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建设规划思路

2021-03-06贾建昌刘元臣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康复职业传统

贾建昌 ,刘元臣 ,王 惠

(1.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 菏泽 274300;2.青岛市即墨区中医医院,山东 青岛 274300)

2019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是优化教育结构和培养大国工匠的重要方式。同时强调职业教育在教育改革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职业院校要完善学校设置、发展师资队伍、更新教材、促进信息化建设等,从而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发展,促进就业创业。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指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指导下,具有独特康复理论、技术和方法的一门应用型学科。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在我国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对疾病治疗具有良好的效果,如针灸、推拿、气功等的显著作用和特色为世界康复医学所瞩目。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观念的转变,康复医学医疗服务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2019年10月《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指出,要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方面的独特作用,推动中医传统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为满足康复医疗在中国急剧发展的需求,做好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传承与发展,结合康复工作实际和职业教育特点,本门课程教学着重突出了临床中医康复工作中应知应会的知识点和需要具备的岗位职业素质,同时贯彻《方案》要求,将标准化建设作为突破口,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为职业教育现代化提供制度保障与人才支持。为推进我院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建设力度,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 课程性质与课程规划目标

1.1 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本门课程基于临床康复工作,对应康复岗位能力需求,培养学生具备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能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从事临床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康复护理和健康保健工作。本门课程所讲授的针灸、拔罐、刮痧、推拿等是临床康复中最基本的康复治疗技能,学生经过严格而规范的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学习,掌握中国传统康复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治疗技术,为中医康复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1.2 课程规划目标

1.2.1 知识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关于中医推拿、针刺法、传统运动疗法、中药应用、足部按摩、中医灸法、刮痧、拔罐等项目的基本知识。

1.2.2 能力目标(1)具备规范应用传统康复技术满足病人需求的能力;(2)具有通过评估、诊断、制订方案、实施和评价,为病人实施整体康复治疗的能力;(3)具有中医四诊合参及经络学说基础知识,为病人实施辨证康复治疗的能力;(4)能与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5)具有主动探讨专业知识及创新的意识。

1.2.3 素质目标(1)专业思想稳固,热爱中医康复事业;(2)具有严谨求实的工作态度、高尚的医德和良好的职业素质,善于与病人沟通,对病人充满爱心,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3)具有认真求实、勤奋好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善于自学的优秀品质。

2 师资队伍建设

争取选聘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给予优质待遇,大力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组建优秀教学团队。

2.1 课程负责人

课程负责人应具有前瞻意识、突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掌握国内外中医康复技术的最新发展动向;全面负责本门课程的相关建设工作,管理教授本门课程的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严格把控。课程负责人需要制定课程标准、安排教学进度、监控教学质量、把握考试重难点题目的比例和试题难易程度。针对学生实际情况与培养计划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学生为中心,探寻其学习的内在驱动力,明确学生学习目标与课程教学目标之间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或通过更改考核方式等手段达成教学目标。这种专任工作能够提高课程内部的教学管理与沟通效率,从而保证良好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1]。

2.2 专/兼职教师

专职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传授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能力,同时具有较丰富的从事本专业工作的经验。建立教师访学进修的常态化机制,大幅度提升教师访学的规模、质量和层次。定期或不定期聘请医院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就其所授课程(含实践教学)建设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并及时进行反馈,推进学校专任教师与行业兼职教师的教学研讨和经验交流。

2.3 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

《方案》提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总数要超过一半。从2019年起,职业院校专业教师原则上要从具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职业院校自主聘任兼职教师,使企业工程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和职业院校教师实现双向流通;采取专兼职结合、短期聘用、技术合作等方式,积极引进校外知名教授、学者和行(企)专家进行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2]。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医疗单位进行实践,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医疗与健康保健的新方法、新模式。继承中医传统技法,创新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在产学结合的过程中,锻炼造就一支既有理论知识又具有专业技术的“双师型”结构教师队伍。

