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网球进校园发展路径探究
——以肇庆市为例

2021-03-06林锐明黄永忠陕威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肇庆市进校园粤港澳

林锐明 黄永忠 陕威

(1.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 广东 肇庆 526060;2.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63)

随着2017年7月1日《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仪式完毕,由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九个珠三角城市组成的粤港澳大湾区正式成立。根据《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不仅要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还要打造成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典范的目标。广东省体育局、广东省网球协会及大湾区各个城市协会为完成这一目标,大力推动大湾区网球运动的整体发展,在两年内连续多次举办“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赛马会杯’网球团体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网球公开赛”、“粤港澳大湾区‘香港赛马会杯’少年网球邀请赛等形式多样的大型网球系列赛事活动。

肇庆市位于广东省中西部,东邻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背靠祖国大西南,是粤港澳大湾区各个经济文化发达城市地区通往西南各省份的重要交通枢纽。虽说肇庆市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之一,但是肇庆市网球运动的整体发展却与湾区其他城市发展有明显差距。而校园是青少年获取知识的摇篮,更是青少年精神教育和体质教育的重要场所,2017年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试点工作的通知》,是有效落实 “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转变的重要途径之一。但诸如足球进校园、篮球进校园等先行试点项目一样,网球进校园项目同样存在“难进难精”、“流于形式”、“昙花一现”等问题。因此,通过探究肇庆市网球进校园的发展路径对提高大湾区网球发展整体水平以及推动大湾区与其他西南各省市网球运动的联合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1、研究方法

1.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和中国万方数据库收集网球进校园等相关期刊资料,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认真阅读、分析、整理,为后续进行肇庆市网球进行校园项目发展路径研究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1.2、访谈法

作者以网球进校园发展路径为主线,在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对肇庆市网球协会主席团成员、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体育学院领导、肇庆市第七小学校长、肇庆市百花小学校长、肇庆市奥威斯小学校长、肇庆市七头小学校长等专家领导进行了访谈,通过掌握不同部门领导对肇庆市网球进校园发展的真实想法,为提出肇庆市网球进校园发展路径建议奠定坚实的现实依据。

1.3、实地考察法

作者通过多次实地考察肇庆市第七小学、肇庆市百花小学、肇庆市奥威斯小学、肇庆市七头小学等学校的场地器材资源和师资资源,最后整理统计各个学校体育场地类型、数量、师资等方面信息,为更好发现影响肇庆市网球进校园发展的原因提供量化的参考依据。

2、肇庆市网球进校园发展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笔者作为肇庆市网球协会主席团成员之一与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领导对肇庆市第七小学、肇庆市百花小学、肇庆市奥威斯小学、肇庆市七头小学等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发现各学校对网球进校园项目的开展具有浓厚的兴趣,渴望早日落实和实施,使我市中小学生享有接受网球运动教育的机会,培养网球运动爱好者及网球运动员。但地方中小学生特别受欢迎的网球运动项目为什么迟迟没有在各学校组织开展呢?现将实地考察和访谈后制约肇庆市网球进校园项目发展和实施的主要问题总结如下:

2.1、学校网球场地及器材资源匮乏

受访学校不仅没有网球场地,而且能够开展网球运动的体育场地面积普遍偏小,所有受访学校均配有一个200m田径场、2个标准篮球场,个别学校建有羽毛球场、三人足球场和毽球场。此外,受访学校均表示学校无法向学生提供网球进校园项目所需的网球、网球拍、网球网、防护栏等器材设施。

2.2、网球专业教师稀缺

受访学校体育教师均无网球专项方面人才,且体育教师人数均在8-10人之间,仅个别学校有体育教师大学期间曾接触过网球选修课。此外,各校体育教师每周需承担16-18学时不等的课程教学任务,课余时间更是需要开展大课间和其他项目校队带队训练任务,校内体育教师无法继续承担开展特色项目的额外工作。

2.3、网球进校园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责任不清晰

受访学校特别注重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引进网球进校园项目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网球运动安全是所有工作开展的头等大事,受访学校领导均表示如何避免学生在网球运动过程出现事故、事故发生的处理措施以及重大事故的责任归属问题是网球进校园项目开展的首要任务。

2.4、网球进校园项目评价机制不明确

网球进校园项目开展的目的除了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还肩负着培育网球后备人才的任务。足球、篮球、田径等试点校园运动项目工作得到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的认可,对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学校绩效考核评价都会有一定的帮助。受访学校领导表示网球进校园项目的工作开展如果能够纳入学校绩效考核评价工作体系中对于项目的长远发展尤为重要,因此网球进校园项目的赛事体系和考核评价标准需要得到肇庆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肇庆市教育局的认可和支持才能更好地进一步开展和落实网球进校园项目工作。

