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沈阳市重点行业紧缺人才需求现状的调研分析

2021-03-02戴睿方文燕

关键词:企业需求影响因素

戴睿 方文燕

【摘  要】人才是区域发展中最重要与稀缺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能力,国内各大城市的“抢人”现象凸显出当前经济竞争在一定程度上就是人才竞争。论文通过问卷、网络、访谈等方法对沈阳市重点行业企业的紧缺人才情况调查,分析区域行业发展需求人才市场现状、紧缺程度及影响因素,客观呈现沈阳市重点行业当前人才需求情况,为政府和行业企业决策以及人才流动提供现实依据。

【Abstract】Talent i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scarce strategic resource and core ability in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 phenomenon of "grabbing people" in domestic cities highlights that the current economic competition is, to a certain extent, talent competition. Through questionnaire, network, interview and other method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shortage of talents in key industry enterprises in Shenyang C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shortage degre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talent marke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industries, objectively presents the current talent demand of key industries in Shenyang City, and provides practical basis for the decision making of government and industry enterprises and the talent flow.

【关键词】人才紧缺;企业需求;影响因素

【Keywords】shortage of talents; enterprise demand; influencing factors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1)01-0124-02

1 紧缺人才需求调研概况

1.1 调研目的与方法

以沈阳重要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为主要对象,进行沈阳市紧缺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需求调研,以期通过科学合理的信息公开使人才供需双方了解真实情况,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紧缺人才是指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而又严重短缺的高素质、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其判定需从时间、数量多方面把握。根据沈阳市的实际情况,采用网络问卷、实地调研等方法调查了3000余家各类企事业单位。

1.2 样本数据处理原则

为保证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可信度,在对数据进行录入时将答题速度快、答案随意或不完整、中途放弃的答卷进行了剔除。

样本量根据公式N=Z ^2×(P ×(1-P))/E^2(其中N为样本量;Z为统计量,当置信水平为95%时,Z为1.96;E为误差值;P为概率值)确定。预计调查4500个样本,在95%的置信水平、概率值为0.5下极限误差小于1.46%。实际调查中获得样本量为3894个,问卷有效率为86.5%,在此基础上,计算实际的极限误差为1.58%。数据缺失比较严重时,采取直接删除的方法,以确保准确性;当数据缺失比例较大时,采用均值插补法。数据分析阶段运用的是缺失值处理后的数据。

2 人才紧缺情况现状分析

2.1 职业类别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规范划分职业类别,产业的选择主要是依据国家统计局颁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GB/T 4754—2011),根據沈阳市实际情况进行适度归类整合。

本次调研主要集中在教育管理法律、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汽车和生物医药化工6个行业。在调查样本中,教育管理法律业主要涉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人员等7个职业中类以及管理(工业)工程技术人员等27个职业小类;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涉及工程技术人员、科学研究人员等5个职业中类和29个职业小类;新一代信息技术业涉及工程技术人员和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人员2个职业中类和2个职业小类;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业涉及科学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2个职业中类和9个职业小类;汽车业涉及机械制造基础加工人员和汽车制造人员2个职业中类和工装工具制造加工人员等4个职业小类。

2.2 任职基本条件

调研显示,教育管理法律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业对学历要求较高,约2/3的需求为硕士或博士研究生;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化工业企业要求硕博士以上学历的约为半数,其余至少也需本科学历;汽车产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则是技能人才较多,2/3的任职门槛为专科学历。

从任职经历要求看,教育管理法律业51.3%的岗位不需任职经历,应届毕业生即可;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42.6%的人才需求则要有5年以上的任职经历;生物医药化工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业提出的人才需求中有50%左右应具备3~5年的工作经历;汽车业的紧缺人才需求中,应届毕业生、3~5年任职经历和1~2年任职经历的各占1/3。

从需求岗位的性质看,教育管理法律业仅个别企业需要管理岗位和专业技能岗位的人才,绝大多数为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这与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及行业实际发展情况较为相符。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生物医药化工产业对管理岗位高级人才有一定需求,占比约25%,其余基本均需要專业技术人员,且参考年薪较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业、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业企业所填报的岗位需求全部为专业技术人员,充分体现了这两个产业领域的行业和生产特点。汽车产业对于管理和专业技术岗位的人才需求较少,60%以上的岗位需求均为专业技能人才。

从参考岗位年薪看,各大行业均以10~20万元为主,其中汽车业的专业技能人才需求较大,因此3~5万元居多。

从人才紧缺程度看,教育管理法律业和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产业严重紧缺的人才占55%以上,比较紧缺的也占25%左右;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一般紧缺、比较紧缺和严重紧缺的占比分别为32.8%、38.8%和28.4%;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和生物医药化工业约85%左右的需求为比较紧缺;汽车产业一般紧缺的占比70%,其余为比较紧缺。

2.3 引进难度

为充分体现人才市场上供需双方的匹配情况,调查中设置了“引进难度”的选项。综合来看,较难引进的情况为多数,其中教育管理法律业的情况尤为突出,56.4%的岗位为引进困难,34.6%为较难引进,仅10%左右为容易引进的人才岗位。先进装备制造机器人及智能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业和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业中较难引进的基本都在半数左右,其余均为引进困难。生物医药化工业的人才全部较难引进,而汽车产业的情况相比较而言要好一些,较难引进的为33%,67%的岗位容易引进。

3 紧缺程度影响因素

3.1 相关系数

在基本了解各个变量的内部情况后,为深入了解其与其他变量间的情况,使用交叉分析法进行汇总对比。首先归类总结所在行业、学历要求、岗位年薪等进行市场现状分析,为挖掘紧缺原因,以职业紧缺程度为自变量,进一步通过相关系数来研究。相关系数是研究变量间线性相关强度的量,常见的相关系数为简单相关系数r,相关性越强,r绝对值越大。一般认为r绝对值在0.4~0.69为中度相关,0.7~0.89为高度相关。通过简单的相关系数双因素分析,初步观察紧缺程度产生的影响因素。

3.2 变量说明

人才紧缺影响因素复杂,宏观来看经济发展、社会状况、政策措施等都会产生一定影响;从各微观主体出发,对人才需求可从其学历、技能、经验看,岗位待遇、前景等则会影响人才供给状况。结合调查情况,选择以学历要求、岗位年薪、任职经历、外语语种、招聘岗位、职称级别、引进难度作为自变量,表示为X1~X7;职业紧缺人数作为因变量,具体赋值为“1=一般紧缺”“2=比较紧缺”“3=严重紧缺”。

3.3 检验结果

使用Excel导入编码表格,在置信水平为95%的情况下进行相关性数据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所示。

列1至列8依次为:学历要求、岗位年薪、任职经历、外语语种、招聘岗位、职称级别、引进难度、职业紧缺程度。检验结果显示:引进难度与职业紧缺程度有高度相关关系,相关性最强。此外,学历要求与职业紧缺程度有中度相关关系。

【参考文献】

【1】郭金刚.国际贸易紧缺人才需求与高校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13):244-246.

【2】戴睿,赵奕.沈阳市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与人才需求分析[J].辽宁经济,2017(2):72-73.

【3】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9-2020年度《沈阳市紧缺急需人才目录》[EB/OL].http://www.syzhrc.com/content/244.html,2019-07-16.

猜你喜欢

企业需求影响因素
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程建设研究
新常态经济下外贸应用型人才需求情况调查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物流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迈向企业造型需求的机械外观设计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