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工科高校学生的红色文化教育研究

2021-03-07杨蕊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理工科红色文化

杨蕊

(太原科技大学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山西太原 030024)

1 红色文化教育及其重要性

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具备中国特色的文化样态。红色文化之重要,在于其扎根于中华大地,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使命希望,饱含历代人民的不懈努力。红色文化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依托红色文化实现育人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对于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1]。

1.1 历史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的第一个层次是历史教育。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将使命牢记心中、扛在肩上,从南湖红船出发,到南昌城打响了第一枪,从星火燎原的井冈山,到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从血雨腥风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到硝烟弥漫的解放战争,一路赶考排除万难地走进新时代,并坚定地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进。通过回顾红色历史,学习红色历史,可以帮助学生们身临其境地走进那段浴火重生、 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深刻认识到人民群众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必然性,切实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清楚地认识到今天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史为鉴,知行合一。

1.2 基地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的第二个层次是基地教育。红色文化具有真实性。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留下了大量仁人志士用过的物品,以及他们生活工作的旧址遗址,还有为他们修建的纪念馆[2]。这些红色印记珠撒中华大地,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讲述着先辈们的坚定信仰,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初心。通过在源头实景近距离地接触图片、文字、视频和实物,可以让学生们真实感悟革命,汲取力量,以直接的现实冲击力洗涤心灵、拷问灵魂,引导学生们认识差距,反思自身存在的不足,向先辈学习,完善自我。

1.3 精神教育

红色文化教育的第三个也是最深刻的层次是精神教育。红色文化的核心要义和价值就在于其所蕴藏的精神内涵,这也是红色文化历久弥坚、熠熠生辉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在漫长的艰难探索中,涌现出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面临的考验不同,但是都映射出了共同的精神品质——为国捐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舍小为大。通过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红色精神,可以感染和感化学生,指导学生在面临人生抉择和信仰的考验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实现人生价值。

2 理工科高校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现况

2.1 理工科高校学生的特点

2.1.1 文化素养

文化素养主要是学生在大学之前尤其是高中的学习生涯中形成和积累的,是高校进行红色文化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理工科学生文化素养基础薄弱,导致在后天的学习中存在困难。从外因上说,这是源于高中教育机制存在问题。目前的理工科高校学生在高中就读时,高中学校仍普遍采取文理分科制度。在这一制度安排下,学生们的学习精力主要集中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对于语文、历史、政治和地理等文史类科目学习不足,基础不牢。甚至有部分高中学校为了所谓的升学率,直接取消了理科生文科课程的学习安排,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常识。自2017年普遍推行文理不分科制度以来,这一情况或有好转。但这其中不乏一些“个体差异”。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个别理工科学生对于历史、政治等表现出明显的兴趣导向,会主动思考,能潜心挖掘。如何发挥这部分学生的能动性和带动性,也是高校红色文化教育可以切入的点。

2.1.2 思维方式

思维方式是指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其形成以先天条件为主,后天训练为辅,并且体现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来说,男性更偏向理性思维,女性更偏向感性思维。理工科学生普遍缺乏感性思维,对于细节的敏锐度不强,不擅于联想和想象,情感活动克制,难以产生共情。但与此同时,理工科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擅长通过对概念的界定、知识体系的总结,因果关系的推理,思考论证得出结论。这种能力体现在日常生活中,就表现为做事严谨、求真务实、清醒理智,具有利益可量化和最大化倾向。前者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理工科学生学习红色文化的兴趣和能力,后者却天然赋予了理工科学生在科学研究和社会实践方向上的思维优势,因此,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扬长避短,针对性地发挥理工科学生的长处,将其转化成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

2.1.3 学习导向

学习导向是指在学习上的目标、方向和动力,是促使学习行为发生发展的基础。理工科学生普遍对文字性或人文性的通识课程缺乏兴趣,这不仅是由于先天基础不牢固,也与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密切相关。与此同时,理工科学生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学习上进,在学习上花费的时间更多,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看重技术方法,着力于提高自身能力;对其他的与学习无关的课余生活不感兴趣、不想参与,甚至偏执地认为技术重于一切。社会大众对于理工科学生有一个刻板印象:沉迷技术、不擅交际,而这种社会认知反过来无形中也影响了理工科学生对于自身的定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环境的变化,社会对于个体的评价机制也更趋于功利化,这也影响了理工科学生对于自身的评价导向——就业,从而在学习上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在辩证的角度上看,可以因势利导,发挥理工科学生善于学习和掌握技术的优势[3]。