3、肇庆市网球进校园发展的建议

3.1、借鉴国外先进网球教学方法和理念,打破网球运动进入中小学的壁垒

国际网联(ITF)为提高网球普及率而开发的“短式网球”具有上手快、场地要求低、球压低、比赛规则简单、趣味性强等特点。对于场地缺乏的学校可将部分网球场、篮球场、羽毛球、风雨球场、跑道等场地临时整合成多片短式网球场,打破了传统观念认为网球运动很难,而且必须要有网球场才能打的想法。此外,由于短式网球对场地、器材条件要求极低,大大降低了学习网球的经济成本。因此,引用短式网球教学方法体系和理念,能有效解决中小学因网球场地和器材资源不足和教学方法落后导致无法开展网球运动的困惑,是推动网球进校园项目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3.2、推进高等院校教育改革,建立特色网球人才培养体系

由于网球运动专业技能较难掌握,社会对网球专业人员的从业经验和水平要求相对较高,网球专业毕业生就业初期一般只能从事基层低水平网球教学相关工作。根据2019国务院办公厅《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提出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优化专业结构设置,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的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和肇庆市网球运动发展的实际需求,肇庆市网球协会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体育学院就肇庆市高等院校创新网球专业技能人才的教学体系,将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人才培养方向达成共识,加快推进肇庆市高等院校培养能够胜任社会基层网球工作和校园网球项目工作的专业人才,建立特色网球人才培养模式。因此,通过整合肇庆市高校网球专业人才教育资源,既能解决网球专业学生实习和就业问题,还能解决网球进校园项目中师资稀缺的长远问题。

3.3、构建网球进校园项目“校企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2018年广东省教育厅下发 《关于做好中小学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中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工作,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家长需求,提供丰富多样的校内课后服务,同时也提出了可引入第三方社会机构参与校内课后服务的理念。第三方机构作为高校与中小学的中介者,对高校和中小学可起到协商服务内容、时间、资质、收费标准,购买责任保险、完善网球运动事故处理和风险管理机制等作用,同时对整个网球进校园项目的发展起到监督、反馈作用。目前肇庆市第三方网球培训机构“肇庆市鼎锐体育科技有限公司”正是以类似模式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体育学院、肇庆市第十六小学合作开展网球进校园项目工作。第三方网球培训机构作为“桥梁”,根据肇庆市第十六小校园网球教学需求,向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体育学院提出网球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有效解决了高校网球专业人才培养、中小学网球师资力量以及肇庆市网球运动开展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校企校”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促进网球进校园长远发展的创新融合模式,也是项目安全开展强有力的保障。

3.4、健全网球进校园项目赛事体系和评价机制

陈振豪在 《校园网球试点背景下广东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建设的研究》中指出,广东省大部分试点学校对于校际间的比赛相对积极,且都以区级和市级为主,但管理、保障和评价机制的建设都还不够完善。国家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试点省份要规范、完善校园网球训练、竞赛体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遴选优秀网球运动员等工作要求。由此可见,体育和教育部应联合健全青少年学生赛事体系和评价机制,共同研制规程,发布年度竞赛计划,并将市级青少年网球竞赛成绩纳入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学校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贯彻落实从“体教结合”向“体教融合”的发展理念,真正做到把优秀的运动队办在学校里,让优秀的运动员从学校里走出来。

4、网球进校园项目发展路径的构建思路

“短式网球”的教学方法和理念既是高等院校网球专业深化教育改革的科学方法,也是中小学强健学生体魄、培育网球后备人才的高效途径。通过引进“短式网球”既能有效解决网球专业学生技能习得难、就业难等问题,还能解决中小学网球场地、器材、师资稀缺的困境。第三方机构作为高校和中小学的中介对两者起到协调、反馈、保障作用。机构可根据各中小学课后服务需求,向高校提出网球进校园培训师资、目标、内容等要求。已开设网球专业的院校则根据短式网球进校园的要求,开发青少年短式网球课程体系,培养一批有能力从事网球场地改造和青少年短式网球教学的专业教练员。通过一系列措施,充分利用好“校园”这一场所,解决网球参与人口停滞不前、场地师资源不足、系统网球赛事脱节等制约网球运动发展的主要因素,最终达到推动网球事业稳步、高效与科学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肇庆市进校园粤港澳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星科学校
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幸福街道中心小学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南丰镇中心小学
编读往来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