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國際視野打造 澳門證券交易所

2021-03-02長江

澳门月刊 2021年1期
关键词:優勢產業建設

長江

建澳門證券交易所

是澳珠共同的使命

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是國家給澳門提出的“命題作文”,也是澳門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的內在要求。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指出,支持澳門打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出口信用保險制度,建設成為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研究在澳門建立以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券市場、綠色金融平臺、中葡金融服務平臺。這是首次將建設澳門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建立離岸證券市場列入到正式的國家規劃當中,可見國家對澳門大力發展特色金融業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過度依賴博彩業也使得澳門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遭受了重創,澳門各界也充分意識到了單一經濟結構的弊端。因此,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如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也是珠海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10年4次考察橫琴,在2018年10月考察時表示對橫琴每一步發展都關心關注。我們始終要不忘初心,讓這裡充滿創新發展活力,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化發展。珠海始終不忘改革開放的初心,始終不忘作為經濟特區的使命,始終將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作為珠海自身的發展目標之一。

可以說,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推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已成為澳門和珠海共同的使命。既然是使命,就不再是單純的經濟目標,不能簡單地算經濟賬。換言之,建成澳門證券交易所,不僅具有重大經濟意義,更具有重大政治意義。這是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建成的有效連接國際、國內兩個市場的證券市場,充分體現了一個國家兩種制度的制度優勢。在深刻認清雙方共同的使命以後,那麼當前澳珠共同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面臨的分歧在這一大趨勢之下都可迎刃而解!

建澳門證券交易所

使澳門未來更精彩

精彩源於萬丈高樓平地起,盤龍臥虎高山齊。眾所周知,就現代金融業而言,澳門相對於香港,珠海相對於深圳,都處於相對弱勢地位。一是澳珠現代金融業產業基礎比較薄弱,銀行、證券、基金、保險、期貨、外匯等行業成熟度明顯低於深港。二是澳珠不像深港那樣,擁有全國乃至全球性的資本市場。這是否意味著無法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了呢?顯然不是。因為相對於其它沒有建設證券交易所資格的內地城市而言,國家已經給了澳門“入場券”。澳門是可以建設證券交易所的,而且國家大力支持!澳珠當務之急是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加快推動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充分發揮“一國兩制”這個最大的制度優勢,將制度優勢轉化為政策優勢,將政策優勢轉化為人才優勢,將人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將產業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這將是一個從無到有的精彩過程!

精彩在於現代金融業將大力推動澳門產業適度多元發展,尤其是科技創新產業。一方面,金融注重的是通過金融市場力量,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降低實體企業融資成本,啟動實體經濟活力,達到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目的。另一方面,科技創新產業屬於技術密集型產業,適合在地理空間有限、區位優勢明顯、制度靈活、資金相對充裕、福利待遇好的澳門發展。

澳門特區行政長官賀一誠在“博鼇亞洲論壇國際科技與創新論壇大會”致辭時表示,澳門特區政府將進一步加強科技創新發展的頂層設計,不斷完善相關的體制機制。積極發展現代金融業,有利於促進澳珠佔領未來科技創新高地。現代金融業與科技創新產業的結合,將使澳珠極點精彩絕倫!

建澳門證券交易所

應放眼全球

當前,在粵港澳大灣區內運轉著一個高度複雜的金融系統,包含在岸、離岸兩個金融市場,人民幣、港元、澳門元三種流通貨幣,人流、物流、資金流、資訊流四種要素流動。粵港澳大灣區金融系統的高度複雜性既為建設澳門證券交易所提供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灣區內已存在深圳證券交易市場、香港聯合交易所兩大證券交易所,並且已經發展起相對成熟的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基金市場、保險市場、衍生品市場。在兩大成熟證券市場格局下,如何找準澳門證券交易所的發展定位,唯有放眼全球。

一方面,澳門證券交易所是在岸的離岸金融市場。鑒於境內資本帳戶未完全開放,跨境資本流動仍然受到較大限制,在境內橫琴新區建設離岸澳門證券交易所是當前的最佳方案。離岸金融市場如何建設?這裡值得一提的樣本是海南。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同樣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改革開放重大舉措。海南的現代金融業根基與澳珠是比較相似的,都面臨著金融市場不完善、金融業態缺失、金融機構嚴重不足的殘酷現狀。然而,自從2020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公開發佈了《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以來,海南現代金融業的發展可謂是高歌猛進!海南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陳陽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海南自由貿易港金融開放創新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海南自由貿易港逐步構建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相適應的跨境投融資新體系。穩步推進非金融企業外債項下完全可自由兌換。二是推進QFLP和QDLP試點落地,分階段推進資本項目完全可自由兌換。此舉有力聚集了境外資金、境內外優質投資者、投資管理機構和投資人才。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已可兌換資本項目的便利化水平,有序推動個人資本項目等不可兌換資本項目開放,最終將實現海南自由貿易港資本項目完全可自由兌換。三是加快推進國際能源、航運、產權、股權等交易場所的國際化建設。加快推進海南國際清算所建設。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成為區域性國際大宗商品貿易、交易和結算中心。逐步探索在海南自由貿易港培育在岸的離岸人民幣市場,推動人民幣作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結算和投資工具,加快助推人民幣國際化。

另一方面,澳門證券交易所應支撐澳珠科技創新發展。雖然粵港澳大灣區已經構建起一個包括在岸與離岸的主板、中小板、創業板、新三板等在內的相對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但是從市場廣度、市場深度、市場規模、市場容量等指標角度考量,在岸的深圳創業板和上海科創板,以及離岸的香港創業板,仍然無法滿足境內外大量中小型科創企業的融資需求。與此同時,中小型科創企業的高成長性所帶來的高回報率能夠有效吸引、分流博彩資金到實體產業當中。因此,澳門證券交易所可以考慮優先發展國際科創板。

早在2019年10月,廣東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局長何曉軍就指出,將澳門證券交易所打造成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納斯達克。可見,發展國際科創板,不僅能夠為境內外大量中小型科創企業快捷募集資金、快速推進科研成果資本化帶來便利,加速科創企業發展,而且能夠有效吸引全球中小型科創企業落戶澳門和珠海,加速澳珠形成科技創新高地。

最後,發展國際科創板可對標美國納斯達克、倫交所的高科技市場和AIM市場等成熟的資本市場規則,實施註冊制,無需證監會審批,沒有盈利標準和資產規模方面的要求,但信息披露必須全面、真實、準確、完整。在運營管理方面可考慮通過全球化招標方式,引入全球領先的國際化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高標準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澳門證券交易所。

猜你喜欢

優勢產業建設
魏晋南北朝宗族體制與家庭文化建設
I Love You, Dear China
开往香格里拉
如何構建企業的生態優勢?
時寒冰 第五次產業大轉移將為中國未來30年帶來巨變
台商優勢的「大」於「小」
樊綱 要用創新的精神來看待健康產業
對人的狩獵:比較優勢視野下的內亞戰爭技術與軍事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