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甘肃省榆中县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021-02-24钱斌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4期
关键词:古建文化内涵

钱斌

摘 要:古建四合院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代表,在我国民居中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金崖镇是古丝绸之路的要驿,自古以来就是榆中苑川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所在地,被誉为“苑川翠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古建筑遗存众多,特别是古建四合院特点鲜明、文化内涵丰富。

关键词:甘肃榆中;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特点;文化内涵

我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以青砖、青瓦、砖雕、琉璃瓦等为配件,共同组成我国古建筑的历史文化,并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体系著称于世,反映出我国古代建筑高度的艺术和科技水平,是珍贵的文化遗产,而古建四合院就是文化遗产中的一朵亮丽奇葩。四合院建筑在我国民居建筑史上历史悠久、分布广泛,是汉族民居形式的典型代表。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周原遗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四合院建筑遗迹,是我国已知最早的四合院实例。到了汉晋时期,四合院建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唐宋时期,四合院建筑被广泛普及,历经明、清数百年来的巩固发展,成为最具特色的民居建筑。

笔者于2008年3~4月参加完成了甘肃榆中县金崖镇古建筑普查工作,经普查榆中县金崖镇共有家祠6处(周家祠堂、郑家祠堂、金崖村金氏家祠、永丰村金氏家祠、张氏家祠、岳氏家祠),驿站1处(金崖驿站),水烟手工作坊1处(榆中水烟厂),寺庙4处(金崖三圣庙、白马庙、雷祖庙、关帝庙),古建四合院49处。这些古建筑呈现出保存完整、分布集中、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特点,为金崖镇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奠定了基础。笔者现就对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特点和文化内涵做一探讨。

1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基本情况

金崖镇共有古建四合院49处,这些四合院大多是清康熙、乾隆、嘉庆、道光时期的建筑,其中岳家巷村26处、永丰村12处、齐家坪村6处、邴家湾村2处、寺隆沟村1处、窦家营村1处、梁家湾村1处,总占地面积14574.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62.9平方米。其中三堂三厦建筑38处(甘肃兰州地区称正房为上堂屋,倒座房为下堂屋,厢房为厦房)、三堂五厦建筑7处、三堂七厦建筑1处、三堂九厦建筑1处、三堂十一厦建筑1处、五堂五厦建筑1处。这些四合院形式多样、布局各异、结构精巧、砖雕木刻精美,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2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文化背景

金崖镇,位于甘肃省榆中县苑川河中段,历史悠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苑川河是榆中的母亲河,《水经注》载:“苑川水地,龙马之沃土。”榆中文化尽在苑川,苑川文化尽在金崖。此地“濡秦汉古风,汇苑川毓秀”,地灵人杰,史久源长,是丝路古道的要驿,又居中原入河西,通西域之要冲,为历代兵家的必争之地,亦是民族融合之地。

秦蒙恬西征,树榆为塞,始立建置;汉设牧师苑,屯兵牧马,安疆保民。随着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金崖成了丝绸之路的左道。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使多元文化在金崖落地生根,乞伏国仁缔造西秦,建都苑川,雄踞北域。唐文成公主进藏,途经此地,留下了许多美丽的传说。宋辽金时期,金崖又是多民族融合之地,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进一步发展。明清时期,兰州水烟兴起,风靡全国,水烟成为达官显贵日常生活的必需品,金崖是兰州水烟重要的种植、加工、流通基地,水烟业的兴盛推动了金崖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使其成为富甲一方、闻名陇中的繁荣富庶之乡,当地人民发展经济,投资办学,重视文化教育,文人墨客荟萃,被誉为“文化之乡”“苑川翠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是古建筑遗存十分丰富,有寺庙、祠堂、作坊,更有星罗棋布的古建四合院。

3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布局

金崖镇北部为北峦山,苑川河自东向西穿镇而过,所以古建四合院大多因地形坐北朝南。

3.1 基本结构

①单进四合院。金崖镇的四合院大多只有一个院子,由正房(上堂屋)、倒座房(下堂屋)、左右厢房(厦房)、院门组成,四周围着院墙,形成口字形结构的平面布局。②两进四合院。四合院分设前后两院,由过厅相连,前院由院门、倒座房(下堂屋)、左右厢房(厦房)组成;后院由正房(上堂屋)、左右廂房(厦房)组成。

3.2 结构组成

3.2.1 院门

院门(图1)通常设在东南角或西南角位置,采用一间门屋的形式,大门装在屋脊的正下方,过道里外各占一半,安装双扇木质门,大多为六柱大门,五檩悬山顶,侧面砖墙围护,前为单步梁,后为四步梁,双扇开门,上边是廊额、画枋。

3.2.2 影壁

影壁(图2)也叫照壁,金崖镇四合院最常见的影壁是一面独立的墙体。影壁的下部常常设砖座,顶部是屋顶,墙体的中部叫作影壁心,其花纹图案有多种变化,砖雕植物有牡丹、葡萄、松、竹、梅等。还有部分整面影壁为砖雕的一幅画,画面的内容为花卉、松鹤等吉祥图案。影壁不仅有装饰性,也有其功能上的作用,那就是遮挡住外人的视线,即使大门敞开,外人也看不到宅内。影壁还可以烘托气氛,增加住宅的气势。