3 教学内容的实施及评估

3.1 教学内容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是有着中医特色的康复治疗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侧重于针灸学、推拿学的内容。为保证在一个学期内完成授课,本门课程要把握关键技术的讲授和学习,注意培养学生的中医思维。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颁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主要依据,根据我院培养目标,结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按学院要求编制教学大纲,同时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向着较高要求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教学以掌握基本知识、熟练操作技能等为主要目标。课堂教学旨在通过教师的精讲和学生的多练,在相应教学辅助器具的帮助下,通过视听、动手操作等各种形式的实践,使学生扎实掌握中医康复治疗技术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中医康复临床应用能力。

3.2 教学理念

3.2.1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如《方案》中提到,职业教育要适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普遍应用。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技术等辅助教学。通过提问、启发、讨论等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进行练习和交流,改变传统的由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3.2.2 优化第一课堂,强化第二课堂 营造校园学习氛围,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专家讲座、社会实践、临床见习、校内技能及知识竞赛等活动。这些活动向学生提供知识输入的信息和多种技能应用的机会及条件,营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3 教学评估模式

3.3.1 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形成性评估包括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等,另外形成性评估还可以分为课堂内评估和课堂外评估。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的记录、自学记录、教材的预习及复习情况记录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能以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3.3.2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设定终结性评估相关考试试题 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又要兼顾学生证书取得的标准及类型。收集各兄弟院校的课程试题,及历年来的考试试题,根据教学大纲自行编写。将收集和自行编写的各类试题按重点章节、掌握程度等不同层次及题型归类编号组成试题库,库存量不少于10套。

4 课程资源建设

完善本课程校级精品课程建设,编写、制定核心课课程标准、考试大纲、试题库等,并进行相关网络资源建设。根据我院学生及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4.1 充实文本材料

结合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对本课程教学大纲做相应科学合理的修订和完善,建立完整的教学体系。进一步完善电子教案和电子课件,充实本课程相关习题、案例等资料。

4.2 构建网络平台

进一步优化教学资源,建立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在互联网上直接进行视频及远程教学指导。逐步实现每单元电子教案和各种教学资料可在网上查阅,最终达到教师可以在网上进行指导的目标。开发网上试卷以及计算机自动生成与管理的题库,建立以培养能力为目标的课程考核机制,构建网络平台,使师生能够在网上进行互动、交流,随时可以对话、答疑解惑。

4.3 制作在线精品资源共享课

在参考兄弟院校以及中医临床课程建设的基础上,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建设为前提进行系统设计,以碎片化资源建设为基础,以结构化的课程建设为骨架,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展示资源的优势,建设以学生为中心的必要数字资源,覆盖本课程所有的基本知识点和岗位基本技能点。建立起有关中国传统康复技术的案例库、专题讲座库、素材资源库、虚拟仿真实验实训系统、试题库、章节课后作业库、在线自测或考试系统、课程教学及综合应用多媒体技术的网络课程等[3]。

5 加强实验实训教学及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方案》要求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应占总课时一半以上,顶岗实习时间一般为6个月。中国传统康复技术课程的配套教材《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实训指导》中的实训操作大致有划经点穴、针灸、推拿、拔罐、传统运动疗法及其他传统康复疗法几个模块。动员学生组建中医康复社团,带领社团成员到医院、康养中心等进行社会实践,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学校定期举办中医康复治疗技能比赛,积极参加省市或全国的技能大赛,进行专项中医康复技能项目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精神,加强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4]。

配合学院整体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综合性、仿真性实验实训室建设,构建立体型实验实训教学体系,全面推进实验实训室开放,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现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对接[5]。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室条件,购置先进的中医康复实训设备,进一步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做到相互依托、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整合学院所在市及周边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卫生资源,确定多家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及相关康复养老机构作为我院的紧密合作型教学医院,承担我院中医传统康复技术的临床教学任务[6]。

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已逐渐被人们认识到,但还需通过打造学术团队、构建学术平台、拓展学术交流途径等,充分挖掘本学科的优势特点,不断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中医药发展需要。

猜你喜欢

康复职业传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职业写作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爱的职业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