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度学习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1-03-06韩桂花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育课深度学科

韩桂花

(重庆市渝北区数据谷中学校 重庆 401120)

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随后,《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其将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概括为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强调,全面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发展,不断增强人们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日,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也表示,学校教育首先要推动体育课上教会学生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基于以上内容,且在当今体育学科教学中,普遍存在学生只会“模仿教师动作练习”、“为了技术而学习技术”、学生被动简单枯燥地进行重复练习等现象,导致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下降,从而使学生的运动兴趣不高,更谈不上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基于体育课存在的真实情境和学生学习情况的现状,从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来看,实现深度学习在体育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体育课堂中发展学生的运动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

1、课前备课,设计深度学习的环节

备课是课堂教学前教师所做的一切准备性工作,课前教师需要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场地、备器材、备方法、备防范等多个环节,想要一节课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各个环节都是缺一不可的。

备课标,教师在课前要深度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程标准对教师所教学段的目标要求,明确课程标准的概念,形成自己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备教材,教师在课前要吃透教材,熟悉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对教材进行深度分析和挖掘,以达到适用于学生学情的教材分析。备学生,教师在课前要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除了运用合适的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练习、提问和评价外,更多的还要考虑到学生在课中如何听讲、观察、练习、讨论、展示和评价等。深度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基本运动能力、身体素质情况和兴趣爱好等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让学生的学习更积极,学生的思考更有效。备场地,就是教师在上课前对所教学内容要使用的场地的形状、特征等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另一方面就是考虑如何充分使用教学场地和合理的组织学生在场地上进行练习,发挥校内场地的最大价值和功能。备器材,体育学科学习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学生学习一项基本运动技能时,需要用到不同的场地器材,例如,球类运动中的篮球、足球和排球等,但不论是什么样的器材,在课堂中如何合理运用,一物多用等问题,都是值得体育教师在课前充分思考的。备方法,体育课的方法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曾经存在重教法轻学法的状况在如今“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相结合的思想中逐渐被打破,不同的对象在选择教法和学法的指导上存在着差异。备防范,就是考虑课中的安全问题,体育课较其它课程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里上课,学生的危险区范围增大,教学教师所不能顾及到的空间范围也随之增大,加上长期不使用的场地器材、质量变差的器材、学生无意间的运动损伤等情况随时存在,因此,事先考虑体育课中的诸多安全因素,减少危险因素的存在,这些细节都是体育教师在课前必备的工作。总之,体育教师通过对以上几点的课前备课,对课标、教材、学生、场地、器材、方法和安全等进行深度的学习和环节设计,可以为后面的上课做到充分的准备。

2、课中上课,强化深度学习的质量

经过教师完整的备课活动后,教师将所设计的内容呈现在一堂课中。而一堂完整的体育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开始部分、准备怒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但无论是哪一个部分,都离不开学生对教师教学内容的配合,而想要学生高度配合教师所教,那么教师所设计的流程和知识点必须满足学生的生理生长情况和兴趣点,从而达到深度学习中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要求。

2.1、创设情境更深入

发展体育学科的深度学习,首先把“知识内容”转化成“学习任务”是难点,情境学习是形成驱动性人物引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之一。一堂好的情境素材能够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挑战学生的认识角度。例如,在一堂以快速跑为主题的课程中,教师首先可以结合重庆8月洪灾的时事新闻,把学生带入到抗洪抢险的画面中,让学生通过体育课程了解到快速跑的基本运动能力要求,认识到快速奔跑对身体素质以及对身体各个系统的有效锻炼,同时又可以通过这堂体育课了解抗洪抢险工作人员的不易。体育学科除了要对学生的健康体魄、意志品质、健康生活方式等进行培养,更要将课堂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的能力。

2.2、主观能动展能力

在体育学科教学中,想让学生在课中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教师首先要主动引领学生转变思想,让学生从“会解答试题的能力”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只会模仿教师动作练习”到“学生主动进行脑力与体力结合的思考”,只有通过这样学习,一节体育课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排球双手正面垫球的内容学习中,教师先让学生熟悉球性,再让学生学习正面双手前臂的垫球,在练习到一定阶段时,教师可以把直接告诉学生双臂的用力部位转变为教师主动发问学生,把问题适当的抛给学生,让学生在身体练习与大脑结合中思考练习,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充分锻炼他们的基本运动能力。

2.3、深度互动促学习

在体育学科学习中,好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强烈学习动机,教师应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促进学生与任务的深度互动。例如,教师指导学生完成篮球投篮动作技能练习后,可以把班级分成不同组别,教师参与其中,和学生一起进行比赛。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与教师的深度互动,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赛结束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和交流,讨论在这项运动技术中,某同学的进篮次数得分为什么高?而一些同学的进篮次数为什么低?他的动作技术和别人表现出来的为什么不一样?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运动表现力?每个人身体结构的差异性会表现出什么样的功能特征?这些问题既可以促进学生与学习任务的深度互动,又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2.4、团队教学长发展

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体育学科教学,从关注体育学科知识获取到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从单一的中考任务为目的的考试到对学生的持续性评价,从公众所了解的无体育不清华到2020年双一流高校提出的强基计划等,这些内容都要求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在体育学科中的以深度学习为导向的深入发展。这些内容除了对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提出了挑战,更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提出了要求。教师也要主动发展,才能带来教书育人质量的提升。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多进行集体专业的学习,多向专家和书本学习,向同事和学生学习,只有在团队学习中才能走得更远。除了在团队中学习,同时还要结合生活常态、时事政治等,进行主动的、积极的自我学习。教师团队只有通过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研究—实践—改进”,才能实现教师个体的快速和有质量的成长。

3、课后反思,拓展深度学习的效果

反思,是每一位教师进行教学认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对自己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教学活动进行积极、持续、深入的思考。教学反思对教师的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青年教师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帮助。教师本节课教学了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方法?学生接受知识的情况如何?体验到了什么?这些都是一名教师应该积极思考的内容。教师只有在反思中成长,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更好的发挥体育学科教学对学生深度学习的促进作用。

4、结语

在这个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学生对体育课堂对学习从以往的模仿、练习为主的思维方式转变为以体验、理解、实践为典型特征的深度学习。学生在原有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体育学科知识学习到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的关联,将“以学应考”的常态转变为真正有利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上来,从先记住知识再提高运动能力转向在解决问题中获得知识和发展运动能力,这样的学习才能与时俱进。总之,深度学习的“深”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在课中上课强化深度学习的质量,更要教师在课前备好课和课后积极反思,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教学,才能更好的设计深度学习的环节和拓展深度学习的效果,达到环环相扣,充分体现体育学科教学的深度学习效果。

猜你喜欢

体育课深度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深度理解一元一次方程
体育课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深度观察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