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文化在德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8张颖晋中信息学院

文化产业 2021年18期
关键词:德语交际德国

张颖 晋中信息学院

高校德语教学主要分为德国交际礼仪知识的文化内涵以及德国宗教和哲学等知识点。教师在为学生进行德语讲解的时候,需要把德国文化和德语教育融合在一起,既能够提升德语教育质量,也能够带领学生了解更多的德国文化。

在德语教育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一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德语的语法知识教学和词汇教学,忽视了德国文化的运用,导致学生对德语知识理解不够深刻具体,德语知识和德国文化互相脱离。因此教师需要在教学中强化德语教育和德国文化的结合,通过德国文化的渗透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互动能力,提升学生对于德语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德语教育工作质量。

德国文化在德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德国文化当中,德语的交际属于基本的文化内容,德语交际分为德语语言的交际和非语言的交际。在德国文化的日常生活当中,德语交际体现在较多的场景当中,例如吃穿住行等,都需要进行语言交际。通过了解德语文化的语言交际内容,能够提升学生对于德语语言的学习积极性,了解中国和德国之间的文化差异,避免在跨国际交流过程中出现基本的语言交际错误。站在精神文化角度来说,精神文化是处于文化的最高层面的。德国的宗教以及德国的哲学属于德国文化的最高层面,其中涉及该国家人民的道德观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于当地人的思想体系有直接的影响。在德国的发展中哲学同样起到了良好的带动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德国当地文化的传播。例如比较著名的康德潮汐假说和星云假说,都是对当地科学思想创新发展起到直接性启蒙作用的。

在德语教学中德国文化的应用原则

(一)代表性原则

在德语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适当针对德国文化选择教学素材,把教学实践分配均匀[1]。在德语教学当中教师渗透德国文化,能够让学生对于德国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掌握德语文化背景,对于德语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德国文化中有代表性的主流文化进行选择,既能够解决教学实践,也能够强化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快速了解德国文化。

(二)具体性原则

在教学取材当中,教师既可以进行就地取材,也可以选择某一篇文章的某一个句子进行取材,为学生讲解文化发展根源。在导入和渗透德国文化的时候,教师要做好德语教学计划,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教学导入。选择更加集中和具体的教学内容,把德国文化恰当地展现在德语教学当中,带领学生既能够学习德语知识也能够充分理解德语知识的含义。

(三)循序渐进原则

在德语教学中,教师要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从简单到复杂递进地为学生提升教学难度,帮助学生不断成长[2]。在德语教学当中,教师先为学生讲解比较基础的德国文化现象,然后结合德语教材当中包含的句子和片段,使学生初步对德国文化进行了解。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基础性的德语知识点之后,学生们就能够使用德语进行基本的交流互动。在学生了解了德国文化现象之后,教师可以适当性地进行深层次的德国文化导入,从而逐渐地带领学生对德国文化产生深层次的了解。

在德语教学中德国文化的应用

(一)比较教学法

在德国文化的讲解过程中,教师也需要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对比的对象。教师通过对比中德文化,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面进行直观的对比。例如生活方面,中国文化中,中学生是不支持吸烟的,但是在德国却随处可见中学生的吸烟现象。在中国对于考试的成绩家长和教师都比较重视,但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并不积极。但是在德国由于更加重视素质教育,因此学生们的课堂学习发言十分积极主动。通过对比教学,学生们能够对两个国家的文化更加了解,不会戴有色眼镜来看待。同时通过对比也能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差距,从而改变自己被动的学习状态,尝试积极主动地在课堂教学中发言,跟其他学生互动交流,利用对比教学法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解教学法

在德语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可以根据其中某一篇文章进行讲解,在课堂教学工作开展之前,可以提出问题来跟学生回顾之前的学习内容[4]。例如在学习与综合教程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谁在德国生活”的课程知识点时,教师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询问学生:德国的人口数量、外国人在德国的占比是多少?哪些国家的人居住在德国?通过这些内容的提问,学生们能够强化对于德国相关内容的掌握和了解。教师把提前准备好的图标和语言表达手段为学生展现出来,学生们利用教师提示的句型针对图标进行简单地描述,帮助学生对于德国的基本国情拥有大致的了解。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介绍德国的传统文化、历史背景和当前存在的社会问题,通过分析德国的相关习俗和生活习惯,对于课本知识点的理解更加深刻。在二战德国战败之后,德国开始重建活动,但是本国的劳动力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经济的发展需求,因此从国外招募了大量的劳动力,这些属于“外籍劳工”。但在德国逐渐出现了排外的现象,教师继续提出问题:“为什么有些德国人排外?”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对德国文化的了解畅所欲言,有很多学生都提到了德国失业率的问题,还有些涉及了文化差异和宗教问题,都属于思考的正确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了解德国人的礼貌用语,在跟德国人交流的过程中尽量不要询问年龄和体重等,这些都属于私人问题。通过问题的引导以及课文内容的详细讲解,学生们对于德国的文化背景、国家概况以及生活常识性内容了解更加深刻,对于德语的掌握也更加全面。

(三)教学实践法

例如在学习德语知识时,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是关于德国饮食文化的,大部分学生可能认为德国的饮食应该是德国菜,但是在德国并没有德国菜的说法,大部分的德国美食都是属于地方特色菜肴,例如意大利比萨、意大利面、希腊烤肉以及土耳其肉卷等。在为学生讲解德国菜肴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PPT和相关图片让学生对于当地的特色菜肴强化学习印象。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助查询资料了解相关信息,也可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够更好地对德国的饮食文化强化学习印象,提升学习质量。

(四)归纳教学法

在德语教学工作的开展过程中,通过归纳教学法的应用,教师把德国的文化进行归纳总结,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德国文化渗透导入,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五)多类法

在德语教学课堂上,教师基本上都会首先自主搜集资料,制定出教学方案,然后针对学生开展德国文化的讲解工作。但是在德国文化的学习中并不是只有一种教学手段,例如学生们可以通过社团和教学活动了解德国文化。教师定期为学生举行文化讲座,或者是带领学生开展戏剧表演等,既能够提升学习效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教师还可以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德语教学当中寻找德国文化的文化现象,例如德国的社会习俗、日常用语等,强化学生的日常用语表达能力。同时学生们可以通过选择有关德语的选修课程对德国文化强化学习,例如社会科学、语言学以及哲学历史等课程,都包含十分丰富的德国文化知识点。

目前在中国高校中德语逐渐成为了单独的专业体系,在教学中需要投入较大的投资力度,具备完善的德语教学体系和专业的教师团队,提升高校学生德语学习效果。文化属于比较复杂的几何体,学生们在德语知识的学习中除了依靠教师之外,还需要结合德国文化的来学习德国的传统文化和历史背景,利用文化来强化语言的应用,提升高校德语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和质量。

猜你喜欢

德语交际德国
情景交际
情景交际
交际羊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德语学习中英语的干扰性问题及其在德语基础教学中的意义
德国1/5小学生不会德语
Eva Luedi Kong: Journey to the East
德国弃煤的烦恼
“梦梦”“娇庆”德国行
丹麦小店流行取“难听的”德语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