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的品牌塑造

2021-03-05潘莉莉

红豆教育 2021年32期
关键词:出版企业品牌塑造新媒体

潘莉莉

【摘要】近年来新媒体的盛行,改变了社会中人们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作为文化内容生产业的出版产业,自然受到了来自新媒体的冲击。出现了新媒体分流原有的读者、出版企业把关功能弱化、出版企业资源获取和整合能力不足、传统的出版模式需要变革等问题。但在出版企业受到影响的同时,我们要看到机遇与挑战是共存的。出版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也倒逼出版企业为了生存,进行改革和转型。出版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品牌竞争策略已成为出版经济的核心。塑造好出版企业的品牌,成为了当前出版企业应对危机、把握机遇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新媒体;出版企业;品牌塑造

出版行业一直都注重企业品牌的塑造,注重品牌这块无形资产。在互联网等快速发展的今日,出版企业对于品牌的塑造和维护方式,都是全新的、充满挑战的。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出版一定要将新媒体所带来的危机转化为行业发展的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利用好新媒体新技术,塑造好品牌。

1新媒体时代出版企业面临的机遇

新媒体和新技术对出版业的整个流程都带来了影响,也为出版企业的发展方向带去了一些新的思考。这些新媒体新技术,为出版行业做好优质文化出版物、更好满足公众需求并塑造有口碑的品牌,提供了发展的思路。

1.1从产品形态来看:突破限制

原有内容数字化后,产品内容形态不再受篇幅、版面、印刷影响,可以永久保存。突破了传统图书只有文字的缺陷,可以嵌入高清,视频图片等多种媒体形式,丰富用户的阅读体验生动形象。多种形式展现内容,来作为文字表达的补充。资源可以实现非实体化的保存和流传,这有利于知识的传播和文明的延续。

1.2从制作流程来看:节能环保

新媒体时代,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的运用,极大地压缩了书本生产的时间,数字化不只是指出版物形态或载体的数字化,还包括将数字技术应用在每一个出版环节中。在选题策划等方面应用人工智能等技术节省了人力,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省去了印刷装订等工序,因此油墨纸张,印刷机等费用再也不存在了。无纸化的生产过程环保节约了资源,避免对木材等资源进行破坏。数字出版物能够永久的保存资源利用率高。

传统出版物销售模式容易导致库存的积压,而数字出版物结果是实现了零库存,并且线上的下载或是购买,不存在库存的成本。若是纸质出版物,根据数据的调查结果也可以做到有效地降低库存积压量,提高了周转效率。

1.3从阅读过程来看:便利省时

碎片化阅读这种新型的阅读方式给读者带来了很多的便利。阅读在企业更加的多样化,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都是载体,可以任意时间任意地点进行阅读,为阅读者节约了时间成本。在注意力经济环境下,在市场优胜劣汰下,读者更容易获取到精炼化的信息,避免了选择图书的盲目性。检索功能很强大,能满足读者多样化需求。阅读内容也是以大数据作为支撑,进行了筛选和推送,读者可以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1.4从出版物生产者来看:主体多元

PGC(professionalgeneratedcontent)专家生产内容模式,UGC(usergeneratedc是content)是用戶生产模式。

从专家生产内容模式为主导,到用户生产内容模式盛行,这一转变降低了创作门槛。普通用户有了内容创作的权利内容创作的门槛,降低主体日渐多元化,各种UGC平台涌现,以文学创作网站及媒体为代表。网络文学作家不断涌现,起点、掌阅等一系列网络出版平台不断创新出版产品形态。且在UGC运营中,产品和用户形成了互惠互利的关系,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系统。

2新媒体时代下出版企业品牌塑造

新兴的数字出版市场,充满了许多风险和挑战,但出版企业也要学会化劣势为优势,找到新的突破路径。互联网环境中,品牌塑造的重要性越发凸显。而做好公共关方面的活动,对于出版品牌的塑造具有积极作用。

2.1做好品牌定位,开发特色产品

在新媒体时代,信息爆炸,用户有非常大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对内容的专业化程度、信息密集度等有了更高的要求。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出版市场脱颖而出,令人眼前一亮,一定要形成自身的品牌特色,追求专业化是多个出版社的选择,鼓励编辑深耕细作,专注于某一出版领域。每家出版社都有各自的出版领域,每位编辑也有相对固定的出版方向,这是符合出版规律的。但是由于市场千变万化,读者需求各异,使得出版领域非常的灵活而具有挑战性。出版社应该鼓励

