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胚胎移植技术在三河马繁育中的应用

2021-03-05阿娜尔孙志红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1年3期
关键词:母马供体胚胎

葛 根,阿娜尔,孙志红,安 乐,金 伟

(1. 呼伦贝尔市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008;2. 内蒙古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3. 鄂温克旗科兴马业发展有限公司,内蒙古 呼伦贝尔 021100)

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迅速,仅2016~2019 年,全国马术俱乐部由907 家俱乐部增加到2160 家俱乐部。2018 年全国从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比利时、爱尔兰、德国等国家累计进口非屠宰类马匹2000 匹左右,其中纯血马占32%,矮马占19.25%,温血马占15%。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历来是我国良马输出基地,主要输出品种为三河马。三河马是我国三大名马之一,是最符合我国现代马产业发展需求的国产马品种。讨论马胚胎移植技术的发展历史及现状,分享内蒙古自治区的马胚胎移植技术应用于三河马繁育现行实践案例,有利于探索提升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培育体系核心群的遗传水平的方法,为三河马繁育体系的规范化提供不同视角,思考三河马繁育高效适应市场需求,对我国现代马产业种马业恢复繁育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1 马胚胎移植技术

胚胎移植技术(ET)是一项辅助生殖技术(ART),是将选种选配后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从原母体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母体体内,使之继续发育成为新个体。其中,提供胚胎的个体为“供体”(donor),接受胚胎的个体为“受体”(recipient)。胚胎移植实际上是产生胚胎的供体和孕育胚胎的受体分工合作共同繁育后代的过程。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人类和牛的繁育。马产业也受益于胚胎移植技术。

世界上第一匹胚胎移植马驹1974 年出生,可是在后来的30 年里并没有大规模的应用。2000 年以来,马胚胎移植量出现显著增长,根据国际胚胎移植学会会刊委员会的统计资料指出,2009 年全球马的冲胚36971 例,胚胎移植24491 例。

1.1 国外马胚胎移植技术发展现状

20 世纪末,马胚胎的采集和移植技术已经成熟,从正常的健康母马回收胚胎,其回收率为50%~60%,非手术胚移受孕受孕率为50%,外科手术胚移50d 后妊娠率为65%。法国研究人员报告,首例马的卵母细胞体外受精体外受精胚胎(IVEP)移植马驹出生于1990 年夏季。相继有研究人员于1995 年报道有关马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试验成功。

上述两项技术仅停留在临床试验,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近十年的研究报道显示,供体母马的未成熟卵母细胞再生效能(由十年前小于25%,到现在大于50%)和体外受精卵的囊胚培养成功率(10 年前小于10%到现在大于20%)得到显著提高。未成熟的卵母细胞也能够在室温至少存活24h。

据意大利研究人员最新报道,卵母细胞采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OPU-ICSI)在国外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不受配种季限制,实现全年生产马胚胎,且一次操作可获得多枚胚胎。该技术生产的胚胎可冷冻,移植后妊娠率较高,产驹率超过50%,这使体外受精胚胎(IVEP)技术水平达到另一个高度。OPU-ICSI 可使患有严重的生殖障碍的母马有机会参与繁育,可高效利用稀有或昂贵的种公马冷冻精液。

1.2 国内马胚胎移植技术发展现状

2005 年以后,可查阅我国的马胚胎移植技术相关研究报道。据不完全统计,现有6 家高校和科研院所,采用非手术法子宫冲胚,完成鲜胚移植实验。其中,2005 年新疆畜牧科学院实验采卵率达到58.3%,进行鲜胚移植、胚胎冷冻保存、冻胚移植和胚胎分割等试验,均获得了妊娠。其马胚胎分割半胚移植产出幼驹是国内首例。2010~2012 年间,青岛农业大学和青岛德瑞骏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在人工授精、胚胎收集与鉴定、胚胎移植与检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首次利用中、西结合方式实现母马同期发情控制,母马同期发情率可达81.5%;实现母马超数排卵,胚胎移植成功率达到83.5%。另,2009 年新疆农业大学王荣祥报道过马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体外发育能力及妊娠后期卵巢黄体组织超微结构的研究。