2.1.4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是指个体向外传达思想的方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形象表达和抽象表达。前者以文字语言和感情为主,后者则以数据图例和理性为主。理工科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导向决定了其擅长抽象表达,也决定了理工科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和消化抽象化表达的内容。理工科学生用数据、图表等量化方式进行对比梳理,从而得出一个具体结论,在结论中去感悟文化力量。一般这样的论题会更微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理工科学生对于宏观历史的把握,制约理工科学生宏观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形成。但是,量变会引起质变,通过经常性在同样的话语体系中的交流,会增强理工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深刻了解。

2.2 理工科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不足

2.2.1 意义认知不全面

理工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教育存在认知偏差,不重视学校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甚至衍生出“无用论”的想法。究其原因,一是红色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影响和帮助是潜移默化的,不存在短期产出效应;二是学生认识不到红色文化教育的意义。从基于全面发展的角度来说,红色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从基于学习的要求来说,红色文化是一个大的课题,理工科学生可以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需要选择子课题进行研究,可以增强研究的生命力和可落地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理工科学生人文素养的缺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提升[4]。因为在人文思想的浸润下,理工科学生可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多样化的思维角度和方式,以此来开发探索出新的方法和路径。

2.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选修加必修”是高校普遍采取的专业培养模式,理工科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相关课程的设置上不合理:或者不设置,在学生的培养方案中占据的比重较小;或者仅仅设置选修课和线上视频课。但是选修课程普遍集中于通识教育层面,缺乏深度和思考价值,加之选修课缺少教师且流动性较大,在课程内容和方式上缺乏延续性,营造的学习氛围不够。反观专业课,理工科学生课程安排紧密,课业压力繁重,理工科学生的大多数时间被专业课、实习、实验、设计所占据。在客观上讲,理工科学生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参与和开展各种形式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

2.2.3 教育方法不科学

大多数红色文化教育的课程实践仍停留在课堂、停留在教室,采取大水漫灌单一化的教学方式,过多强调抽象的理论和政策,缺乏背景铺叙和案例支撑,颇显空洞和滞后,使得此类课程的到课率不高,学生即使到了课堂上也很难认真听讲,进而收获无几;在对学生的引导和开发上缺乏新意,缺乏对课程的精心设计和构思,重理论轻实践,与现实社会需求脱节,学生在思想上对于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从而在行动上缺乏热情和动力;从课程的评价机制上讲,多采取交作业的方式进行考核,对于教师布置的一些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任务也没有动力认真去完成,理工科学生单纯为了拿学分完成课上的考核任务,缺乏思考,甚至照搬照抄[5-6]。

3 理工科高校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改善途径

3.1 开展沉浸式教学

理工科学生共情力弱,而且理工科高校在红色文化教育课程安排上占比较小,教学方式较为传统呆板。而沉浸式教学旨在通过情景设置、角色设计和氛围渲染来给学习者提供一个近乎真实的学习环境,在其中,学习者可以感同身受、高度参与,进而增强学习者的共情性、引发学习者的思考。将沉浸式教学的理念和思路引入到红色文化教育中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理工科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不足,增强红色文化对理工科学生的影响和塑造[6]。

一是要精心设计进行角色扮演。在红色文化教育中引入角色扮演是以学生自身为主体,通过辩论、话剧和舞台剧等形式,在故事脉络的梳理、服化道的设置以及情绪的带动中,重温先辈们面临的时代难题,还原革命先烈的奋斗经历,深刻地理解在同一境况下的不同战略选择的必然性。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应该在日常的红色文化教育教学中引入角色扮演的方式,在主题界定、意义明晰和脉络梳理等方面给予专业指导,并给理工科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开展活动;引入参与评价机制,在课堂参与和德育评价中予以加分倾向,为理工科学生高度参与提供外部激励; 鼓励学院的各类社团结合自身的特点特色开发红色文化教育相关的活动,为红色文化教育活动注入新鲜血液,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激发理工科学生的内生动力;打造文艺标杆工程,提高影响力、覆盖力和吸引力。

