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

2021-03-08何秀娴

家长·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小学

何秀娴

【摘    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需要从转变传统教育模式出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品格与修养。通过采取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能够培养学生的心理与行为认知能力,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小学;德育;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6-0050-02

The Explore of How to Infiltrat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hatou Primary School, Xiancun Town, Zengcheng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China)HE Xiuxian

【Abstract】In the context of educational reform, 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needs to start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of traditional education models and us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character and accomplishment. By adopting suitabl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ontent,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cognitive abilities,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words】Primary school; Moral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一、在小學德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夯实心理基础

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对提升德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对于德育教育来讲,其实就是针对德育的内化程度来说的,且德育内化过程也是学生心理素质选择、分化、交融、顺应的过程,所以说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是需要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来实现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出发,在控制自己情绪的基础上主动与他人友好地相处。在研究中发现,一些学生存在着破坏公物、乱写乱画等现象,虽然教师已经进行了谈话教育等,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所以针对这一现象就可以借助心理健康教育来做好心理疏导教育,在减少类似现象的基础上提高德育效果。

(二)提升德育针对性

环境对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学生置身于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能够确保德育的针对性,同时也可以保证教育结果的有效性。所以在小学德育中就要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入手,明确德育标准,完善教学大纲,将积极的德育思想传递给学生。只有掌握学生的特点,才能实现德育的内化,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所以在这一过程中,需要从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入手,为学生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为主,在掌握学生内心需求的同时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

(三)实现德育目标

借助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同时也可以实现德育目标。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上来讲,就是需要从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出发,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主动适应外界的变化。其次,在开展德育时需要将积极的教育思想与理念入手,掌握学生具体情况,以个性化的指导方式来吸引学生,在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将个性化、社会化融合在一起,将学生培养成为个性鲜明的新时期人才。因此在小学德育中需要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入手,引入先进教育方法,实现德育目标。

二、小学德育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一)强化德育功能

小学生品德教育就要从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出发,掌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针对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在整合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做好人文关怀与心理辅导教育,明确学生特点,做好心理素质教育工作,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从调动可利用资源出发,完善教育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展现德育功能作用。第一,健全教育机制。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较强的复杂性,所以在教育中需要从心理学知识出发,整合教学资源,形成系统化的教育体系。在学校中应当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在把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基础上确保德育顺利开展。其次做好课程整合。在小学中不仅要设立专属部门,同时还要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来培养学生的人格。通过整合适合的心理健康课程,能帮助学生掌握地域文化与特色,了解成长环境。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比较丰富,如网络咨询、常规咨询等,或是利用手抄报、广播等帮助学生舒缓情绪,及时消除学生心理问题,真正将德育与心理健康融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认知。第二,展现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心理健康教育有着极强的导向性,且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帮助学生构建出完善的知识体系,规范学生的言行。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培养学生的三观出发,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营造适宜的教育氛围,提升学生之间的凝聚力,让学生产生出归属感,从而实现健康成长目标。第三,成立专门的教育机构。借助实践活动能够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时也可以利用心理干预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所以在学校中需要从成立心理健康咨询室等方面出发,以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主,明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在调动学生情感需求的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障碍。利用心理健康咨询室,能够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教师也可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在做好定期跟踪与服务等的基础上找准教育方向。通过选择适合的教育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的情感,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养成健康的人格,实现德育教育目标。因此在教育中应当从转变传统观念出发,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利用心理咨询室等来吸引学生,帮助学生消除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德育知识产生认同感。

(二)提升德育质量

教师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推动者,对促进学生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就要从展现教师指导作用出发,确保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整合。第一,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专业水平高低对心理健康教育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小学德育中就要从增加心理健康教师数量出发,利用招聘专业心理教师等方法来提升教育质量。对于学校中现有教师來讲,应当加大培训力度,开展专题讲座,利用心理健康知识做好传授工作,转变学生学习态度。开展心理健康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同时也可以不断调节与完善自己,从而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第二,确保所选择的内容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在课堂中不仅需要展现学生主体性,同时需要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德育作为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法,对培养学生人格等方面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教育中需要从培养目标入手,做好德育研究工作,以培养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等为主,在给予学生关怀的基础上帮助与指导学生。所以在教育中需要从学生特点出发,做好内容选择工作,利用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以此提高德育效果。此外,还可以利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客观层面掌握学生具体情况,确保所开展的德育的针对性,让学生在参与情境的同时形成客观的认识,为提升自身道德品德修养奠定基础。

(三)营造适宜家庭教育环境

家庭作为开展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需要从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出发,掌握学生身心发展情况,为学生营造出浓郁的学习氛围,在做好德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基础上制定出完善的教育体系,以良好的教育氛围来吸引学生。第一,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学校作为开展教育的场所,也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场所,家庭则是对学生道德品质与人格形成产生潜移默化影响的场所,所以在教育中就要从加强二者联系入手,利用家庭环境帮助学生养成健康人格,端正学习态度,并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以良好的教育氛围来影响学生,促进学生健康地成长。第二,在家庭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家长应当利用家庭氛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学会控制情绪的基础上掌握自身的气质与品质。首先,家长应当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在得到尊重的基础上逐渐养成健康人格,其次,要利用奖励与惩罚进行教育。奖励与惩罚作为极为重要的教育手段,从适度原则出发,利用积极的奖励帮助孩子树立起自信心,对于奖励教育来讲,需要从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出发,利用能够开发学生智力的玩具等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综上所述,在小学德育中要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出发,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为主,制定出适合的教育计划,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教师也要提升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度,掌握学生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为素质教育全面开展奠定基础,满足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李游.在小学德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究[J].读与写,2020(19).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小学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大学生心理问题应对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