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浅析

2021-03-06包欣欣吴七柱陈英松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13期
关键词:学位硕士导师

娜 琴 ,包欣欣 ,吴七柱 ,白 龙 ,陈英松

(1.内蒙古医科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2.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 通辽 028000)

我国从80年代开始招收民族医学(蒙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历经多年发展,在培养高层次蒙医学专业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蒙医学硕士研究生的数量不断增加,对蒙医药事业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为广大人民的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医学的发展,先后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和《关于加强新时代少数民族医药工作的若干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非常支持蒙医学发展,加大了对蒙医学发展的投资力度,发布了《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中医药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振兴蒙医药行动计划(2017—2025年)的通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蒙医药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蒙医学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对培养高层次、高水平的硕士研究生提出了更多要求。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关系到行业发展、教学科研层次和医疗服务水平。学位论文对于硕士研究生而言是最重要的学习和研究成果,其质量的高低是检验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基本判断依据[1]。学位论文不仅在内容上要有创新性,在表达方式上也应具有一定的规范性和严谨性。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研究生培养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将对内蒙古医科大学民族医学(蒙医学)专业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1 存在问题

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由于知识储备、理论基础、外语水平和生源基本相同,学位论文水平相差无几。通过查阅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和文献回顾,并与硕士研究生和导师座谈调研后发现普遍存在以下3方面的问题。

1.1 相对缺乏科研创新意识

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已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性,但从事科研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尤其缺乏传统与现代技术结合的科学创新意识。课题研究普遍存在缺乏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的问题。

1.2 写作基础相对薄弱

撰写一篇高质量论文最基础的能力是写作。目前,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的共性问题是缺乏文科基础,文字基本功较差,写作能力亟待提高。此外,由于汉译蒙、英译蒙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在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中,专业术语或专业名词用法混乱的现象较为常见。

1.3 民族医学特色显现不足

蒙医学作为蒙元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自身独特的发展空间。就目前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课题研究的内容来看,蒙医学民族特色的研究道路未能越走越宽,研究方向未能突出自身特色和优势,与现代科学技术的交叉融合不够和谐,反而存在西医理论蒙医化的情况。

2 原因解析

首先,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生源构成以蒙古族学生为主,日常授课用语主要为蒙古语,也基本用蒙古语进行写作。而目前供学生参考的蒙古语的文献较少,难以满足学生参考、借鉴课题相关资料的需求。同时,大部分高水平、影响力大的期刊基本都是汉语或英语版,而对于把汉语、英语作为第二、第三语言的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来说,使用其阅读写作时存在一定困难。其次,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除理论课程之外,有时会跟随导师出诊,进行课题研究工作的时间往往不足一年半。也就是说,学生只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基础研究或重复了一些前人的工作,仅对某一个简单技术问题或常规性结论进行了初步验证,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没能深入研读同领域的高质量文献,没能拓宽思路和提高专业知识掌握程度。但对于医学硕士研究生而言,临床工作经验非常宝贵,有经验的学生对将来的工作也比较容易上手。所以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基础实验研究,而在没有深入研究时就提笔写作,写出的论文必定无深度且质量一般。最后,从现状来看,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来互相渗透并促进彼此共同进步。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保持民族医学理论思想并结合新技术进行拓展探究,对师生而言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并且很难有所突破。以上这些都制约了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提升,因此很少有能令答辩专家耳目一新、众口称道的优秀学位论文出现。

3 提高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的对策

医学研究生担负着维护患者生命与健康的重任,必须要有严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学位论文的设计及写作过程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而科研思维能力对做好临床工作也大有裨益。

3.1 注重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培养

3.1.1 广泛阅读文献,提高综合素质 民族医学(蒙医学)论文是结合多学科内容的综合性论文,不仅有传统蒙医学理论,更需结合现代医学、药理学、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探索研究。因此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撰写论文前应广泛阅读各学科文献,学习并掌握相关辅助学科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从而提高自身医学综合素质。

3.1.2 树立良好学风,加强写作练习 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一种责任、一种境界和一种能力,研究生的学习风貌,是研究生学习态度和精神状态的集中体现。作为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应努力学习每个知识点、研究每个疑难点,注重日常写作练习,以高标准要求自己,脚踏实地做好科研,潜心锻炼写作能力。

3.1.3 坚定理想信念,发扬民族医学 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要加强对蒙医学古籍精华的搜集和整理,挖掘和弘扬蒙医学学科内涵,进一步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和探索,确立自身的研究方向。崇尚蒙医学,钻研蒙医学,要坚定发扬蒙医学的理想信念,造就勤奋、刻苦的学风,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做出贡献。

3.2 注重导师引导教育和全程培养

3.2.1 端正学术态度,争做学生典范 高水平的导师队伍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研究生的学风和科研态度,甚至为人处世的方式往往会受导师很大影响。因此导师要有踏实做学术研究的态度,抛开浮躁之心,秉持最朴素的心态,不断提高自身师德修养和学术水平,正确引导硕士研究生全面健康发展。

3.2.2 全程关注学生,争取动态培养 导师作为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者,全程关注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状况是实现研究生高效培养的重要基础,导师应注重培养方式,不能重实践、轻理论,要引导学生将实践成果转化为理论成果,在研究生开展课题研究时要跟踪其学习动态,做到动态管理、动态培养、动态指导。

3.2.3 传承民族医学,争求文化认同 国家非常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守正创新。导师作为学生学习路上的引路人,肩负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责任,要培养好蒙医学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导师要明确蒙医学医学科学的属性,重视课题研究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与时俱进,挖掘潜在的民族特色和优势,使蒙医学得到社会各方认同,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3.3 注重学校政策保障和培养要求

3.3.1 建立科学标准,提高质量要求 民族医学(蒙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竞争激烈,经过层层选拔确保了生源的质量,为保证相应的人才培养质量,培养过程的标准和要求应尽可能科学合理。重视开题、中期检查、送审、答辩等环节,同时明确规定学生毕业时发表文章的期刊层次,引导学生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从而全面提高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

3.3.2 建设查重体系,做好研究创新 目前国内的权威论文检测系统无法准确识别蒙古语,因此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查重工作仅采用人工方式与前几届毕业生论文进行审核查重。为保证民族医学(蒙医学)专业的健康发展,提升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和思考能力,应尽快建立蒙古语查重系统。

3.3.3 搭建交流平台,提高学术水平 蒙医药既是传统的,也是现代的,实现蒙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造性发展要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和文明成果。硕士研究生培养作为特色人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要提供如研究生论坛等专业平台以方便学生交流学习,认识到自身短板和弱项,从而内外兼修,最终提高学术水平。

4 结语

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指出,少年强则中国强。同样只有蒙医学教育水平提高了,蒙医学事业才能取得显著成效。而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是保障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基本前提。民族医学(蒙医学)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因此做好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指导工作,重视学生科研能力与素质培养,强化导师队伍建设,搭建科研支撑平台,有助于提升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创新能力。中医学(蒙医)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已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我们也要加快推进蒙医学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通过更丰富的教学方式,推进学研一体化,使民族医学(蒙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科研能力强的蒙医人才。

猜你喜欢

学位硕士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教育部就学位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V eraW an g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学位撤销法律规定的现存问题与厘清完善
——以《学位条例》的相关修订为例
导师榜
英国大学本科一等学位含金量遭质疑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