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评价研究

2021-03-07岳宁冈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24期
关键词:体育场馆体育评价

岳宁冈

(江苏开放大学 江苏 南京 210017)

当前,我国对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的研究已逐步引起重视。众多的学者们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其研究的重点主要是从体育场馆开放的价值、开放的方式、开放的模式、开放的管理效益、体育场馆开放与高校体育产业发展关系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进展。但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研究的成果甚少,主要由于高校体育场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与现代化条件的差异性,各高校对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质量重视程度的差异性,对高校体育场馆的评价主体的差异性,以及各高校对体育场馆的社会服务经济效益的“保密”性差异等。客观上对构建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具有一定的难度。在高校服务社会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加大服务社会的力度,发挥高校体育的社会“窗口”与“平台”功能。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对推动高校体育社会化,建立体育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构建高校体育社会服务评价“基点”

1.1、评价标准的要素视角

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要素构成体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基础。事实上,体育社会服务要素主要表现财务层面、服务层面、场馆层面、人力层面、运行层面等。关于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评价问题,高校自身与政府管理机构都没有进行过评价。因此,根据上述要素能够反映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的共性的特点与规律。这些共性的特点与规律应该成为结构合理性的评价标准之一。

1.2、评价标准的效率视角

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效益是制定评价标准的关键。主要包括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主要包括经营效率、发展效率和运作效率等。具体体现在资本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成本收入比、资产费用率等。社会效益主要包括健身对象的数量、竞赛活动的范围、层次、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等。将此作为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评价标准,客观上可以反映社会服务全过程的效率。

1.3、评价标准的功能视角

评判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主要反映服务功能是否具备、是否全面、是否强大。体育社会服务功能是体育产业具备的基础功能。通过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信息创新、技术创新等多种途径向社会提供各种所需的体育服务产品。定位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评价标准的功能视角,有利于形成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社会服务的稳定状态。

2、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分项评价“类别”

2.1、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财务层面评价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评价的内容结构中,选择财务层面评价能够全面掌握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运营净利润、费用收入比、资源利用率、净利润增长率、场馆负债率等二级指标。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经济效益数值已被列入体育产业经济效益统计之中,既能反映高校为服务社会体育经济发展所获得效益的程度,又能反映高校自身体育物质投入与产出的实际效益。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以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的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符合新发展理念下体育产业经济创新增长点与增长方式的需要;符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实施“双循环”战略的要求。

2.2、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层面评价

服务层面评价指标主要反映参与运动健身人群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的认可程度。服务理念、服务项目、服务管理、服务环境。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所服务的健身群体主要包括:校内师生员工,包括离退休干部、教师、职工,这类健身群体具有“定时、定点、定项、定人”的特点,其健身意识强,健身方式多样,对健身环境要求高;其次,学校周边社区人群,主要有政府机关人员、企业公司职员、社区住宅人员等,是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所服务的主要健身消费群体;其次,各项体育运动协会,定期与不定期租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举行体育竞赛活动;再次,社会经济、文化、科技、培训中介机构,借租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举行商品展销、文艺演出、科技活动及各类培训项目。

2.3、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场馆层面评价

高校体育场馆层面评价主要包括硬件设施与软件条件两个方面。南京市普通高校近五年内建成的体育场馆硬件条件都是属于现代化的,建设标准较高,都设固定看台,容纳千人以上,能够承担国内外大型体育赛事。在此以前建成的体育场馆硬件条件也在不断的改善。高校体育场馆地理位置、综合条件与场馆结构是健身爱好选择健身地点的重要基础。高校体育场馆软件条件,主要包括制度建设、安全措施、场馆服务、场馆环境等方面。高校体育场馆制度建设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体育场馆制度悬挂在场内,经常鞭策和激励管理者与健身者遵守体育运动纪律、规范管理与运动行为。保证健身者在体育场馆内的运动安全。保持体育场馆的优质环境,清洁卫生,远离污染。

