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构

2021-03-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体医服务体系全民

(长春建筑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健康中国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五中全会中首次提出推进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推进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尽快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升人民健康水平。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就要做到体育与医学的深度融合,体医结合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性,系统性与持续性。体育与医学相结合,从体医结合的视角下构建全民服务体系,是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的重要课题。

1、体医结合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关系

1.1、体医结合的定义

体医结合目前尚未有明确的定义,从字面上理解为体育运动与医疗相结合。用体育运动的方式代替医疗,使得身体恢复健康。这是让康复人群、亚健康人群、病症人群迅速回归健康的最有效途径。体医结合不仅是体育运动学科与医疗学科的结合,同时也是众多知识的结合,是两个学科及其知识体系的相互交融,不仅包含体育与医学两个学科思想、理论、技术的结合,而且也包括体育与医疗两个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其目的在于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体医结合将体育运动与医学有机结合,将预防疾病与治疗疾病同时进行,提高我国人民身体健康水平,采用运动与医疗相互融合的方式,提高个人身体素质,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对于一些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有很好的恢复作用。体医结合从生物与心理学科的立场出发,同时考虑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借助锻炼和医疗结合的方式有效的降低了身体健康维持经费的输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

1.2、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内涵

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体育公共职能,构建体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体育公共服务水平”的战略目标。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由满足全民健身要素而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包括活动、组织、资金、政策法规等多个子系统,具有全民性、服务性、多样性等基本属性。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全民健身体系的价值目标是让所有的群众都可以参与到个性化的健身中来,可以切实的享受到体育健身的好处。虽然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还不是很完善,但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全民健身政策的连续出台,全民健身事业实现了从体育系统部署上升为国家战略高度的跨越,并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覆盖的健全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1.3、体医结合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关系

与医体结合不同,体医结合的覆盖面更广泛,针对的人群包含健康、亚健康、患病等人群,而医体结合是在防治疾病的医疗介入这一过程中,重点实施体育这一部分的干预。体医结合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是一种如胶似漆的关系,体医结合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均有相同的目的,都是促进全民健康的必要而且有效的路径和手段。对于体育系统的部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体育科学,而对于国家战略的部署,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理论基础不仅包括体育科学,更包括医疗等其他学科,是这些学科在思想、技术等方面的结合与运用。体医结合是在国家战略部署的背景下融入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中,体育学科提供方法和手段,医疗学科提供思路和路径,二者结合,用医学的方法和知识将日常生活中的体育运动进行归纳总结,进而提高全民健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2、体医结合模式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

2.1、基础设施较为薄弱

全民健身事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政府作为主要的资金投入方,大部分资金都投入到体育运动场地上,而对于具有体医结合的特殊化健身设备的投入相对缺乏。资金缺乏体现在硬件与软件两方面,首先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公共健身设施不管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有较大差距,人均享有设施率较低。一些具有商业性质的健身设施由于以盈利为目的,收取费用过高使人望而却步。此外在进行健身活动前,人们对参与运动的风险评估,例如自身肌肉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心脑血管所能承受的极限等,这些评估风险服务等都是很大的投资。在软件方面,例如,服务模式、管理模式、宣传机制等方面也需要很大一笔投资。对于专业教练的培训费,针对健身者身体情况定制出不同的健身方案的费用,以及日常用于科普宣传,对咨询的群众进行讲解等一系列费用由于缺少政府投入,使得体医结合难以融入全民健身计划。

2.2、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落后

全民健身是建立在科学性的基础上的,如果群众对于健身器材不了解,健身时姿势不正确不仅不会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果一味的追求健身而忽略了对健身知识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盲目参与健身,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健身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人才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及时发现错误,避免对身体造成损伤。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较少,且大多只是具有相关的体育知识,缺乏医学知识,难以研发和使用运动处方,而相关医护人员虽然具有医学知识,但是对于体育运动知识的学习又是少之又少,难以为患者开出运动药方。目前我国的复合型专业学生招生人数过少,开设运动康复专业的高校每年招生人数不足2000人,无法满足全民健身的需要,专业人才队伍的健身落后也是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一大阻碍。

2.3、组织管理体制不健全

虽然全民健身管理体系的牵头部门是体育部门,在实施的过程中强调各个机构共同参与,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由于行政体制等相关问题,医疗、教育等相关部门很少参与其中。体育部门只关注国民体质监测情况,医疗部门只关注群众医疗及健康,两部门各自为政,互不干预,因此在体医结合的具体实施中很难融合,近几年,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促使体育与医疗卫生部门有一定的联系,但是因为长期独立,所以在融合方面还需要时间。如何促进体医结合,优化全民健身体系还需要体育部门与卫生部门的相关合作与协调。除此之外,建构和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加相应法律的支持,也是对我国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构建的一种保障。

3、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3.1、加强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健身设施的建设,是全民健身体系构建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基础健身设施的投入资金较为薄弱,在设备、研发、体质监测等方面均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单凭政府的资金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政府大量支持的情况下,需要鼓励企业或个人合资等不同方式参与进来,也可以寻求向外界捐款的方式,设立一笔健身基金,专门用于基础健身设施的构建。让体育部门及相关医疗部门鼓励人们参与进来,同时也可以借助社区医疗,社区体育以及健身俱乐部联营的方式为人们服务,使场地利用率达到最大化,产生更大的收益。在设施建设方面也可以与医院体检中心结合,使得该服务平台既包含疾病监测,又包含治疗与康复功能。此外,可以借鉴国外国民健康体系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有针对性的对不同人群建立和完善运动处方库。

3.2、培养大批专业复合型人才

我国目前急需体育与医学全能的专业型复合人才,在体育指导方面我国还没有完全职业化,每年培养的专门的体育指导员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此外我国的社区体育指导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人员,在医疗、体育等相关方向的知识相对匮乏,缺少专业的指导人员。为此,体育及医学等相关高校应该采取行动,采用联合培养的方法培养出体育与医学全能的专业型复合人才,扩大招生数目,同时降低分数要求,对报考该专业的考生给予相关政策优惠。针对我国部分地区缺少相关人才,可以鼓励学生以实习的方式去该地工作学习,国家给予相关福利待遇,使得基层人才缺乏的现象得到缓解。除此之外,可以开设培训班,为社区体育指导员进行短期培训,帮助社区工作人员更快的掌握医疗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提高其综合素养,更全面的为社区群众提供健身服务。

3.3、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制是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的组织保证。要推动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协同合作,两部门加强联系,构建与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设立体医结合的试点,推动两个部门的资源整合,同时探索与创新合作模式,实现两部门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在体育宣传的过程中,可以邀请医疗组织参与其中,引导卫生服务部门建立并完善公民体质检测体系,在疾病治疗的过程中,也可以采用运动的手段,促进患者的治疗与康复。除此之外,对于我国相关全民健身的法律进行细化,为体医结合融入全民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保障,国家应该基于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修订现有的不合时宜的条款,通过税收和补贴的手段,对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进行宏观调控。

4、总结

以体医结合的理念优化我国的健身服务体系,是体育部门与医疗部门共同面对的难题,目前我国体医结合视角下,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还存在诸多问题,制约着全民健身的发展,为此,我们应该树立“大健康”的概念,通过健全全民健身组织管理体制,培养专业复合型人才,增加基础健身设施等方法,促进我国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保障全民健康。

猜你喜欢

体医服务体系全民
创建体医融合健康促进体系实践研究
后疫情时代安徽省体医融合现状的调查研究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全民·爱·阅读
边界与可能:体医融合中的身体、技术与知识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
可持续全民医保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在社区实施:“体医结合”促进健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