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

2021-03-08刘秀红

家长·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部编教材语文要素文言文

刘秀红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怎样在教材所选编的文言文中扎实有效地落实语文要素是教学的重点。本文就以部编教材所入选的文言文为例,浅显地谈一谈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这一问题。

【关键词】部编教材;文言文;语文要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7485(2021)36-0065-02

How to Implement Chinese Elements in Literary Chinese Teaching

(Jiefang North Road Primary School, Decheng District, Dezhou City, Shandong Province, China)LIU Xiuhong

【Abstract】Literary Chinese teaching is a difficult point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teaching. How to implement the Chinese elements in the literary Chinese selected in the textbook is the focus of teaching.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elected literary Chinese ministry edition textbooks as an example, and briefly talks about how to implement Chinese elements in literary Chinese teaching.

【Keywords】Ministry edition textbooks; Literary Chinese; Language elements

部编小学语文教材共编排了十六篇文言文,选文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语文要素简单地说就是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语文知识,应该培养的语文能力以及需要掌握的学习方法等。

一、以读为本,注重积累。

(一)借助拼音和注释,读正确

这是文言文教学指导朗读最基本的方法。易读错的字往往有:①生僻字,如《精卫填海》中,“以堙于东海”中“堙”字,需要借助读音和注释(堙yīn:填塞)读正确。②易混淆的字,如《司马光》一文中,“一儿登瓮”中“瓮”和“翁”读音、字形易混淆,需要借助注释(瓮wèng:口小肚大的陶器)再看插图,才能更好理解什么是瓮,反复读几遍,印象就更深刻。③多音字,如《古人谈读书》中,“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句中,“识”需要借助读音和注释(识:记住,这里读zhì)才能读正确。④通假字,如《两小儿辩日》中,“孰为汝多知乎?”需要借助注释(知:同“智”,智慧。)才能读正确。

(二)范读引领,初步把握文言文的节奏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往往把握不住朗读的节奏,需要教师范读。标准规范的范读不仅可以达到正音、断句的目的,也对体会文章情感起到熏陶作用。其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句子结构和语意划分节奏线。①“群儿/戏于庭”(主谓之间需要停顿)。②根据句意划分停顿,“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句意:有恒心的人/绝对没有/不能完成的事情。③句首关联词和语气词(如:夫、盖、若、而等)之后要作停顿。“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盖/士人/读书”等  ④古今词义发生了变化,今天的双音节词,在文言文中是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时,两字中间应划分停顿。“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里的“家禽”是两个单音节词,指的是夫子家的鸟,并不是现在所指的家里养的鸡、鸭、鹅等,故而在“家”和“禽”之间停顿。由此可见划分句间停顿的方法有很多种,在小学阶段只需掌握几种最常见,最基础的方法就能完成学习目标。

(三)想象画面、体会情感,读出韵味

文言文的节奏感比较强,读起来音韵优美、节奏分明。如何才能读出文言文的韵味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画面感比较强的句子反复研读,想象画面、体会情感。《伯牙鼓琴》中,当读到“巍巍乎若太山”时,教师启发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场景?”学生答:“我眼前的大山好雄伟啊!那大山随着音乐越长越高。”教师:“男同学让我们想象着画面,读出山的巍峨高耸来。”于是男生放开声音拖长调子,兴趣盎然地诵读着,声音高亢,如气势磅礴的大山。当读到“汤汤乎若流水”时,教师再向学生提问:“你的头脑中又呈现怎样的画面?”学生答:“仿佛看到了浩浩荡荡的流水。”教师再问:“女同学让我们想象画面读出水的波澜壮阔来。伯牙还可能弹奏什么样的音乐呢?”并让学生展开想象补充句子,……乎若……。(袅袅兮若炊烟;依依兮若杨柳……)通过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积累了语言,培养了语感,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四)寓教于乐,寓教于趣

把学习晦涩难懂的文言文变成一种愉快的享受需要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灵活多变的朗读形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感情充沛、抑扬顿挫的范读,激发了学生的朗读激情,让学生跃跃欲试地比赛读,实现了学生展示自己的愿望;分角色读能使学生与人物产生共鸣,还可以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的能力。

