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语文生命教育的探索

2021-03-08孙健

家长·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生命教育陶行知小学语文

孙健

【摘    要】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趋势之下,如何进行小学语文教育,让学生明白生命的重要性,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许多教师关注的重点。本文首先研究了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并在新形势下探讨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生命教育中的进行渗透以及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陶行知;小学语文;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6-0171-02

Exploration of Chinese Life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Suzhou Industrial Park Star Bay School,China)SUN Jian

【Abstract】Under the general trend of advocating quality education, how to carry out primary school Chinese education, let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life, and carry out life education to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many teacher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first studies the current status of Chinese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s, and explores the infiltration of Tao Xingzhi's educational thoughts in Chinese life education and the methods of education in the new situation.

【Keywords】Tao Xingzhi;Primary school Chinese; Life education

语文作为一项综合性强、实践性强,一切感悟及思想来自实际生活中的科目,在生活中处处都可以找到学习的机会。在不断重视素质教育、不断提出教育新需求的新形势下,如何运用陶行知教育思想,做好语文生命教育工作,让学生明白生命的珍贵性、唯一性,是非常重要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讲究“生活教育”,也就是说生活就是教育,在教育的过程当中需要做到教、学、做合一。语文本质便是一种实践,一种生活,所有的课文素材都来源于生活,经过一定的艺术形式美化而成。因此,在新形势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生命教育中的渗透,本质上就是一种语文实践教育。

一、陶行知教育思想

認识来源于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一生都在努力的进行教育研究,他的核心教育理念思想为生活教育。该教育理念包括三大方面,第一是生活即教育,第二是社会即学校,最后便是教学做合一。他的教育思想理念,具有先进的时代特征,是基于实践的教育,打破了传统的理论跟实际想脱离的教育方式,不仅具有教育的创新性,同时还具有现代化的教育观念。该思想主张教育一定要在社会这个大环境当中,不能仅仅在学校这个小环境当中实现,要将理论跟生活实践融合在一起,才能真正地掌握知识,才能确保教育的效果。新形势的到来,使陶行知这套教思想的实施变得更加必不可少,使学习的过程与对生活认识的过程相一致,即“实践,认识,再实践”。

二、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

首先,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浮于表面,并没有真正地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将语文教材当中的内容讲解给学生,然后让学生读课文,学习课文当中的生字,大部分的语文教学方式都是如此,并没有创新,也没有起到启发学生的思维,解放学生思想的目的。在教师的听课问题上,教师很多时候都是将听课的内容教授一遍,然后学生按照教师教授的方法,通过固定模式作去学习,这种表演性质的教学方式,没有办法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其次,在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学生跟教师之间的互动比较少,教学方式并不是很多,教师没有真正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在教授的过程当中也并没有因材施教。

最后,教师教学时目的性强,应试性,教学中对于知识的侧重点不以素质教育、思想品格教育为标准,而是考什么就教什么,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应试性教学的泛滥。同时教师受到教学任务、教学指标、升学率、奖金工资等因素的影响,在教学中对会下意识关注成绩好的学生,对学困生关怀不足,以成绩定学生也就偏离了教育中“有教无类”的本义。在此氛围下,学生为了考试得高分,会堆砌辞藻,将好的语句胡乱拼凑,只为符合考试要求,这就造成学生作文假大空现象的出现,脱离了语文教学的本义。

三、新形势下陶行知教育思想在语文生命教育中的渗透

(一)让生活走进课堂

陶行知提出,生活就是教育,从教育内容上来讲,就是把生活当作教育的一部分,之所以进行教育,是为了能更好地生活。陶行知认为:“生活的变化就是教育的根本意义。生活时刻变化着,那么生活时刻都具备教育的意义。”最好的语文课堂并不是来自课本,而是来自现实生活。2020年是极其特殊的一年,从我们的身边,到媒体的聚光灯下,涌现出一批批感动人物,他们的出现也为小学语文教育带来了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与素材。例如在习作教学的过程当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最可爱的人”“最感动我的ta”作为作文主题,让学生在课下去搜集相关的人物素材和感人事例,体悟生命的脆弱与顽强,这样学生的思想就得到了解放,不再拘泥于课本,避免在写作的过程当中,只是天马行空、不切实际、干巴巴的想象,并且还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一二年级的学生习作能力有限,那么语文教师完全可以选择图文的写作形式,让学生将“可爱的人”用画笔画出来,再加上一些简单的文字介绍,不但能让学生了解那些英雄人物的事迹,并且也能教育他们养成无私奉献的精神。

(二)让社会成为教育环境载体

陶行知讲究社会就是学校,也就是说社会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知识,进行实践的重要教育载体。一部分改良者提出自己的观点,将社会当中一部分有用的东西用在学校当中,就是所谓的“学校社会化”。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一种生活教育,因此不管是街道、商店还是其他地方,只要是人类所居住的地方,都能成为教育的场所。2020年,有很长一段时间许多学校都没有办法正常开学,教学从传统的教室转变成线上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更加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生活当中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同时由于是在线教育,学生所处的教学环境是在家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就可以借助当前的大社会环境,摆脱课本的限制,对学生进行社会教育。面对这一特殊时期,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会产生好奇、害怕等不同的心理,给他们讲授复杂的医学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比较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教授的过程当中,需要使用有情节性的故事、简单生动的图画,将这些知识以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教师也可以去设计微课视频,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这样学生被声音刺激,就会被吸引,学生才能真正地建立自我保护意识。社会性的教学,远远比单一的课堂教学效果来得好。

(三)创设语文生命教育实践环境

小学语文教育,本质上就是对学生的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明确提出教学做要合一,因此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设生命教育实践环境,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思想教育的作用。传统的语文课程总是以单一的课本教学为主,只有摆脱课本,才能真正地达成教育的意义。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可以选择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人士的故居、打扫烈士墓、采访先进人物等,让学生通过特定的人物环境去感受他们的精神世界,从而从小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具备一定的责任感。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一同观看相关的纪录片,让学生看到生命是脆弱的,同时也是珍贵的,让学生能学会尊重生命、敬畏生命。除此之外,在進行语文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还需要在班级当中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设计黑板报、在墙上张贴图文,让学生能在教育环境当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的熏陶。

四、结语

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教师应以陶行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基础,探讨在小学语文教育工作怎样才可以做好学生的语文生命教育。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重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教育理念,保持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同时还需要去针对性地创设教学课堂环境以及教育环境,使学生能在不知不觉当中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陆思佳.探究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J].语文世界(教师之窗),2018(01).

[2]叁吉.浅论陶行知教育思想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渗透[J].读书文摘,2017(25).

[3]邱芳琴.生命教育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9).

[4]张杨.让生命之花悠然绽放——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4(09).

[5]朱敏娟.让生命教育之花在语文课堂中绽放[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04).

[6]王正文.语文教学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灵性[J].课外语文,2013(04).

[7]张海艳.激起浪花一朵朵——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美学浅析[J].语文学刊,2011(12).

[8]郑霄云.让生命之花在大语文的土壤里盛开——浅谈语文教学中生命意识的培养[J].语文学刊,2008(14).

[9]张杨.让生命之花悠然绽放——在语文教学中贯穿生命教育[J].中学教学参考,2014(09).

[10]王培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绽放生命之花[J].考试周刊,2016(23).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生命教育陶行知小学语文
陶行知:书香年少时
陶行知夜归
陶行知不花一分公款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