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运用
——以《十三邀》为例

2021-03-08陈燕燕新疆师范大学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马东使命感小金

陈燕燕 新疆师范大学

文章介绍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内涵,以《十三邀》为例,分析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在会话中的运用,遵循原则产生的效果和违背原则产生的效果以及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用实例证明,并非违背合作原则的同时都遵循了礼貌原则,并且提出一种假设,解释了合作原则和违背合作原则在人们头脑中的认识。

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是语言学家Grice提出的语用学理论,是为了会话顺利进行,会话双方都需要遵守的原则。合作原则主要包括: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在Grice提出合作原则之后,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Leech认为,礼貌原则是对合作原则的完善补充,人们违背合作原则的同时遵循了礼貌原则。礼貌原则的主要内容有:策略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赞同准则[1]。

笔者认为,礼貌原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补充了合作原则,但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内部的准则并非是完全独立的,可能一句话满足了好几条准则。同时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互斥的。

会话分析

会话分析以许知远主持的访谈节目《十三邀》的《许知远对话金承志》《许知远对话马东》为例。以下把许知远称呼为老许,金承志称呼为小金。

(一)遵循礼貌原则

1.遵循礼貌原则,维护会话双方的地位平等

“很多人把北京描述成很电视剧的,我以肉身去撞击这个世界,(我)没有,就是感觉好像怎么了你了,我说这不都是你自己选的吗,……你何必要有这么多的挫败感呢。” 小金说:“我觉得你会有挫败感,可能。”“我有啊。”“对,我觉得你会有挫败感,因为你有使命感,我没有使命感,我就不会有挫败感。”“你有啊,你那么小就仗剑走天涯。”老许笑着说。“我那早就已经被岁月给退化了。”小金也笑了。“现在怎么一说使命感,大家都不好意思了,手都发抖了。”老许说。

老许在描述“使命感”的时候采用的是礼貌原则的尽量减少利己的信息,和尽量减少与别人分歧,满足了礼貌原则的慷慨准则和赞同准则。如果这个时候老许说“我确实有使命感”,从道德感或者说大的价值观上,他会使自己处于比小金更高的位置,而这种位置也会反过来给他一种压迫,一旦做了一些其他人不认同的事情,大家会说他没有完成公众知识分子的使命。因此哪怕他确实是有一些使命感,也宁愿用委婉的方式表达,且他认为小金也是有的,只是不愿意表达[2]。

2.遵循礼貌原则,获得幽默效果

在《十三邀》老许对话马东的过程中,有这样的一组对话,“你喜欢这个新时代,还是说……”老许问。马东很快回答:“我喜欢。”“一点儿抵触的情绪都没有?”“没有。”“为什么呢?很奇怪。”“我没那么自恋。”马东笑了笑回答。所有人都笑了起来。

在这段对话之前,他们在讨论娱乐的本质是否相同,马东认为本质是一样的,老许认为东西是分好坏的或者好的等级的,他认为在今天的时代娱乐是更加粗鄙化的。老许觉得今天这个时代能够留给以后的更普遍的思想、情感是很少的,马东认为,这个结论下得过早,文化是一种结果,要再过一百年才能知道我们到底留下了什么。因此,马东说“我没那么自恋”是想表明,也许是“你”比较自恋,才会有这样的困扰。从语言形式来说,符合礼貌原则的赞誉准则,尽量减少对别人的指责,促成了幽默的效果。

(二)不遵循礼貌原则

1.不遵循礼貌原则,但是具有幽默的效果

一个工作人员说:“听诗雨他们说,你的灵感都来自于附近的法租界什么之类的地方。”小金说:“诗雨,你怎么可以用这么侮辱人的词呢,什么法租界,就是这里,应该是湖南街道跟音乐学院附近吧。”说完三个人都笑了。

