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站内光缆预防鼠害之光缆选型及工程应对措施

2021-02-25国网金华供电公司陈跃国朱筱玮

电力设备管理 2021年1期
关键词:防鼠铠装鼠类

国网金华供电公司 陈跃国 郭 瑜 李 凌 朱筱玮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迅速,承载业务的光路覆盖范围日益增大,网络架构亦日趋完善,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已基本构建为“自愈环”。但在鼠患确实发生时,由于“自愈环”的构建变电站相关业务未出现中断,但仍造成了承载业务大量开环,令变电站各大传输通道可靠性降低,若鼠患较为严重还有可能致使光路中断,令电路通信网无法实现稳定运作。

1 变电站光缆鼠患发生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变电站多选址于乡村或城市郊区等相对偏僻场地,如此虽对百姓生命安全及健康做出了保证,尽力避免了因变电站安全事故而威胁人民生命的问题出现,但乡村及城市郊区等偏僻之所多有老鼠出没,且变电站的电缆及光缆皆存于电缆沟或光缆沟,皆是夏凉冬暖之地,遇到雨雪天气潮湿现象在所难免,久而久之自然为老鼠提供了栖息平台。鼠类动物门齿较为发达且本身具有无限生长的特性,为保证牙齿足够锋利往往会选择不断啃咬物体来令牙齿保持锋利,而光缆保护套管的塑料由于气味特殊,因此常成为老鼠们啃食磨牙的对象,若鼠患较为严重且不及时防治,一旦光缆发生断裂,变电站内电力通信会随之受到影响,为电网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1]。

老鼠的数量分属自然因素,除该类自然因素外光缆受鼠患荼毒的主要原因有:变电站内部分处于使用状态下的光缆未利用PVC 套进行保护;变电站光缆所使用的保护套管不够完整,致使部分光缆裸露在外,尤其于保护套管接头及光缆转弯之处更见严重;在对光缆沟进行打孔处理时孔洞封堵不尽完整;光缆未固定;光缆缺乏维护,PVC 套管使用时间太长致使内外套管分离,遭鼠患荼毒后光缆更易遭到破坏;架空与直埋等敷设方式更易受竹鼠等鼠类所带来的鼠患影响。这些原因有的是因工程问题,有的是光缆本身选型或套管选型问题,还有的是光缆PVC 保护套管问题,在目前的变电站中十分普遍[2]。

2 光缆选型

2.1 光缆选型必要性

据研究可知,以竹鼠为主的、最易对变电站光缆造成损害的鼠类门齿硬度可达3.0~5.5(莫氏硬度),其硬度几可与不锈钢比肩,据荷兰某公司研究得知,钢带、钢丝等材料对鼠患防护的效果最好,有效率可达百分之九十五,而其余套管铠装如图1所示。

图1 各类材料铠装防鼠有效率对比

鼠类动物除其破坏性外,流动性强亦是其显著特点之一,因此鼠患、鼠害发生的地点与时间一般都难以预测与确认,可见从以竹鼠为主的老鼠身上杜绝鼠患发生不尽现实,与其将时间浪费在老鼠上,倒不如利用足够的时间与资源“强化自身”,通过改善材料来提升光缆的防护性能,以此令鼠患发生率降低。防鼠的关键是“防穿透”,即铠装防穿透能力。一般防穿透能力与钢带厚度息息相关,据研究0.2、0.18、0.15、0.13毫米的钢带可分别令防穿透力达120N、95N、76N、59N。而在钢带厚度相差不大情况下,皱纹型钢带于防穿透力方面要远超扁平型钢带、不锈钢材质钢带则远优于镀铬材质钢带,耐腐蚀性更超出普通钢带数倍[3]。

在当今的变电站中GYTS04光缆数量只多不少,为对该类型电缆的使用寿命做出保证,一般会选择使用尼龙12护层来令外护套耐磨损性能实现增强,但尼龙12硬度远远不比不锈钢等材质铠装,与老鼠门齿的硬度更差异悬殊,久而久之,一旦鼠患发生该类型光缆所使用的尼龙护套便会出现鼠患遗留的咬痕,虽然尼龙护套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鼠类动物啃咬所带来的损伤,但仍无法避免被咬穿的“命运”,就鼠类动物的习性而论,只要能咬动的东西迟早会被咬穿。除尼龙12护层外,其余掺杂了玻璃纤维的套管、保护套在生产工艺方面皆要求较高,虽有部分专家提出可于套管材质内掺入驱鼠剂以达到驱鼠效果,但后续经雨水冲泡后驱鼠能力会有所降低,且由于掺杂驱鼠剂的缘故,护套性能亦有所下降,同时还会对相关操作及维护人员带来一定的毒害与刺激。综上所述,在光缆外附加铠装是变电站预防鼠害的根本措施[4]。

