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图情服务的转型与创新分析

2021-03-08徐泽恒哈尔滨商业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图情智能化人工智能

徐泽恒 哈尔滨商业大学

人工智能作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支持要素,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创新发展的重要依据。文章在简要分析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图情服务创新发展趋势的前提下,结合实际情况探讨了图书馆图情服务转型与升级面临的问题,并总结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途径,希望为高校图书馆智能化建设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

从高校图书馆建设水平与规模来看,藏书、查询、交互等功能,正向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发展,并在已经建成的智能化图书馆的基础上,引进云计算、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实现图情服务的质的飞跃。为进一步发挥智能库建设优势、梳理主要图情服务内容,探究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图情服务的转型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图情服务创新发展的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对实现技术、从业者素质、支撑数据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远远超出计算机学的概念与范畴。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之后,首先,可以发展全方位智能化的系统服务。依靠人工智能技术的信息服务系统,通过互联网生产、传播、接收图情服务信息,进而实现图书馆自我学习功能的优化。“以用户为中心”作为人工智能时代下高校图书馆感知、传递、挖掘用户信息的核心理念,以此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图情服务。其次,发展智能化的数据挖掘与建设服务。人工智能技术作为技术资源代表、大数据技术作为图书馆底层资源的基础、图书馆用户作为应用资源,用户与图书资源在交互过程中产生的可挖掘的信息资源,是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转型与发展建设的重要资源与强大优势。最后,发展智能化的深度拓展服务。人工智能技术加快了图书馆信息传递与处理的速度,因此高校图书馆可运用智能安保、智能监控、智能服务等,将数字图书馆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实现高校图书馆面向不同用户需求的智能化深度拓展图情服务[1]。

人工智能时代图书馆图情服务转型发展途径

(一)提升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与效率

图书馆作为信息与知识的组织、分析与服务的机构,在高校高素质人才培养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现阶段,许多高校图书馆推行的智库服务,在信息资源提供、人才与技术支持、协同机制运用方面存在很大不足,使得智能化分析工具相对较少、运营模式较为单一,优质的核心资源难以得到挖掘,导致图书馆核心竞争力难以发挥。为解决这一问题,高校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深度加工、揭示已拥有的馆藏信息资源与互联网资源,确保知识产品满足智能库用户需求。首先,在已经建成的数字化图书馆基础上,通过行业内的深度合作或是通过购买,获得与院校专业特色相符的文献信息,同时整合互联网上相关的免费网站,以此为用户提供更多获取知识的渠道,实现专题数据库进一步丰富的目标。其次,人工智能时代下的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转型与发展,还应注重应用研究型资源数据库的建设,积极转变重点收藏专业基础性学术研究资源的模式,逐渐将应用型研究文献资源加入到重点收藏范畴,从而实现智能化信息资源建设质量与图情服务质量的提升。最后,全文数据库作为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的重要依托,要求相关部门从半结构化数据、灰色文献中筛选出具有服务价值的资源,同时结合人工智能、云计算、5G通讯等技术对资源进行统一化处理,按照高校专业建设特色重新整合成满足用户需求的智库知识体系,从而实现图情服务效率提高的目标。例如,北京大学图书馆建设的基础学科研评体系,将科研成果的相关数据与影响力作为收集、积累用户的重要指标,极大地解决了组织协调难、数据信息兼容性差等问题,为图书馆图情服务转型与创新提供有力的信息数据资源保障[2]。

(二)增强高校图书馆情报服务能力

人工智能技术的相关数据显示,开发、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人才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人才培养的重点。由于课程体系、专业设置、教学经验等因素限制着人工智能人才的培养导致高校的人工智能专业人才一直处于长期空缺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图书馆图情服务的转型与创新的进程。高校图书馆可从以下两方面入手,切实增强图书情报的服务能力:一方面,采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情报服务工具。智能化、数字化的情报服务工具的优化与改进,主要是对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流程进行数字化模拟,使得经过改造的图情服务系统具有信息资料采购、编码、分类、推送、加工、归档等智能化、自动化功能,不仅有利于减轻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有利于提高文献资源的流动效率,极大地减少资源类型重复问题的发生。由于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群体,应积极应用“云服务+人工情报服务”模式,重点依托图书馆智库平台发挥先进服务模式的优势。与此同时,积极运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技术快速准确地挖掘研究数据,使得基于用户数据、图书馆资源信息整合而成的智能服务模式满足图书馆特定领域转型与创新的需求。另一方面,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引进与管理。馆员作为图情服务转型与创新的关键,应具备强大的数据应用能力。首先,积极整合数据管理、数据获取、数据融合等专业的知识,结合图书馆发展实际需求,切实优化人才培养内容,促使馆员真正参与到用户专题服务研究中。其次,加深行业合作,积极运用多媒体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宣传人才引进的政策,从而提高图书馆智能化图情服务团队建设水平,调动理论研究能力、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人才参与图书馆创新发展工作的积极性。最后,运用人工智能搭建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通过合理的管理制度调动工作人员学习、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决策,以此促使图书馆图情服务与人工智能深度结合。

(三)创新图书馆图情服务方式与手段

2018年4月,《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指出人工智能技术与学科专业融合的重要性,使得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目前许多高校图书馆图情服务创新建设缺少理论方法的支撑,并且服务方式、服务手段较为单一,使得智库构建预测模型、挖掘数据信息、管理文献资源等功能难以实现,简单的图情服务无法满足广大用户群体的需求,进而制约了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3]。高校图书馆创新图情服务方式与手段的内容如下:

1.精准化。将定题服务嵌入图情服务项目中,主动与用户沟通不同阶段对信息资源的需求,运用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围绕专项开题开展定期的信息搜集工作,向用户推送个性化、动态化知识服务,并对用户需求进行持续追踪,从而实现图情服务的全面创新。

2.协同化。积极与其他图情服务机构联盟,围绕特定目标开展跨领域、跨部门、跨学科的地区服务,通过课题交流联通各图情服务机构,为协同研究、学术讨论、科学决策提供多元化的创新服务平台,促使优秀成果得到广泛传播。

3.深入化。完善的创新的知识服务体系是高校图书馆未来转型的目标,为加强不同层次间复杂信息的关联性,应积极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优化情报技术,通过搜集用户群体的行为检测数据、特征数据、情景化数据制定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为知识服务产品的加工与创新奠定坚实基础,从而实现图书馆高效、智能化运作,为广大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图情服务,进而实现转型、创新、发展的目标。

综上所述,我国大多数高校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还处于起步阶段,在科学信息技术突破性发展的背景下,必须牢牢把握图书馆图情服务创新发展趋势,明确信息资源建设、图情服务能力、服务方式与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从人力资源、数据资源库、服务工具、行业深度合作等角度入手,促使创新发展深化的图书馆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智能服务。

猜你喜欢

图情智能化人工智能
数字时代图情档学科教育的数据化创新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图情档学科建设(笔谈)“新文科”呼唤图情档成为“硬”学科
聚青年学者之睿智 窥图情档学科之未来
——写在《图书与情报》“图情档青年学者专辑”出版之前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数读人工智能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