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中华思想文化渊源的思想市场培育探索

2021-03-07李小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32期
关键词:思想文化

李小洁

(辽宁警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辽宁大连 116036)

1 思想市场理论的诞生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罗纳德·哈里·科斯在1974年发表的论文《商品市场和思想市场》中首次提出“思想市场”理论,明确区分了普通商品市场和服务市场与涵盖演说、 写作及宗教信仰活动的政府管制市场的含义边界。科斯“将演说、写作及宗教信仰活动”界定为“思想市场”,它具有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科斯借用英国政治家约翰·密尔顿在1644年《论出版自由》的演讲词“我们不能想象,将地球上的所有知识做成商品,像细毛制品和羊毛打包布那样做上标记,发放许可证……”,表达对言论管控和思想钳制的反感,认为政府不应当对人类的思想产品发放许可证。在思想市场上,正确的选择就是让真理和谬误争斗。思想市场也需要形成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开放、自由的思想市场,也许不能阻止错误思想或邪恶观念的产生,但压抑思想市场只会遭至更坏的结果。一个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能够培育宽容,这正是一副有效地对偏见和自负的解毒剂”,“在一个开放的社会,错误的思想很少能侵蚀社会的根基,威胁社会稳定”[1]。没有什么比活跃的思想市场更能解放人们的思想和孕育新思想,这是现代社会人类解决共同世界性难题的智慧基因库。

2 思想市场理论研究现状

思想市场在我国属于学者们关注的崭新领域。思想市场的边界的确未曾被清晰地描绘过,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思想市场问题的研究。2018年7月,科斯教授倡议并主持召开“中国经济制度变革三十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赞赏中国的改革开放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伟大的经济改革计划”,但是如今的中国经济面临着一些重要问题,即欠缺思想市场、缺乏高端人才和世界前沿高科技、高端制造业面临突破瓶颈、企业和产品缺乏世界性的大品牌。2013年,科斯和他的助手王宁教授正式出版他们共同撰写的《变革中国——市场经济的中国之路》,在书中首次提出:“与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一样,思想市场是一个生产要素市场”。和知识相对应的要素市场就是思想市场,它近似于一个思想、智慧、创意可以交换、交流进而产生新思想、新创造的一个“虚拟意识场”。该著作在国内引发热议,经济学家们纷纷把研究视角转向中国的思想市场。有研究者认为科斯的思想市场具有经济属性,不是意识形态属性的思想,不属政治范畴;也有学者研究公共政策思想市场和智库思想市场概念的界定及运行机制、 运行存在的问题及优化构建对策; 再有研究者认为思想市场也有“卖方”和“买方”,它提供的思想产品和普通产品一样也有“消费者”,如政治家、企业、研发机构等。

北京大学袁刚教授认为:“思想市场指的是思想有自由表达的环境,执政者不禁锢思想,创造思想自由的氛围,鼓励思想论争”[2]。经济学家张维迎教授归纳为“思想市场就是学术、观点、言论、信仰的表达和它们相互之间的平等竞争”[3],思想市场实际上就是思想自由表达,可以对某种思想进行质疑、反驳、补充和讨论。人类中能孕育伟大思想的是极少数人,但如果限制思想则会扑灭人类进步的火种。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思想、 新理念的推动下出现的,社会变革是思想解放在实践层面的反映。为了保证思想的酝酿、表达和充分竞争,任何激励社会进步的思想都不能保守僵化而失去源头活水。培育未来伟大思想与思想家所根植的社会土壤,是政府、社会和每个家庭义不容辞的使命且任重道远。

3 思想的力量及培育思想市场的价值诉求

拿破仑说世上有两种力量:利剑和思想,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思想的力量最终战胜利剑的锋锐。人有两种力量最有魅力:一种是人格的力量,另一种是思想的力量。法国17 世纪哲学家帕斯卡尔在其著作《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芦苇》中写道:“人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思想成就人的伟大,是人的全部尊严所在;由于空间,宇宙吞没了我;由于思想,我却囊括了宇宙。因此,我们要努力好好地思想。”[4]思想的力量是不可低估的,思想改变世界。德国诗人海涅说:“思想走在行动之前,就像闪电走在雷鸣之前一样。”思想的闪电,一旦穿透并武装头脑,就凝结成强大的创造力。任何现存的社会事物,都是曾经某种前瞻性意识形态的产物。在某一社会形态里孕育出的新变革思想和理念将取代旧的意识形态,从而创造崭新的人类历史和文明。没有思想理念的革新就没有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社会制度、生活和生产方式的革故鼎新。社会的变革和人类的进步基本上都是在新思想的推动下出现的。

