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結語:需要全社會共同重視, 有效治理網絡欺凌事件

2021-03-02

澳门月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學生服務社會

1、澳門與鄰近地區相比,青少年的網絡欺凌之程度如何?社會上對此關注是否足夠?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本澳青少年的網絡欺凌情況並不嚴重,2019年全年本局並未接到或處理任何相關案件,今年本局處理了3宗與青少年網絡欺凌相關的案件。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黃健安:2019/2020學年,教青局在對學生輔導服務的個案跟進中,發現與使用網絡相關的個案,沒有明顯增幅。教青局構建了“和諧校園——以愛同行·拒絕欺凌”的宣傳網頁和設立留言專區,供旁觀者以不記名的方式提供資料,告發及制止欺凌事件。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協調主任阮麗梅:我們認為目前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較普遍,有一些隱蔽個案。前線人員最近幾年所處理的問題,當中不少涉及互聯網及智能電話。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馮美詩:隨著互聯網和新興社交媒體的普及和流行,網絡欺凌行為在本澳青少年中時有發生,亦極易引發影響學生成長和身心健康的系列問題。但只有四個百分點的受訪者表示在近兩年內故意對他人實施過網絡欺凌。

2、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屢禁不止,有愈演愈烈趨勢,究竟原因何在?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由於互聯網的高度普及,加上互聯網先天存在的匿名性和隱密性,為網絡欺凌提供了技術條件;此外由於世界各地對於互聯網以至網絡社交平臺的監管法律和管理標準不一,個別地區甚至為空白。在青少年自身方面,因其心智未成熟、守法意識薄弱等,容易令青少年受到互聯網上部分不良資訊的影響。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黃健安:希望從不同方面著手,向社會宣傳預防欺凌、尊重及關愛的信息;也會加強跨部門合作機制,持續支援處於危機狀態的學生,為師生、家長及學生輔導員開展各類專題講座,提升學生的守法意識。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協調主任阮麗梅:這或與家庭關係及管教情況有關,如採取“外包式教養”把子女交予托管中心、社福機構等,又或以“物質教養”、“網絡管教”等管教模式,令青少年的生活重心放在網絡上。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馮美詩:我們認為網絡成本低、網絡留言具匿名性和隱蔽性都助長了網絡欺凌趨勢,很多人誤以為網絡言論沒有大不了,或是不需承擔法律責任,亦缺乏對他人的同理心等。

3、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傳播手段的多樣性,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現象是否會增多?如何有效遏制這種現象?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互聯網的高度普及,為網絡欺凌提供了技術條件。司法警察局近年更多從“家、校、警”三方合作的角度着手,持續深化與教育界和家長間的合作,共同遏止青少年間的網絡欺凌行為。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黃健安:要預防和遏止青少年網絡欺凌事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教青局未來將繼續透過不同層面和多種活動方式,開展各類與善用互聯網相關的教育宣傳工作,同時期望家長應與子女保持良好溝通。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協調主任阮麗梅:認為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網絡欺凌會越來越多,這是一個大趨勢,與社會大環境有關係。需與網絡時代共存,提供適切服務,有效回應青少年的需要。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馮美詩:重視對青少年的品德與公民教育,學校要加強心理教育,教導同學友好相處是很重要的預防措施,同時教育青少年不要成為網絡欺凌的實施者和面對網絡欺凌時的應對方法等,認為只要做好以上措施,網絡欺凌現象不一定會增多。

4、是否認同從法律層面上加強防治網絡欺凌?

澳門司法警察局關注少年組職務主管趙朱惠敏:我們到本澳各學校舉辦以學生為對象的“傷人與欺凌”及“電腦犯罪與網絡欺凌”防罪講座,並從網絡欺凌所衍生的傷人、勒索等犯罪出發,向學生宣教相關法律知識,並讓他們清楚明白相關欺凌行徑可帶來嚴重後果;亦教導學生如何應對網絡欺凌事件,避免成為網絡欺凌的參與者或受害者。

澳門教育暨青年局教育心理輔導暨特殊教育中心職務主管黃健安:為了加強社會對欺凌事件的重視和關注,教青局未來會持續不斷加強宣教工作,也會加強跨部門合作機制,持續支援處於危機狀態的學生,為師生、家長及學生輔導員開展各類專題講座,提升學生的守法意識。

聖公會澳門社會服務處協調主任阮麗梅:認同從法律層面加強防治青少年網絡欺凌。政府应当制定法规和政策规制网络欺凌行为。我們結合前線經驗和調查約三百名服務的青少年後發現,現時最具影響的青少年行為模式為網絡犯罪與行為模式,反映社會應加強重視網絡安全問題,及早做好防範工作。

澳門中華學生聯合總會副理事長馮美詩:宣傳教育是其中一環,但如果可以訂立網絡欺凌的相關法律,亦表明特區政府對打擊網絡欺凌的決心,相信可起到震懾作用,從而遏制和防治網絡欺凌。

探討今期的時事辯論議題,大家各抒己見,對澳門青少年網絡欺凌的現狀積極建言獻策。綜合大家較一致的意見,即認為由於互聯網的高度普及,為網絡欺凌提供了技術條件。要預防和遏止青少年網絡欺凌事件,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欺凌事件的處理,重在預防教育和輔導,需要家長和學校的正確引導。從網絡欺凌所衍生的傷人、勒索等犯罪出發,向學生宣教相關法律知識,並讓青少年清楚明白相關欺凌行徑可帶來嚴重後果。

本刊認為:現在青少年接觸網絡機會多,校園欺淩或向網絡欺淩方向發展,更趨隱蔽,較難察覺,相信仍有隱蔽案件未被揭發。網絡欺淩對受欺淩人士造成的傷害,往往造成難以估量的後果,所以出現一單都嫌多。希望通過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努力,真正重視起青少年網路欺淩問題,並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有效治理,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猜你喜欢

學生服務社會
本刊读者服务部实用产品推荐
物业服务
2018上海服务业企业100强
COMPLAINER’S CALAMITY
学生作品选登
一道题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