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在运动技能学习中的研究进展

2021-03-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发球变异性准确性

(扬州大学体育学院 江苏 扬州 225127)

前言

有研究表明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在技能的保持与迁移以及运动程序的丰富和完善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练习变异性,对只进行一个动作的技能练习,比如,排球的发球,篮球的投篮,应如何去组织练习,这涉及到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设计练习方法来提高练习者操作该技能的能力,对于这个问题,目前许多学者已经对运动技能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基础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练习反馈的时间、频率、内容,练习时间的分配、以及练习变异性等,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练习的变异性这个话题。关于练习时变异性存在着两个重要的理论,分别是练习特异性假说和练习变异性假说。本论文主要针对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在运动技能中的应用,总结近年来变换练习所支持的练习变异性以及固定练习所支持的练习特异性的相关研究。

1、相关理论

1.1、练习变异性

Schmidt在图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在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存在练习变异性假说,并指出一个运动技能通过变异性的练习方式能有效的提高该技能动作的操作水平,且要显著优于只进行固定练习方式的技能动作的操作水平。与此同时,在练习变异性假说理论体系下,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对于运动技能的保持和迁移阶段将产生不同的效果,变换练习要显著优于固定练习。学习者通过变换练习法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体验到同一个动作的不同的维度如:速度、远度、角度、初速度、力量等多种不同参数,学习者在练习多种动作形式的过程中,掌握了各种不同练习程度与动作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最终将其中存在的联系,细化到以后的练习之中,随着以后练习次数的不断增加、会使得各种练习程度与动作之间的关系更加明确,从而形成某种特别的规则。

1.2、练习特异性

Franh Henry指出运动技能是高度特异性的,并且练习条件应尽可能的复制后续的测试内容,由此我们可知进行运动技能练习时其外部环境应尽可能的与未来所需要的外部环境保持一致。一个强有力的观点支持当练习环境和测试环境精确匹配时,进行学习才是最有效的。

练习特异性理论认为,在运动技能练习过程中,是否需要变换练习的环境与程度取决于技能本身对变异性的需求程度。在实际操作情景中它们的动作结构基本是固定不变的,练习特异性假说主张在此类技能的练习计划中应该选择固定练习的方式进行练习。相反,练习变异性理论则认为不仅本身需要变换练习环境与程度的技能应采取变换练习,本身不需要变换练习环境与程度的技能也应采取变换练习。

2、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相关理论的提出

Schmidt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一种运动学习的基本理论,该理论被称为图式理论。图式理论提出了两种构造的存在,即通用运动程序和图式。运动程序由不变特征和参数组成,用于控制肌肉活动的顺序和时间。该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学习是所提供的可变实践量的函数。更具体地讲,通过实践各种各样的程序参数,该模式得到了加强,执行者可以在给定约束的情况下更好地指定将实现运动目标的参数。动作程序一般是指具有特定特点与练习方式动作的记忆表征,而不是某一具体动作,因此能较好解释人类在各种复杂运动的适应性。

3、国外实验室环境下关于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的研究

国外学者对于练习变异性假说的研究早些时间都是在实验室环境下进行。Stelmach是第一个让受试者在200ms时间内,移动右手穿越障碍来研究变换练习。将所有被试分为四组,恒定练习组所穿越的障碍物的距离为60cm、65cm、35cm、15cm,而变换练习组则随机对各种距离进行练习,四组都完成相同的练习次数,所有练习结束后,对各组进行距离为50cm的迁移测试,两天之后进行延迟迁移测试,在即刻迁移测试中固定练习组优于变换练习组,而在延迟迁移测试中,变换练习组却优于固定练习组。

然而并非所有研究者的实验结果都支持练习变异性假说,在以下方面的研究表明其实验结果不支持练习变异性假说。

Kanode等人使用唐氏综合症被试者测试了Schmidt的练习变异性理论,即变换练习对学习新的运动任务的能力的影响。实验任务为向箭靶投掷豆袋练习,23名受试者的年龄范围从3-22岁、智商范围从32-62。将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变换练习和对照组。变换练习组从四个不同的练习位置进行了100次试验。对照组进行了无关的踢腿活动。所有受试者都参加了相同的前测,后测和保持测试,以评估这些投掷任务的准确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投掷任务的前测与后测中,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Scheffe表明该研究不支持Schmidt的练习变异性假说。

