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的孤独心理缓解及健康教育

2021-03-08田飞

家长·下 2021年12期
关键词:健康教育小学生

田飞

【摘    要】在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小学生也不例外,他们背负着来自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期望。小学阶段是他们的性格形成的起点,从整体教育目的出发,培养儿童健康的人格素质是当前教育的首要任务,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孤独心理有待进一步深化研究。

【关键词】小学生;孤独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36-0008-02

A Brief Talk on Loneliness Psychological Relief and Health Education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Liangshui Central Primary School, Wudu District, Longnan City, Gansu Province, China)TIAN Fei

【Abstract】In the current fast-paced life, people are under increasing pressure. As the future flowers of the motherland-primary school students are no exception. They are burdened with expectations from parents, schools and society. Primary school is the starting point for their character formation. From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purpose, cultivating children's healthy personality quality is the primary task of current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loneliness psychology of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needs to be further studied.

【Keywords】Primary schoolstudents; Loneliness;Health education

經济的快速化发展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人们追求物质化的生活,从而解决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中甚至还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然而,亲朋好友间的精神交流却有所减少甚至将渐行渐远,人们的内心被埋在一个快节奏和紧张压抑的日常环境之中,各种心理问题油然而生。趋于目前的形势下,小学生中存在心理问题的人数逐年上升,小学生心理孤独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复杂的,其负面影响是深远的,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小学相关教育部门应该高度重视。

一、小学生的孤独心理

孤独感是一种主观自觉与社会隔离而产生的孤单、寂寞、不愉快的情感,是在人际往来中,人们的交际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所产生的消极的心理状态。只要稍微关注就能发现有一部分小学生总是被群体孤立在外,那些孤独的孩子他们所展现的外在特征较为明显:少言寡语,不主动与他人互动,不喜欢参加集体性活动。虽然人们对所谓“孤独”的理解和表达不尽相同,但从这些不同的定义中可以总结出,孤独有三个主要内涵:1.孤独是消极的心理体验,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程度上的害处。2.孤独是主观性质的感受,而不是一种客观的被孤立的状态,即儿童在长时间的自处时不会感到自身的孤独,而是在人群周围才会愈发凸显其孤独感。3.孤独感来源于人性的缺陷,这种缺陷会发生在小学生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

二、心理形成的原因

(一)自身因素

小学生会有“孤独”心理在大部分原因上是由自身的气质决定的。气质其实是人格中最稳定的一种,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来了,更多的是受遗传和生理的影响,但受文化教养、先天行为和心理特征的影响相对很小。显然,孩子的性格由气质产生,所以各不相同:有的沉着;有的活泼健谈;有的机敏聪明;有的动作缓慢、有条不紊。心理学将气质分为四种类别: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其中,黏液和抑郁具有反应缓慢、安静平静、沉默孤独、反应迟缓和多愁善感的特点。小学生的孤独心理与其性格特征密切相关,性格是以遗传因子为基础,长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而形成的。小学生的这些性格大部分都存在人际关系的缺陷,容易生出“孤独”的心理。小学生“孤独”心理的出现,固然与某些主观因素有关,但在相似或者相同的先天因素中,一些孩子可以茁壮成长,一些孩子就会产生“孤独”心理,这说明客观环境在小学生性格形成的过程中有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家庭因素

家长的修养与对孩子管理及教育的方式也会产生影响。老话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三观、为人处世的态度在学生的性格中起着根本性的作用。父母的不规范行为和不积极的心理情况会在孩子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且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儿童的教育与管理方式缺少科学民主性,也会对孩子造成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如,部分家长在交往和生活中总是持悲观态度过于消极和焦虑;有些父母经常对孩子进行体罚和挖苦。经研究,生活在此类家庭的小学生更有可能是“孤独的”。不良的家庭氛围容易造成儿童的“孤独”心理,主要包括几项:1.家庭矛盾,也就是父母之间的关系相对紧张,甚至是关系的破裂。2.家庭的消极特质,即父母及其他家庭人员对生活消极且不思进取的态度。3.家庭的冷漠性,家里人员关系淡漠,彼此不闻不问,会导致孩子缺乏家庭温暖,没有关爱的孩子极易容易产生“孤独”心理。

