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

2021-03-06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7期
关键词:持球用力篮球运动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引言

开展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损伤的调查,希望可通过教学手段的不断完善,实现运动员损伤的有效避免,全面完善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教育工作的开展。

1、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损伤的调查

运动员损伤类型:

(1)头颈部。篮球运动场地十分宽泛,且缺乏防护性措施。篮球是一个团体比赛项目,参与人数较多,如果不注重防护很容易导致头颈部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

(2)肩部。篮球运动是一项比较特殊的运动,运动员的肩部通常会承担较大的压力,需要在篮球运动中躲闪、奔跑、闪躲甚至是传球,如果姿势不正确,可能会导致运动损伤;

(3)膝关节。膝关节是人体中关节面积最大、杠杆长,并且是最大、构造最复杂的结构之一,由股骨内、外侧踝和胫骨内、外侧踝以及髌骨组成,有内在两条交叉的韧带控制胫骨的前后移动。由于负重大、保护结构少、稳定性弱这些特点造成其本身容易受伤;

(4)踝关节。篮球运动中最常见的运动损伤为脚踝运动损伤。

2、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运动损伤的形成原因调查

2.1、动作不规范

一些运动员可能会有动作不规范的情况,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他们对动作的要领并没有清楚的认识,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动作关键点进行纠正。首先,需要运动员能够对动作有正确的认识,教师要反复给运动员进行示范,让他们能够了解技术动作的要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当中,高校篮球的教学方式一直是灌输和接受这样的模式,由体育老师灌输给学生,学生听从老师安排,记忆练习。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学生只要服从就可以。但这种教育方法存在严重的缺陷,它分割了篮球教育与其他方面的联系,使篮球教育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无法互通,并极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参与篮球活动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无法引导学生喜欢和热爱体育活动;其次,需要让运动员认识到,完全使用蛮力并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篮球运动损伤,而是需要他们做到技术动作正确,使他们对技术形成正确的看待方法,而不是仅仅靠体格来解决问题。之后,就可以从站位、持球、引球等动作对运动员做好观察,通过反复练习,让他们避免运动损伤。

2.2、动作脱节

有些运动员可能会有动作脱节的情况,身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明显的动作不协调。这可能是存在动作顺序上的问题,并且跟一些运动员在发力时过于刻意的控制有关。以腰腹和双臂不协调的情况为例,教师为了能够让运动员正确发力,就需要通过讲解和示范让运动员明确正确出手时腰腹和双臂的协调运动,避免运动员在发力的时候会刻意进行某一部分肌肉的控制,导致篮球的投掷动作错误。同时,也要让运动员进行更多的徒手练习,这样让运动员能够充分了解发力过程,再进行有球练习。还可以使用更轻的足球代替篮球,便于运动员的控制,做好对运动员的观察,使运动员做好对蹬地、收腹等动作的控制。

2.3、出手速度慢

有些运动员在学习动作的过程中始终不能保持足够的出手速度,这种情况的出现来自于运动员对于手指的力量控制能力比较差,导致在出手的时候没有拨球动作,而是简单地进行推、投等等。为了能进行纠正,教师需要先让运动员能够有对技术动作的正确认识,并且通过做好示范和讲解来明确在拨球和鞭打之后还有拨球的动作。可以通过多媒体给运动员放出一些视频,让运动员了动作的具体情况。对于一些手指力量不足的运动员,教师可以专门让他们通过练习抓握铅球来发展手指和手腕的力量,充分熟悉动作。

2.4、不能把握出手时机

合理的出手时机对于高成绩很重要,但是很多运动员都有出手时间过早或者过迟的情况。为此,在对运动员进行纠正时,可以用视频进行慢动作回放,以及教师通过示范讲解,不断对运动员的动作进行纠正来解决运动员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使用一些辅助性的教学用具来提升运动员的技术,比如,可以利用皮带来进行徒手练习,通过进行蹬撑、引臂等动作,让运动员找到投掷的感觉。

3、云南省高校篮球运动员运动训练专业避免运动损伤的操作规范分析

和其他的投掷项目一样,篮球也是以力量为基础的,在投掷过程中需要控制好速度,充分发挥自身力量,已获得良好的投掷成绩。投掷时,投掷者的出售速度、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都会决定最后的投掷距离,其中出手的速度是最重要的因素。篮球的出手初速度主要由最后用力投掷篮球所用的距离和投掷动作的持续时间决定,越大的用力,投掷动作持续时间就会越短,相对应的篮球投掷的出手初速度就会越大。而出手的速度,则要靠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发展水平和对篮球正确的投掷方法决定。在传统的篮球教育方式下,高校学生对于学习篮球的态度不尽相同。说起篮球,大部分人想到的都是男生,的确,大部分男生对篮球运动是热爱的,能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和运用技巧,剩下一部分男生也并不排斥篮球运动,部分女生也对篮球有一定的好奇心,剩下的一部分可能不大感兴趣。这与体育老师应用传统的篮球教育理念有直接联系,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死板、教条,现在的处于高校阶段的学生,心理上已经有了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对传统教育模式会产生排斥,无法令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更不用说喜爱。我国的教育模式已经改革,但任课教师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却不能及时转变,教学方式的落后是真正影响高校学生对篮球运动想法和认识的原因。