编辑在市场调研分析自身优劣势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对稳定的出版领域,不仅有利于编辑能力的提升,也有利于出版社品牌和图书品牌的打造,从而赢得市场的认可,进而培养一批忠实的读者。

出版物与其他商品的一大不同之处,在于出版物不仅具有经济属性,又具有文化属性。出版企业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要生产出满足公众需求的文化产品。

2.2内容集约整合、促进融合出版

想要打造好出版品牌,一定要对内容资源进行集约整合,充分利用好资源,并不断探索新资源,力求更大的市场控制力。出版企业自身也要建设技术平台,不只满足于做内容的提供者或者说转让者。

要将原有的优质出版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促进优质出版资源数字化,还应该建成信息共享的平台,赢得信息,就是赢得了机遇。一定要把握时代浪潮,密切关注国家发布的支持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政策,发展融合出版,打造出版精品。

不管是纸质出版物,还是电子出版物,质量不过硬,出版企业都难以形成自己的品牌。对优秀图书产品的追求,就是出版社品牌最基本、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和外在方式。

2.3加强合作:牵手自媒体平台

中国的出版企业要学会运用多种媒介,建设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如出版企业的微信公众号、微博账号等。出版单位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采取系统的综合的营销策略利用好各种新媒体渠道。也有出版企业借助短视频网络直播等新兴手段打造线上线下的多元渠道,塑造多场景的品牌营销矩阵,充分提高出版企业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而其他简单的推广方式就是与大流量具有人气的自媒体运营方合作。在微信公众号的推文或是微博博文的最下方,附带了书本的购买链接,并且给与一定的折扣力度,促进图书销量的增长。

2.4以公益为己任,传播企业爱心与责任感

(1)承担社会责任,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

出版物本身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出版物的社会功能包括文化积累、信息传播、思想宣传。利润不是出版企业追求的唯一目标。出版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一定要追求品质,制作精品出版物、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做好知识传播和文化教育工作,才能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共同创建和谐社会。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出版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出版单位在经营获利过程中要坚守的原则和底线。

(2)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促进教育事业发展

在我國,出版社划分为经营性出版机构和公益性出版机构。然而公益活动并不应只限于公益出版社,公益活动是每个出版机构都应该扛起的责任。

出版社举办或参与慈善捐赠义卖、公益活动或出版公益图书,向社会表现了企业的责任感和爱心,提高企业的美誉度。公益图书的介绍会、捐赠会等活动,还能为公众带去好的阅读体验,促进全民阅读理念的传播,提高人民群众的阅读意识。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很好的公关策略。

3结语

在以前的社会环境中,出版单位是有注重研发而轻视经营的现象存在。而现在,面对变革,出版单位要主动参与,迎难而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才不会感到迷茫。品牌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对于出版企业提升竞争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今的出版企业,首先要转变观念,树立公关意识,重视品牌作用,多种公共关系手段来培育和发展好品牌,培养用户的忠诚度。企业要学会贴近市场、走进公众,用高质量的内容站稳脚跟;用立体的系统宣传来扩大知名度、获取公众稀缺的注意力;用“以人为本”的思想,贴近公众,做好服务;同时也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作出有温度的出版物、做有情怀的出版人,才能打造出好的出版品牌。唯有转变意识、落实策略,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念,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才能为我国出版事业的繁荣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雅铭.新媒体时代儿童文学IP品牌的传播路径和发展趋势——以"皮皮鲁总动员"为例[J].出版广角,2019,000(022):61-62.

[2]周倩,吴海燕.新媒体时代物流企业品牌传播策略探析[J].新媒体研究,2019,005(020):P.88-89.

猜你喜欢

出版企业品牌塑造新媒体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出版企业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路径选择
基于考核因素的出版物单品种核算探析
论公关与品牌形象的塑造
唯品会的品牌塑造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校企结合推动八公山豆腐品牌塑造
图书馆与出版企业数字资源共享的环境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