(三)学校因素

进入小学以来,学习成为学生生活的焦点。学习活动已逐渐取代游戏活动变为小学生的主导性活动,学生的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小学教育改革虽然有了显著效果,但并没有脱离“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应试教育在一些学校依旧是根深蒂固的存在,它制约着学生的主观精神。小学生从幼儿园的玩突然转变为小学的正式课堂学习时,更容易感受到学习的压力。由此,学习的相关压力是现阶段学生产生孤独感的关键性的因素。

三、干预方法

1.鼓励孩子交一些亲密的朋友。教师与家长可以引导学生在学校里结交朋友,并珍惜朋友之间的情谊。首先,支持孩子告诉他/她的朋友他/她的感受和其优点和缺点,让孩子打开封闭的心,这样朋友也愿意与他/她交流,敞开心扉,达到情感融合。这种人际交往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较好的人情关系,而孤独也会融化在这种深厚友谊的温暖中。2.教师和家长应该多多激励孩子去主动地对其他人关心。友谊在于修养和奉献。如果你对别人漠不关心,你也只会得到同样的冷漠,最终导致疏远,导致情感上的距离和裂痕,让你很孤独。因此,教师与家长应该教育学生体谅他人,及时给予帮助和关心。3.拓展孩子的活动空间。要让孩子明白结交更多朋友的好处,与他人交流,并愿意加入群体活动。通常,小学生更愿意帮助别人,参加团体活动,参加各种文体、社区活动,扩大自己的交际范围,让自己和大家一起快乐。孤独会让人“孤独”,性格会变得越来越孤独,而通过交流,可以让自己变得快乐和幸福。

四、预防措施

帮助小学生消除自卑和孤独的心态,增强自身自信。一般来说,自卑和孤独主要是由于生理原因、挫折和心理创伤、人格因素、家庭教育问题和需求不满足所致。消除自卑和孤独的关键是满足于现有的力量,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自身优势,正确评价,发挥优势,千方百计提高自信心,消除脆弱心理。一是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高认知水平;二是要提高自我控制水平,培养抵御挫折的能力;三是克服悲观和消极心态,树立自信和自我完善;最后,教师与家长应该教学生如何释放他们的消极情绪,摆脱悲观和失望。1.接受自己。凡是不能改变的,我们都应该接受它,不要把它看成是缺点或坏事。每个人都得承认自己和别人不一样。2.不要以“我”为核心。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无法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只有换位思考才能变得更好。一个性格好并能为他人思考的人,别人才会亲近他,他也就能更好地发挥他的聪明才智,成功的概率也就更大。3.以发展为动力。我们应该不断努力提高自己,学习别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都有很多东西要学,要不断充实自己,才能真正完善自身。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有的学生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孤舟,性格孤僻,不愿意与别人交流,反而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心理学把这种心理状态称为封闭心理,由此产生的感到孤立和孤独的情感体验称为孤独。课堂上,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孤独感,要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孤独心理,除了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增加学校心理教育课程外,还要把课堂內外结合起来,因人而异,更加认真地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雨薇.论小学生“孤独”心理的危害成因及其解决[J].考试周刊,2011(92).

[2]王娜.初探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对策[J].学周刊,2020(32).

[3]方传霞.论小学生孤独心理的危害性及预防措施[J].才智,2019(05).

[4]王淑雅.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孤独感的研究[J].林区教学,2018(04).

[5]何志荣.论小学生课堂“孤独”心理的产生及克服措施[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09(10).

(责编  张   欣)

猜你喜欢

健康教育小学生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电话出院指导联合健康教育对妇科肿瘤患者疗效的影响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