二、疏通文义,掌握方法

小学阶段理解文言文,主要让学生借助课后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大意,教师适当点拨讲解,不要求逐字逐句地串讲、对译。基于以上课标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浅显方法和常用知识,整体感知文言文大意。

(一)注释法

借助字词注释翻译文言文,是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铁杵成针》一文中“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一句,难以理解,借助注释(感其意:被她的意志感动。还卒业:回去完成了学业。)很容易就能翻译正确。

(二)积累法

多读多译,有助于博闻强记;归类整理,有助于掌握规律;融会贯通,有助于提升能力。比如对于字词的理解,教师可以按以下几类让学生去积累:①古今同义:胤恭勤不倦(疲倦),家贫(贫穷)不常得油。②古今异义:三到之中,心到最急(重要), 兔走(跑)触株 ③虚词:常用的有“之”“其”等。“之”在小学文言文常用到的一般有四种情况,第一用作代词,可以代人、代物、代事,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去判断。如《王戎不取道旁李》一文中: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第一个“之”代人——王戎,第二个“之”代物——李子。第二用作助词,相当于“的”,如“炎帝之少女”中的“之” 。第三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译时可省去,如“河伯之观海”“井蛙之窥天”中的“之”。第四用作动词,理解为去、往、到,如《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之”。

(三)借助课文插图法

插图色彩鲜艳,生动形象,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插图直观印证课文内容,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如《司马光》一文中,“一儿登瓮”中的“瓮”是一种陶器,因年代久远,学生很难想象出是什么样子,但一看插图立刻就明白了什么是“瓮”。

三、深度学习,提升思维

单元语文要素的落实要从统整的角度展开,教师应将要素细化在单元的教学内容里,并通过精心的问题设计,有层次、有梯度地教与学,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六下第五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单元的这一语文要素在文言文《两小儿辩日》一文中怎樣落实呢?笔者采取了以下措施紧抓要素,层层深入,启发思考,提升思维。第一步:析题质疑猜事例,初学本课看题目提出:“两小儿辩论的话题是什么?怎样辩论的?”的问题。第二步:课后习题找事例,用不同形式的线画出两个小孩的观点和理由,然后创设情境,利用用白话文进行辩论、用文言文进行辩论、男女分角色进行辩论三种方法开展辩论,让学生融入课堂。第三步:深思探究举事例,提出“你认为两小孩的观点和理由有道理吗?你能用生活中的事例说说吗?”的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深究。第四步:具体事例悟精神,在今天看来两小儿的观点是错误的,但两小儿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探求真理的精神是值得学习的,依据此让学生拿出观点和理由说说他们错在哪里。将单元训练要素设计为具体的问题落实在课时教学中,逐层深入,能扎实有效地进行训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精挑细选,链接经典

能阅读浅显的文言文是一项技能,而技能的训练要以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语感积累为基础,仅仅靠教材内的十几篇文言文阅读是远远不够的,怎样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言文呢?我们主要按主题拓展的方式向学生推荐。按体裁推荐,《精卫填海》是一篇神话故事,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几篇简短、浅显的神话文言文,如《嫦娥奔月》《鲧禹治水》等。按内容推荐,苏轼的《书戴嵩画牛》一文,小牧童细心观察,指出了戴嵩的画《牛》中的错误,从而让世人明白了“耕当问奴,织当问婢”的道理,而苏轼的另一篇文言文《书黄笙画雀》在题目、内容、蕴含的道理上与《书戴嵩画牛》非常相似,学生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书黄笙画雀》就会得心应手。以点带面推荐,教材中的《王戎不取道旁李》和《杨氏之子》都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书,此书中还有许多经典的文言短篇适合小学生读,如《何晏七岁》《咏雪》等,由篇拓展到整本书阅读,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文言文是部编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落实语文要素的一个重要载体。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能扎实有效地落实语文训练要素,让语文要素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欧阳汝林.小古文教学中语文要素的落实[J].教学与管理, 2020(08).

(责编  杨   菲)

猜你喜欢

部编教材语文要素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浅谈一年级学生阅读能力培养
基于语文要素优化教学路径策略的研究
正确解读课后习题 有效落实语文要素
文言文阅读练习
在“双线并进”中落实“双线组元”思想
大手牵小手,我们一起走
把脉汉字教学,凸显中国意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