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度、深度和温度
——新文科背景下价值引领与外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2021-03-07王欣陈凡

外国语文 2021年6期
关键词:思政文学情感

王欣 陈凡

(四川大学 外国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0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化出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2020年发生了肆虐多国的新冠疫情,加快了世界格局的重组。中国政府展现了卓越的治理能力,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并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1)2020年中国经济年报,参见中国政府网,网址:http:∥www.gov.cn/zhuanti/2020zgjjnb/jujiao.htm这充分昭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远意义,也充分彰显出传播中国经验和中国声音的重要性。

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在山东大学(威海)召开。会上,吴岩司长作了题为《积势蓄势谋势 识变应变求变:全面推进新文科建设》的主题报告。指出,推进新文科建设要遵循守正创新、价值引领、分类推进“三个基本原则”,认为“文科教育是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是产生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的文化,是形成国家民族文化自觉的主战场、主阵地、主渠道,文化繁荣需要新文科”。吴岩司长高度评价了文科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对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有重要意义(2)吴岩司长的报告全文可见中国教育在线,网址:https:∥www.eol.cn/news/yaowen/202011/t20201103_2029662.shtml。

吴岩司长的讲话和近三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高等教育的重要文件都突出了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和引导。2018年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外国语言文学类)》,指出培养的素质目标“外语类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3)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网址: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0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第一部分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4)《外国语言文学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全文,网址https:∥2011.gdufs.edu.cn/info/1086/2682.htm2020年春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推出《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具体化了价值引领,指出“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所在,“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中国情怀、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作为高校外语类专业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外研社出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南》,参考中国出版传媒网,网址:http:∥www.cbbr.com.cn/article/133761.html。我们可以看出这些重要指导文件的集中指向之一是价值引领。

1 “价值引领”是新文科建设的思想内涵

“价值”是贯穿马克思《资本论》(2018:51)的关键词,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社会领域中的“价值”仍属于关系范畴,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主体的意义。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观与生命意义观紧密相关。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决定了生命意义中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的判断。伴随着改革开放4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国与国际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西方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涌入,大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多元文化并存的新局面,很容易在性质不同、内容各异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面前丧失价值判断。高校的意识形态教育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2015)

传统文科教育在当前技术进步、信息化交流的时代产生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例如人文学科尤其是外语专业所要面对的很多都是“国外的意识形态和西方的主流话语”(杨金才,2020:48),需要有清晰的中国立场和中国研究范式;另一个问题是外语专业人文性和工具性的讨论,尤其进入现代信息时代,机器翻译的产生,使社会普遍认为英语可以被替代(6)政协委员提议取消英语必修课,然而,专家为这个问题吵翻了。参考网址:https:∥new.qq.com/rain/a/20210316A02PZI00。“当代中国建设成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就塑造什么样的公民的价值取向。”(韩震,2019:2)如何重新构筑人文学科的价值,使文科教育在新的社会语境中承担起凝聚人类情感,增强人类共情,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心理基础,是亟待系统化和深入研究的课题。

新文科建设“价值引领”概念的强调,明确地对这个问题做出了解答。“价值引领”的方向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和谐统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角度出发,有机结合国家的发展、社会进步和个人修养的完善,是新文科教育内涵式体现。习近平总书记(2014:15)曾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新文科“价值引领”的概念,呼应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理念,强调的不是文明的对抗或改造,而是构建相互欣赏、相关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实现文明互鉴,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科的研究对象就是人类文明及其发展,其内在的教育功能、学科特征、培养期待和目标要求都包含着价值判断。文科的题中应有之义就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而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就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

2 角度、温度和深度:价值引领与课程思政

2.1站稳中国视角,实现“价值引领”

语言是思维和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英美文学教学不仅承担着传播和借鉴英语文化的责任,更承担着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责任。课程思政要素必然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建立中国关联,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王守仁(2002:92)指出:“随着我们国家综合国力增强,中国文化已迎来全面复兴。中国本土知识需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介来实现其‘全球化’的意义。”

