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方法探究

2021-03-07韦成向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有氧耐力

韦成向

(贵州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等职业教育,如今中等职业教育已经处在内涵建设发展时期,将着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中职篮球赛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以贵阳市中职篮球赛为例,近年来贵阳市各个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篮球赛,每年的贵阳市中职篮球赛参赛队伍不断壮大,整体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但从篮球比赛发展效果来看,与参赛队伍的数量壮大不匹配,参赛队伍的整体实力有待提高,欣赏价值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在每场比赛下半场的最后阶段的攻守转换来看,学生的攻守转换速度和成功率明显下滑,运动员甚至出现一些抽筋受伤的现象,这些现象与篮球专项有氧耐力素质有很大的关系。

1、中职生篮球教练员的训练现状

1.1、教练员对篮球专项有氧耐力重视不够

根据马克思系统理论原理,篮球运动员在训练时应该把握系统的训练内容,通过全面科学的训练,才能有助于篮球运动员的全面发展,同时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选择有针对性的重点训练内容,将尽可能的提高篮球运动员的能力。在篮球运动员的训练侧重点来看,有的教练员重点放在篮球技术,有的教练员的重点放在战术,而关于体能方面是容易被忽视的,尤其是新教练员更容易忽视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

如,王钰铧的《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训练现状及对策研究》中举出连云港市体校篮球队的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不足的现状。经过作者在该体校为期一个月的训练统计,在技术训练、战术训练、专项耐力训练、力量训练、速度训练、灵敏训练等训练中,通过核算各项训练内容所用的时间比来看,连云港市体校篮球队在篮球专项有氧耐力上所占的比例为5%。可见,专项有氧耐力在篮球训练中重视不够,所以学生的专项有氧耐力整体较差。

1.2、教练员训练方法缺乏科学性

体能是通过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柔韧、灵敏等运动素质表现出来的人体基本的运动能力,是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构成因素。因此体能是参加各种运动项目的活动基础,尤其在体能要求较高的运动项目。篮球运动项目是一项较长时间、对抗性较强的集体项目,体能在比赛中占有着很重要的位置,往往篮球比赛的最后阶段显得很重要,极大可能体能占优的的队伍会成为最终的胜利者。然而,中职篮球教练员在组织耐力素质训练时,容易忽视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大多数篮球教练员常常以田径场的圈数作为完成指标,常见的方法是匀速慢跑、短距离的折返跑等。浑涛在《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设计方法研究》中提到:单纯以运动专项需求而设计有氧训练方式,最终的耐力强调并不一定适应比赛要求。显而易见,这样的训练方法欠缺科学性和可行性,学生的篮球专项有氧耐力是无法得到有效提高的。

2、篮球队员专项有氧耐力研究现状与方法

由上述中职生篮球教练员的现状可知,在篮球运动比赛中,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不容忽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篮球专项有氧耐力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在训练中如何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法,至今在篮球领域中颇有争议和悬而未决。

在中国知网输入“有氧耐力”进行搜索相关研究结果,得到类似的期刊论文有9000多篇,外文占8000多篇,国内仅有1000多篇,而输入“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进行搜索相关研究结果时,得到类似的期刊论文只有7篇,国外无相关文章,再输入“中职生篮球专项有氧耐力”时,显示为无结果。从搜索的结果可以看出,人们对中职生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的研究为零。然而作为一项世界性的运动项目来说,中职生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的研究具有很大的价值。国内的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对篮球专项有氧耐力的训练认识和见解。

2.1、有氧能力的功效差异及生理机制

科学的体育锻炼之所以能促进人们身体健康,一部分原因是通过体育锻炼后,人们的机体生理机能得到改善和提高,可以通过相关测试指标得到提高。如,最大摄氧量(VO2max)、血红蛋白(HB)、心率无氧阈(HRT)等。

袁田在《FIIT与MICT训练法对提高篮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到的对比研究》中,通过有氧能力的功效差异及生理机制指出高强度间歇训练(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FIIT)的重要性。FIIT训练法是一种类似篮球运动间歇耐力训练,其训练方法是:训练内容是400m田径跑道30m快跑、50m慢跑,依次交替进行,完成5000m。而MICT训练方法是:持续匀速长跑400m跑道,完成5000m(时间19min-22min)。通过高强度间歇训练与中等强度匀速持续训练对比,FIIT训练法更有利于提高篮球专项有氧耐力,例如,(1)FIIT训练法和MICT训练法在3/4场地冲刺跑和15m×17次×4跑成绩时,FIIT训练法优于MICT训练法;(2)FIIT训练法在提高篮球运动员无氧阈方向显著优于MICT训练法。可见,较高强度且间歇训练方式更有助于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有氧耐力的提高。

