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组织对策

2021-03-06张旭王建军徐扬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体育活动

张旭 王建军 徐扬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体育部 辽宁 葫芦岛 125100)

国家体育锻炼相关标准以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提出学校教育实践中,应该重点关注学生体育健康,将体育健康作为体育教学的核心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通过组织开展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活动,对学生实施多元化的体育锻炼,促进学生体能水平和心理素质水平的不断提升,优化体育教育效果和素质教育质量。鉴于此,新时代背景下,按照现代体育教育理念的指导,在对体育健康教育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十分有必要加强对体能训练组织规划的重视,促进体能训练的合理化实施,从而提高新时代体育教学整体质量。

1、体能训练的内涵

体能具体而言就是运动员在参与运动活动中的必要基本运动能力,是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过程中身体可以适应、完成相关技术动作的能力。体能训练就是在体育教学或者专业的运动训练中,采取多种有效的训练方法或者教学组织手段,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帮助运动员或者学生改变自身身体体能状态,促进运动员或者学生身体机能水平不断提升,让运动员或者学生具备更好身体素质的综合训练活动。一般情况下,体育教学体系中体能训练主要涉及力量训练、速度训练,也与灵敏度训练存在紧密地联系。

2、体能训练的重要性

体能训练是学校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能训练的全面优化能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强化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具体分析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发现体能训练的重要价值主要从以下方面得到体现:

2.1、体能训练有助于锤炼学生意志品质

学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组织开展体能训练,能按照学生个性特点制定合理化的训练方案,使训练组织契合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运动需求,能让学生在体能训练中宣泄不良情绪,还能通过训练评价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从而促进体育训练项目与学生意志品质达到统一,对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变化做出积极地引导,使体能训练能产生锤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方面的重要价值和作用,进而在体能训练的辅助下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

2.2、体能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品质

在学校体育教育活动中,重点结合学生体能训练的需求对体能训练活动进行组织规划,能在体能训练中促进思想道德教育的合理化渗透,使学生能对体能训练涉及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在提高学生训练效果的同时,也能让学生认识到相互帮助、坚持不懈、自我改进和自我发展的重要性,有效引导学生在学习和训练过程中参与到自我品德教育实践中,从而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加以培养,逐步优化学校体育教学效果。

2.3、体能训练有助于启发学生智力发展

在体能训练教育教学组织活动中,学生有效参与体能训练不仅能借助合理化的训练计划和训练编排,促进学生运动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发展,还能使学生的神经系统保持均衡化发展状态,从而有效增强学生自身成长的适应性,对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进行训练,在组织学生有效参与体能训练、引导学生多元思考的同时,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具体而言,就是在体能训练中还能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身心保持积极的状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形成启发学生智力的作用,在体能训练中有效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不断优化。

3、新时代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组织对策

在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要想发挥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作用,就要注意针对体能训练的组织实施进行细化分析,确保能发挥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提高体育教学综合效果。下面就对新时代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有效组织实施进行细化的分析:

3.1、构建完善的体能训练评价制度

学校在组织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按照体育运动教育中体能训练组织推进的现实要求,可以构建完善的体能训练评价制度,对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基本情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从而在完善评价体制的作用下,能不断对体能训练进行改进和创新,使体能训练活动的开展契合学生的成长需求。在实际对学校体能训练评价制度进行建设和完善的过程中,可以尝试引入全过程评价的思想,在评价环节针对学生参与体能训练的整体情况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确保能及时有效地发现体能训练环节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完成体能训练任务。

例如,针对学生在力量训练中技术动作不够标准,身体力量潜能挖掘不足的情况,教师结合体能训练评价活动的开展,能及时有效地判断学生在力量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学生实施有效地指导,使学生能掌握力量训练的技巧,能结合自身身体素质情况,选取合适的训练方法高效率地完成训练任务,确保能逐步提升体能训练的整体质量,促使学生在训练活动中可以获得良好的训练感受和训练体验,为学生良好体能训练素质的培养奠定基础。

3.2、丰富体能训练的内容和手段

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体能训练要想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对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体能训练兴趣进行培养,在实际针对学生开展体能训练的过程中,就要有意识地对训练内容和训练方法进行全面的改进和创新,在新训练制度和训练方法的作用下优化体能训练效果,使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能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产生积极的影响。

首先,对接学生生活,筛选体能训练内容。学校体育教育实践中,体能训练的组织实施与学生的生活存在紧密地联系,教师要想全面提升体能训练的综合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就要尝试联系学生的生活对体能训练组织活动进行设计和规划,在生活化体能练项目的作用下增强学生的训练效果,确保学生的体能素质得到良好的培养。如在跳高类训练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训练兴趣,使学生在训练活动中保持积极状态,教师就可以导入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跳跃障碍训练活动,并且在训练中还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引导学生在区域情境活动中产生对跳跃训练的兴趣,能在多层次训练中逐步提高跳高训练效果,促进学生的体能训练得到进一步优化;