此时小金违背了礼貌原则的赞同准则,有意和对方产生不一样的观点,刻意加强这个词描述的程度,但是起到了幽默的作用,并且让大家感受到他对于这个词的不喜欢。这个时候违背礼貌原则,并不意味着遵循合作原则。但从广义上来说,这也并不是不合作的态度。

2.违背礼貌原则,不具有幽默效果,但没有冒犯他人

老许问小金说:“你这样的方式是否有未被归类的疏离感,这种东西困扰你吗?”小金说,“不困扰哎,我觉得是特别自在的事情,我特别讨厌被贴标签……比如说把你归类成公众知识分子你喜欢不?”老许:“喝茶……”

小金在这个时候又一次采取了夸张程度的方式,也违背了礼貌原则的尽量减少对别人不利的信息,但没人让人感到这个人是不礼貌的。或许我们可以认为,语言表达形式上的违背礼貌原则或者合作原则,不完全等于沟通态度上的合作和礼貌,在一定程度上,更重要的是说话人要表达的真正意图决定了其沟通态度是否是合作或者礼貌的[3]。

(三)遵循合作原则

“想起小时候在温州的记忆是一个什么样的?”老许问。“有的时候特别美好,有的时候又特别荒诞,对我奶奶第一个记忆是她把我抱在手上,然后望着天上的繁星,她跟我说哪个是牛郎,哪个是织女,……”

这样的对话是完全符合合作原则的,包括质的准则、量的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都是符合的。一般情况下,我们谈话、聊天,都是符合合作原则的。符合合作原则是常态,我们更加关注的是不符合合作原则所体现出来的言外之意,但是完全符合合作准则是否能表明回答者的真诚程度呢?

(四)违背合作原则

1.破坏合作原则,达到礼貌原则

小金在看到老许的摄像围着他转的时候碰到了摄像机,停下了彩排说,我在指挥的时候千万不要这么转来转去,因为我会打到您,怕把您的机器碰掉。

小金在这里遵循了礼貌原则:尽量增加双方的谅解,从他的话里面直接表达的意思是,我担心把您的机器弄坏。但我认为他不一定仅仅因为怕碰到机器,更有可能因为在面前晃动的机器打扰到指挥这件事了。如果这个猜测是对的,那就破坏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即保证发出的信息是真实的。那么此时破坏合作原则,是为了达到礼貌原则。

2.违背合作原则,获得幽默效果

小金问:“您祖籍是哪里?”“山东,可能最早是大槐树吧,就是山西那个。”“那可能你血统比我纯正很多。”“对,更匈奴。”老许说完后,两个人不约而同笑了起来。

小金用了礼貌原则,是其中策略准则,尽量让别人多得利。老许在这里采用的是礼貌原则的谦逊准则中的尽量多指责自己,同时严格意义上也可以说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质的准则,即不发出缺乏足够证据的信息,夸张了可能存在的“像匈奴一样”的程度,但获得了幽默的效果。

在真实的交际环境中我们发现,遵循礼貌原则可以维护会话双方的平等地位,可以获得幽默的效果。违背礼貌原则可能获得幽默的效果,也可能并不觉得说话人不礼貌。遵循合作原则看起来是友好的沟通态度,但是却无法获得对方真诚的程度[4]。违背合作原则,可能是为了达到礼貌原则,也可能获得幽默的效果。遵循合作原则在谈话过程中很少会引起受话人或者研究者的关注,可能是这样的谈话太符合人们头脑中对一段对话的认知,符合最普遍的逻辑思维。而不符合合作原则是更加重要的,它打破了人们头脑中的“应该”,因为这可能透漏着一些额外的信息,但因此衬托出了符合合作原则的谈话形式。我们在头脑中已经有一个对话的模式,才对不符合这种形式的对话更加注意。而礼貌原则更容易被重视,是因为这是社会文化的附加成分,关乎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关系。

猜你喜欢

马东使命感小金
捐 款
对待人生的正确态度:具有使命感
小金橘树
爱“喧哗”的我
马东生 作品
美国青年华人热议十九大:激发强烈使命感
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
马东的世界
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