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州与连云港出土汉画像石比较研究

2021-02-24李昊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4期
关键词:汉画像石连云港徐州

李昊

摘 要:徐州与连云港两地出土的汉画像石虽属同一文化区域,但在具体研究中,注意两者整体性的同时,也应关注两者之间的差异性。在分布方面,徐州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区,下辖各县市也都有出土。相较于徐州地区,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分布比较靠北,除海州区锦屏山外,赣榆区金山镇、东海县昌梨水库等地亦有较多出土。在题材方面,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展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在总体上占比更高,而反映社会现实和描绘自然风景的画像石相对更少。

关键词:汉画像石;徐州;连云港;比较研究

汉画像石是汉代墓葬、地面祠堂等汉代建筑的装饰物之一。汉画像石的内容包罗万象,已故史学家翦伯赞先生认为“除了古人的遗物以外,再没有一种史料比绘画、雕刻更能反映出历史上的社会之具体的形象”①。近年来,随着两地汉画像石的不断出土,多有学者从题材、内容、特征等角度论及两地汉画像石。朱露露《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的初步研究》从雕刻技法上对两地汉画像石做了比较研究,认为“风格总体一致,但在雕刻风格上还是表现出不同地域风格的子传统”②。郭晓川《苏鲁豫皖区汉画像视觉形式演变的分期研究》探讨了连云港、徐州两地画像石视觉形式特征演变的情况,并对其做了梳理。③汤永炎《徐州汉画像石刻艺术研究》论及两地汉画像石的雕刻技法,认为“从雕刻技法上是一脉相通的”④。总体来说,对两地的汉画像石比较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从美术学视角展开对比研究,且所涉连云港地区出土汉画像石较少。本文在搜集考古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试图进一步分析两地出土汉画像石在分布、题材和风格上的同与异。

1 分布

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分布在市区(包括鼓楼区、云龙区等五个市辖区),而下辖睢宁县、丰县、沛县、邳州市、新沂市虽然都有出土,但在数量上远远不及市区。徐州地区目前共存有1300多块汉画像石,实际展出的有600多块,大多存放在徐州汉画像石艺术馆。⑤

从考古文献资料来看,连云港市辖区和东海县都有出土汉画像石,但从分布上来说比较分散,市域南部灌云县与灌南县则没有汉画像石出土。连云港锦屏山共出土画像石15块⑥,东海县昌梨水库共出土画像石14块⑦,赣榆金山下庄共出土画像石32块⑧。新中国成立后,考古工作者在海州区共发现4座汉画像石墓,在东海县昌梨水库发掘了6座画像石墓。赣榆区金山镇虽有画像石出土,但仅11块确系出土于1号墓,其他21块属于散出,无法确定画像石墓的数量。因此,在画像石墓方面,连云港市辖区和其下辖县数量差距并不大。⑨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在整个市域的北部,甚至赣榆区金山镇、东海县昌梨水库已经接近苏、鲁两省的交界地带。

从分布特点来看,连云港地区出土汉画像石目前主要呈现北多南少状态,可能与整个连云港地区出土的画像石总数偏少有关。笔者经过走访调查,探得赣榆区厉庄镇顾赤涧村出土汉画像石共4块,东海县洪庄镇陈西村共出土汉画像石1块。截至2020年7月,顾赤涧村出土的汉画像石有2块存放于当地村民处,另有2块已佚失;陈西村出土的汉画像石存放于洪庄镇镇政府。除此之外,海州区当路村王氏宗祠存有2块汉画像石,但无法考证出土地点。

虽然近年来赣榆区厉庄镇顾赤涧村和东海县洪庄镇陈西村先后各有汉画像石出土,但并不影响整个地区北多南少的汉画像石分布状态。

总体而言,徐州地区汉画像石主要集中于市区,其下辖五县市出土汉画像石数量不及市区;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主要集中于城市北部地区,呈北多南少状态。

2 题材

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题材较连云港丰富,但风格类似。关于汉画像石的题材分类,学术界多有争论。信立祥认为:“应该把画像石的分类建立在其所体现的本来意义的基础上。”①李发林则将汉画像石的题材分为四类:一为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图像;二为刻画自然风景的图像;三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图像;四为描绘历史人物故事的图像。②相较而言,四类题材的汉画像石在徐州地区均有相当数量的出土,以反映现实生活、神话和祥瑞占绝大多数。③其中,表现祥瑞、神话故事的画像石有伏羲女娲图、西王母图等,刻画常青树和野外风景的也有多块,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像石有牛耕图、纺织图等,而描绘历史人物故事则有孔子见老子、周公辅成王、缉盗荣归图等。无论哪一类题材的汉画像石,其数量均远超连云港。总体来说,两地发掘的汉画像石四种题材在总数中的占比有一些差别,但是由于连云港地区汉画像石的总数较少,因而神话祥瑞与现实生活两种画像石的比例差距显得尤其大。

按照李发林的分类,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偏重于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刻画自然风景和反映社会现实的图像较少,描绘历史人物故事的画像石仅有一块。其中,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的汉画像石有赣榆金山下庄④第1石、第6石等⑤,还有东海县昌梨水库的9块汉画像石⑥;刻画自然风景的画像石题材主要为常青树,有桃花涧画像石墓(LTM1)的墓室西壁画像石⑦等;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画像石题材主要为拜谒图和反映劳动生活的图,有赣榆金山下庄第3石(上)⑤等;描绘历史人物故事的画像石仅有昌梨水库画像石墓(墓1)南立面横额的左半部分,描绘的是“周公辅成王”的故事。⑥据笔者走访调查,发现东海县陈西村出土的汉画像石刻画内容为十字穿环等简单几何图案,没有显现出明显的创作意图;赣榆区顾赤涧村出土的画像石图案有鸟、虎、凤等内容,可以归纳为祥瑞一类,另有一幅楼阁图像,可以归纳为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一类。