其次,游戏化教学,激发体能训练热情。在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方法的全面创新可以有效增强体能训练对学生群体的吸引力,促进体能训练的系统优化创新。因此在实际组织开展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优化体能训练效果,可以引入游戏化的体能训练理念,在游戏化训练活动中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体能训练热情。如在仰卧起坐体能训练活动中,教师就可以设计小组比赛类型的游戏,每个小组都要按照教师制定的游戏规则参与体能训练活动,在完成教师发布的几个训练任务后,教师结合学生在游戏中的表现对学生的训练得分进行评判,评选出训练效果最理想的小组和训练效果最不理想的小组,给予训练成果最理想的小组一定的奖励,要求训练效果最不理想的小组表演一个游戏化的节目。在趣味游戏教学中,学生能产生对体能训练的浓郁兴趣,并且学生在参与体能训练的过程中能始终保持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促进学生体能训练的优化开展,对于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全面优化创新产生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再次,划分体能模块,构建“1+N+3”教学体系。在学校体能训练教学活动中,体育教师的教学组织活动对训练效果产生直接地影响。因此在实际训练过程中,可以引入模块化体能训练思想,积极促进“1+N+3”教学组织体系的构建。其中“1”具体指将形体教育作为出发点,“N”具体指在体能训练活动中重点关注柔韧性训练、肌肉力量训练、协调性训练、灵敏度训练、平衡性训练、柔韧性训练、爆发力训练、反应力训练等,将这些训练内容作为支撑点,“3”则具体指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健康行为意识和体育道德品质体育核心素养等。在体育教学体能训练活动中,通过有意识地构建“1+N+3”教学组织体系,体能训练效果会得到进一步优化,能产生良好的综合训练效能;

最后,拓展延伸训练,巩固学生的训练成果。在学校体育教学体能训练组织活动中,在学生取得良好体能训练成绩后,为了巩固训练成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训练兴趣和训练习惯,教师也可以引入拓展延伸训练方面的内容,具体可以尝试选择录制微课辅助训练的方法,将训练要点和细则等通过微课渠道分享给学生,使学生能巩固训练成果,能有针对性地对体能训练进行深化学习,从而逐步提升体能训练的整体水平。例如在实际对拓展延伸训练进行开发的过程中,学校体育教师就可以开发勇往直前训练项目、你追我赶训练项目、轮胎桥和攀岩网训练项目、滑索训练项目、当当版训练项目等,具体按照体能训练需求以及前期训练成果对拓展延伸训练进行开发和设计,突出拓展延伸体能训练的开放性、趣味性和灵活性,使学生在参与训练项目的过程中自身体能素质得到有效地培养,并且以拓展训练为基础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逐渐克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判断能力,能更加准确的认识自己,找到生活的自信,提高学生的自我概念。同时,拓展训练项目的开发和设计也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体能训练意识和训练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体能训练综合效果,切实促使小学生的体能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优化。

3.3、积极促进教师队伍构建

体育教师体能训练能力关系到体能训练的合理化组织实施,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师实际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就可以针对教师队伍的构建进行细化的分析和研究,通过有效培养教师开展体能训练的能力,为学校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高效率、高质量推进提供相应的师资保障。一方面,要有效培养学校体育教师的责任心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在体育教学中深刻认识到体能训练的重要性,并可以结合学生的成长需要,有意识的组织开展制定体能训练计划,按照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制定针对性的体能训练方案,从而保障体能训练活动的合理化组织实施,促进体能训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要注意对教师做出积极地引导,使教师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成长情况、参与体能训练的情况等,对体能训练发展进行科学、严谨的设计,最大限度地保障体能训练计划和训练方案与学生的成长需求保持高度的契合,能在体能训练中对学生实施积极有效地教育和指导。此外,教师还要主动针对体能训练生理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坚持适度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组织开展体能训练活动,让体能训练融入学校体育教育的方方面面,在学校教育活动中有效促进体能训练的价值和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学生高效率完成体能训练活动提供相对科学地指导。如此就能充分发挥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和体能训练效率、效果的提升,为高校教师体能训练的全面优化开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4、结论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在对体育教学进行系统改革的过程中,引入体能训练的教育理念,并结合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对体能训练教学进行合理的组织规划,能有效发挥体育教学中体能训练的重要作用,促进学生群体体育健康水平的不断提升,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体育教学训练指导支持。因此在教学改革实践中,还应该针对体能训练的组织实施进行多元化探索,促进体能训练作用的全面发展,切实保障新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地引导。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体育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