Naseh等人选取飞镖投掷练习来研究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受试者为45名无专项运动经历的男性中学生,他们被分为固定练习组、变化练习组。经过相同时间及练习次数后进行测试,各组的测试成绩无显著性。与练习变异性假说所支持的变换练习优于固定练习的观点不相吻合。

4、国外体育教学环境下关于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的研究

在真实的体育教学环境下,Moxley以6-8岁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小学生被随机分为固定练习组和变换练习组,两个组分别分配了20名男性和20名女性。小学生的任务是坐在目标右侧的地板上用右手扔shuttle球击中目标。目标为一个标在地板上的地毯。通过测试,变换练习组和固定练习组显示出准确性不断提高。然而,保持测试结果显示,变换练习组效果要好一点。这些结果表明,与从固定位置进行练习相比,将对象转移到新位置时,从不同位置进行练习有助于提高绩效。也就是说,练习次数可变的组在测试条件下得分更高。

正如能够证实练习变异性假说的实验不仅存在于实验室环境下,也存在于实际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一样。不支持练习变异性假说的相关实验结果也不仅存在于实验室环境下,也存在于实际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

有研究者研究固定练习和变换练习对篮球单手肩上投篮的影响。受试者被分为随机练习组、固定练习组、序列练习组和变化练习组。固定练习组在罚球线进行练习,其他三组在罚球线以及罚球线前后进行练习。研究结果表明,在学习阶段,变换练习组的表现最差,固定练习组最好,在保持和迁移测试中,各组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该结果对练习变异性假说提出质疑,即并不是在所有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变换练习都优于固定练习。

JOSE等人在一项关于练习变异性假说对于网球发球技能学习效果影响的研究中,选取30位年轻的网球运动员自愿参加实验。这些球员有2-3年的网球经验。分为固定练习组15人与变换练习组15人。固定练习组在所有发球练习中重复执行相同的技术运动,而不会改变运动模式。变换练习组在4种不同的条件下执行发球练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变球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改变球的抛掷,改变运动空间方向和运动时间。对数据进行分析后表明,发球准确性受训练类型的影响。在发球准确性方面,最初测试与最终测试中变换练习组的发球准确性高于固定练习组减少了径向误差,而在保持测试中变换练习组与固定练习组无显著性差异。在发球速度方面,两组的发球速度均显着提高(F3.25=15.890;P=0.001)固定练习组与变换练习组无差异。

5、国内体育教学环境下关于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的研究

相对于国外学者对于练习变异性假说的深入研究,国内学者对于练习变异性假说的研究并不是很丰富。

金胜真等人采用教学实验法,探究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对水平不同的网球学习者进行相关研究,其中实验变量为开放性运动技能与闭锁性运动技能以及两个不同水平的网球技术等级。随机将被试分为固定练习组与变换练习组,测试指标为动作技评与击球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3.0技术等级受试者在击球准确性成绩与击球技评成绩存在差异,变换练习组击球技评成绩好于固定练习组,而在击球准确性方面变换练习组击球准确性成绩与固定练习组无差异。

顾楠(2017)在一项研究练习特异性对乒乓球运动员击球落点控制力的实验中将学员随机分成变换练习组和固定练习组,设立乒乓台内、台角、台外3个击球落点目标,通过对实验前后测以及迁移测试成绩分析可知,变换练习组在迁移测试中的击球准确性与击球速度有显著性的提升,而固定练习组变化不大。结果表明变换练习更有利于技能的学习,有利于实现对新技能的迁移。

6、研究现状的总结

综上所述,许多学者对于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何者更有利于运动技能学习的观点存在争议,国内外许多学者分别在实验室环境以及实际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验证练习变异性假说的合理性,其中有的实验结果支持练习变异性假说,也有实验结果不支持练习变异性假说。作者认为在运动技能学习初期采用固定练习,帮助练习者建立动作定型,待运动技能学习进入分化阶段再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让练习者体验不同的参数如高度、远度、速度等,这样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学习。此外今后应较多的将固定练习与变换练习应用于疾病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中,并进行深入研究。

猜你喜欢

发球变异性准确性
对当今世界高水平男排比赛发球体系的研究
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安装工程预算的准确性
理解语境与名句的关系,提高默写的准确性
乒乓球发球技术教学探究
为桥梁领域的示值准确性护航
运动、健康与心率变异性的研究进展
影响紫外在线监测系统准确性因子分析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治疗近况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
冬病夏治止咳贴贴敷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