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精准畜牧业的高效智能发展探析

2021-03-05张忠丹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规模化畜牧业畜牧

延 宁,张忠丹

(烟台市福山区畜牧兽医站,山东 烟台 265500)

中共中央、国务院于去年5 月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明了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将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贯穿到农村的经济发展中,提高农村居民的现代化信息技能推动我国农业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向现代化农业转型。作为我国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业与种植业是我国农业的两大支柱型产业。但长期的粗放型发展模式使我国农业现代化改革的动力明显不足,规模化的养殖力度不够,很难满足现代化的社会发展要求。基于此,构建精准畜牧业使其高效智能发展,从而为我国农业现代化赋能有着重要意义。

1 精准畜牧概述

作为一套科学合理的养殖管理方法,精准畜牧主要依托科学技术平台、动物信息,利用不同动物的个体差异来进行定量投喂,使整个生产环节规模化,实现高效益、低成本的目的,同时也保障了畜牧产品的质量与安全,使整个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精准施工及相关技术的主旨思想,主要是利用传感技术等现代化科技动态获取养殖个体的体温、体重、呼吸情况及活动量等指标,从而实现疾病的预测和营养的评估,将获取的个体资料制作成时效性和可操作性较强的自动化信息管理系统,便于工作人员的规模化管理。可以看出,决策支持系统、专家系统和自动化仪器设备对实现高效率低成本的畜牧业规模化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系统采集的个体信息数据对疾病防控及各项客观指标观测也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

2 畜牧业的发展现状

在畜牧业中引入智能技术为当前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方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引入到畜牧业中,一方面提高了畜牧生产水平,同时也可以使畜牧业的销售管理等多个环节更加有序高效,提高畜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目前我们的养猪成本与西方欧美发达国家的规模化养殖相比更高,而牛、羊等其他养殖成本比猪更高,原因之一就是智能化、规模化程度不足。

传统的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往往采用散养的方式,这种方式不利于畜牧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我国目前很多地区畜牧业仍然以小规模散养为主体,大规模的养殖场智能、规模化养殖相对较少。目前,整个畜牧业中养殖数量在1 万头以上的养殖场所占比例不到8%,向上空间十分巨大。除此之外,由于个体养殖户无法准确的研判市场变化情况,不利于稳定我国的肉类价格,甚至为了逐利,扎堆养殖某一品种,造成一定程度的结构性风险。

小规模的养殖场无法进行统一高效的管理,同时粗犷型的养殖方式使得粪污处理压力较大,废弃物处理设施装备也难以满足环境保护的相关要求,管理方面水平良莠不齐,标准化程度较低。与此同时,小规模的养殖场利润较低,也限制了养殖规模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容易使小规模养殖场彼此之间陷入恶性竞争。农村地区的养殖群体运输不便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不便的交通使得饲养的动物只能在周围的城乡地区小范围销售,无法扩大市场规模,造成畜牧业发展局限于城乡地带。

3 高效、智能化养殖技术在畜牧业的应用

我国政府部门检测畜牧行业发展的分析及趋势预测报告表明,生态化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的创新型畜牧业必须坚持智能化高效发展目标,精准畜牧,构建一体化的畜牧业生态系统。以上海畜牧业发展数据来看,该地区截至2019 年已经建立了400 余家畜牧业标准化生态养殖基地,通过互联网平台不断的推广,将互联网智能畜牧系统引入到养殖工厂中,使得养殖工作效率、效果大大提高,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思路。

例如,目前的生猪养殖行业现状,空气过滤净化、自动投喂、自动消毒、温控自控等系统设施已经被逐步应用到生猪养殖场景中,同时粪便自动清理装置、现代化厂房生产软件、全自动采光通风系统等先进的养殖设施也为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奶牛养殖目前主要利用智能机奶系统、自动取料系统、自动通风采光系统等实现信息化和智能化,使得上海市的大型奶牛场发展十分迅猛;蛋鸡养殖方面也实行智能精准管理,鸡蛋自动收捡、饲料自动投喂等系统极大程度地降低了人们的工作压力。高效信息化的生产使得上海的畜牧业领跑全国,朝向生态化、绿色化发展。