以四川大学英语语言文学文化课程思政示范团队为例,“本团队围绕《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指导纲要》的目标要求,统一规划设置各门课程的思政目标、思政融合点和培养途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传统历史文化等有机融入课程教学活动和教学实践中,形成了以语言、文学和文化三维一体课程群,强调跨学科、跨文化的知识建构和情感体验”(王欣 等,2021:65)。以英美文学为例,该课程主要内容是英美文学史和英美文学经典作品选读。我们的课程思政目标是从文明互鉴的角度增强中华文化自信。采用的教学形式是通过课堂研讨、批评性阅读、论文写作等多元形式,探讨审美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语言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价值观和社会文化,文学在价值引领和塑造社会形态上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作用。我们要站在中华文化的立场上,去思考西方文学经典是如何建构的,这些建构所服务的对象是谁。文学帮助建造一个虚构的社会认同,叙事同样参与历史建构,不同身份的阅读者会产生不同的阅读体验。因此,英美文学的教学通过阅读、分析和思考,更能够依靠审美判断,建立对历史和文化的认识,引导价值判断。我们常说文史哲不分家,历史中曾经有的、现在继续涉及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如何呈现在这些文学语言、文化结构和日常生活实践中?通过中西文学和文化的对比,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对中国文学和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为讲好中国故事打下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全球化背景下,这种洞悉文化世界的融通和各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的研究,不仅具备很强的文化价值,而且应该成为课程思政材料挖掘的榜样。外国文学研究与社会和时代息息相关,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学课程更“应该具备伦理维度,正面引导学生,与中国发生关联”(王守仁,2018:4)。课程思政可以通过对中西文化的对比研究,建立中国关联,达到讲好中国故事的目的。“无论从定义上看,还是从发展历史、课程设置和教材内容上看,外国文学在本质上就是比较文学……比较研究中外文学的关系,把握和理解世界文学发展的普遍规律和我国文学发展的特殊规律。”(聂珍钊,2000:123)通过文明互鉴、文化交流的角度,学习研讨美国文学经典作品,了解英语文学基础知识,辩证批判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伦理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道德观。

2.2 深度:打造中国学派、引导价值判断

孙有中在《人文英语教育论》中指出,语言课堂应该是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其中心是以思辨为中心的教学(孙有中,2017:866)。课堂教学可以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话语建构”等中国视角,辩证思考外国语言文学,拓展课程教学的深度,反思中外文明交流,讲好中国故事。课程思政以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为导向,从文学经典的人文意义,文学社会学的价值意义,文化心理的文学表征,生命伦理的文学探索,科技推进与文学想象等方面来对文学进行整体性的研究。结合当前的人类境遇和全球状况,课程教学中可以聚焦于以下几个热点问题:

第一,文学对灾难及灾难下人类境遇的描摹和反映, 以及文学在人类面临重大灾难时所承担的功能。如“瘟疫”书写、战争文学、创伤文学等。第二,文学对生命伦理的重构,探讨文学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性审视,深刻反思生命价值和伦理道德。第三,文学在人类精神危机中对人文价值观念的传承和推进,探讨如何通过对文学经典的重新解读来传承人文价值观念,考察各历史阶段和各文化语境中,文学对生命、爱、信仰、美好、希望等的书写,共筑人类共通的生命价值理念。第四,后人类时代诸问题研究。在即将来临的后人类时代,探索如何通过文学来讨论技术对人的影响,人与人工智能的关系,人类未来的命运等问题。

应该看到,外语学科在国际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王宁(2015:174)指出,外语学科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于,“用外语讲述中国的故事,用外语纠正国际主流媒体对中国的‘妖魔化’描述,从而重构中国的国家形象”。当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全球大流行,不仅对全球政治、经济与文化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对当今世界话语秩序与格局造成重大挑战;最主要表现在国际话语格局加剧不平衡,“西强东弱”的局面借由此次疫情变得愈演愈烈,这导致中国在国际空间的话语权持续受限。各国传媒在本次疫情中对话语权的争夺,已转向对社群意义解释权的争夺。面对疫情时期全球传媒话语博弈中出现的上述新问题,以及我国在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问题上的紧迫性,外语教学应该结合我国当前的对外话语体系建构策略,在理解中西方文明与文化异同基础上,创新对外宣传策略,讲好融通中外的中国故事,进而取得国际话语体系的主动权与引领权,建构“跨文明对话”视域下的中国与世界传媒话语新格局。

建构对外话语体系之根本是跨文明对话与交流。唯有在了解和认识自身文明的基础上,加深自身文化自觉性同时,在平等尊重的前提下,深刻理解世界各国文明的异同性,才能进而推动不同文明对话、和谐共生。外国语言文学具有多语种与跨文化的学科研究优势,课程思政应该发挥利用学科优势,深入思考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动态监测各语种国家中传媒对中国故事的叙述方式及其差异,并仔细分析背后所蕴含的文化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符合当地文化特征的对外话语建构策略。与此同时,课程思政结合价值引领的中国立场,培养一批具有跨文明对话的国际视野,掌握国际传播策略,融通中外叙述策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语高素质人才。

2.3温度:把握情感认同,实现价值认同

“情感”这一术语可以追溯至14世纪,而其现代概念则来源于17世纪英国经验主义和感觉论者心理学。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洛克(1983:68-83)在《人类理解论》中认为,人类所有的知识来源于情感经验,人类的心灵在获得情感经验之前就像白板,心灵中的一切只是来自对事物进行观察而获得的感性经验,而心灵也具有一种对感觉印象进行区分、比较和概括的官能。18世纪弗兰西斯·哈奇森(2010:2)主张,在所有“内在感觉”中,人类拥有道德观念和美德意识,并由此发展出道德和审美判断。由此而言,情感对于认知是必要条件,并且和美学经验、道德感相联系。文学和艺术表达人类情感,不仅提供了情感再现和编码的形式,而且也从民族、国家、集体的角度,隶属于不同的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

