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热点在高校“基础”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21-02-13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资源库热点基础

王 红

(淮阴工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习近平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1]如何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引导他们树立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的主要任务。社会热点无疑是塑造大学生“三观”的活教材,其生活性、直观性、生动性恰恰补充了教材本身的说理性、概括性、枯燥性,是教材体系转向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途径。但在“基础”课教学中如何运用社会热点?首先要解决的是“以何类热点引入课堂”的问题。笔者以“基础”课内容为选取框架,本着典型性基本原则,将社会热点划分为“三观”类、理想道德类和法治观类。解决了“何类热点引入课堂”的选择困境之后,教学过程又面临时间有限性与内容复杂性、分析形式化与思想塑造深刻性、教师知识储备有限性与热点内容广博性三对矛盾。在互动教学背景下,可通过建设社会热点资源库、管控课堂教学的热点质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等方法途径,充分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解决教学过程的三对矛盾,帮助学生把认知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判断,从而达到增强“基础”课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教学之需:社会热点的“源头活水”价值

社会热点是“基础”课的“源头活水”。将其引入“基础”课不仅契合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大众化的需要,也契合新媒体传播方式下受众多元性、主体性突出的特点。

引入社会热点是“基础”课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引入社会热点是学生的普遍呼声。在收集的调查反馈中,建议“密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积极回应社会热点问题”的人数一直排在调查的首位,对这些方面需求的关注和回应,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2]24。在普遍提倡主体间教学法的背景下,从理论到理论的灌输授课方式已经不符合“基础”课的实践属性,课堂讲授方式从“悬浮”状走向“地气”状已然是时代必须。而通过引入社会热点能够使大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参与讨论,真正投入到思想政治学习中去,主动地接受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摆脱以往的灌输式、强压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3]。另一方面,互联网时代客观要求“基础”课回应社会热点。网络传播范围之广、速度之快使学生处于各类热点问题的包围之中,“基础”课教师已经无法“权威”地独占信息,学生运用互联网获取、了解的社会热点甚至比教师还多。作为知识群体的大学生,思想敏锐、主体意识强,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但是网络信息的丰富性、舆论的多样性往往使学生身处其中而无所适从。积极回应社会热点,运用“基础”课理论来甄别、纠正、固化与升华社会热点中所反映的“三观”问题已经成为“基础”课的常态化教学方式。

社会热点源源不断为“基础”课提供生活实践素材。作为教学实践性很强的公共课,“基础”课以传导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教材内容丰富,且理论性强。教师需要将教材、教学内容生活化,切实面向生活世界,避免“传声筒”式授课,便于学生真正理解、接受。而社会热点产生于生活世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大学生群体,且随时更新,题材丰富,突出反映社会主流价值观、民族与时代精神。同时,它存在着思想、价值观冲突,弥补了教材的枯燥性,学生更有兴趣参与讨论、分析,将被动接受转为主动理解。社会热点包括国际热点和国内热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法律、教育、军事等各领域,其中政治类如每年两会、经济类如校园贷、科技类如5G商用等,均是教材之外素材,对标着“基础”课政治、思想、道德和法律内容模块,成为“基础”课的源头活水。

二、教学内容:对标“基础”课的热点分类

以何类社会热点引入“基础”课教学过程?既然社会热点是“基础”课教学的生活素材,那么就需以“基础”课教学内容为热点选择的条件。

以2018年版“基础”课教材为例,“从新时代对青年大学生的新要求切入,以人生选择—理想信念—精神状态—价值理念—道德觉悟—法治素养为基本线索逐次展开担当民族复兴大任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要求的分析探讨,教育和激励大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勇做时代的弄潮儿”[2]24。教材包括绪论加六章内容共七个部分,其中绪论部分首先定位了我们所处时代的任务是以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己任。前五章主要内容是人生、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道德,第六章为法律基础内容。将此七个部分作为热点问题划分的标准,热点问题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三观”类。通过对与大学生相关的事件描述分析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帮助。如对大学校园中存在的“校园贷”,甚至“裸贷”现象,结合教材第三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有关内容,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性,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观念。再如,从新冠肺炎疫情中引出对生与死的思考,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第二,理想道德类。理想信念教育指引人生的方向,常通过榜样来进行正面教育,如使用热点人物任正非等人的创业史进行信念教育,培育学生的改革创新精神;又如,通过2020年抗击疫情中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第三,法治类。选取引起媒体关注和网络舆论的法律相关的热点,不仅可以直接运用法律知识分析案情来树立法治观,也可以从中挖掘深层次的人生观价值观。如讨论996工作制来引导学生了解劳动法,理解劳动观;通过分析2017年山东辱母杀人案以引起学生对道德与法律一致性与矛盾性的思考,使学生理解法律的不可违抗性和孝道伦理的社会价值。