2.2 光缆选型

铠装防穿透性与钢带厚度直接相关,因此在对光缆进行选型时钢带厚度应超过0.20毫米,而根据敷设差异共有如下光缆选型:

架空光缆。是架挂在电线杆上的光缆,基于其架设高度,鼠患可有效被避免,但架空光缆无论材料还是工程施工方面成本皆高于其余光缆,且其寿命不短于15年,而在这15年间周边环境的变化趋势难以预料,若周边环境转变为林木生长区域或绿化区等适宜松鼠栖居的环境,架空光缆又会受到“松鼠患”危害[5]。若选择使用架空光缆或变电站光缆线路中有架空段落,建议使用GYTS 型光缆,其中GYTS53型光缆更适合林地使用,该选型光缆敷设难度与普通光缆相当,但硬度更低,更易适应林地环境。

直埋光缆。是变电站最常用及常用的方法,在诸多光缆选型中耗资最少、但也最易受鼠患危害,在对直埋光缆进行使用时,若地段多沙土应选用GYTS32双钢型光缆,若地段处于高原地区可采用GYTA33型光缆以防范旱獭等大型鼠类。

3 工程应对措施

深埋直埋光缆。“打洞”是鼠类的拿手好戏,通过打洞鼠类动物可轻松地活动于地下0~2米深度间,举例而言,仓鼠的打洞深度约为1米而竹鼠则约为2米,除该两类鼠类动物外,其余十之八九的鼠类动物打洞深度小于0.5米,由此可见,在对直埋光缆进行敷设时只需令缆沟深度超过1.2米便可避免光缆与大部分鼠类动物的接触[6]。

将管径较大的塑料管布放于直埋段落内。国内外专家所进行的鼠害试验表明,随着光缆缆径的增加,光缆抗鼠害的能力也会随之提升,因此在直埋段落等较易遭受鼠害的段落使用管径较大的塑料管可以令变电站光缆抗鼠咬能力得到增强,只要物体外径不小于45毫米一般都可避免鼠咬。因此在对光缆进行敷设时可选择Φ45/38型的硅芯管,此外为避免体型小的鼠类动物进入塑料管,在实际作业时应当使用不锈钢丝网对塑料管端口进行封堵,以达到防鼠害的效果。

将不锈钢防鼠网缠绕于高速公路管的光缆之上。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亦发生巨大进步,而利用高速公路管道对光缆进行敷设已是当今光缆建设工程的重要环节与内容,我国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使用率向来居高不下,若高速公路管道内的光缆遭鼠害发生损坏,全封闭运营的高速公路需先进行交通管制并对车道实行封闭操作方可于白天进行,但如此不仅抢修人员生命安全无法保证,交通运行状况亦会随之受到影响[7]。因此在进行光缆工程建设时施工方应使用不锈钢防鼠网,先将保护软管绑扎牢固再于保护管外继续缠绕不锈钢防鼠网,需注意的是,防鼠网深入管道长度应大于一厘米,缠扎牢固后使用镀锌铁丝对防鼠网进行进一步加固。

对施工现场进行检验。通过对施工现场检验而避免未达标产品使用同样是防止光缆遭受鼠害的工程对策之一,其中检验的重点应为钢带、外护套及铠装,其厚度指标达关键指标方可对光缆使用寿命做出保证,因此应当将施工现场检验作为质量把控的最后一道防线。

4 结语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而光缆则是保证变电站业务开展的重要工具。由于变电站选址位置多偏僻,因此鼠害常常发生,兼之鼠类动物繁殖能力与环境适应能力都较强,彻底消灭鼠害并不现实,因而为避免鼠害对变电站光缆造成损伤应尽量提高变电站光缆质量,提升光缆的使用寿命,如选择不锈钢带光缆、使用不锈钢光缆铠装等。虽然目前不锈钢带钢缆尚未在我国诸多变电站内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抗腐蚀能力强、硬度大及防穿透能力强的优点显而易见,在彻底消灭鼠害前势必会成为应对鼠害的最有效方案,然而随着该类光缆应用增多,近来有工程表明由于该类光缆硬度较大,钢带搭接处极易断裂,由此可见,该类光缆的使用还需通过大量实践来进行检验,通过实践令变电站内光缆的使用寿命得到提升,最终达到保证我国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目的。

猜你喜欢

防鼠铠装鼠类
贺兰山西坡鼠种内脏重量与海拔梯度关系研究
深海海底钻机用铠装脐带缆有限元分析
浅谈铠装电缆引入防爆电气设备
一起由老鼠引发的零序保护跳闸事件分析
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探讨
防鼠软件
非洲猪瘟背景下的生物安全体系之控制动物流
天津七里海湿地鼠类十年变化
分析10kV金属封闭铠装式开关柜内部发热的原因
浅谈户内变电站防鼠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