外语教育的课程思政要把握外国文学学科中的情感维度。情感概念的价值不是体现在超越历史的文化情感,而是需要深入挖掘文学中道德性情的来源,发现道德价值观和情绪状态,集体或文化的定位、道德预设和价值判断的关联。新文科“价值引领”原则暗含着基于家国情怀的情感认同,在文明互鉴中,不要忽略中国主体概念的建设。文学是意识形态的载体,其中包含着对世界和历史的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也再现了特定语境中道德秩序和行为模式,产生情感认同和国家认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文学叙事如何帮助塑造国家和民族意识,实施意识形态霸权的话语结构;同时,通过语境化对比,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情感价值,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

另外,课程教学本身需要创造一种个人和情感上的参与感。有效的课程思政,可以让学生在行为体验与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共鸣,让知识的传授更有温度。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个人情感关联,教师的个人魅力、学术修养、道德情操和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助于了解学生的认知进度,促进学习者健康的人格发展。教学活动不只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教学过程也是一系列的情感过程,没有情感参与的教学过程是不存在的。王初明(2001:4)认为,情感因素和母语是影响外语学习最大的两个因素。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有的角色和行为都掺杂着某种情感和态度。情感认同是基于同一性和共生性,对符合自身需求的价值判断和内心感受的情绪体验。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中国传统对教师的形象有积极良好的建设,教师在自我塑造中,通常也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宽容、谦和、细致、耐心的人格品质。教师的人格特征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其教学效果不仅限于课堂,还可以在情感和价值观上对学生产生共情和榜样作用。情感认同不仅局限于教师人格修养对学生的感染力,也体现在师生交流和培养方式上。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和教学环境上,也可以运用一系列的手段做情感性处理,最大限度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诱发、陶冶、激励、调控”(卢家楣,2008:44)等措施,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目前外语教育的课堂教学大多采用多模态教学,教师讲授中采用网络辅助、PPT课件、课程录像、文学电影、话剧表演等方式,教学手段多元化多样化。但如何更有效地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专业自觉意识,塑造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人际情感、和生活情感等,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问题。

3 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高度概括和明确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第一次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作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强调要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我们要把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根据教育部出台的一系列思政课程的纲领性文件,有针对性地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切实落实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在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方面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1 组织编写配套的思政教材

以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编写宗旨,将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代精神作为教材编写的统领性原则,大力提升反映中国文化与科学技术内容的比例,旨在培养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外国语言文学教材编写,要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机融入语言知识的学习之中,构筑以育人目标为内在逻辑的有机整体,形成语言知识传授、语言能力培养、素质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合力。要选择思想健康、语言规范、形式多样的语言教材作为输入(视听、阅读)材料,并通过问题讨论、项目研究等练习设计在强化输出(说、写、译)质量和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爱国情怀、文化自信和制度自信等品质。引导学生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在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增长知识、锤炼品格。

3.2 加强课堂教学建设

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建设,作为课程设置、教学大纲核准和教案评价的重要内容,落实到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大纲修订、教材编审选用、教案课件编写各方面,贯穿于课堂授课、教学研讨、实验实训、作业论文各环节。充分发挥教学团队、课程组、教研组等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建立健全外语集体教研制度和集体备课机制。讲清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着重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西文化的共同点与差异性、增强对文化双向交流与互鉴必要性的认识。结合具体知识点讲授中华传统思想文化,根据具体课型设计相关知识点、课程作业、课程案例和考试题目等,以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中华民族自豪感、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提高科学思维能力,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本领,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3.3 重视社会实践,建立多重评价体系

进入教材、进入课堂的目的,是要进入学生的头脑中。这涉及如何评价课程效果。“课程思政的难点在于建立一套完整的课程评价体系。”(石坚 等,2020:44)除了传统的试卷考试,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四川大学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2019年川大学生自导自演的《江姐在川大》舞台剧是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做新时代红色传人”的优秀实践活动。我们要以川大悠久的革命传统和深厚的红色文化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建设四川大学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讲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汲取历史智慧,深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逻辑。最终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的一言一行中维护并践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才能说进入了学生的头脑中。

4 结语

外语类专业课程思政应该结合新文科价值引领的原则,将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机融会,建立中国立场、中国视角,形成政治认同和国家主体意识,培养具有高尚品德修养和健全人格的外语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课程思政内涵建设要从角度、深度和温度三维出发,把握中国视角、加强批判思考能力、提高情感认同,将育人目标贯穿于课程教育的全过程,丰富专业教育的内容,让专业知识变得更加有温度和深度,从而实现价值引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的头脑中,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猜你喜欢

思政文学情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