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全球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21-03-03周英莉李倩杜颖

外国语文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全球化文学历史

周英莉 李倩 杜颖

内容摘要: 2021年7月25-28日,“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全球化:文学、艺术、历史、文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以线上方式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的议题涉及非洲及非洲流散研究视角下的文学、思想史、教学、历史、社区、女性和音乐等方面。中外学者进行了充分的学术交流与对话,体现了国内外学者在运用全球化学术视角和跨学科方法开展非洲及非洲流散研究的学术趋势,也体现出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立场开展学术交流的中国话语实践。

关键词: 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文学、艺术、历史、文化;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基金项目:本文受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资助(项目编号:J200902)。

作者简介:周英莉,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非洲及非洲流散和跨文化研究。李倩,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跨文化研究。杜颖,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讲师,主要从事后殖民理论、有色女性主义研究。

2021年7月25-28日,“非洲及非裔流散全球化:文学、艺术、历史和文化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通过Zoom会议平台在线上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外语言文化比较学会中非语言文化比较研究会、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伯明顿分校美国非裔与非洲离散研究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主办,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文法学院外语系承办,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协办。来自美国、德国、土耳其、阿尔及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73位专家学者受邀与会。

本次大会以全球化语境下的黑人研究为主题。中外学者在主旨发言和专题研讨中,围绕非洲及非裔流散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以及非洲及非洲裔流散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关系等重要议题,从不同角度探讨了非洲及非裔流散文学、艺术、历史和文化中的历史意识、社区建设、性别政治、文化冲突、种族关系等主题。

在大会主旨发言中,美国非洲及非洲流散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默勒菲·凯特·阿桑特(Molefi Kete Asante)教授以“全人类学会:黑人研究作为世界研究中的一部分”为题,在从东非智人到当今全球流散非裔的时空语境中阐述了黑人研究的世界意义。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教授、世界传播学会前主席卡洛琳·卡洛威-托马斯(Carolyn Calloway-Thomas)作了题为“小说与叙事:以共情为手段,促进社会公平、公共利益和人类进步”的主题发言,探讨非洲及非裔流散小说叙事的社会意义美国非洲及非洲流散文化研究中心副教授杰克比·威廉姆斯(Jakobi Williams)作了题为“‘人民权力’的全球呼唤”的主题发言,论述了美国黑豹党(Black Panther Party)在帮助底層人民、捍卫合法权益、推动世界独立解放运动中的积极作用。

华中师范大学罗良功教授在题为“文化英雄与文化史建构:21世纪美国非裔诗歌的历史书写转向”的大会报告中,聚焦于伊丽莎白·亚历山大(Elizabeth Alexander)、格雷戈里·帕尔德罗(Gregory Pardlo)和泰辛巴·杰斯(Tyehimba Jess)等21世纪美国非裔代表诗人作品中的文化英雄书写,在美国非裔文学史的大语境下考察其历史书写转向及其文化意义。上海师范大学朱振武教授以“非洲英语文学的类型和特征”为题,剖析了流散文学的四大表征,即本土流散、异邦流散、殖民流散和殖民后代流散。山东师范大学王卓教授的报告剖析了尼日利亚新生代作家奇玛曼达·恩戈齐·阿迪奇埃(Chimamanda Ngozi Adichie)在小说《半轮黄日》(Half of a Yellow Sun) 中对后殖民时代个人身份重构的思考。上海师范大学姚峰副教授的发言剖析了当今西方的文学霸权,论述了非洲文学在重构世界文学中的积极作用。浙江师范大学李蓓蕾副教授的发言考察了当代非裔思想家路易斯·戈登 (Lewis R. Gordon) 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认为它融合了非裔哲学与中国哲学中的智慧和远见,跨越了种族和文化。

此次国际会议的学术报告精彩纷呈,呈现出多元、包容的学术特色,反映了东西方学者在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领域的趋同性和差异性。本次会议具有以下特点:

1.全球化视角。在本次会议中,来自美国、德国、土耳其、阿尔及利亚以及中国大陆的主旨发言人和参加专题研讨的学者,探讨了非洲与印度在民族自由解放运动中的经验互鉴、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黑人研究、非洲与土耳其的历史联系、非洲与中国古代的历史渊源、20世纪中期美国南方非裔社区、当下中国非洲人生活现状等议题,形成了一个关于全球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的完整的文化空间,呼应了罗良功教授所倡导的跨国社区和整体研究路径。罗教授在《世界非裔文学的整体研究:罗良功教授访谈录》中指出,非裔文学研究要超越区域和国别,需要重视对世界非裔文学的整体研究,其中一个有效路径就是跨国社区(张琴、罗良功 1-8)。

2. 跨学科研究。罗良功教授在阐述世界非裔文学研究时认为,在世界语境下对非洲以外不同区域的非裔文学与文化进行研究时,“必然是一条跨学科的研究路径,涉及到文学、文化、政治、民族、文化、经济、传播等不同学科领域”(张琴、罗良功 8)。此次会议以文学、艺术、历史、文化为切入点,展现了中外学者关于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的最新成果。这些研究涉及诸多学科领域,运用文学、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传播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最新研究成果,从多维视角开展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展现了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放性和广阔前景。

3.基于中国立场的学术话语实践。参加此次会议的中国学者立足中国社会需求和文化建设,展现了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的中国视角。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的李鸣对郑和的非洲访问进行了历史分析,指出相互尊重、公平贸易、融入当地的民族相处之道是当代一带一路倡议的精神源流之一,体现了中国对外政策制定中以和为贵的延续性和一致性,同时也体现了世界各民族的共同认知。正如阿桑提所说, “虽然我们认可个体责任,但我们知道,没有他人的参与,责任是无法实现的。我们所能达到的自身超越 (超越普通和文字经验的品质),是以非洲哲学中人与自然、人和集体的和谐统一以及他人的帮助为前提的(Asante 196)。此外,朱振武教授对流散文学四大表征的阐发、姚峰教授对非洲文学在世界文学建构中作用的剖析,都立足于中国,形成了独立而富有中国智慧的观点,共同推进中国学术话语实践及其在国际学术交流对话中的推广与宣传。

本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展演了全球化语境下中外学者的富有活力的学术交流和思想对话,反映了中外学者在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领域的共同关切和差异化视野,呈现了一系列有待继续深入研究和合作研究的新课题。同时,本次会议展示了中国学者基于中国立场的学术话语创新,推动了非洲及非裔流散研究的中国学术话语进入国际学术体系,为国际学术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化的解决之道。

引用文献【Works Cited】

Asante, M. K. The Afrocentric Idea. Philadelphia: Temple UP, 1998.

张琴、罗良功:世界非裔文学的整体研究:罗良功教授访谈录。《外国语文研究》3(2020):1-8。

[Zhang, Qin and Luo Lianggong. “A Holistic Approach to the Studies of the Literature of African Diaspora: 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Luo Lianggong.” Foreig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3 (2020): 1-8.]

猜你喜欢

全球化文学历史
全球化时代的数字纪念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从全球化、逆全球化到有选择的全球化
“一带一路”是实体经济的全球化
新历史
文学小说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