二是要适时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抓住重要时机,依托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毛泽东诞辰、雷锋纪念日、建党建国、九一八和国祭日等以及新近发生的热点事件召开主题班会。在这样仪式感和氛围感较为浓厚的情境下,可以激发理工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索兴趣,改变以往的冷漠态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在主题班会中,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可以深入解读国家的相关会议和活动的重要精神,带领理工科学生高屋建瓴,明晰红色文化精神的现实意义; 让理工科学生成为讲好红色故事的主体,既要讲清楚红色故事的背景和脉络,又要揭示故事背后所蕴含的理论和精神,既要讲好,又要讲透。

3.2 聚焦社会实践

理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务实性,在问题识别、问题分解、问题解决上有兴趣倾向,而且有技术方法作为支撑,能够提出切实的方案和路径。而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检验理工科学生学业水平的最好通路就是到实践中去摸爬滚打,受实践启发,在实践中输出。因此,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依托红色文化,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增强理工科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加深对红色文化的了解,全面认知红色文化的意义,深化对历史的感情,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入行。

一是要深入红色文化基地。红色文化基地是红色文化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印迹。以往带领学生去红色文化基地一般是走马观花式的参观和拍照,流于形式,为了完成任务而“打卡”,忽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深入红色文化基地,是要在事前精心设计的基础上,明确议题,充分发挥理工科学生的专业优势,针对性地选择红色文化基地,为红色文化基地的新发展注入活力,同时深化理工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比如,由于地理、气候和历史原因,革命老区一般是深度贫困地区,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巩固全面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是革命老区面临的新的历史任务。理工科学生在深入革命老区调研的过程中可以明确自身的使命与责任,在红色旅游、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专业方案,激活红色文化,为革命老区新的“赶考”助力。

二是要鼓励学生依托红色文化进行学术竞赛。理工科学生进行各类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如挑战杯、“互联网+” 等有利于培养理工科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也是理工科学生的学习兴趣点所在。首先,可以尝试推行导师合作制。一方面由思政教师依托红色文化提出实践需求,并将其转化为研究需求; 另一方面由专业导师将研究需要与专业技术相结合,细化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导师合作制的实行,可以为理工科学生提供学术研究的指导,也可以增强学术研究的实践特性。其次,成立常态化的学生科研小组。科研小组成员的学术背景应该是多元化构成的,时常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头脑风暴,发散思维,互相影响,结合所学提方法、提对策。最后,学校应该搭建相应的平台和机制给予支持,如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服务保障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等,为理工科学生进行学术研究解除后顾之忧。

3.3 鼓励特色表达

理工科学生思维活跃,但表达方式和信息处理方式不同于文史类学生,他们更倾向于用量化的方式处理和传递信息。而目前的红色文化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偏向于引发情感上的共鸣和情绪上的调动,运用到理工科学生身上效果不明显。因此,可以转化表达方式,创新性地将数据、图例、统计方法等方式融入红色文化中,鼓励理工科学生把自身专业和红色文化教育进行特色交融。

一是要开展特色宣讲活动。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各行各业都不同程度地展开了党史宣讲、红色文化走进课堂的活动。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而言,“用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意义深远”“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具有情感互融性。红色文化与爱国主义都是一种情感和意愿表达,在表现形式和情感归属上具有互融性。”因此,在高校普遍开展学院之间的党史宣讲、红色文化宣讲活动,把党史学习教育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具有深远的意义。要鼓励理工科学生运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选定合适的议题,用量化的表达方式形成宣讲内容,增加辩论点,增强互动性质,使其适合于理工科学生的可接受范围。

二是要充分发挥理工科类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和骨干带头作用。学生党员思想政治性强,对红色文化有更为深入的认识和见解,学校方面应该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培训,加强对学生党员的引导,使其主动意识到自己需要时刻保持党员的带头作用,时时处处起到良好的影响,从而激发其他理工科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特色表达的兴趣和热情。

4 结语

社会主义办学的根本任务是以立德树人,谋求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虽然理工科学生在参与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能够发挥价值再造的重要功能,但也只有在人文思想的引导下,这种功能的发挥才是正向的长久的。因此,理工科学生更需要人文思想的浸润,重新定义包括红色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和价值,并从中汲取养分。

猜你喜欢

理工科红色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红色是什么
红色在哪里?
谁远谁近?
理工科优等生WEY VV6
追忆红色浪漫
理工科大学生音乐鉴赏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析理工科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养
浅谈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