2014 年中国农业大学吴帅帅等研究人员报道马匹供体与受体发情同步以及在马匹发情周期内人为缩短发情周期研究。2015 年中国农业大学张翔等研究人员由4 匹温血母马冲胚获得4 枚胚胎,分别移植到4 匹母骡,2 匹骡子妊娠,产下1 匹母驹,这是国内首例母骡代孕马胚胎的成功试验。

我国马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虽然以养马企业为基地开展,但推广应用范围却相当小,主要应用于进口温血马繁育。根据中国农业大学最新研究统计可知,国内北京马场、河北马场和山东马场2013~2018 年胚胎移植数据,3 个马场供体马数量分别为15、21 和25 匹,受体母马数量分别为56、50 和75 匹。

呼伦贝尔市三河马种马业创新团队(科兴马业)开启内蒙古自治区的马胚胎移植技术研究,于2017 年应用于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选育。2019 年内蒙古农业大学职业学院相继开展相关教学研究。

2 三河马的繁育

2.1 三河马

三河马是我国三大名马之一,产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大兴安岭以北的额尔古纳市三河地区和滨州线铁路沿线。三河马是我国优良的乘挽兼用型培育品种,外貌清秀,体质结实,动作灵敏,性情温顺,速度快,挽力大,持久力强,遗传性稳定,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是我国非常珍贵的马种资源。三河马是满足我国现代马业发展需求的最佳马种,其体形结构、运动性能及气质都非常适合体育休闲娱乐需要。

2.2 三河马的繁育

三河马的繁育规模,与我国其他十几个培育品种一样,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发生改变。20 世纪50~70 年代是三河马繁育的鼎盛时期,呼伦贝尔市境内有2 个种马场(大雁种马场、三河马场)和十几个扩繁场,存栏顶峰时,曾达到4 万余匹。三河马先后被运往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十几个省、自治区,共有种马和役马约万匹,另有少量作为国礼馈赠予越南。80 年代,产区有三河马2 万余匹,其中繁殖母马7000 余匹。90年代,优良的三河马被挑选输送到广州、北京赛马。根据不完全统计,2006 年主产区三河马存栏仅存3500 匹左右。

三河马的繁育技术与其半群牧饲养方式相辅相成。20世纪的种马场和有条件的扩繁场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繁育,其他扩繁场采用辅助配种。民间繁育则长期以小群配种与自然本交结合的方式。

近10 年,三河马繁育基地(鄂温克旗科兴马业发展有限公司)分别由法国、俄罗斯引进吸收马冷冻精液生产技术、低温精液保存运输技术,马胚胎移植技术,建成三河马种质研究实验室。目前,累计建成7 个基层配种站,形成乘用型三河马繁育体系,辐射周边三河马群规模达到1800 余匹。育马基地鲜精人工授精平均受孕率91%,年均产驹达到100 匹。配种站低温鲜精人工授精受孕率86%。

2.3 马胚胎移植技术的应用

鄂温克旗科兴马业发展有限公司2009 年组建乘用型三河马育种群,从牧民马群筛选收购优质偏乘型成年母马41匹。先后引进英纯血马、布琼尼马、奥尔洛夫马、法国速步马,采用导血措施,开展本品种选育。三河马母马高龄化和导血费用高昂是开展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选育过程中难以回避的问题。为此,科兴马业借助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和呼伦贝尔市科技计划项目,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与俄罗斯马业研究院合作,开展马胚胎移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17 年5 月,首次实验马胚胎移植,应用胚胎移植技术巩固优质偏乘型母系:由19 匹高龄偏乘型三河马母马,子宫冲胚回收9 枚胚胎,回收率达到47.4%,鲜胚移植受孕率55.5%,2 匹受体母马妊娠期间流产,3 匹受体母马2018 年5月先后产驹,成为内蒙古自治区首批马胚胎移植的幼驹。最重要的是,供体母马与受体母马均为三河马,无品种和环境差异。经3 年观察,胚胎移植繁育的3 匹马驹分别与供体母马自身繁育的马驹发育同步。该应用成功使3 匹高龄种用母马一年产下2 匹后代,对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核心群内建立血系具有实际意义。

