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航线可视的 城市市域大地景观规划研究以简阳大地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2021-03-04彭艳马龙

中华建设 2021年2期
关键词:简阳市域景观规划

彭艳 马龙

大地景观规划,国内外各项研究,多指向景观生态修复、大地艺术等方向。而景观设计通常集中在中微观尺度的设计中。以一个市域范围为对象,结合宏观景观规划、城市设计等方法对大地景观进行系统规划设计的实践相对不多。本文依托简阳大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结合目前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现状,基于航线可视分析,浅谈城市市域大地景观要素的分级分类及规划实施方法。

一、大地景观规划的概念

西蒙兹的《大地景观》一书将大地景观定义为一个地理区域内的地形和地面上所有自然景物和人工景物所构成的总体特征,包括岩石、土壤、植被、动物、水体、人工构筑物和人类活动的遗迹等。而以人为手段对大地景观进行改造或者规划,始于20 世纪60 年代,大地艺术作为新的美术思潮涌现,大众熟知的如瑞典大地艺术画卷、日本越后妻有等大地艺术。随着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出现,以及现代生态学的发展,以生态修复为目的的大地景观干预渐渐得到了一些实践,如沙漠化地区的植被生态学修复。而大地景观规划并没有统一的定义。

《北京市新城地景规划设计编制指导意见》作为国内大地景观规划开展的首个指导性文件,提出了“大地景观是宏观尺度的景观,是由城市建设区、农田(村庄)、林地、山区、水面等景观要素构成的综合景观体系,其体验路线主要是高速公路、高层建筑物、山顶、飞机航线等。”

二、项目开展背景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全国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成都,先后启动了多项公园城市、城市更新、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系列项目。本项目位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所在地:简阳。项目任务为:在成都市大地景观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结合航线可视范围,对展示天府之国的形象窗口——简阳,进行市域大地景观进行统筹规划、关键标志区域大地景观设计。

三、城市市域大地景观的要素划分

以生态修复为导向的大地景观规划通常以生态学的方式将大地景观要素分为廊道、斑块、基质等等,然而在城市市域大地景观规划中,这类空间划分方式不太利于城市大地景观要素的控制实施。依据上位规划的分类引导,结合简阳的地域特征以及航线可视性分析,将市域大地景观进行分级分类:

(1)分级。根据相关研究如詹姆斯·埃尔金斯《视觉研究》一书中关于人眼观察特征的结论:

2km-4km 可模糊感知轮廓;

1km-2km 可认知目标的轮廓、形态、主体色彩;

500m-1km 可观察目标细节;

500m 以下,可进一步观察目标细节,进入低空识别领域。

(2)分类。市域空间内,按景观要素类型,分为两大类:城镇集中建设区、乡村与自然地貌区。结合简阳实际综合现状,将要素进行细分。①城镇集中建设区。按空间特征细分为:城市建筑聚落、城市公园、特色建筑群等大型地标等点状要素;城市交通干网、千里沱江等线性要素;第五立面、绿地裸地等面域要素。②乡村与自然地貌区。按地貌现状、航线可视两大因子细分为:飞机起降低空范围内可视形象点、乡村聚落等点状要素;自然河流、区域交通廊道等线性要素;浅丘山体、规模农田、自然草地荒地等面域要素。

四、分类规划实施要点

分类规划方法:将各类大地景观要素,与前文所述分级控制因子进行叠加,得出各类大地景观要素的规划实施要点。

1.突出浅丘地貌,强化底纹

简阳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龙泉山东麓,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8.13%。规划首先提出对自然地貌的保护,强化底纹特色。该类工作涉及生态绿色基底的完整度、自然地貌的保护修复、景观农业的规划梳理、色彩特色的归纳提升等要点。现状综合研判如下:重点区域内分布大面积工地裸土、少量自然裸土;一般区域内分布大面积自然裸地、土坡,林地不成系统;重点区域景观农业尚需整理。

图1 简阳鳌山公园片区(500m左右高空航拍)

(1)生态绿地、自然荒地类。坡比值小于1:1.5,土层较薄的沙质或土质坡面,采取草地覆绿。坡比值在18:100 至36:100 之间,坡面土层厚15cm 以上、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采用林地栽植方式覆绿修复。(2)农田、林地类。农田参照前述分级分为两类:飞机起降低空重点区域,进行规模理田,满足国家相关要求的前提下,控制色彩;一般区域,原则上不进行规模理田,自然耕作即可。林地同样参照前述分级分为两类:一般区域,满足生态与乡土化树种的原则下,对林地退化的区域进行生态修复;重点区域在上述基础上,选址进行色彩规划,适当增加彩叶林。