将热点事件按照“基础”课内容分类并不难,难得是热点的典型性把握,即对热点导向性、针对性的把握。非典型性热点不具备课堂讨论分析的价值,对“基础”课教学而言,热点的典型性可理解为对教学目标的高度契合性。由于认知水平差异,教学双方对热点择取的过程可能产生典型把握差异,教师应当就典型性热点选择对学生进行课前辅导、说明,将教学目标课前呈现给学生,以便学生对标选择。

三、教学过程:影响教学效果的三对矛盾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中间环节。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热点问题融入“基础”课教学是由教的主体通过教学介体对学的主体施加教学影响的过程。教师、教材及教时、学生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主体间教学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高参与度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课堂上安排学生对热点问题的态度和价值取向展开讨论,教师予以评析、引导,可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此过程还存在三对矛盾。

1.时间控制性与内容繁杂性的矛盾。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基础”课上课人数常常超过百人,必须控制参与讨论发言的时间。但是让学生自主选择热点,就会产生热点在课堂重复呈现的现象,内容繁杂,典型性不足。即使同一热点,学生也会出现不同的观点,当诸多观点同呈课堂的时候,学生的讨论和教师的引导就会占据很多时间。多个问题多角度讨论因时间的限制而难以充分展开。时间的有限性与内容的繁杂性之间产生的冲突影响了热点问题在课堂教学的效果。

2.分析形式化与思想深刻性的矛盾。学生对待课堂任务的态度也影响课堂效果,有部分学生认为“基础”课为公选课,不需在课外花时间精力。没有充分的准备,学生并不能从案例中获得清晰明确的信息,以帮助他们理解书本上的知识点[4]。学生在课堂分析热点问题时,往往临场发挥,没有经过深思熟虑,应付式完成任务。浅尝辄止的分析不仅无助于课堂教学,而且是一种时间的浪费。当然,由于学生自身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的限制,分析问题会流于表象,很难拓展分析问题的宽度和深度,而致热点分析形式化,如此则难以达到抛出问题引起深思的效果。

3.教师知识储备有限性与热点内容广博性的矛盾。“基础”课涉及的理论很多,内容涵盖面很广,对任课教师理论素养、学术功底的要求很高,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和广博的知识融会贯通能力很难将内容讲得深刻生动,甚至可能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教师不可能拥有智能机器一样的记忆,使自己成为百科全书,存在知识盲点在所难免。尽管“基础”课教师为专业教师,但其专业知识背景是有差异的。例如毕业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老师,就很难如经济学专业老师那样深刻剖析经济学类的热点,也很难如律师法官一样娴熟地分析法律案件。但学生来自不同的专业,他们以专业视角从专业领域内寻找热点问题并予以分析,任课老师就很难游刃有余地去引导、点评学生的观点。

三对矛盾发生于教学过程,但引起的原因却来自教学行为之前、之中两个阶段。教学之前的热点择取,教学之中的师生专业素养、运用方法都是引起矛盾的源头,可从这几个源头考虑优化措施来提升教学效果。

四、教学设想:增强教学效果的优化措施

将影响教学效果的内容、教师、学生三大因素作为设计优化路径的逻辑起点,运用主体间教学法,通过热点资源库建设、课堂设计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路径来增强教学效果。