2.2、篮球运动的功能系统

篮球运动是一项持久较高、速度节奏较强的应变耐力性体能项目,除了技术、战术因素外,运动员的体能尤其是篮球有氧耐力是保证比赛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合理的能量供给系统。在篮球比赛过程中,有氧供能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为有氧代谢能力强,对机体在激烈的对抗中恢复的能力就强,这样就更有利于篮球运动员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周明俊在《对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系统的研究》中强调有氧耐力的重要性,通过分析有氧耐力的在篮球比赛中的作用,他认为可以从最大吸氧量方面训练方法来提高。提高最大吸氧量主要手段是周期性的练习,运动训练的强度必须控制在主要通过有氧代谢供能幅度内,如,训练方法为越野跑,训练心率控制在150-170次/分钟之间,训练时间控制在25-30min。越野跑极大提升学生对环境的新鲜感,可以摆脱乏味的田径场跑,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性,对训练效果带来积极性作用。

2.3、篮球专项有氧耐力素质特点

随着社会的进步,篮球运动在商业化、职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现今的篮球已发展成为一个高速度、高强度、运动总时间较长、对抗激烈、复杂的综合性的运动项目,比赛的训练强度和密度需要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在中短距离反复快速跑动的能力,才能适应比赛的节奏和保持最佳的竞技状态。

李振义、朱海华在《对篮球运动员专项耐力素质及训练的探讨》中对间歇负荷法发表重要的看法,他们认为间歇负荷法在篮球运动项目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训练手段有间歇式长跑、间歇式折返跑,组间间歇时间1-2min,总时间在1.5h以上。间歇负荷法要求较高,对非职业的篮球运动员来说具有一定困难,尤其是普通中职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

2.4、运动训练的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有很多加强有氧耐力的训练方式,在训练过程中,如何选择更具有科学性的训练方式,对最终的训练效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浑涛在《篮球运动员有氧耐力训练设计方法研究》中认为目前有氧训练理论界在学术上主要有3种主流观点,分别是乳酸阈训练模式、两级化训练模式和金字塔训练模式。乳酸阈训练模式更加适合系统化专业训练的人,以及有氧能力较低的运动员;两级化训练模式常运用于长跑、游泳、自行车等运动,其主要的训练方式是针对乳酸阈值的两个相对区间而言的运动规划,综合第一期间和第二期间形成整体运动过程的时间维度,从而将乳酸阈强度的临界点有力避开。两级化训练模式优势是可以根据运动员现阶段身体适应能力,适当调整运动强度比例,从而保证机体的恢复和训练的合理性;金字塔训练模式是将运动员的全年运动计划分为3个层次:5-10%有氧力量训练、15-25%乳酸阈区间的有氧耐力训练65-80%有氧与无氧运动阈值下的中低强度综合性训练。金字塔训练模式是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对职业运动员的最佳运动方式训练。

浑涛通过对3种训练模式的各个特征和优劣对比,在组织篮球专项有氧耐力训练时,其建议除了采用3种模式相结合的训练方式外,可根据运动员的机体特征及阶段训练成果选取最为合适的训练模式,以及制定针对性更高的个人训练方案。但是以上3种训练模式要求较高,较适合余职业运动员。

3、建议

在普通中职生的篮球运动员中,他们都是课余时间业余爱好组成的篮球队伍,身体素质和技能相对较差,与普通高中生具有体育特长生的篮球运动员有很大的差别,并且学生在校时间周期较短,一般只有2年在校时间。根据中职生篮球队队员的特点和以上综述提出以下两点训练方法的建议。

3.1、训练方法的经济性、趣味性

运动训练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学校科研经费问题,如涉及教练员、科研人员的配备、体育运动技术设备配备等相关经费。一个普通中职生篮球队在学校经费支出中占有较大的科研训练经费是不现实的。所以要结合学校篮球队员的实际情况,开发更有经济性的训练内容和方法。运动训练的趣味性主要表现在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体能训练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且又很辛苦的项目,如果长时间不改变训练方式方法,运动员的积极性很难进一步提高,从而影响训练效果。

3.2、训练方法的关联性

在组织中职生篮球运动员训练时应结合有球和无球的练习方式。建议使用间歇有球和间歇无球的专项有氧耐力结合训练方式。这样充分考虑与篮球的关联,在提高专项有氧耐力的基础上可以加强运动员的球性,可谓事半功倍。在进行无球的专项有氧耐力训练时,可采用越野跑、法特雷克跑持等多种跑的结合方式,紧密联系篮球体能的运用特点,并提出相应跑的时间、强度等相关要求。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过多在田径场或篮球场跑带来的厌倦,从而激发运动员的积极兴趣,最终使训练效果最大化,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专项有氧耐力。

综上所述,作为基层中职学校篮球教练员,在组织篮球运动员专项有氧耐力训练时,要充分根据本校的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训练方法的建议,全方位考虑专项有氧耐力的作用、特点、训练方法等,这样才能有效保证和提高篮球运动员的专项有氧耐力素质。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有氧耐力
老人锻炼,力量、有氧、平衡都需要
有氧运动与老年认知障碍
如何从零基础开始有氧运动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多面好手 倍耐力全新Cinturato P6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糖有氧代谢与运动训练
3000m跑,锺练耐力和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