事实上汉画像石的题材内容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蒋英炬、杨爱国提出:早期的画像石,如山东、苏北的石椁和南阳的画像石墓,题材只有穿璧、悬璧、亭阙、人物、树木、鸟等简单的内容,花纹图案也只见几何纹。大约从西汉末年或王莽時期前后开始,汉画像石的题材迅速丰富充实起来。到了东汉,尤其是东汉中晚期的兴盛时期,更是万象杂陈、无所不包。这一变化与画像石墓室结构和画像石雕刻技法的变化基本是同步的。⑧

目前徐州地区出土年代最早的汉画像石是韩山汉墓画像石,其年代为西汉早期,画面内容主要有常青树、凤鸟和璧。⑨韩山汉墓画像石的构图比较简单,常青树的寓意主要是盼望长生不老,凤鸟和璧的主要寓意是灵魂升天等,属于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一类的画像石。而到了属于新莽时期的栖山汉墓,汉画像石的题材则丰富了许多,不仅有辟邪的虎,还有引导灵魂升天的凤鸟,更增加了许多人物、亭台楼阁等内容。⑩到东汉时期,汉画像石的题材更为丰富,李发林提出的四类汉画像石数量均比西汉、新莽时期增加了许多。

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出土于新莽时期的主要有锦屏山的15块画像石,其内容主要有铺首衔环、十字穿环、常青树等,底面粗糙,线条率直k,在雕刻手法和寓意上都比较简单,属于李发林提出的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一类的画像石。赣榆金山的32块画像石属于东汉晚期,它们的题材不仅包括羽虎等祥瑞,还有拜谒图、金乌等①,题材内容更加丰富,雕刻手法和构图也比锦屏山出土的画像石更为细腻和成熟。

3 风格

相较于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徐州地区的汉画像石更显磅礴大气。首先体现在画像石面积上,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面积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一块为刘顶画像石一,长260厘米,宽75厘米。②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画像面积最大的当属《缉盗荣归图》,长790厘米,宽96厘米。③除此之外,画像面积较大的还有《家居安乐图》④《雨师布雨图》⑤和《迎宾宴饮图》⑥等。

总的来说,两地出土的汉画像石中,反映社会生活类的画像石面积一般大于反映神话和祥瑞类的。原因可能是反映社会生活类的画像一般而言均较为写实,信息来源更为广阔;而刻画神话祥瑞类的画像凿刻纯粹凭借想象,凭空创造往往比写实更为困难。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中社会生活类的比较缺乏,也就使当地画像石面积普遍较小。如赣榆金山下庄第20石(图1),画面仅长66厘米,宽28厘米,与《缉盗荣归图》等徐州出土的面积较大的画像石相比自然是小很多了。

其次,在非现实性题材的汉画像石方面,徐州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较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想象力更加丰富。连云港地区出土的汉画像石非现实性题材的画像石主要是神兽和禽兽戏舞图。但徐州地区则不同,除了神兽之外,还有相当多的神话故事和历史故事,如伏羲女娲、西王母、泗水捞鼎等。这些汉画像石墓的主人大多数都是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甚至是列侯。⑦可以想见,在汉文化气息浓厚的徐州,迷信思想仍在贵族的思想中占有一席之地,汉画像石图案就是这些思想的重要体现。

当然,徐州地区画像石的风格也颇有特色,其构图比较饱满,刻画也比较写实,如睢宁双沟出土的《车马出行图》,整个画面安排得非常满。同样也是这一幅车马出行图,其人物比例大小、出行的场景布置等都较为写实。

4 结论

综上所述,徐州和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虽属同一文化区域,具有整体性,但从分布、题材和风格三个角度来看,仍然存在颇多不同之处。相同点主要集中在风格和作用两方面;不同点则主要包括四种题材在总体中的占比、分布特点等。在画像石题材于总体的占比方面,连云港地区的汉画像石题材中表现祥瑞和神话故事这一类在总体中的占比比徐州地区更大,刻画自然风景和反映社会现实的画像石相较于徐州地区占比更小,描绘历史人物的仅有1块;而分布方面,徐州地区画像石在市区集中分布,而其下辖五县市地区分布较稀;连云港地区画像石分布狀况呈现北多南少的状态,主要分布在整座城市的北部地区。

总体来说,两汉时期连云港地区政治地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各方面均逊色于徐州地区,因而其出土的汉画像石在总数和质量方面均逊色于徐州地区。在整个苏、鲁、豫、皖交界地区,徐州是汉画像石分布的中心地带。以徐州为中心,汉画像石呈放射状分布,渐远渐稀。⑧

猜你喜欢

汉画像石连云港徐州
疫散待春回
Celebrate Spring Festivalin Xuzhou 徐州过年纪实
连云港港再添一条徐州—连云港集装箱内河航线
郁州海运新开辟连云港—邳州航线
奇妙的连云港之旅
于永正从教年记
非遗徐州香包成网红
今年前十个月连云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1.92亿吨
汉画像石艺术在装饰性绘画中的思考
关于汉画像石图形符号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