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森林立地分类法的创新应用

2021-03-08孙灿岳

花卉 2021年4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分类

孙灿岳

(南宁树木园,广西 南宁 530001)

广西地处华南、珠江中上游,拥有优越的水热条件,森林资源分布比较广泛,类型多样化。一直以来,广西生物多样性的丰富度以及生态环境质量都占据全国前列。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推进,对林草部门提出更高的要求,做好林业调查设计,加强森林资源监管,促进林业持续化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1 广西森林资源现状

根据数据统计的结果显示(见表1),广西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森林底色浓厚。截至2019 年底广西森林覆盖率达到62.45%,相当于全国总水平的3 倍左右,其中区级以上生态公益林贡献了23%。新时期,如何管好用好森林资源,促使区域持续化发展,成为研究的重点。通过林业调查设计,为林业经营与管理提供依据指导,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林业调查设计中森林立地分类的具体应用

2.1 森林立地的基本概念

从概念角度分析,森林立地指的是林业生产实践中,影响树木或者林木生长发育和形态以及生理活动的各类外部环境条件,例如地貌和气候以及土壤等。基于此,组织开展林业生产,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围绕林业实际出发,种植适宜的林木,有着重要意义。通过立地分类,可起到促进林业持续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2.2 森林立地分类的应用流程

立地分类基本原则。主要如下:①分区分类原则。每个地区的森林资源情况都不同,体现在森林类型以及资源储备等多个方面,通过立地分类,对森林进行分类与等级评定,获得科学完善的分类结果,能够促进产业更好地发展;②科学与实用性原则。森林立地分类的合理应用,对保障林业生产发展目标的实现,起到关键作用。实践中要坚持科学与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情况采取分类措施,促使森林经营管理措施落实到位;③动态分类原则。森林处于不断生长变化的状态,林业建设的开展也受其影响,随着动态变化采取适宜的管理办法与策略。

森林立地分类系统。首先,立地类型区。一般来说,不同维度上的区域气候条件不同,遵循此理论,对林业进行划分。其次,立地类型亚区。细化立地类型区,每个区域的地形和地貌等情况不同,使林业建设特点差异,遵循此特点进行细化分解。最后,立地类型组。继续开展立地类型的细化分解,以地形因子加以划分,形成密度加大的立地分类系统,使林业建设得到有序推进。

表1 广西森林资源情况

立地分类方法。首先,做好准备工作。按照立地分类工作的流程与标准,前期要组织开展自然地理条件和当前林业规划情况的全面调查,为后期分类工作奠定有力基础。通过对地貌类型与特性等内容,开展全面调查,获得数据信息后分析地貌之间的差异性,掌握立地分类的大体规律。其次,构建立地分类系统表。基于保障分类系统表科学性与合理性的目的,要围绕影响林地发展的主要因素,开展全面的分析,同时根据分类结果,做好立地因子的排列组合。经过前期准备与分析后,形成逐级立地分类系统表。业务实践中具体围绕海拔和温度等因素,展开全面的分析。再次,组织开展分组调查。基于编制的分类系统试用表,结合各个分类类型,选择三个或者多个点的调查,并且将调查结果填入调查表内。由于采集的数据信息海量,开展数据处理,要按照学科分类加以处理,保障结果的准确性。全部完成后,进入可行性调查环节,同时完成现场绘制立地分类界限。最后,做好整理。此环节工作的开展,将本地区的立地分类和上级的立地分类进行衔接,保证区域系统能够与现有系统联系起来,基于形成的立地分类系统开展立地图的绘制。绘制实践中要围绕草图处理和着色等,采取针对性处理,同时对草图加以描绘与处理,在复制道路和水系等基本内容,最终完成绘制[1]。