篮球的出手角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不同的情况下出手角度也会明显不同,在一定范围内,最佳出手角度随着最佳出手速度的增大而增大。同时,由于不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有差别,所以运动员也可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出手角度。

篮球的出手高度对于每个运动员而言都比较稳定,出手高度取决于运动员的身高、臂长,以及运动员是否正确了掌握了技术动作要领。有些运动员由于技术不成熟,导致动作变形,就会降低出手高度,从而影响成绩。

篮球投掷时,将球投掷出去的最后发力动作在术语中被称为最后用力,在此阶段都是用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形式完成。标准的技术动作下,人身体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动力都将会作用到篮球上,通过加快向前挥臂可以让球有更高的初速度。

3.1、持球站立

持球时,两手的手指自然张开,双手握住球两侧的后方;双手拇指呈八字形相对,其他四指的指腹、指根和手掌都紧贴在球上,男生的两食指相接触,女生的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cm左右,掌心空出。握球后,双手自然下垂放置在身体的前下方,节省力量,并且能在预摆时获得更大的摆动幅度。握球时和持球时需要注意一定要把球握稳,两臂肌肉要放松,以便在动作过程中能够对球做好控制,而且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出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站立的动作中,需要面对投掷的方向双骄左右分开站立,双脚的间距和肩膀相同,含胸,两只手腕内扣持球,将双臂在身体前自然放松,并将中心落在双脚之间。

3.2、引球预摆

在引球预摆时,需要有两脚的前脚掌用力,升高自身重心,上身抬起之后篮球从下方经过胸前再到头后,之后肩关节充分打开,双臂向前弯曲,控制前臂和上臂的夹角在60°-90°,之后头和躯干保持正直,上体后仰,并前移重心,控制膝关节弯曲使身体满弓。然后双脚离地后重心升高并向后移,躯干和上肢部分向上摆动带动篮球也一同向上移动。引球预摆动作可以通过重复来获得最大、最合理的幅度,然后再就可以完成引球。

3.3、最后用力

在最后用力时,需要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到篮球上,并且做到全身发力。因此,首先要双脚蹬地,同时将髋进一步前送并且挺身。之后,利用身体反弓,用胸带动肩膀,腰腹肌要进行强有力的回收,升高自身重心,上体自后向前摆动,在重心达到最高点时,大臂带动前臂摆动,小臂带动手腕,作出类似鞭打的爆发性动作,使全身的力量都能集中在球体上,通过手腕的内旋和手指最后的拨球推动球体,有效将球掷出。

3.4、维持平衡

在完成出手动作之后,上体会随着惯性前倾,而且重心降低。为此,投掷者需要缓冲向前的速度避免摔倒,保持好身体平衡。

3.5、持球站立

双脚前后分开的持球技术和左右分开技术相同。站立姿势上,预备时面对投掷前方双脚前后站立,以右手为习惯手为例,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左手使用者正好相反。双脚的距离为一步远,其中双脚的左右间隔为20cm左右,脚尖和篮球的投掷方向呈45°。

3.6、引球预摆

前后站立的引球预摆中,需要将双手举球到头的后方,双臂弯曲,同时躯干部分向右侧扭紧,弯曲右髋同时左脚点地(对于左手习惯者正好相反)。

3.7、最后用力

最后用力的过程中,右脚快速蹬伸,左腿用力撑住地面。右腿蹬伸后右侧关节向投掷方向转动前送,使髋轴超过肩轴。在髋关节转送的情况下,胸部和腰部之间的肌肉被拉长,在右侧髋关节转到最大幅度时,胸向前挺,并且翻动肘关节构成满弓的姿势。在身体的重心从右腿转移到左腿时,身体依靠惯性会继续向左侧增加负担,从而向前弯曲。最后左腿充分蹬撑,肩膀被胸部带动、大臂带动小臂,作出和左右分立姿势相同的动作,通过手腕背曲达提高甩腕的用力,提高投掷距离。

3.8、维持平衡

出球之后通过身体重心下降来维持平衡,缓冲由于投掷导致的前冲力量。

4、结束语

为了能提升运动员专业训练篮球的成绩,就需要做好力量训练,以及提升运动员身体的敏捷程度,让他们能够在投掷的过程中有效控制自身力量,并找到最适合自己身体的出手高度和出手角度,提升投掷的水平。这样才能充分提升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他们的潜能。

猜你喜欢

持球用力篮球运动
幼儿篮球运动
国际篮球运动研究热点与主题演化内容分析
“严防死守”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案例分析
篮球教学中持球突破易犯的预防建议
初中生业余篮球运动训练策略
用力!用力!再用力!
暴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