2.4、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运营层面评价

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运营层面评价是指根据自身各类体育服务设施与服务对象的对接程度,以满足社会各阶层健身人群的运动需求,以便民、利民、健民约运动健身消费为目标,提供运动环境、咨询服务、健身指导的商业性服务。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运营管理是系统地、计划设计地、组织与控制的整个服务过程系统。可以包括场馆运营设计、场馆运营信息、场馆运营模式、场馆运营过程等方面。能反映高校体育场馆科学制定与分配教学服务与社会服务的时空阶段合理分配与协调有序地发展;采用科学的、规范的、市场化的系统管理,形成服务运营模式呈现多元化的格局。可以通过打造一个整体的、多功能的健身社会化服务平台。健身群体可以使用APP等信息接受与传输工具,为大部分健身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健体的信息化服务。

2.5、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人力层面评价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的质量决定了社会化服务的质量。体育场馆管理者的管理知识结构、管理技能水平是社会服务的必要的先决条件。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中资格培训认证率应达到100%。学历知识结构、职业道德品质、工作绩效分配、专业管理技能等指标应占重要比例。高校体育场馆体育管理技能与其他人力资源有所区别,是一种“运动”式的人力资源。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体力与智力的结合的能力与潜能。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是可以开发、培训、积累与实践创造。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受到人类自身思想政治、道德水准、心理意志品质的控制与调节,从而具有思想性与教育性。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人力资源的功能发挥,对高校体育场馆社会化服务的目标实现,取得更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评价实施“谋略”

(1)树立科学发展评价理念。

高校管理者必须按照国家及地方政府颁发的相关配套文件的导向,明辨文件政策的要点。创立、接受、借鉴社会体育场馆服务体系组织与管理的新理念。建立一整套科学的、系统的、规范的、适用的体育社会服务管理评价体系。要树立“结构”评价趋向完整性的评价理念;树立“人文”评价促进服务主体综合发展的理念。树立“效益”评价以服务社会为导向的目标理念;树立“市场”评价促进高校建立体育市场服务动力机制与创新发展的理念。要在新的理念引领下,深刻认知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评价的现实需要与紧迫感。

(2)社会服务质量评价方式。

普通高校校内职能评价组织方式是由国资处、纪委、后勤处、财务处、审计处、教务处、办公室等相关部门组成专项评价委员会,对体育院系所辖管理的体育场馆进行由内到外、由局部到整体、由自评到考评相结合的系统评价。政府部门评价组织方式是由体育局体育产业管理处负责,采用部分高校抽测、典型高校报审、高校普遍填报等方式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书面返回各高校。服务对象评价组织方式是由高校通过网络平台请求健身者进行评价。社会代理评价组织方式。由高校、政府主管部门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实施委托评价。

(3)建立规范高效评价机制。

评价高校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关键在与建立规范高校评价机制。包括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评价方式、普遍实用的评价标准。选择评价主体的独立性要强,评价的准确率要高,评价的应用性要普遍,评价的结果要公证。可采用社会代理评价与政府职能部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机制,保持评价的可持续性促进与公正性。可以把这种评价机制纳入政府评价高校社会服务功能评价体系。

(4)搭建综合信息评价平台。

高校体育场馆信息社会服务平台是高校体育场馆的重要举措,此信息平台具有强大的健身服务功能包括与互联网联通的健身咨询服务系统,平台上可以设立健身服务评价栏目通过该栏目反馈各种评价信息。可以作为具体评价的依据。因此,通过信息平台获得准确、便捷的评价信息。可以为各种方式的评价提供可靠直接的证据信息。建议与评价结果通过体育场馆信息社会服务平台做出应答。

(5)提高体育管理队伍素质。

树立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者也是专业人才的观念,要从管理岗位的绩效、保险、工资定额、评优奖励等方面营造有利于各类岗位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创新提升服务质量方式的氛围,要加强高校体育场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试行不问学历与资历别具一格用人才的新型机制。不断提升高校体育场馆服务队伍的管理素养管理实践行为、管理思路创新。建立奖优惩劣的人才激励机制。

猜你喜欢

体育场馆体育评价
政府购买体育场馆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化解策略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大型体育场馆PPP项目商业模式研究
体育场馆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方法与应用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体育:室内体育场馆空气质量标准年内实施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