整理之回顾与展望
班里有个图书角
CALIS联机合作编目中的授权影印书规范著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