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地区类风湿关节炎证型分布规律及与血小板活化的关系

2021-02-22周丹丹董昌武张晓军

环球中医药 2021年2期
关键词:活动期证型肝肾

周丹丹 董昌武 张晓军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性、炎症性的自身免疫疾病,其特征性症状为对称性、周围性多个关节慢性炎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肿胀、功能下降,病变呈持续、反复发作过程[1-2]。中医学认为RA属于“顽痹”“痹病”等范畴,在治疗上强调辨证论治,病证结合,在改善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临床优势。但由于传统辨证缺乏规范、统一的标准,而给临床实际操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结合实验室相关指标,对中医证候学进行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医学强调“三因”治宜,地域对中医的证候具有一定的影响,安徽地处中原和江南交界处,受气候、地域等外界影响因素多,因此开展对安徽地区RA的证候及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具有必要性。因此,本课题以血小板活化等实验室指标为参考依据,采集安徽地区RA临床病例,分析其主要中医证型的流行病学规律,并探讨血小板活化与中医证候之间的关系,以期对RA临床辨证论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对象为于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第三附属医院门诊与住院部就诊的安徽地区RA患者,观察时间从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间。不论初发或复发,均以首次就诊所见症状、舌脉进行中医辨证。

1.2 纳入标准

(1)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提出的RA诊断标准[3];(2)RA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RA病证结合诊疗指南》[4]中医证候诊断标准。以临床的实际证型为主,根据临床所见症状、体征,将中医辨证分型。总结出寒湿痹阻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阴虚证4种常见证型,制定出这4种类型的证候诊断标准。

1.4 排除标准

(1)不符合纳入标准者;(2)重叠其它风湿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严重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合并有心血管、肺部、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以及严重关节外表现等患者;(4)孕妇或哺乳期患者;(5)无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6)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5 质量控制

(1)固定调查人员,调研前所有参与试验的人员统一参加有关知识培训,统一测量方法及参照标准;(2)统一调查表格,每一份资料的收集均由两名研究者共同填写、核对完成,中医辨证诊断经两名副主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并统一意见。

1.6 观察方法

根据诊断标准设计统一的表格进行观察,研究内容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病史、症状、体征、舌脉象,检测患者血小板参数、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液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ESR)、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E26转录因子-1(E26 transformaction specific-1,ETS-1)等指标。由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中医师担任调查员,并经过统一的专门培训,专人收集中医望闻问切四诊临床资料,由调查的中医师填写观察表格并签名。观察结束后,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总结。

1.7 血小板活化物GMP-140、PAF及ETS-1检测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RA患者血小板活化物GMP-140、PAF及ETS-1。具体操作步骤参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标准步骤进行。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RA不同证型血小板参数异常情况比较

100例RA患者中,寒湿痹阻证8例、湿热痹阻证57例、痰瘀痹阻证21例、肝肾亏虚证14例。血小板参数异常数最多的为湿热痹阻证。

其中,湿热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的PLT异常率依次降低;肝肾亏虚证、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寒湿痹阻证的MPV异常率依次降低;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痰瘀痹阻证的PCT异常率依次降低;痰瘀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PDW异常率依次降低。见表1。

2.2 RA不同证型血小板参数比较

与寒湿痹阻证比较,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PLT均升高(P<0.01);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较湿热痹阻证PLT降低(P<0.05)。与寒湿痹阻证比较,湿热痹阻证MPV升高(P<0.01);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较湿热痹阻证MPV降低(P<0.01)。PCT、PDW在不同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寒湿痹阻证比较,痰瘀痹阻证PDW降低(P<0.05)。见表2。

2.3 RA不同证型血小板活化物GMP-140、PAF及ETS-1比较

与寒湿痹阻证比较,湿热痹阻证GMP-140升高(P<0.05);痰瘀痹阻证与肝肾亏虚证较湿热痹阻证降低(P<0.05或P<0.01)。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较寒湿痹阻证PAF升高(P<0.05或P<0.01);痰瘀痹阻证与肝肾亏虚证较湿热痹阻证降低(P<0.05或P<0.01)。与寒湿痹阻证比较,痰瘀痹阻证ETS-1升高(P<0.05)。见表3。

2.4 RA血小板活化物与血小板参数等实验室指标相关性

相关性分析显示:GMP-140与PLT、CRP、ESR呈正相关(P<0.01或P<0.05);PAF与RF呈正相关(P<0.05),ETS-1与CRP呈正相关(P<0.05)。见表4。