4 精准畜牧业的高效智能发展实现策略

4.1 建立智能化环境监控系统

纵观我国的畜牧业发展现状,在畜禽养殖监控方面,很多畜牧场都由于监控程度不够,阻碍了养殖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亟待构建智能化的环境监控系统。目前来看,智能化的系统主要应围绕采集H2S、CO2和湿度光照度等几方面指标,对养殖环境的信息进行采集,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手机或电脑等移动终端,为养殖人员提供参数对比,然后养殖人员再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发出指令,控制这样或通风等操作实施精准畜牧。例如,江苏省某鸡蛋场在养殖过程中就采用了智能调控系统,主要调控养殖舍内的CO2和H2S 等组分的浓度,应用效果十分明显。

4.2 建立智能化精准投喂系统

饲料费用在养殖过程中占据了成本的7 成左右,但如果能构建一套智能化的精准投喂系统做好个体生长过程中的食量统计并精准投喂,则可大幅度提高饲料的利用率,节约成本的同时,也有助于禽畜生长更加科学并解放生产力。

例如在养殖生猪过程中,在母猪的妊娠阶段,通过智能化的投喂系统可以在整体上打破常规的喂养方式,通过记录母猪进食的时间和食量等因素提高投喂的自由度和精确程度,保证母猪的体况优良,确保生产出的小猪健康。除此之外,该方式还可以针对某处进行个体化的差异投喂,最大程度满足母猪的饮食需求,根据实际情况我国农业由。例如体重较高的母猪在投喂期间应投食更多,便于保障充足的营养,生产出更健硕的小猪。为更加有效地落实精准投喂,还应秉持少食多餐的投喂宗旨,合理的分成不同时段投喂,尽可能在不同的地点投喂,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母猪运动更多,同时也可以保证母猪泌乳最大化。

该系统还可以在育肥猪过程中根据饲料的情况自动调节出水量,使得饲料浓度保持在适宜的状态,同时还可以在育肥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进行差异化的投喂,不同的生长阶段母猪表现出的进食需求不同,所以差异化的投喂,可以避免饲料遭受到浪费,同时还可以记录不同个体猪分别在不同时间段的采食行为,及时监测育肥猪的状态变化,一旦发现仔猪或母猪的健康出现异常,立即提醒饲养人员。

4.3 建立智能化的生产管理体系

为了实现精准畜牧,使畜牧业更加高效智能的发展,必须构建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将智能物联网络在养殖过程中应用于生产管控中来取代传统的人为管理模式,智能化的生产管理系统,可以将整个生产过程利用图像或信息的方式反馈给养殖人员,避免了养殖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目前,国内现代化的奶牛场都引入了挤奶监测系统,智能高效的接纳监测系统提高了挤奶生产环节的安全性和自由度,在挤奶过程中利用传感器来有效的采集牛奶的产量,并及时发出异常警报,提高了奶牛原奶生长过程中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与此同时,改造系统还可以精确的判断奶牛是否发生发情现象,通过采集奶牛的姿态拜变化频率和时间等相关的参数指标,评估养殖环境的舒适程度并及时调整不良的养殖环境。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也可以利用传感器来采集生猪的身体状态等体征指标,并将采集到的信息数据及时传递到服务终端,引导养殖人员做出精确的应对行为。目前,国内的规模化养殖场主要采用电子耳牌识别技术、全自动生产性能监测系统等技术来快速的定位个体生猪,并准确地计算生猪的体重、采食时间、采食的食物量具体数值,然后再进软件处理以后,形成可视化的图表报告,为养殖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4.4 建立智能化安全防控体系

理论上来说,养殖禽畜的繁殖率和生产率之间可以保持平衡,但由于现实生活中的传染病等各种营养因素很容易使上述两样指标出现失衡,从而使养殖的计划受到严重的影响,所以构建一套严格的安全防范系统极其重要。智能化的安全防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控禽畜的各项数据,加强养殖过程中的防控能力,将风险扼杀在摇篮当中。

5 结 语

作为乡村振兴和数字中国的主要组成部分,精准畜牧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为实现精准化畜牧必须紧跟时代需求,充分的利用计算机科技和信息技术做到精准投喂、环境的智能监测生产过程中的智能管理,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规模化畜牧业畜牧
益林中草药 初现规模化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映像畜牧业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规模化育肥羊场免疫程序的探讨
2019年全国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