2.构建活力有序的城市风貌

该类工作主要涉及城市集中建设区、大型场镇与乡村聚落的第五立面。规划针对现状提出以下实施要点:(1)城镇集中建设区。经过GIS 分析,重点区建筑主要为城镇集中建成区,占总建设用地面积约34%,大部分集中于沱江两岸,现状整体色彩较为杂乱。规划预期可形成具有一江两岸的建筑聚落大地景观。(2)场镇与乡村聚落。一般区建筑多分布于场镇与乡村聚落,整体较为分散。规模较大且现状基础良好的村镇聚落打造川西特色林盘大地景观,其余零散乡村建筑建议弱化处理。结合现状与远期规划,对大地景观第五立面规划提出三大策略:①清杂清洗:对屋顶杂物、杂草、设施进行清理或拆除;老旧小区、建筑“黑化”屋顶清洗。②统一色彩:分区域进行色彩统一;对居住区“蓝屋顶”远期建议进行拆除;对历史街区、古镇按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要求进行屋顶坡化等风貌统一,打造川西建筑聚落群。③生态绿化:针对现状有条件覆绿居民区、公共建筑屋顶进行绿化景化打造;新建建筑原则上进行生态覆绿设计。

3.展现城市优美廊道

(1)理水塑岸。简阳市位于长江一级支流沱江中游,在500 米-1000 米高度,看到较为明显的三条河道:沱江、绛溪河、赤水河。现状水位线较低,河道两侧裸露滩涂面积过大;河岸两侧出现裸土,滨水生态带断裂,景观连续效果不佳。规划提出两大策略:①补水增量,避免大面积滩涂裸露;②强化水岸,保证连续的滨水景观界面:沱江两岸150 米、绛溪河、赤水河两岸50 米,自然段落进行裸土覆绿及林带种植,保证景观界面连续性;滨河公园段落结合城市正在进行的绿道建设,加强带状景观廊道。(2)美路亮景。①加速路网建设,形成骨干路网串联,并进行整治,保障路面光洁、平整;②提升骨干道路两侧绿化,中央隔离带打造优美、大气的城市林荫廊道;③重要节点设置形象展示。

4.点亮绚丽多彩的城市脉络

市域夜景现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夜景色彩不统一、夜景亮化散布,未形成良好的大地景观。规划针对现状评估,提出“三适”原则:适宜:多采用泛光照明和内透光照明,少用或不用动态勾边和高强度射灯。适地:主要点亮骨干路网、桥梁、地标中心、产业功能区。注重暗夜保护,控制生态保护区、公园、居住区。适时:按照“节假日模式”“平时模式”“深夜模式”分时进行合理灯光管控。

5.打造印象深刻的地域形象

(1)标志建筑群。结合航线可视分析识别、市域现状特色地标、项目建设计划三大因子,筛选出适合的城市大型地标、场镇、临盘等标志建筑群,进行第五立面控制、强化突出标志。(2)核心景观节点。结合航线可视与现状市域特色公园节点,并集合城市更新计划,筛选出适宜的大地景观核心节点,进行系统提升,强化原有特色,增强地标性。(3)大地景观IP 设计。重点区域内,叠加地形与土地性质两大要素,在非基本农田与非耕地区域,合理选址进行大地景观IP 图案设计。进一步分析低空可识别尺度,因地制宜,根据三大原则进行选址:①选取>6 公顷平坦开敞点位;②避开大范围居民房屋片区;③避开重要道路、大面积水系。大地景观IP 设计同时考虑白天与夜晚的展示,以本土树种栽植为首选方式,减少维护成本,夜晚以点状光源为主。

五、结语

本文以简阳航线区域大地景观规划设计项目为例,对城市大地景观规划方法进行了研究总结。结合市域空间的低空、中空、高空三个层面,结合简阳实际综合现状,对要素进行细分:城市建筑聚落、城市公园、特色建筑群等大型地标等点状要素;城市交通干网、千里沱江等线性要素;第五立面、绿地裸地等面域要素。结合实际,提出各类要素的规划实施要点:(1)田、林、村的“边界感”尤为重要,突出浅丘地貌,强化村镇形态农田肌理。(2)构建活力有序的城市风貌,强化第五立面色彩统一、风貌协调。(3)通过对城市蓝线绿线的环境治理和景观提升,营造层次分明、色彩明快的优美廊道。(4)通过适地点亮、适宜方式、适时管控等举措展示夜间形象,感受充满活力的城市脉络。(5)通过聚焦城市核心节点、文化符号植入等举措,打造深入人心的城市印象。

猜你喜欢

简阳市域景观规划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万方乐园景观规划》
市域(郊)铁路功能定位与系统制式选择分析
舌尖上的简阳之简阳羊肉汤
市域铁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GIS技术在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自贡市釜溪河仙市至沿滩复合绿道郊野段景观规划为例
分数应用题算术解法探究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简阳:文明之城一路花香
准移动闭塞系统针对市域快线的适用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