3 讨论

RA发病率高、病程反复、缠绵不愈、致残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5-6]。 根据RA以关节肿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特征,当属于中医“痹病”范畴。而证候是联系理论与临床的关键环节,只有准确的辨证,治疗才能有的放矢。虽说己经有许多学者对RA的病因病机及证型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国内学者对于本病的辨证分型纷繁复杂,尚无比较统一且与临床密切联系的中医分型标准[7-8]。因此有必要加强RA的中医证型研究,为制定RA的中医诊疗方案提供依据,从而发挥中医药的优势。

表1 RA不同证型血小板参数异常频数(率)比较[n(%)]

表2 RA不同证型血小板参数比较

表3 RA不同证型血小板活化物GMP-140、PAF、ETS-1比较

表4 RA血小板活化物与血小板参数等 实验室指标相关性(r)

RA根据其临床特征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其病因病机无外乎风、寒、湿、热邪痹阻经络、筋骨、关节,使之气滞、血瘀、痰凝、湿阻。本试验通过对RA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进行研究,探索安徽地区RA临床中医证型分布的特点,以便更有效地选择RA的中医药防治方案。RA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地域上存在差异。一些调查研究从不同侧面反映了RA证候相应的分布规律。有研究[9-10]发现,多数RA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瘀血、热象表现,关节X线分期在疾病的活动期及缓解期的分布具有一定规律,湿热、风湿热证候X线I期分布明显多于痰、血瘀、肝肾亏虚证候。肖明霞等[11]对RA患者进行观察发现,患者性别、血红蛋白、血沉分布相同,不同证型患者血小板分布不同。本研究发现,依据患者就诊情况,RA以湿热痹阻证为主,依次为痰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这与范文强等[12]研究相似。RA湿热痹阻证患者炎症指标显示,血沉增快、C反应球蛋白升高,且类风湿因子滴度和CCP抗体增加。患者就诊基本上以疾病活动期为主,故活动期RA主要的病机为湿热痹阻。而湿热痹阻与活动期RA炎性指标最相关。活动期RA患者除关节肿胀疼痛外,兼有关节活动受限,晨僵、关节触热、夜间痛甚,舌质暗红等湿热瘀阻证可能性大;兼有关节触热,关节肿胀热痛,舌质淡红,舌质红,舌苔黄腻,纳呆者湿热痹阻证可能性大。 RA在活动期病情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是治疗的关键。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所观察的证型中血小板参数异常数最多的为湿热痹阻证。以PLT、MPV变化为主,且湿热痹阻证血小板参数较其他3个证型均升高,痰瘀痹阻证变化也较肝肾亏虚证、寒湿痹阻证升高。提示RA疾病活动期血小板活化可能参与其中过程。RA病情活动期不仅有血小板计数的增高,还有血小板功能的活化。各证型组血小板活化物GMP-140、PAF、ETS-1比较发现,湿热痹阻证GMP-140、PAF较其他3个证型均升高。且痰瘀痹阻证PAF、ETS-1较寒湿痹阻证升高。提示血小板活化在RA证型中主要以湿热痹阻证和痰瘀痹阻证较常见。

血小板参与RA的炎症和免疫反应[13],血小板活化与RA关系密切,GMP-140作为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可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释放[14]。PAF能使炎性介质进入关节,导致RA关节病变[15]。同时ETS-1升高进一步加剧血小板活化[16]。因此,从血小板活化角度观察RA疾病活动,并与RA中医证型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关性分析亦显示,血小板活化物GMP-140与RA疾病活动性指标如PLT、CRP、ESR呈正相关,PAF与RF呈正相关,ETS-1与CRP呈正相关,说明血小板活化物既可以作为RA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也可以是反映RA湿热痹阻证、痰瘀痹阻证主要标志物之一。RA疾病活动期呈现湿热痹阻状态,血小板活化后分泌 GMP140、PAF等细胞因子,触发RA炎症的发生和其病理过程,诱导疾病进展。

综上所述,安徽地区RA疾病活动期以湿热痹阻证为主,伴有痰瘀痹阻,且在疾病进展中,血小板活化参与RA湿热痹阻的过程。因此在治疗中注重清热祛湿药物的应用能更好的治疗RA疾病。

猜你喜欢

活动期证型肝肾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补肝汤治疗肝肾阴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证型证候要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血清HBcrAg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自然史中的变化
两腿一分补肝肾
四妙消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临床观察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
激素序贯疗法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