1.共建热点资源库,丰富社会热点的储备。热点资源库是教学的资源储备库,建立并完善社会热点资源库是高效教学的一个有效措施。社会热点数量多、更新速度快,这决定资源库必然是动态的、开放的。但是收集、加工社会热点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精力,单靠教师的力量难以完成。这就需要调动学生的主体力量参与建设资源库,师生共建一个动态资源库并对该课程教学群体开放。选择热点时,一定要有问题意识。缺乏问题意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没有真实主题的教学;没有问题意识的课堂,是没有灵魂的课堂[5]。这就需要教师基于“基础”课内容给予一定的问题导向,学生围绕问题选择社会热点再上传到相应的资源库类别。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负责按照“基础”课教学内容框架对资源库进行分类。以课程教研组为单位,对学生上传的热点资源进行筛选、加工、分类,以使之适合于课堂教学。防止资源库的臃肿庞大,保证时效性、典型性和使用率,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保持资源库动态性,即按照正反典型对标“基础”课内容选择热点,将非典型的或过时的内容从资源库中删除,保持资源库“源头活水”的鲜活性。

2.做好课堂设计,把控热点引入质量。从资源库中选取进入课堂教学的社会热点是社会热点的二次筛选,二次筛选要考虑用于课堂的热点数量和质量。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对每次课堂引入案例的总数量要进行控制。依据典型性,教师或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兴趣点来选择,如果热点由学生呈现于课堂,在学生发言之后,教师需依据教材导向给出引导性点评。如此既可以扩大发言的覆盖范围,也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与获得感,提升课堂时间利用率。另外,运用奖惩办法激励学生做好热点引入的准备工作,提升讨论质量。根据引入热点与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及分析深刻程度来评选课堂最佳发言人,在平时考核分数上赋予高分。通过设定评论取向的范围及动力机制的激励,提升学生课后准备工作的参与质量及热点事件课堂的讨论质量,从而避免学生评论的敷衍性与形式化。

3.“专家”与“杂家”并具,科研与教学结合提升教师专业水平。教师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相较于其他学段,大学生“更看重‘基础’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术功底”[6]68。“基础”课要走到学生“心里”,就需要教师具有理论的“深刻性”,在课堂教学中做到理论上往“深里去”,话语表达要“浅出来”,把握好理论之“深”与话语之“浅”的关系,在教学中贯穿知识、真理、逻辑和情感的力量,才能用好社会热点的“活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而要让“基础”课真正起到“去惑启智”、引领学生的作用,还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学生对‘基础’课的需求多样化,尤其是对心理学、哲学和法学的需求比例都超过35%,这就对任课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6]68,教师不仅得是思想道德领域的“专家”,还得是百科全书式的“杂家”。现实中来自马克思主义理论类的专业教师居多,很难兼具几个专业。为了避免教学流于“心灵鸡汤”,还需教师保持专业学习力,拓展知识储备,提升理论素养和课堂的延展能力,并加强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养成时常关注社会问题的习惯,开阔眼界,做到对社会热点、教学内容心中有数,如此课堂教学方能游刃有余。

五、结语

在生产社会向消费社会转变、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变、印刷时代向传媒时代转变的背景下,切实把“基础”课打造成“金课”,绝不仅仅是理论灌输问题而更多的是学生生活日常的行为自觉。尽管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态度去设计“基础”课教学提供了方法遵循,但是保障教学过程的效果仍需依靠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一个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广博视野的教师,辅以幽默的语言风格,才是吸引学生的不二法宝。大学生思维水平处于成年初期阶段,对很多事情已经有了基本的价值判断,肤浅的言论很难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和理性的认同,唯有深刻而又不脱离生活实际的教学才能真正走入学生的“心里”。如果教师专业素养跟不上,难以发挥主导作用,学生的思维和认知也很难通过课堂教学得以提高,那么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课堂教学效果。正是基于提升课堂效果、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心,社会热点融入“基础”课的教学设计考虑了教师、学生和介体三个因素对课堂效果的影响。教师主导地位发挥得如何直接影响整个课堂的教学方向和质量,学生主体地位发挥得如何又决定了其对课堂内容的吸收程度。而对教学环境(课堂教学时间及学生课外准备)的管控是提升单位时间内教学效果的又一影响因素。教学实践中,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驾驭复杂的社会热点内容是教师现在和未来仍需不断思考的问题,而不断的思考与总结又必将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资源库热点基础
热点
“不等式”基础巩固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整式”基础巩固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热点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结合热点做演讲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基于共享资源库的混合式教学考核模式研究