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缘于情,践于法,双线并行

2021-03-08江连芳

家长·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整体性童话阅读

【摘    要】本文以整体观的视角对童话展开教学,明确童话的文体特点,既从人文目标引导学生发现真善美,同时依托融情诵读、展开想象、巧设支架、创境展演等方式,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发展学生健全的个性,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也为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提供参考。

【关键词】整体性;童话;思维;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6-0095-02

Because of Love, Practice in Law,Two Lines in Parallel

—— Fairy Tale Teaching for Lower Grades of Primary School Chinese under The Holistic View

(The Affiliated Primary School Of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jian Province,China)JIANG Lianfang

【Abstract】This article teaches fairy tal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 holistic view, clarifies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fairy tales, guides students to discover the truth, goodness and beauty from the humanistic goals, and at the same time enriches primary schools by means of reading together, expanding imagination, cleverly setting up brackets, and creative performance Chinese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expands students' imagination, enhances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reading interest and reading ability, develops students' sound personality, so that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can be fully developed, and also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eachers to improve teaching methods.

【Keywords】Integrity; Fairy tale; Thinking; Reading

童话故事作为儿童文学的体裁之一,有着丰富的想象和各种夸张的描述,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文中生动的画面和美妙的故事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社会,理解人生,引导学生做一个通情达理、明辨是非的人。在小学低年级的教材中,童话占一定比重,能充分体现统编教材“立德树人”的核心理念。教师应根据统编教材单元双线结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语文学习规律,在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中实现育人价值。

一、融情诵读,点亮内心

童话,美在故事,在语言,在人文主题。教师以整体观的视角对童话展开教学,有利于学生对文本传达的形象进行重新建构。学生依托故事的载体——简洁活泼、优美生动的儿童化语言,在学习的过程中全身心融入故事,真情实感地诵读,感受童话中所传递的真善美,对学生人生观的形成,让学生对世界产生世界美好向往,都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生能与文本产生共情,融入感情的朗讀起到了作为联系学生与文本间的桥梁的重要作用。

如在《青蛙写诗》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样化的朗读方式,逐层推进故事内容,引导学生充分感受童话中蕴含的情趣。首先,教师可以模仿“淅沥沥,沙啦啦”雨声,通过个性朗读,让学生感受声律之美,借助雨声,启发学生的想象雨点落到小花伞上,在小花伞上滑滑梯的画面,感受雨中的乐趣,并引读青蛙的话:“我要写诗啦!”铺垫情感基调。接着,图文对照,开始小组练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体悟伙伴间的友谊及童话精神之美。通过文章中青蛙写成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引导学生体会标点的停顿,通过击节读、角色代入想象读等形式,体会文章的节奏和语气。最后,回归整体,将整篇文章融情诵读,感悟语言,积累语言,品味童话中富含的精神营养,正是“用朗读点亮内心,用朗读丰盈生命”的体现。

二、展开想象,开发宝藏

想象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童话故事最大的特征是用丰富的想象力将人的感情赋予动物、植物等物体。乌申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声音、色彩和感觉思维的”。,而低年级学生的想象力犹如一个尚未被开发的宝藏。

如《雾在哪里》这篇课文中 ,学生与文中的“雾孩子”在年龄、心理和行为举止上是相知想通的。教师可以紧扣这一特点,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唤醒学生丰富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尝试大胆练说。

可以借助雾蒙蒙的画面开展续写练习:

雾孩子藏起了大海、天空和太阳,当它飘呀飘,飘进了校园,把谁藏起来了呢?

无论是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

飘呀飘,飘出了校园,又把谁藏起来了呢?

无论是____________,还是___________,都___________。

“语言的背后是思维”,学生想象力通过续写练习被激活了,续写的内容似在说“雾孩子”,實又是在说“自己”,由小及大,由近及远,提升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也拓展了学生想象力的宽度和广度。让学生的情感、思维、表达能力螺旋上升。

三、巧设支架,学习表达

语文是思想的直接体现,思想以语言为载体,学生凭借语言进行交流,又借助语言积淀于大脑。童话语言有着简洁、活泼、准确、朴素的特点,从语言的表达效果上看,童话多用拟人、反复等表现方法。因此,复述童话故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记忆和表达也将更上一个台阶。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活用巧用课后练习,搭建学习支架,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遣词造句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以图片、以词句、以故事发展线索等提示作为学习支架,帮助学生复述故事。如《风娃娃》这篇课文,故事句式结构相同,便于学生积累语言文字,进行个性化复述训练。在教学中,教师以训练内容为支架,激发学生自觉阅读、个性表达的兴趣:

风娃娃来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通过复述训练,可从整体上把握童话的文体特征,精选并紧扣语感特征鲜明的之处,指导学生从语用的角度,对文章内容进行复述、模仿,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课文的用语规范,把握课文的语言逻辑,获得语用经验,感受语言的魅力。

四、创境展演 体验成长

“化物为我”是儿童最显著的心理表现,童话文本中角色的动作和对话是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体验角色的最佳语言载体,角色的不同情感在动作和对话甚至神态中尽情体现,因此教师在童话教学中应关注童话人物丰富的动作、生动的对话、神态,让学生在角色体验中获得美好情感的熏陶。当学生学会将文本语言的理解与生活相联系,将情感与角色相联系,学生的学习才真正有了鲜活的生命力。如《小猴子下山》这篇文章,学生通过看图和做动作理解了“掰”等六个表示手动作的词语,这种代入式的角色体验,具有鲜明的学段特点。教师开展“读读做做”,一图一动作,学生的学习目标明确,任务也简单易操作,贴近生活,趣味性强,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紧接着教师再布置“再选几个词各说一句话”的任务,让学生与角色融为一体,达到“以我口言我行”的效果。就这样,学生在“仿其形”“悟其情”中,最终水到渠成,达到“解其言,知其意”的目的,言和意在语言实践中得到融合,提高学生运用词句的语文能力。

五、结语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教授傅勇林说过:“合景色于草味之中,味之无尽;擅风光于掩映之际,觉而愈新。”因此,教师在低年级的童话教学实践中,应遵循整体性原则,把握学生动态发展,做到感性大于理性,情感重于认知,尊重胜过牵引,唤醒替代说教,从学生视角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得到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丽华.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14).

[2]谢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3(11).

[3]王晓艳. 小学语文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J]. 学周刊,2019(06).

[4]陈允孟.小学语文教学中童话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44).

[5]杨晓玲.利用感性资源 促进情感体验——小学语文童话教学实践策略[J].新课程,2019(28).

作者简介:江连芳(1974.11-),女,汉族,福建福安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责编  林   娟)

猜你喜欢

整体性童话阅读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社区合唱的整体性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学语文期末复习课
略论整体性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