2019 年5 月,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提高引进马匹的利用率。采用鲜精配种技术分别对科兴马业引进的奥尔洛夫马(1匹种公马、1 匹母马)、法国速步马(1 匹种公马、2 匹母马)进行品种内选配。选择体格高大的33 匹经产三河马做受体母马,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先后完成8 次冲胚,其中6 次成功回收胚胎,一次回收双胚,累计获得7 枚发育良好的胚胎,胚胎回收率高达87.5%。鲜胚移植,第8 天检查5 枚胚胎成功着床,第23 天妊娠检查确定3 匹受体母马成功受孕,受孕率42.86%。2020 年5~6 月,2 匹胚胎移植法国速步马幼驹出生,1 公1 母。参与此次胚胎移植的1 匹供体母马也在6 月分别产出1 匹母驹,与胚胎移植幼驹为半胞兄妹。通过此次应用,基本达到目的,在短期内增加用于导血的法国速步马的存栏。(另1 匹供体母马在冲胚一个月后,参加第二届鄂温克旗法国速步马国际邀请赛,获得轻驾车冠军。)

3 三河马繁育的发展未来

我国现代马产业需要繁育更多优质的三河马,马胚胎移植技术可以推进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选育的进程,分析影响马胚胎移植技术应用的因素,具体如下:

3.1 马品种育种委员会的马匹登记方法

全球各马品种的育种委员会的马匹登记方法对繁育方法要求不同。国际纯血马登记管理委员会(INTERNATIONAL STUD BOOK COMMITTEE,ISBC)采用封闭式品种登记,杜绝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任何辅助繁育的幼驹。其他马品种育种委员会对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RT)的要求不一,但是在2000 年以后依次放开胚胎移植等辅助繁育技术在马匹登记中的限制。因此,国际上马胚胎移植数量显著增长。

3.2 马匹繁育成本

以德国骑乘马为例,20 年前,种用母马在生育前一般不进行比赛,年轻母马在3~4 岁时通过能力测试,决定其种用潜力。采用自然本交或人工授精(AI),投入5000 美元和一年的时间即可生产一匹幼驹,不必再投入5000 美元饲养2~3匹受体马,进行胚胎移植生产幼驹。然而,近20 年的趋势是让年轻母马在开始繁育前参加1~2 个赛季的比赛,从而提高对其种用价值的判断准确度。这让更多的母马有机会成为优秀的运动马,身价大涨,不仅可以种用,还可以夺得更多赛事奖金。如此一来,长达317~369d 的妊娠期成为折旧项,使传统繁育成本提高到15000 美元。采用鲜胚移植或冻胚移植,虽然要支付受体母马的饲养费用,但更能降低母马“折旧”,使更多拥有高价运动马的马主选择马胚胎移植技术繁育马匹。然而,随着卵母细胞采集—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OPU-ICSI)等突破性技术进展,马胚胎移植技术将更加经济,成为普遍的马匹繁育技术。

4 结 语

马胚胎移植技术可在一年中得到一匹优质三河马母马的2~3 个后代。能够打破低龄优质母马性成熟与体成熟的不匹配,实现提前繁育。还可以避免高龄优质母马怀孕生产的风险,而继续繁育其后代。通过科研交流吸收转化马胚胎移植技术方面新成果,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实操水平,形成切实可行的三河马繁育技术方案,将提高三河马乘用型新品系血系建立速度,实际推进选育进程。诚然,成立三河马育种委员会(或登记委员会),进一步论证明确品种育种目标,严格规范品种登记,方能为现代马产业持续长久地提供良驹。

猜你喜欢

母马供体胚胎
母马二题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繁殖母马的饲养管理
58例DCD供体角膜移植术后新生血管的病因分析
母亲肥胖竟然能导致胚胎缺陷
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
不同氢供体对碳纳米管负载钯催化剂催化溴苯脱溴加氢反应的影响
DiI 在已固定人胚胎周围神经的示踪研究
终末热灌注对心脏移植术中猪供体心脏的保护作用
妊娠母马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