2.3 森林立地分类的应用领域

首先,资源保护的应用。目前来说,我国林业发展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广西地区。很多地方都存在水土流失的问题,采取植树造林能够达到有效治理的效果,但是植树造林的开展要运用科学方法来获得相应的研究结论,进而指导工作的开展。其次,在砍伐生长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根据实践以及研究表明,森林的生长发育情况与砍伐以及外界的环境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整个砍伐以及生长管理期间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有着重要意义,结合森林生长情况,创造较好的立地条件,使树木能够吸收充足的养分,达到快速生长的效果。最后,在森林资源变化情况的调查中的具体应用。利用立地分类表可以进行土地类型的划分,形成完整的数据调查结果,为森林规划设计以及抚育管理提供相应的信息[2]。

2.4 林业调查设计新技术

从调查实践分析,3S 技术的应用,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一般来说,林业调查工作的开展与落实,需先进行样地位置的确定。传统的作业方法为使用罗盘仪,定位烦琐且误差很大,极易被地势与植被等因素影响,采用3S 技术,可解决定位难题。利用GPS 定位,确定关键节点。同时对小班区划内的小班进行坐标标记,借助仪器设备的定位功能将其标记到地形图,采取连线的方式,达到小班区划的效果。利用RS 技术,能够对区划的结果进行检验,保障区划的准确性。组织而来调查,采用RS 技术,经过对色调和光泽等的分析,开展结果校对,能够促使作业效率得到提高,增加定位的准确性。除此之外,采用GIS 技术,开展数据的汇总和统计分析处理,最终形成调查图。不仅面积求算结果准确,而且数据处理能力比较强、成图效率高,具有推广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天地空一体化技术,为林业调查设计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实践中可积极推广应用,为各项工作的高质量落实提供保障。结合技术推广工作面临的挑战与问题,通过加大资源投入力度的方式,整个推广力量,促使推广工作扎实落地,发挥技术的应用优势,促进调查设计工作的创新。

3 林业调查设计中森林立地分类的应用策略

3.1 采用林地管理一张图

森林资源采伐量大且更新快,具有生长快以及变化快的特点,若想实现对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从广西实践分析,围绕各类森林资源管理问题,通过积极构建天地空一体化森林资源监管模式,切实提高工作水平。在实际构建中,通过积极采用现代化技术,形成林地一张图,在森林资源调查与设计方面,通过引入新型的监测技术,实现对森林资源变化的动态监测,达到全面覆盖以及高频次高效率的监测效果。通过构建数据库,实现对森林资源季度变化的有效检测保障,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变化情况。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了解森林面积、树木生长的高度、蓄积量等内容,获得充分完整的数据信息,为森林立地分类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3]。通常来说,以往的森林资源调查工作中,多采取人工调查的方式,使用的调查,机械设备存在着精度不高以及灵敏度差等缺陷。广西林业局创新使用中高分卫星遥感、无人机建模和激光雷达等森林资源调查监测新技术,测量树高精度超过95%,森林蓄积量精度超过90%,森林变化总体精度超过90%。研发启用了森林资源动态监管平台,建立了“变化检测、图斑推送、基层核实”等6 个环节的快速反应和高效管理。通过引入新技术与新方法,辅助森林立地分类工作的开展与优化落实,使其在森林调查设计领域的价值得以实现。

3.2 合理利用森林立地分类

森林的功能比较丰富,可以划分为生态林和经济林等内容。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的规划与发展目标,做好全面的调查与设计,获得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合理利用森林立地分类方法,可以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的划分以及管理,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持与保障。这需要围绕森林立地分类工作,做好全面的把控[4]。首先,要编制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确森林立地分类工作的要点与流程,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持,促使各项工作能够规范化以及标准化落实到实际。其次,要做好人员的培训。对于参与森林立地分类调查的人员要求做好业务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此项工作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各项工作的开展与落实提供支持与保障,最大程度上保证立地分类结果的准确性。最后,做好森林立地分类结果的检查,保障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4]。

4 结语

综上所述,林业调查设计实践中,森林立地分类的应用,发挥积极的作用。本文结合实践,提出采用林地管理一张图;合理利用森林立地分类等建议,促进森林调查设计的高质量开展与落实。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业分类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分类算一算
森林资源及其保护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如何加强森林资源保护与措施研究
绿水青山里的奋斗足迹之森林资源督查
land produces
教你一招:数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