美国西北大学经济学系教授、 欧洲经济史专家乔尔·莫基尔的新书《增长的文化:现代经济的起源》指出:在1500—1700年间,由于欧洲地缘政治分裂,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思想文化遗产的熏陶下,科学、文艺的研究领域自由且广泛,经历了一个文化学术繁荣的加速发展时期。“文化创业者”们所产生的各种破坏性、 颠覆性和荒诞的新观念遭到保守当权派的压制。因为传播“异端邪说”,知识分子必须不断四处逃亡以躲避宗教迫害,不断迁居流动于不同的国家之间,探究学习最新颖最科学的知识、寻求赞助和教学的职位,寻找比自己故乡更宽容自由的思想市场去兜售自己的新学说;同时也为了舒缓精神压力,与最优秀、 最负盛名的学者们一起研究交流。这些“文化创业者”们用共同的拉丁语言进行思想文化的交融和碰撞,创造了一个自由、统一、完整且活跃的思想市场。欧洲知识分子共同选择旅行和四处搬迁来对抗精神压迫和思想控制,而这也增加了欧洲权贵对待新思想的宽容度,创造了一种“开明的专制”制度,激励了智力创新的出现。这种运作良好的思想市场涵盖了宗教改革、自然科学、文学艺术、哲学法律等,孕育了一整套“启蒙思想”,最终导致了工业革命和欧洲现代经济增长及“财富大爆炸”[5]。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写道:“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6]与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会面时,钱学森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大学在1949年后没有产生一个世界级的原创性思想家和大科学家? ”英国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 中写道:“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 ”“李约瑟之谜”和“钱学森之问”一针见血地说明:开放、包容的思想市场不仅是学术卓越、发明创造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现代化社会和开放型经济不可缺少的道德原则和知识系统,没有这样的思想市场,高端人才的多样性可能面临枯竭。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思想市场”?如何建立与经济总量相匹配的独创性的、 有前瞻性的和开放式的、包容性的“思想市场”体系? 这不仅是民族复兴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占领高科技巅峰的需要。“思想市场”理论的需要是否会直接成为实践的需要呢?“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培育思想市场在理论上需要的程度,在实践上也要达到。因此,建立弥漫创新精神、各种学派和学术观点互相激荡、自由表达的“思想市场”,不是虚无缥缈的一句空话,已然是中国崛起从“富起来”到“强起来”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4 中华思想文化为培育思想市场存储思想基因

建设现代化国家不能没有思想市场的智力支持。我们的当务之急是创建与经济总量和发展速度相匹配的思想市场,以承担构建话语体系和向世界输送文化价值观念的重任。我国社会正处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抓住机遇推动思想文化繁荣兴盛以培育思想市场,使其为全面深化改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智囊宝库和思想力量。

4.1 在中华优秀文化的文明底蕴和历史土壤中培育思想市场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不同民族、国家的伟大思想是如何在时代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呢? 答案要从人类创造的文化和精神家园中去追根溯源。“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民族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所创造的博大精深、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蕴藏无穷的智慧苞蕾和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结合思想史和文明史建构思维创造,才能阐发出传之久远的深邃思想。我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了思想市场——春秋战国时代和民国初年五四时期。前者领先了人类文明五百年,铭刻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后者唤醒民族存亡意识,开启国家走向现代的历史扉页。因此,思想市场的根似乎扎得比商品市场更深,活跃的思想市场长久地贯穿于历史文明之中,产生了迷人的科技创造和发明以及我们现在仍在享受的灿烂繁荣的文化艺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7]。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吸引力、创造力、影响力的坚定信念,这是中华民族能够从文明烈火的淬炼中催生新思想、新理念的根本前提。一个抛弃、 否定自己文化传统的民族是绝对没有前途的!思想理论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才能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激发和彰显思想深度和广度,才能孕育出一个自由、包容、活跃的思想市场。

4.2 中华思想文化为培育思想市场提供精神家园和创造力

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在汉唐宋元等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华民族创作了浩如烟海的不朽文学、艺术和科技作品。纵观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培育和发展了独具特色、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之际凤凰涅槃、重生不息铸造了精神脊梁和思想大厦。中华民族文化创造的成就是如此辉煌,造就了格调明朗、气象万千的思想体系,蕴藏着祖先和圣贤几千年来积淀的思路脉络和理性思辨。在繁星闪耀的文明夜空中,中华传统文化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孕育出一大批思想大家,经历了多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8]。中国古代的典籍文献简牍盈积、 鸿篇巨制,其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滋养了古今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和心灵底蕴,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存储思想基因。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有着深厚旺盛的思想创造力。

5 思想市场为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锦上添花

“与资本市场和劳动力市场一样,思想市场也是一个生产要素市场。经济生产越发变得知识密集型,商品市场长久健康的发展取决于一个开放的思想市场”,思想不受限制地流通是知识增长的前提条件。在“观念流动”的思想市场中,知识活动具有互惠性,每个人都可以从他人的知识和创造发明中获得灵感,互相激发更多创新思想。知识的原创贡献被“商品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智力创新能得到开拓、分享、积累和应用。

新企业成立的速度、 新产品开发的速度和新行业创立的速度,都依赖于一个思想市场的良性运作。思想市场也直接影响商品与服务市场的发展。我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转型催生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商品和服务市场,却没有为思想创造一个畅通活跃的思想市场。目前,经济供给体系总体上呈现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我们的制造业缺乏高端技术人才和世界大品牌,工业产品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中依然处在“微笑曲线”底部。2020年我国“海淘”用户规模扩大至2.35 亿人,跨境电商交易规模将近13 万亿元,58.8%的“海淘”用户求购国外知名品牌商品,大量高端消费购买力“流失海外”。因此,培育思想市场,让思想、资本、技术、管理、信息、劳动等生产要素的活力竞相迸发,让创造社会财富的资源充分涌流,引导生产要素市场化改革,广开言路、百家争鸣正是全面深化改革必备的精神气质,更乃社会进步最显著的精神标志!

猜你喜欢

思想文化
文化与人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