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背景下探究电影教学法在药事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以电影《我不是药神》为例

2021-03-06章逸倩舒丽芯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我不是药神药事管理法

任 磊,韩 丹,章逸倩,舒丽芯

(海军军医大学,上海 20043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又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药事管理是药学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包括对药品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监督管理,例如药品的研制环节、生产环节、经营环节、使用环节、信息交互等[1],涉及药事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时效性、政策性较强,涵盖的知识面宽、知识点散,教学组织难度较大[2]。尤其在当前伴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医药政策也在不断调整,2019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进行大规模的系统性修订,药事管理专业课程的学习难度不断加大。因此在当前着力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将药事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结合,让学生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药事管理这门课程,使学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1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一个复合而非单一的概念,指涉一组繁复的概念或活动流程[3]。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方法已不仅仅包括传统教学法,还涵盖PBL教学法、概念图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循证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反思教学法等[4]。电影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通过前期有目的的筛选,确定与教学内容联系紧密且具有典型性的电影,在课堂上通过将电影与课程内容相结合,逐步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总结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应讨论,使学生在观看电影片段的同时主动思考的一种教学方法[5]。其中综合多种教学方法的优点,例如直观性、生动性、指导性、讨论性、启发性、案例性、探究性、趣味性等,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可以弥补药事管理课程教学枯燥的不足,引发学生共鸣。

2 电影教学法的应用

电影教学法的组织环节包括选择影片、影片背景介绍、放映电影、形成观影体会、组织交流讨论5个环节[6],本文将其分为前期影片准备、中期观看讲解、后期交流总结3个阶段。

2.1 前期影片准备

前期影片准备阶段主要是结合教学目的,遴选适合的影片。影片选择需要遵守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思政性的原则。电影《我不是药神》是根据主人公陆勇海外代购抗癌药格列卫(Gleevec,甲磺酸伊马替尼)的印度仿制药这一真实事件改编的,事件本身就属于药事管理范畴,具有针对性。剧情涉及药品注册管理、药品价格管理、药品销售管理、假劣药判定等众多药事管理问题,具有典型性,能给学生带来启发。该影片播出后引起舆论热议,具有极高的社会效应。本文以该电影为例,探究电影教学法在药事管理教学中的应用,以提高学生对药事管理课程的学习热情,增强其在日常生活中对药事管理专业问题的敏感度。

2.2 中期观看讲解

课堂导课之后,进行影片片段播放。在涉及药事管理相关问题时暂停播放,引导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提炼,并对该问题进行扩展讲解。选取以下3方面的典型问题进行举例说明。

2.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影片中一位患者陈述“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其中的“正版药”及其对应的“盗版药”这种称呼是否准确,在此处向学生明确专利药、原研药与仿制药的区别。专利药,又称创新药,是指在专利期内的药品,在保护期内限制其他企业仿制生产[7];原研药,是指过了专利保护期的进口药;仿制药,是指与原研药品质量和疗效一致的药品,与原研药品有相同的活性成分、给药途径、剂型、规格和治疗作用。

在影片中患者说“你们非说他是假药”,“你们”是指我国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何将印度的合格药品按“假药”论处,“假药”该如何定义。在此处向学生讲解案件发生时适用的“假药”的定义(2015年修正版《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并引导学生明确具体款项(2015年修正版《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第三款第二项),同时结合2019年新修订实施的《药品管理法》第九十八条,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按照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进口国内未批的境外合法新药不再按假药论处。

此外,相关概念的界定除以上之外,还可进一步延伸,例如专利期、药品一致性评价、劣药、专利保护期、药品注册等。

2.2.2 药品注册相关问题 影片中的印度仿制药为何在印度属于合法药品,而在我国不能销售。该问题是依据我国新修订的《药品管理法》第二十四条“在中国境内上市的药品,应当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取得药品注册证书”(2015年修正版《药品管理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国家实行药品注册制度,是为了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等,因此即便是国外合格药品,如果没有拿到我国颁发的注册证书,也不能在我国进行销售。

此处,可以延伸讲解我国的药品注册法律制度,包括药品注册的分类、各类药品注册申请、专利链接制度、专利例外制度、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等。

2.2.3 药品价格支付相关问题 影片中我国“四万块钱一瓶的正版药”与印度“五百块钱一瓶的救命药”形成强烈对比,为何国内药品贵,而国外药品便宜,引导学生带着疑问,讲解该现象的部分合理性及其存在的问题。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新药研发成本从1979年的1.8亿美元上升到2016年的26.5亿美元,完成一个新药的临床试验平均需要58个月(约5年)[8],这个时间并未包括前期非临床试验阶段以及药品注册、审评、审批等环节耗费的时间,因此新药的价格高是能理解的。而对于仿制药,与原研药相比成本相对较低,由于市场性行为,该药的价格将会大幅度降低。

截至目前,我国国家医疗保障局已将伊马替尼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9年版)》乙类范围,大大降低了患者的费用支出。此处,可以延伸讲解我国当前的医保谈判、药品采购、医保支付标准等内容。

2.3 后期交流总结

观看完影片后,组织学生课堂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并在课后选择任一角度进行深入学习,形成文字材料,下一节课进行个人或小组汇报。通过第二课堂的形式,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进行课堂教学的延伸,提高学生学习药事管理课程的积极性。

3 药事管理课程思政

与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是一种以专业课、通识课教育为媒介,同时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9]。药事管理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是进行药事管理课程思政的关键,可以将课程思政的内涵分成家国情怀、个人品格塑造、科学观养成3个层面[10]。

3.1 家国情怀

我国政府将影片中的抗癌药纳入国家医保目录,进口药品实行零关税,降低抗癌药生产和进口环节增值税,落实抗癌药降价保供政策。通过影片,引导学生认识到事物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感受我国政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不断进行医药政策调整,保障民众的用药安全,更好领悟我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增强国家自豪感。

3.2 个人品格塑造

教学过程中通过观看《我不是药神》提炼、总结其中反映的药事管理问题,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通过了解影片中患者的遭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通过学习主人公放弃个人利益,大公无私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精神境界。

3.3 科学观养成

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拓宽自身学术视野,端正做事态度,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未来在药物研发、注册、生产、流通、使用等不同岗位上发挥自身价值,为发扬我国医药卫生事业,解决我国患者用药难、用药贵的问题不断奋斗。

4 结语

在当前着力推进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本文通过选取典型电影《我不是药神》,对电影教学法在药事管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在当前课程思政、医药政策不断调整的背景下,电影教学法可以让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可以实现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猜你喜欢

我不是药神药事管理法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更年期安全用药四个“药事”需谨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镜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
“自我较劲”成就《我不是药神》
《我不是药神》与宁浩五度合作 徐峥:电影营销越来越难做了
《我不是药神》在沪举行发布会
药事管理在地震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探讨
《我不是药神》海报特辑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