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

2021-03-01汤光化邱燕红通信作者

医疗装备 2021年24期
关键词: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汤光化,邱燕红(通信作者)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3)

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一种方法,而建立血管通路是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现阶段,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常用的血管通路,其血流量可对血液透析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1]。以往,临床常采用常规护理,但该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效果并不理想,患者易出现不同并发症,影响预后。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通过辐射将热量传递到深层组织,提升皮肤血流量,且其温度持久稳定,是修复内瘘的理想设备。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且以内瘘为血管通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76岁,平均(57.23±2.16)岁。观察组男22例,女21例;年龄21~77岁,平均(58.63±2.24)岁。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无精神类疾病;能主动配合研究;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伴有肝肾功能不全者;伴有语言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 方法

两组均外涂多磺酸粘多糖乳膏[Mobilat Produktions GmbH(德国),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60601,规格 14 g]:将药膏涂抹于患者动静脉内瘘周围的皮肤上,涂抹时注意避开穿刺点,涂抹后按摩5 min,每日涂抹2次,连续用药4周。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需要使透析室保持清洁干净,每日早晚对透析室进行空气消毒,同时将室内温度和湿度调节至适宜的范围,每班治疗结束后开窗通风,对治疗单元进行清洁消毒。(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其每日营养充足,并实现饮食多样化。(3)心理护理:患者受疾病及长期治疗的困扰,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心理护理,及时发现患者的情绪变化,并给予心理疏导和安慰,向其讲解与血液透析相关的知识,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为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改善其不良情绪,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4)动静脉内瘘护理: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全程需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嘱患者不可用建瘘侧的手臂提重物,不在该侧手臂采血,患者若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可用温水进行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护肤品,防止过度抓挠导致的感染等症状发生,患者需每日检查3次动静脉内瘘,确保其通畅。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台湾宽谱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型号:TY-02):参数设置为额定电流0.9 A,输入电压220~240 V,每次进行血液透析时均给予照射;将治疗仪和照射部位的距离保持在20 cm,透析结束前30 min停止照射,根据患者的病情调节照射时间和次数。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干预3个月后两组血管充盈度、穿刺局部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等)的发生情况:血管充盈度分为良好、差两个等级,血管走行有清晰方向,充分充盈为良好,血管走行不清,有条索状硬结结于皮下为差,良好率=良好例数/总例数×100%。(2)比较干预前后两组内瘘血流量:血流量≥200 ml为足,血流量<200 ml为不足。(3)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生命质量:采用SF-36简明健康状况量表(36-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SF-36)进行评估,包括日常活动及健康等,总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血管充盈度及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血管充盈度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局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充盈度及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2 两组干预前后内瘘血流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内瘘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内瘘血流量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内瘘血流量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现阶段,动静脉内瘘是透析血管通路中最为常见、理想的一种方法,被称之为透析患者的“生命线”[3]。血管通路是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前提条件,因此保护好血液透析患者的内瘘极为重要。而对内瘘保护不当可导致内瘘闭塞、穿刺困难等情况的发生,故对动静脉内瘘进行有效的护理十分重要[4]。常规护理中,通过环境护理可改善患者的居住环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居住条件;通过饮食护理可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心理护理可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的自信心;通过动静脉内瘘护理可减少穿刺困难、内瘘闭塞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常规护理措施虽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效果有限,需联合更为有效的护理方式。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是利用低能量远红外线释放的波段能量,提升局部皮肤温度,增加血液循环,使透析血流不足的情况得以改善,减少疼痛和淤青现象;此外,还能通过非热效应特点,释放HO-1,将氧化压力降低,促进机体内皮功能的改善,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速度和血管内径,进而延长内瘘使用寿命[5-6]。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管充盈度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穿刺局部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内瘘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内瘘血流量均大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内瘘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命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使用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可减少其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可改善患者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可改善其生命质量。分析其原因为,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可将带有特殊波段的远红外线以辐射的方式传递出去,被患者皮肤的深层组织吸收,并与其体内的蛋白质产生生化反应,从而可扩张血管,加快血液循环速度。而且,该治疗仪无创伤,治疗时患者无痛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综上所述,在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护理时应用非热康谱远红外线治疗仪可获得理想的效果,可提高血管充盈度,降低穿刺局部并发症发生率,增加内瘘血流量,提升患者生命质量。

猜你喜欢

血流量内瘘动静脉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阻力递增踏车对年轻健康男性相关呼吸、运动肌肉血流量的影响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
29例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的护理
奇异值分解法用于MR灌注成像脑血流量估计的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