3.2.3 房间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房间布置也比较固定,一般由正房、耳房、厢房、倒座房组成,具体如下:①正房。四合院里最重要的房间就是正房,一般为三开间,兰州地区习惯称为上堂屋,上堂屋在院中地基最高,开间、进深、高度都比其他房屋大,由家中辈分最高的人居住。②耳房。有的正房两侧各建有一间小房子,好像两只耳朵一样,因此叫作耳房,多用为书房。③厢房。东、西厢房位于庭院的左右两侧,兰州地区习惯称其为厦房,一般为三开间或五开间,三开间称为三堂三厦,五开间称为三堂五厦,多由晚辈居住。④倒座房。兰州地区习惯称其为下堂屋,一般为三开间,通常作为外客厅、账房等使用。

4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特色和文化内涵

4.1 结构特点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多为硬山顶建筑,屋顶大多为单坡水,与该地降雨量偏低相适应。房屋正面整体采用木装修,后墙、山墙采用土坯或青砖砌成。窗户多为槛墙支摘窗。梁、檩、柱与地、脚、枋榫卯结合,壁齿结合,结构科学合理,门窗可前后移位,防潮,抗震,有墙倒屋不塌的特点。砖雕院门,正房、倒座房南北对称,明间装门,次間为槛墙支摘窗,其余三面墙体围护。厢房东、西对称,单坡水,硬山顶建筑,明间装门,次间为槛墙支摘窗,其余三面墙体围护。

4.2 砖雕特点

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砖雕(图3、图4)内容丰富,雕刻精美,主要有人物、花卉、树木、动物等图案,一幅幅都独具匠心,构图精巧,高兀突出,比例准确,线条细腻流畅,形态逼真传神。建筑工匠们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把冰冷无生命的砖块雕刻得活灵活现,使其富有感情和生命,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高超的创造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技巧。金崖镇古民居砖雕装饰的重点部位有门、山墙、影壁、屋脊、海棠池等,有以下几种砖雕内容:①暗八仙,即用扇、渔鼓、花篮、葫芦、阴阳板、宝剑、笛子、荷花隐喻道教的八仙人物,有表示神仙来临之意,象征吉祥。②松鹤长春,影壁上雕刻苍松翠柏和仙鹤,有延年益寿之意,也用此表示家中有高寿老人。③五子登科,影壁上雕刻五子登科,期望代代出状元。④多子多福,雕刻葡萄、石榴、蝙蝠等,意喻多子多福。

4.3 木雕特点

木雕是最能体现古建筑语言的艺术形式之一。金崖镇古建筑四合院木雕(图5~图7)艺术的运用部位和雕刻题材分别有以下几种:①大木构件,大木构件的梁头、挑尖梁头、额枋出头、斗拱、昂头等本身就是极富雕饰性的构件。斗拱的拱眼壁也是重要的装饰部位,也有使用透雕手法的。②门簪、雀替的题材主要是四季花卉,如牡丹、荷花、菊花、梅花,象征一年四季富庶吉祥,雀替的雕法多采用浮雕和透雕。③隔扇的雕刻部位主要是裙板和绦环板,内容以花草和吉祥图案为主,有的雕刻梅、兰、菊、竹,有的雕刻琴、棋、书、画,有的雕刻渔、樵、耕、读,有的雕刻寿桃、石榴、蝙蝠、牡丹、梅花鹿等,象征多子多福、福禄寿三星高照。

4.4 文化内涵

四合院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居民百姓的文化诉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①风水学说。受中国古代建筑环境学的影响,四合院建筑非常重视地理位置的选择和房屋的朝向。金崖镇古民居村落大多在苑川河北岸,四合院坐北朝南,靠山望水,居高临下,主房朝南,光照时间长,适合北方的气候。②孝道理念。百善孝为先,孝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蕴含了多元的思想内涵,在古建四合院中就能体现出中国传统的孝道理念。四合院中的上房坐北朝南、光照充足,台基也比较高,只能由家中辈分最高的人居住,辈分低的只能依次住在东厢房、西厢房等。③美好寓意。四合院的砖雕、木雕图案体现出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图案,谐音福寿;以牡丹象征富贵;以青松、寿桃象征长寿;以梅、兰、竹、菊象征君子之风;以葡萄、石榴象征多子多福;以如意、柿子、万字组成万事如意;以梅花、喜鹊组成喜上眉梢等。

5 对金崖镇古建四合院的保护利用建议

①成立金崖镇古建筑文物保护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把消防安全制度落到实处,加强巡查和督导,做好记录。②镇政府、村委会及上级主管部门要做好古建筑保护的宣传工作,勤督促,常检查,做到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真正使古建筑保护人人有责。③对每处古建四合院挂牌保护,与住户签订古建筑保护管理使用责任书,按照古建筑“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部分损毁严重的四合院进行抢救性维修。④配备消防器材,并能正确使用,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清除古建筑周围的杂草和堆积物,消除安全隐患。更换老化电线,将电线穿绝缘管,安装空气开关,合理、安全用电,谨慎、安全使用明火。⑤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广泛征集四合院内的遗存文物,特别是对古建四合院内所出历史人物生平事迹进行整理,并作为重要的人文资源进行宣传,以金崖古街为依托,综合利用四合院大力发展民俗文化旅游,让人们领略金崖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灿烂的古建筑遗存是无比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历史潮流的进程中,我们不能失去文化的根,在开发西部和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我们更应该发挥好它传播历史文化的作用,以便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玲.榆中县志[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01.

[2]周学海.金崖史话[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9.

[3]袁志学,王耀宏.兰州地域文化[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2017.

[4]唐晓军,师彦灵.古代建筑[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古建文化内涵
客家古建木窗制作样式与技艺表现特征
古建木雕隐藏的人文精神
《古建》《乡村庭院设计立面图》《仁智之核》《智慧之道》
塔•楼之韵
古建军
对中国传统锡工艺传承的思考
对太极拳双语教学中教学技巧的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